第1143章 擾亂軍心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昔俾誠怎麽都想不明白,但是有唐軍殺了過來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快,關上城門!鳴鍾示警!”
“唐軍要攻過來了!”
隨著昔俾誠的話音一落,昔俾誠的前麵已經出現了稀稀拉拉的騎兵。
這是唐軍的斥候!
原本昔俾誠還打算派人向後麵的北漢山、斤平等城報信,但是看到唐軍的斥候已經到了城下,他就意識到已經遲了。
這個時候打開城門太過危險,派出去的人麵對大量唐軍斥候的追擊圍堵也很難逃脫。
隨著鳴鍾響起,比忽城裏一片慌亂,將士們從營地裏飛奔而出,人們則慌亂的跑迴家裏躲避。
昔俾誠站在城牆上極目遠眺,已經能看到浩浩蕩蕩的大唐兵馬,他的臉色變得蒼白而又凝重。
城外好多兵馬!
怕不是有數萬之眾!
自從國子監學子們返迴新羅,並且帶迴了那個嚇人的消息後,很多新羅的有識之士們就意識到了唐軍極有可能會再次對遼東用兵。
新羅朝堂上雖然紛亂不休,卻也一直在備戰。
隻不過,因為意見還不統一,所以備戰的力度也不大。
昔俾誠身為距離安東都護府最近的比忽城的守將,自然也在忐忑的備戰。
不過備戰不是嘴上喊喊口號就能行的,要練兵,要軍餉,要囤積糧草,要增配軍械……
昔俾誠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正盼望著朝廷能運送來更多的糧餉和軍械,沒想到唐軍已經攻打了過來。
房遺愛帶領大軍浩浩蕩蕩的逼近了比忽城,並且擺開陣勢將比忽城合圍了起來。
命令將士們暫且休整,房遺愛、蘇定方等人都掏出了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著比忽城。
比忽城比大唐的縣城稍大一些,遠不及府城大。
雖然新羅人又對比忽城進行了加固,也算不上易守難攻。
在正式攻城之前,當然要先攻心試一試勸降,若是不成,再行攻城也不遲。
房遺愛放下了望遠鏡,笑道:“還請金大人寫一封勸降信。”
金毗曇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手說道:“比忽城的守將昔俾誠與金春秋有親,隻怕不會聽我的勸降。”
房遺愛笑道:“無妨,試一試又沒什麽損失,對了,金大人可曾帶著印信?”
金毗曇連忙道:“我的印信隨身帶著呢。”
房遺愛笑道:“還請金大人蓋上印信。”
金毗曇自然滿口答應,就在馬上開始寫勸降信。
房遺愛隨即揮了揮手,有士卒帶著一個銅製的大喇叭往前走去。
在弓箭的射程之外停了下來,然後一個大嗓門的士卒大喊了起來。
“城上的守軍聽著!”
“新羅有金庾信和金春秋兩個逆賊,暗中鼓動高句麗人造反,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我們皇帝陛下命新羅女王交出金庾信和金春秋兩個逆賊。”
“新羅女王命人查清了事實,正欲將金庾信和金春秋交給大唐處置。”
“金庾信和金春秋兩個逆賊卻害死了病重的新羅女王,挾持了公主金勝曼,掌控了大權,實乃亂臣賊子!”
“上大等金毗曇奉女王的遺詔平叛,不幸被兩個逆賊擊敗,如今就在此地!”
“我們皇帝陛下命晉國公房遺愛帶領大軍討伐金春秋和金庾信,為新羅女王報仇,撥亂反正,還新羅一個朗朗乾坤。”
“還望爾等不要被金春秋和金庾信蠱惑,速速打開城門,喜迎王師!”
有喇叭的擴音,西麵城頭上的守軍幾乎都聽到了唐人的喊聲,他們大吃一驚,議論紛紛。
因為新羅女王金德曼賓天的突然,然後金毗曇又發動了叛亂,消息一時間還沒有傳到比忽城。
以至於比忽城的守軍還不知道金城接二連三的發生了這麽多大事。
如果唐軍晚一天攻城的話,比忽城的人就會收到來自金城的消息。
可惜,唐軍已經提早一步包圍了比忽城。
原本比忽城的守軍就因為被唐軍突然包圍了而感到驚慌,又聽到這樣的消息,更感到茫然無措。
女王被金庾信和金春秋害死了?
唐軍是為了替女王報仇,撥亂反正?
無論什麽時候,弑君都是大逆不道的罪行。
即便是王朝末期,君王昏庸無能,戰亂四起,弑君都會遭到天下人的唾棄,被群起而攻之。
更不用說新羅女王金德曼頗有作為很得民心,將士們聽到這個消息,自然心神大受震動。
這麽說來,唐軍是正義之師?
昔俾誠聽完之後麵色大變,他也心中劇震,連忙大喝道:“這都是唐人在造謠!大家都不要信!這是唐軍在擾亂我們的軍心!”
“女王依然健在,兩位大人也絕不會弑君謀反!這都是唐軍在汙蔑!”
喊完了話的士卒們抬著銅喇叭退了迴來,金毗曇也寫完了勸降信,雙手恭敬的遞給了房遺愛。
“還請國公過目,若有不妥的地方,下官再改正。”
金毗曇能做到上大等自然也不是庸人,他已經完全領會了房遺愛的意思,所以髒水潑的很不錯。
房遺愛看完之後很是滿意,笑道:“金大人寫的很好,把勸降信交給薛仁貴,讓他射到城頭上。”
薛仁貴是三軍第一神射手,開最硬的弓,射的還最準。
薛仁貴接過信之後,將信綁在了箭上,然後驅馬直奔比忽城而去。
城上的守軍忽然見到唐軍中衝出了一騎,都感到不明所以。
衝出來的這一騎是想幹嘛?
不管這人是要幹什麽,正好射殺了這人提振士氣!昔俾誠大喝一聲:“取我的弓來!”
昔俾誠接過了弓,定定的看著正馳來的單騎,默默的估算著位置。
薛仁貴縱馬奔馳了一會兒之後,控馬一轉,在弓箭的射程之外與城牆並行,隨後拉弓引箭。
射出的這支箭雖然因為綁了勸降信而不準,卻也嘭的一聲射在了城樓上。
城樓上的昔俾誠舉著弓箭有些尷尬,城下的這一騎根本就沒有進入他的射程之內,他是射也不是,不射也不是。
關鍵是,城下的唐人卻將箭射在了城樓上!
“快,關上城門!鳴鍾示警!”
“唐軍要攻過來了!”
隨著昔俾誠的話音一落,昔俾誠的前麵已經出現了稀稀拉拉的騎兵。
這是唐軍的斥候!
原本昔俾誠還打算派人向後麵的北漢山、斤平等城報信,但是看到唐軍的斥候已經到了城下,他就意識到已經遲了。
這個時候打開城門太過危險,派出去的人麵對大量唐軍斥候的追擊圍堵也很難逃脫。
隨著鳴鍾響起,比忽城裏一片慌亂,將士們從營地裏飛奔而出,人們則慌亂的跑迴家裏躲避。
昔俾誠站在城牆上極目遠眺,已經能看到浩浩蕩蕩的大唐兵馬,他的臉色變得蒼白而又凝重。
城外好多兵馬!
怕不是有數萬之眾!
自從國子監學子們返迴新羅,並且帶迴了那個嚇人的消息後,很多新羅的有識之士們就意識到了唐軍極有可能會再次對遼東用兵。
新羅朝堂上雖然紛亂不休,卻也一直在備戰。
隻不過,因為意見還不統一,所以備戰的力度也不大。
昔俾誠身為距離安東都護府最近的比忽城的守將,自然也在忐忑的備戰。
不過備戰不是嘴上喊喊口號就能行的,要練兵,要軍餉,要囤積糧草,要增配軍械……
昔俾誠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正盼望著朝廷能運送來更多的糧餉和軍械,沒想到唐軍已經攻打了過來。
房遺愛帶領大軍浩浩蕩蕩的逼近了比忽城,並且擺開陣勢將比忽城合圍了起來。
命令將士們暫且休整,房遺愛、蘇定方等人都掏出了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著比忽城。
比忽城比大唐的縣城稍大一些,遠不及府城大。
雖然新羅人又對比忽城進行了加固,也算不上易守難攻。
在正式攻城之前,當然要先攻心試一試勸降,若是不成,再行攻城也不遲。
房遺愛放下了望遠鏡,笑道:“還請金大人寫一封勸降信。”
金毗曇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手說道:“比忽城的守將昔俾誠與金春秋有親,隻怕不會聽我的勸降。”
房遺愛笑道:“無妨,試一試又沒什麽損失,對了,金大人可曾帶著印信?”
金毗曇連忙道:“我的印信隨身帶著呢。”
房遺愛笑道:“還請金大人蓋上印信。”
金毗曇自然滿口答應,就在馬上開始寫勸降信。
房遺愛隨即揮了揮手,有士卒帶著一個銅製的大喇叭往前走去。
在弓箭的射程之外停了下來,然後一個大嗓門的士卒大喊了起來。
“城上的守軍聽著!”
“新羅有金庾信和金春秋兩個逆賊,暗中鼓動高句麗人造反,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我們皇帝陛下命新羅女王交出金庾信和金春秋兩個逆賊。”
“新羅女王命人查清了事實,正欲將金庾信和金春秋交給大唐處置。”
“金庾信和金春秋兩個逆賊卻害死了病重的新羅女王,挾持了公主金勝曼,掌控了大權,實乃亂臣賊子!”
“上大等金毗曇奉女王的遺詔平叛,不幸被兩個逆賊擊敗,如今就在此地!”
“我們皇帝陛下命晉國公房遺愛帶領大軍討伐金春秋和金庾信,為新羅女王報仇,撥亂反正,還新羅一個朗朗乾坤。”
“還望爾等不要被金春秋和金庾信蠱惑,速速打開城門,喜迎王師!”
有喇叭的擴音,西麵城頭上的守軍幾乎都聽到了唐人的喊聲,他們大吃一驚,議論紛紛。
因為新羅女王金德曼賓天的突然,然後金毗曇又發動了叛亂,消息一時間還沒有傳到比忽城。
以至於比忽城的守軍還不知道金城接二連三的發生了這麽多大事。
如果唐軍晚一天攻城的話,比忽城的人就會收到來自金城的消息。
可惜,唐軍已經提早一步包圍了比忽城。
原本比忽城的守軍就因為被唐軍突然包圍了而感到驚慌,又聽到這樣的消息,更感到茫然無措。
女王被金庾信和金春秋害死了?
唐軍是為了替女王報仇,撥亂反正?
無論什麽時候,弑君都是大逆不道的罪行。
即便是王朝末期,君王昏庸無能,戰亂四起,弑君都會遭到天下人的唾棄,被群起而攻之。
更不用說新羅女王金德曼頗有作為很得民心,將士們聽到這個消息,自然心神大受震動。
這麽說來,唐軍是正義之師?
昔俾誠聽完之後麵色大變,他也心中劇震,連忙大喝道:“這都是唐人在造謠!大家都不要信!這是唐軍在擾亂我們的軍心!”
“女王依然健在,兩位大人也絕不會弑君謀反!這都是唐軍在汙蔑!”
喊完了話的士卒們抬著銅喇叭退了迴來,金毗曇也寫完了勸降信,雙手恭敬的遞給了房遺愛。
“還請國公過目,若有不妥的地方,下官再改正。”
金毗曇能做到上大等自然也不是庸人,他已經完全領會了房遺愛的意思,所以髒水潑的很不錯。
房遺愛看完之後很是滿意,笑道:“金大人寫的很好,把勸降信交給薛仁貴,讓他射到城頭上。”
薛仁貴是三軍第一神射手,開最硬的弓,射的還最準。
薛仁貴接過信之後,將信綁在了箭上,然後驅馬直奔比忽城而去。
城上的守軍忽然見到唐軍中衝出了一騎,都感到不明所以。
衝出來的這一騎是想幹嘛?
不管這人是要幹什麽,正好射殺了這人提振士氣!昔俾誠大喝一聲:“取我的弓來!”
昔俾誠接過了弓,定定的看著正馳來的單騎,默默的估算著位置。
薛仁貴縱馬奔馳了一會兒之後,控馬一轉,在弓箭的射程之外與城牆並行,隨後拉弓引箭。
射出的這支箭雖然因為綁了勸降信而不準,卻也嘭的一聲射在了城樓上。
城樓上的昔俾誠舉著弓箭有些尷尬,城下的這一騎根本就沒有進入他的射程之內,他是射也不是,不射也不是。
關鍵是,城下的唐人卻將箭射在了城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