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果決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比高陽公主的幸災樂禍,長孫衝卻皺起了眉頭:“陛下又病了?”
“上次陛下被氣暈了過去就很不尋常,爹懷疑陛下的身體出了問題,很可能是跟陛下服食的丹藥有關係,隻可惜,陛下不聽勸諫,覺丹藥很有用。”
“這次陛下傷心過度,竟然又病了,不知道病的嚴重不嚴重。”
高陽公主見狀不由譏諷的笑道:“你倒是個好女婿,竟然如此關切,哦,差點忘了,父皇這不隻是你的嶽父,還是你的姑父來著。”
“你這個外甥兼女婿還真是孝順,反倒是顯得我這個女兒不孝了。”
長孫衝低聲道:“你也不想想,若是陛下突然就……那不就是李治繼承皇位了嗎?”
“所以,咱們還是得盼著陛下能夠長壽一點,才有時間多做準備。”
高陽公主聽了不由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連連點頭道:“對對對,咱們還要幫李泰爭太子之位呢,父皇現在可不能死,就算要死也等李泰做了太子之後再死。”
雖然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聽高陽公主說的如此直白露骨,長孫衝嚇的臉色都白了,直接出了一身的冷汗。
“你住嘴!這也是能說出口的嗎?”長孫衝連聲嗬斥道。
若不是內殿中就他和高陽公主兩人,連侍女都不在,他真想一把捂住高陽公主的嘴。
高陽公主白了他一眼:“這兒又沒別人,看把你嚇的?行行行,我不說了,你趕緊去催一催你爹,可要抓緊了,萬萬不能讓李治繼承了皇位,不然我們都沒好果子吃。”
皇帝病了並非是什麽秘密,因為再輟朝三天之後,皇帝又因病輟朝。
上次皇帝被高陽公主氣暈了,這次皇帝又因傷心過度而生病,這也讓不少朝臣心裏生出了擔憂。
雖然皇帝還年輕,但是這兩年皇帝一直在服食丹藥,身體明顯不如從前,也變得暴躁了很多,這並不是什麽好現象。
太子雖然聰明仁厚,但是太年輕了,萬一皇帝身體不豫,隻怕太子難以掌控如此大的帝國。
隨即,他們又在心裏寬慰自己,皇帝正值壯年,即便是身體大不如從前,也不會這麽快就纏綿病榻吧?
皇帝接二連三的生病,給朝臣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
朝中重臣們紛紛上書勸諫皇帝保重龍體。
長孫無忌更是直接來到了兩儀殿請見。
別的朝臣李世民不想見,但是長孫無忌來了,李世民卻不能不見。
聽了長孫無忌的一番勸慰,李世民的心裏並未好轉多少。
“你們說的這些道理,朕其實都明白,明白歸明白,可朕的心裏還是難受啊,朕痛失愛子,愧對皇後,輔機啊,你們難以感同身受。”李世民有氣無力的擺手道。
長孫無忌接著勸慰道:“陛下,皇後娘娘通情達理,又深愛著陛下,她一定不會埋怨陛下的,陛下不必因此而傷懷,若陛下悲傷過度傷了龍體,隻怕皇後娘娘在九泉之下會更加心疼。”
李世民喃喃道:“朕知道觀音婢不會怪朕,正因如此,朕心裏才愈發的難受,高明可是朕與觀音婢的長子啊,她是那麽的疼愛孩子,哪怕再忙她也不會假手他人,親手給孩子們做衣裳,手把手教他們寫字認字,他對高明寄予厚望,高明卻英年早逝。”
“朕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硬保下了高明,卻還是沒能照料好他!這是朕的疏忽!”
長孫無忌抬頭仔細看了一眼皇帝,這才發現皇帝再次潸然淚下,仿佛蒼老了十歲。
皇帝已經沒了以前的英明神武的感覺。
長孫無忌心裏頓時有了緊迫感,歎道:“其實臣心裏也難受的很,隻是逝者已矣,臣隻能為高明祈福,最重要的還是活著的人。”
“臣現在十分擔心濮王,陛下,要不要召濮王迴長安一趟,一來可以緩解陛下的悲傷,二來也能寬一寬濮王的心,以免他物傷其類。”
李世民雖然悲傷過度,身體虛弱,卻並不糊塗,他的政治嗅覺依然在線,果斷搖頭道:“不可!”
“青雀與高明的境遇不同,而且高明自跛足之後就變得性情偏激,青雀的胸懷更寬廣,他不至於像高明那樣鬱鬱寡歡。”
“其實朕也很想念他,但是他不能迴長安,朕不想他與稚奴再生嫌隙。”
“就讓待在封地吧,你也不必擔心他,朕會派禦醫前去。”
長孫無忌當然希望李泰能夠重迴長安,所以他立即趁機試探了一下,但是陛下如此果決,他當即就明白了。
沒戲。
經曆過玄武門之變的皇帝不想讓僅剩的兩個嫡子重蹈覆轍。
借李承乾的死機會提議一下,皇帝隻會覺得他悲傷難過擔心外甥,倘若他繼續勸說皇帝讓李泰迴長安,皇帝勢必會懷疑他動機不純。
長孫無忌歎道:“唉,真是兩難啊,算起來他就藩也有三年了,雖有書信往來,有時候還真想念他,也不知道何時才有相見之期。”
李世民聽了也不由歎了口氣,相見隻怕是遙遙無期了,這就是皇家的無奈。
長孫無忌隨即又自責道:“是臣多言了,臣是來勸慰陛下的,反倒是又勾的陛下難受。”
李世民擺了擺手道:“朕也難得有機會說說家常。”
又陪著陛下說了會兒話,長孫無忌才走出了兩儀殿。
天上烏雲密布,黑雲壓城,長孫無忌的心情十分的沉重。
他倒不會因為天上的烏雲而心情沉重,他是感到如今的朝廷就如同天氣一般。
風雨欲來啊!
之前他也沒想到皇帝的身體會急轉直下,還以為自己能慢慢準備,也可以試試將李泰弄迴長安。
但是現在他已經確定了,想要將李泰弄迴長安極難,而且時機上也來不及了。
即便是李泰迴了長安,也還需要跟李治爭奪太子之位,隻怕皇帝已經熬了那麽久。
今天覲見皇帝的狀態讓他心裏愈發的感到緊迫,必須要加快準備了。
總之,絕不能讓李治繼位,不然長孫家就有傾覆之禍。
“上次陛下被氣暈了過去就很不尋常,爹懷疑陛下的身體出了問題,很可能是跟陛下服食的丹藥有關係,隻可惜,陛下不聽勸諫,覺丹藥很有用。”
“這次陛下傷心過度,竟然又病了,不知道病的嚴重不嚴重。”
高陽公主見狀不由譏諷的笑道:“你倒是個好女婿,竟然如此關切,哦,差點忘了,父皇這不隻是你的嶽父,還是你的姑父來著。”
“你這個外甥兼女婿還真是孝順,反倒是顯得我這個女兒不孝了。”
長孫衝低聲道:“你也不想想,若是陛下突然就……那不就是李治繼承皇位了嗎?”
“所以,咱們還是得盼著陛下能夠長壽一點,才有時間多做準備。”
高陽公主聽了不由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連連點頭道:“對對對,咱們還要幫李泰爭太子之位呢,父皇現在可不能死,就算要死也等李泰做了太子之後再死。”
雖然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聽高陽公主說的如此直白露骨,長孫衝嚇的臉色都白了,直接出了一身的冷汗。
“你住嘴!這也是能說出口的嗎?”長孫衝連聲嗬斥道。
若不是內殿中就他和高陽公主兩人,連侍女都不在,他真想一把捂住高陽公主的嘴。
高陽公主白了他一眼:“這兒又沒別人,看把你嚇的?行行行,我不說了,你趕緊去催一催你爹,可要抓緊了,萬萬不能讓李治繼承了皇位,不然我們都沒好果子吃。”
皇帝病了並非是什麽秘密,因為再輟朝三天之後,皇帝又因病輟朝。
上次皇帝被高陽公主氣暈了,這次皇帝又因傷心過度而生病,這也讓不少朝臣心裏生出了擔憂。
雖然皇帝還年輕,但是這兩年皇帝一直在服食丹藥,身體明顯不如從前,也變得暴躁了很多,這並不是什麽好現象。
太子雖然聰明仁厚,但是太年輕了,萬一皇帝身體不豫,隻怕太子難以掌控如此大的帝國。
隨即,他們又在心裏寬慰自己,皇帝正值壯年,即便是身體大不如從前,也不會這麽快就纏綿病榻吧?
皇帝接二連三的生病,給朝臣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
朝中重臣們紛紛上書勸諫皇帝保重龍體。
長孫無忌更是直接來到了兩儀殿請見。
別的朝臣李世民不想見,但是長孫無忌來了,李世民卻不能不見。
聽了長孫無忌的一番勸慰,李世民的心裏並未好轉多少。
“你們說的這些道理,朕其實都明白,明白歸明白,可朕的心裏還是難受啊,朕痛失愛子,愧對皇後,輔機啊,你們難以感同身受。”李世民有氣無力的擺手道。
長孫無忌接著勸慰道:“陛下,皇後娘娘通情達理,又深愛著陛下,她一定不會埋怨陛下的,陛下不必因此而傷懷,若陛下悲傷過度傷了龍體,隻怕皇後娘娘在九泉之下會更加心疼。”
李世民喃喃道:“朕知道觀音婢不會怪朕,正因如此,朕心裏才愈發的難受,高明可是朕與觀音婢的長子啊,她是那麽的疼愛孩子,哪怕再忙她也不會假手他人,親手給孩子們做衣裳,手把手教他們寫字認字,他對高明寄予厚望,高明卻英年早逝。”
“朕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硬保下了高明,卻還是沒能照料好他!這是朕的疏忽!”
長孫無忌抬頭仔細看了一眼皇帝,這才發現皇帝再次潸然淚下,仿佛蒼老了十歲。
皇帝已經沒了以前的英明神武的感覺。
長孫無忌心裏頓時有了緊迫感,歎道:“其實臣心裏也難受的很,隻是逝者已矣,臣隻能為高明祈福,最重要的還是活著的人。”
“臣現在十分擔心濮王,陛下,要不要召濮王迴長安一趟,一來可以緩解陛下的悲傷,二來也能寬一寬濮王的心,以免他物傷其類。”
李世民雖然悲傷過度,身體虛弱,卻並不糊塗,他的政治嗅覺依然在線,果斷搖頭道:“不可!”
“青雀與高明的境遇不同,而且高明自跛足之後就變得性情偏激,青雀的胸懷更寬廣,他不至於像高明那樣鬱鬱寡歡。”
“其實朕也很想念他,但是他不能迴長安,朕不想他與稚奴再生嫌隙。”
“就讓待在封地吧,你也不必擔心他,朕會派禦醫前去。”
長孫無忌當然希望李泰能夠重迴長安,所以他立即趁機試探了一下,但是陛下如此果決,他當即就明白了。
沒戲。
經曆過玄武門之變的皇帝不想讓僅剩的兩個嫡子重蹈覆轍。
借李承乾的死機會提議一下,皇帝隻會覺得他悲傷難過擔心外甥,倘若他繼續勸說皇帝讓李泰迴長安,皇帝勢必會懷疑他動機不純。
長孫無忌歎道:“唉,真是兩難啊,算起來他就藩也有三年了,雖有書信往來,有時候還真想念他,也不知道何時才有相見之期。”
李世民聽了也不由歎了口氣,相見隻怕是遙遙無期了,這就是皇家的無奈。
長孫無忌隨即又自責道:“是臣多言了,臣是來勸慰陛下的,反倒是又勾的陛下難受。”
李世民擺了擺手道:“朕也難得有機會說說家常。”
又陪著陛下說了會兒話,長孫無忌才走出了兩儀殿。
天上烏雲密布,黑雲壓城,長孫無忌的心情十分的沉重。
他倒不會因為天上的烏雲而心情沉重,他是感到如今的朝廷就如同天氣一般。
風雨欲來啊!
之前他也沒想到皇帝的身體會急轉直下,還以為自己能慢慢準備,也可以試試將李泰弄迴長安。
但是現在他已經確定了,想要將李泰弄迴長安極難,而且時機上也來不及了。
即便是李泰迴了長安,也還需要跟李治爭奪太子之位,隻怕皇帝已經熬了那麽久。
今天覲見皇帝的狀態讓他心裏愈發的感到緊迫,必須要加快準備了。
總之,絕不能讓李治繼位,不然長孫家就有傾覆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