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開解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父親迴到國公府的時候,長孫衝還沒有離開,不過經過了母親的一番寬慰後,他的心情已經好多了。
隻需要蟄伏半年,他就又是一個好漢,半年的時間多長也不算長。
長孫無忌迴到國公府,抬眼看到兒子走出來迎接,他就禁不住心中一沉。
現在一見到兒子,他就有種心驚肉跳的感覺,生怕又出什麽事。
長孫無忌問道:“怎麽突然迴來了?”
長孫衝解釋道:“今天去東宮請見太子,想念父親母親了就迴來了。”
長孫無忌聽了也沒有多說什麽,一直等到了書房,這才問道:“不是請了假嗎?不在公主府待著,去東宮幹什麽?”
長孫衝就將新羅公主送重禮,高陽公主要他去東宮麵見太子,將新羅公主引薦給太子的事說了。
新羅公主送的賀禮很貴重,自然是有所求,這一點長孫無忌很清楚,但是也沒往心裏去。
一個蠻夷小國的公主而已,根本就無需在意。
想搭理就隨便見見,不想搭理直接拒之門外都無妨。
長孫無忌笑道:“看來那新羅公主倒是與公主投緣,你幫她引薦一下,讓她多陪陪公主解解悶也不錯。”
長孫衝歎道:“太子說他正忙著大慈恩寺的事,一時間抽不開身,等過段時間再說。”
長孫無忌聽了不由皺起了眉頭,若是國之儲君因為一個大慈恩寺就忙的不可開交,那麽這個國之儲君也太不合格了。
李治雖然性格有些懦弱,卻也十分聰慧,入住東宮一年多來已經頗得人心,甚至比李承乾還要得人心。
所以,李治明顯是在推脫。
到底是李治不想見新羅公主,還是因為長孫衝引薦而不想見新羅公主,或者兼而有之?
長孫無忌眉頭隨即舒展了開來,笑道:“大慈恩寺是為皇後娘娘祈福所建,太子仁孝,為此事抽不開身也正常。”
“待過幾年,安東都護府穩定之後,朝廷或許會對新羅用兵,所以,和新羅公主也不必交往過深。”
長孫衝連忙答應了一聲。
對於兒子在公主府的處境,長孫無忌也不是一無所知,隻是他也不好過問。
說起來有兒子的問題,也有高陽公主不賢惠不體貼的緣故,在他看來還是高陽公主的問題更大一些。
雖然長樂公主與長孫衝最終和離了,但是成親那麽多年也沒鬧的讓外人看笑話。
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都不懂嗎?
但是,他厚著老臉向皇帝求了這門親事,而且還是兒子理虧在前,他也不能再找皇帝訴苦。
所以,他隻能開解兒子道:“這長安城裏的稀奇古怪的事多著呢,無論什麽事,人們也隻議論一陣子,等新鮮勁兒過了也就忘了。”
“你呢,要放寬心,好好待在府裏養病就是,不要每日鬱鬱寡歡,反而會傷身體。”
“隻要遵醫囑,把病養好了,早日生個大胖小子,那些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長孫衝聽了有豁然開朗之感,是啊,隻要高陽公主生個大胖小子,他不行的傳言自然就被澄清了,以後就能抬頭挺胸做人了!
想想高陽公主的身段,他覺得高陽公主絕對能生大胖小子。
長孫衝連連點頭道:“爹,您說的是,我會好好養病的,早日讓公主生個大胖小子,為咱們家傳宗接代。”
長孫無忌欣慰的點頭:“你能想開就好,早點迴去吧,也免得公主擔心。”
長孫衝站起身來,突然想到了高陽公主昨天最後問他的那個問題,踟躕道:“爹,太子殿下與我們家不太親近,將來太子繼位,咱們家怎麽辦啊?”
長孫無忌聽了微微一愣,隨即笑著寬慰道:“太子身上也流著我們長孫家的血,血濃於水,有什麽好心憂的?”
“父親說的是。”
長孫衝也沒多想,拱了拱手就離開了書房。
在兒子離開之後,長孫無忌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凝重了起來。
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想這個問題,太子對他很客氣,也很尊重,卻很疏離。
太子對他並沒有親情,也不倚重。
這一切是從什麽開始變化的呢?
是從晉陽公主的婚事定下來開始的,從長樂公主和離之後加劇的。
如果,他沒有政敵的話,倒也不用擔心百年之後的事,但是他卻有一個強勁的政敵。
當初,因為兒子是長樂公主的駙馬,他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哪怕他最終也沒能鬥倒房家,子孫後代也能安享富貴。
但是,如今形勢卻發生了改變,尤其是長樂公主和離更是讓長孫家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隻要陛下還在,長孫家就能穩如磐石。
可是,陛下不在了呢?
麵對房遺愛和晉陽公主的攻訐、詆毀,李治還會顧念這點血脈之親嗎?長樂公主會幫長孫家說話嗎?
太子對長孫家如此疏離,長孫家又怎能和同太子一起相伴長大的晉陽公主相比?
長孫無忌心裏很清楚,雖然現在長孫家依然權勢顯赫,卻有極大的隱憂,一旦形勢不利就是全家傾覆之禍。
擺在他麵前的無非就三條路。
第一條路,將房家徹底鬥倒。
第二條路,向房家屈服,對房家卑躬屈膝。
第三條路,換個人做太子。
他的尊嚴絕不允許他向房玄齡屈服,更不能讓他的後人對房家人卑躬屈膝!
事實上,他已經想了很久,卻依然難下決心,畢竟陛下還春秋鼎盛。
但是,今天太子竟然連這點麵子都不給,又給了他更多的警示。
長孫無忌不由懷念起以前的時候,李承乾和李泰為了太子之位爭鬥不休,那時候他不偏不倚,穩坐釣魚台。
無論太子還是魏王,誰敢輕視長孫家?
誰不想將長孫家拉攏過去?
那時候的長孫家才是真正的炙手可熱!
那時候太子還是個天真無邪的小屁孩,根本就不被他放在眼裏。
長孫無忌長出了一口氣,喃喃道:“是該做些準備了!”
“朝廷太安靜了也不好!還是水混一些更有趣!”
隻需要蟄伏半年,他就又是一個好漢,半年的時間多長也不算長。
長孫無忌迴到國公府,抬眼看到兒子走出來迎接,他就禁不住心中一沉。
現在一見到兒子,他就有種心驚肉跳的感覺,生怕又出什麽事。
長孫無忌問道:“怎麽突然迴來了?”
長孫衝解釋道:“今天去東宮請見太子,想念父親母親了就迴來了。”
長孫無忌聽了也沒有多說什麽,一直等到了書房,這才問道:“不是請了假嗎?不在公主府待著,去東宮幹什麽?”
長孫衝就將新羅公主送重禮,高陽公主要他去東宮麵見太子,將新羅公主引薦給太子的事說了。
新羅公主送的賀禮很貴重,自然是有所求,這一點長孫無忌很清楚,但是也沒往心裏去。
一個蠻夷小國的公主而已,根本就無需在意。
想搭理就隨便見見,不想搭理直接拒之門外都無妨。
長孫無忌笑道:“看來那新羅公主倒是與公主投緣,你幫她引薦一下,讓她多陪陪公主解解悶也不錯。”
長孫衝歎道:“太子說他正忙著大慈恩寺的事,一時間抽不開身,等過段時間再說。”
長孫無忌聽了不由皺起了眉頭,若是國之儲君因為一個大慈恩寺就忙的不可開交,那麽這個國之儲君也太不合格了。
李治雖然性格有些懦弱,卻也十分聰慧,入住東宮一年多來已經頗得人心,甚至比李承乾還要得人心。
所以,李治明顯是在推脫。
到底是李治不想見新羅公主,還是因為長孫衝引薦而不想見新羅公主,或者兼而有之?
長孫無忌眉頭隨即舒展了開來,笑道:“大慈恩寺是為皇後娘娘祈福所建,太子仁孝,為此事抽不開身也正常。”
“待過幾年,安東都護府穩定之後,朝廷或許會對新羅用兵,所以,和新羅公主也不必交往過深。”
長孫衝連忙答應了一聲。
對於兒子在公主府的處境,長孫無忌也不是一無所知,隻是他也不好過問。
說起來有兒子的問題,也有高陽公主不賢惠不體貼的緣故,在他看來還是高陽公主的問題更大一些。
雖然長樂公主與長孫衝最終和離了,但是成親那麽多年也沒鬧的讓外人看笑話。
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都不懂嗎?
但是,他厚著老臉向皇帝求了這門親事,而且還是兒子理虧在前,他也不能再找皇帝訴苦。
所以,他隻能開解兒子道:“這長安城裏的稀奇古怪的事多著呢,無論什麽事,人們也隻議論一陣子,等新鮮勁兒過了也就忘了。”
“你呢,要放寬心,好好待在府裏養病就是,不要每日鬱鬱寡歡,反而會傷身體。”
“隻要遵醫囑,把病養好了,早日生個大胖小子,那些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長孫衝聽了有豁然開朗之感,是啊,隻要高陽公主生個大胖小子,他不行的傳言自然就被澄清了,以後就能抬頭挺胸做人了!
想想高陽公主的身段,他覺得高陽公主絕對能生大胖小子。
長孫衝連連點頭道:“爹,您說的是,我會好好養病的,早日讓公主生個大胖小子,為咱們家傳宗接代。”
長孫無忌欣慰的點頭:“你能想開就好,早點迴去吧,也免得公主擔心。”
長孫衝站起身來,突然想到了高陽公主昨天最後問他的那個問題,踟躕道:“爹,太子殿下與我們家不太親近,將來太子繼位,咱們家怎麽辦啊?”
長孫無忌聽了微微一愣,隨即笑著寬慰道:“太子身上也流著我們長孫家的血,血濃於水,有什麽好心憂的?”
“父親說的是。”
長孫衝也沒多想,拱了拱手就離開了書房。
在兒子離開之後,長孫無忌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凝重了起來。
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想這個問題,太子對他很客氣,也很尊重,卻很疏離。
太子對他並沒有親情,也不倚重。
這一切是從什麽開始變化的呢?
是從晉陽公主的婚事定下來開始的,從長樂公主和離之後加劇的。
如果,他沒有政敵的話,倒也不用擔心百年之後的事,但是他卻有一個強勁的政敵。
當初,因為兒子是長樂公主的駙馬,他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哪怕他最終也沒能鬥倒房家,子孫後代也能安享富貴。
但是,如今形勢卻發生了改變,尤其是長樂公主和離更是讓長孫家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隻要陛下還在,長孫家就能穩如磐石。
可是,陛下不在了呢?
麵對房遺愛和晉陽公主的攻訐、詆毀,李治還會顧念這點血脈之親嗎?長樂公主會幫長孫家說話嗎?
太子對長孫家如此疏離,長孫家又怎能和同太子一起相伴長大的晉陽公主相比?
長孫無忌心裏很清楚,雖然現在長孫家依然權勢顯赫,卻有極大的隱憂,一旦形勢不利就是全家傾覆之禍。
擺在他麵前的無非就三條路。
第一條路,將房家徹底鬥倒。
第二條路,向房家屈服,對房家卑躬屈膝。
第三條路,換個人做太子。
他的尊嚴絕不允許他向房玄齡屈服,更不能讓他的後人對房家人卑躬屈膝!
事實上,他已經想了很久,卻依然難下決心,畢竟陛下還春秋鼎盛。
但是,今天太子竟然連這點麵子都不給,又給了他更多的警示。
長孫無忌不由懷念起以前的時候,李承乾和李泰為了太子之位爭鬥不休,那時候他不偏不倚,穩坐釣魚台。
無論太子還是魏王,誰敢輕視長孫家?
誰不想將長孫家拉攏過去?
那時候的長孫家才是真正的炙手可熱!
那時候太子還是個天真無邪的小屁孩,根本就不被他放在眼裏。
長孫無忌長出了一口氣,喃喃道:“是該做些準備了!”
“朝廷太安靜了也不好!還是水混一些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