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出息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母聽了也不由點頭,這些年家裏那麽困難,她也從沒有忘記敦促兒子學習兵法,練習武藝,對於兒子的本領她是很有信心的。
薛仁貴咧嘴笑道:“將軍讓俺做親兵隊長,指點調教其他的親兵。”
“將軍還說,等過幾年必定有戰事,到時候會舉薦俺做個隊正或者校尉,讓帶領些兵馬,才更容易立功受賞。”
薛母連連點頭,高興道:“好好好,有貴人相助,加上你的本領,將來定能重振門楣!”
“房將軍如此器重你,你也要知恩圖報,要好好做事報答房將軍的知遇之恩才是。”
薛仁貴重重的點頭道:“母親您放心吧,孩兒心裏都明白,知道知恩圖報的道理,一定會忠盡職守。”
說完之後,薛仁貴期待的問道:“娘,咱們就去長安安家落戶吧?”
薛母笑著點頭道:“那是自然,去安家你休沐的時候也有個去處,能吃頓好飯,也有人給你縫隙衣裳。”
薛仁貴聽了笑的合不攏嘴:“娘,咱們什麽時候出發?”
薛母沉吟道:“當然是宜早不宜遲,早些去長安,你也能早些幫將軍做事。咱們也沒多少家當,今晚收拾收拾,明天就啟程去長安吧,路過鎮子的時候多準備些幹糧。”
薛仁貴聽了高興的差點沒跳起來,嚷嚷道:“明天一早俺就去買輛驢車。”
薛母點頭道:“去買輛驢車也好,等去了長安安頓下來再賣掉,說不定還能賣的更貴呢。”
因為家窮,母親一向都是精打細算,如今自己終於有能力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了,薛仁貴認真道:“母親,娘子,俺以後一定讓你們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再也不讓你們受苦了。”
柳銀環聽了十分感動,含情脈脈的看了他一眼。
薛母欣慰點頭道:“好,好,我兒路上吃過飯了嗎?”
薛仁貴這才覺得肚子已經快餓扁了,他憨厚的撓了撓頭道:“還沒呢,隻顧著說話都忘了肚子餓了。”
柳銀環連忙道:“我這就去煮飯。”
薛母囑咐道:“多煮些,仁貴一直趕路辛苦的很,讓他吃個飽飯。”
薛仁貴連忙道:“不用不用,吃個半飽就行。”
其實他已經很久都沒有吃過飽飯了,習慣了吃半飽,誰讓他太能吃了呢。
實際上他吃個半飽都能頂得上好幾個壯勞力的飯量。
原本冷清的家裏一下子洋溢著歡快的氣氛,不隻是因為薛仁貴迴來了,還因為他帶來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柳銀環忙著煮飯,薛仁貴將金子都給了母親之後就屁顛屁顛的伺候戰馬去了,薛母則迴屋收拾家當。
這一夜對於薛家來說注定是個不平靜的夜晚。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蒙蒙亮,薛仁貴就駕著買的驢車迴來了。
驢子拉車,車上也隻有一個簡陋的木棚,這對於以前的薛家來說都不敢奢想。
兩床被褥,幾包袱衣裳,鍋碗瓢盆,半袋粟米,一袋糟糠,這便是薛家的全部家當。
其中最貴重的便是包在包袱裏的黃金還有幾串銅錢。
將母親和娘子扶上驢車之後,薛仁貴騎上戰馬,然後牽著馬車的韁繩緩緩離開了這個生活了十幾年的土房子。
土房子低矮而又破敗,薛仁貴迴首望去竟有些不舍,這一走大概永遠都不會迴來了。
天已經放亮,路上有不少早起的農人,看到薛仁貴騎著高頭大馬牽著驢車,不由好奇的問道:“薛大郎這是要去哪兒?探親去嗎?”
薛仁貴咧嘴笑道:“俺去從軍,被將軍選為親兵,要去長安安家落戶了。”
村子裏的人聽了不由大吃一驚:“要去長安安家落戶?聽說長安什麽都貴的很,又沒有田可種,你們靠什麽過日子?”
薛仁貴驕傲道:“將軍給俺的待遇十分優厚,足夠俺母親和娘子在長安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說完之後,薛仁貴拍了拍自己心愛的坐騎,笑道:“看,這就是將軍送給俺的上等突厥馬,價值數萬錢!”
上等突厥馬雖然貴重卻不及車上的五十兩黃金貴重,不過他並沒有炫耀自己身懷重金。
雖然他不怕賊人惦記他的黃金,卻怕母親和娘子受驚。
村子裏的人看了看薛仁貴座下那雄壯的駿馬,眼神中充滿了羨慕。
“仁貴出息了呀!我早就看出來了,仁貴早晚有一天會飛黃騰達!”
“果不其然,如今都要搬到長安安家落戶了。仁貴以後就是長安人了,要飛黃騰達了!”
薛仁貴聽了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他在這個地方生活了十幾年,根本就沒人看得起他。
村裏人都說他是飯桶,把家裏吃的一貧如洗,說他一輩子都吃不上頓飽飯。
說他養活不了婆娘,說他養活不了兒子。
但是現在,他卻有幾十兩黃金,帶著母親和娘子搬到長安居住。
他不僅能養活婆娘,還能讓母親和娘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不,不隻是讓母親和娘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將來他會做校尉,還會打仗立功,還會讓母親和娘子過上富貴的生活。
他不但能養活兒子,還能封妻蔭子,讓兒子也有蔭官做。
而當初看不起他的這些人,一輩子都隻能困在村子裏,在地裏刨食。
這一刻,薛仁貴也不由想起了房遺愛,心裏愈發的感激。
如果不是房遺愛收他做了親兵,給他這麽優厚的待遇,那麽他幾天就不可能在村子裏挺起胸膛。
母親和娘子還會留在村子裏日夜織布,辛勤勞累。
也不知道火器營招募的怎麽樣了,薛仁貴真想快點趕迴長安,快點跟著將軍做事。
若隻是他騎馬趕路的話,能很快就趕到長安,帶著母親和娘子,一日隻能行百裏。
太慢了!
他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好好報答將軍的知遇之恩。
相比薛仁貴的熱血澎湃,柳銀環心裏則對未來充滿了向往和忐忑。
那可是長安啊。
驢車離開了村子,漸行漸遠,隻在村子留下了許多傳說。
薛仁貴咧嘴笑道:“將軍讓俺做親兵隊長,指點調教其他的親兵。”
“將軍還說,等過幾年必定有戰事,到時候會舉薦俺做個隊正或者校尉,讓帶領些兵馬,才更容易立功受賞。”
薛母連連點頭,高興道:“好好好,有貴人相助,加上你的本領,將來定能重振門楣!”
“房將軍如此器重你,你也要知恩圖報,要好好做事報答房將軍的知遇之恩才是。”
薛仁貴重重的點頭道:“母親您放心吧,孩兒心裏都明白,知道知恩圖報的道理,一定會忠盡職守。”
說完之後,薛仁貴期待的問道:“娘,咱們就去長安安家落戶吧?”
薛母笑著點頭道:“那是自然,去安家你休沐的時候也有個去處,能吃頓好飯,也有人給你縫隙衣裳。”
薛仁貴聽了笑的合不攏嘴:“娘,咱們什麽時候出發?”
薛母沉吟道:“當然是宜早不宜遲,早些去長安,你也能早些幫將軍做事。咱們也沒多少家當,今晚收拾收拾,明天就啟程去長安吧,路過鎮子的時候多準備些幹糧。”
薛仁貴聽了高興的差點沒跳起來,嚷嚷道:“明天一早俺就去買輛驢車。”
薛母點頭道:“去買輛驢車也好,等去了長安安頓下來再賣掉,說不定還能賣的更貴呢。”
因為家窮,母親一向都是精打細算,如今自己終於有能力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了,薛仁貴認真道:“母親,娘子,俺以後一定讓你們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再也不讓你們受苦了。”
柳銀環聽了十分感動,含情脈脈的看了他一眼。
薛母欣慰點頭道:“好,好,我兒路上吃過飯了嗎?”
薛仁貴這才覺得肚子已經快餓扁了,他憨厚的撓了撓頭道:“還沒呢,隻顧著說話都忘了肚子餓了。”
柳銀環連忙道:“我這就去煮飯。”
薛母囑咐道:“多煮些,仁貴一直趕路辛苦的很,讓他吃個飽飯。”
薛仁貴連忙道:“不用不用,吃個半飽就行。”
其實他已經很久都沒有吃過飽飯了,習慣了吃半飽,誰讓他太能吃了呢。
實際上他吃個半飽都能頂得上好幾個壯勞力的飯量。
原本冷清的家裏一下子洋溢著歡快的氣氛,不隻是因為薛仁貴迴來了,還因為他帶來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柳銀環忙著煮飯,薛仁貴將金子都給了母親之後就屁顛屁顛的伺候戰馬去了,薛母則迴屋收拾家當。
這一夜對於薛家來說注定是個不平靜的夜晚。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蒙蒙亮,薛仁貴就駕著買的驢車迴來了。
驢子拉車,車上也隻有一個簡陋的木棚,這對於以前的薛家來說都不敢奢想。
兩床被褥,幾包袱衣裳,鍋碗瓢盆,半袋粟米,一袋糟糠,這便是薛家的全部家當。
其中最貴重的便是包在包袱裏的黃金還有幾串銅錢。
將母親和娘子扶上驢車之後,薛仁貴騎上戰馬,然後牽著馬車的韁繩緩緩離開了這個生活了十幾年的土房子。
土房子低矮而又破敗,薛仁貴迴首望去竟有些不舍,這一走大概永遠都不會迴來了。
天已經放亮,路上有不少早起的農人,看到薛仁貴騎著高頭大馬牽著驢車,不由好奇的問道:“薛大郎這是要去哪兒?探親去嗎?”
薛仁貴咧嘴笑道:“俺去從軍,被將軍選為親兵,要去長安安家落戶了。”
村子裏的人聽了不由大吃一驚:“要去長安安家落戶?聽說長安什麽都貴的很,又沒有田可種,你們靠什麽過日子?”
薛仁貴驕傲道:“將軍給俺的待遇十分優厚,足夠俺母親和娘子在長安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說完之後,薛仁貴拍了拍自己心愛的坐騎,笑道:“看,這就是將軍送給俺的上等突厥馬,價值數萬錢!”
上等突厥馬雖然貴重卻不及車上的五十兩黃金貴重,不過他並沒有炫耀自己身懷重金。
雖然他不怕賊人惦記他的黃金,卻怕母親和娘子受驚。
村子裏的人看了看薛仁貴座下那雄壯的駿馬,眼神中充滿了羨慕。
“仁貴出息了呀!我早就看出來了,仁貴早晚有一天會飛黃騰達!”
“果不其然,如今都要搬到長安安家落戶了。仁貴以後就是長安人了,要飛黃騰達了!”
薛仁貴聽了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他在這個地方生活了十幾年,根本就沒人看得起他。
村裏人都說他是飯桶,把家裏吃的一貧如洗,說他一輩子都吃不上頓飽飯。
說他養活不了婆娘,說他養活不了兒子。
但是現在,他卻有幾十兩黃金,帶著母親和娘子搬到長安居住。
他不僅能養活婆娘,還能讓母親和娘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不,不隻是讓母親和娘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將來他會做校尉,還會打仗立功,還會讓母親和娘子過上富貴的生活。
他不但能養活兒子,還能封妻蔭子,讓兒子也有蔭官做。
而當初看不起他的這些人,一輩子都隻能困在村子裏,在地裏刨食。
這一刻,薛仁貴也不由想起了房遺愛,心裏愈發的感激。
如果不是房遺愛收他做了親兵,給他這麽優厚的待遇,那麽他幾天就不可能在村子裏挺起胸膛。
母親和娘子還會留在村子裏日夜織布,辛勤勞累。
也不知道火器營招募的怎麽樣了,薛仁貴真想快點趕迴長安,快點跟著將軍做事。
若隻是他騎馬趕路的話,能很快就趕到長安,帶著母親和娘子,一日隻能行百裏。
太慢了!
他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好好報答將軍的知遇之恩。
相比薛仁貴的熱血澎湃,柳銀環心裏則對未來充滿了向往和忐忑。
那可是長安啊。
驢車離開了村子,漸行漸遠,隻在村子留下了許多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