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畢竟是公子,楊戲就是再鐵麵無私,也不能一點兒餘地不留。更何況人家隻是要求一個辯護的機會,說起來這並不過分。
楊戲點了頭,劉禪也就不跟他囉嗦了,帶著鄧艾急急忙忙趕去牢獄探監。獄卒哪敢阻攔公子禪?直接打開大門任其參觀。
這縣衙的大牢說著挺嚇人,其實也就是個拘留所的規模。就一間石砌的瓦房,裏麵隔出八個監室,推門進去,一條走廊一眼望到底。
關押王雙的牢房在最裏麵,打掃得很幹淨,牢房內點著燈,有木床木桌,桌上還有吃的喝的。他的身份無人不知,事情沒有結果,誰得罪得起他?
其他的囚犯就沒那麽好運了,都是幾個人擠一間黑乎乎的牢房,連個席子都沒,睡覺隻能在稻草上湊合。
王雙對麵關的是李仲一家,隔壁則是權老大的八個手下。劉禪與鄧艾進來時,李響正隔著牢門跟王雙請罪。
“隊率,我們一家連累了你。若縣令來審,你隻說人是我打死的,一切與你無關。”
聽說兒子要頂罪,李仲媳婦抹著淚,想勸,終於還是忍住沒說。李仲拉住李響的胳膊,不住地搖頭懊惱:“都怪我,不來尋你便沒這事了。”兩個兄弟靠牆坐在地上,垂著腦袋一聲不吭,也在後悔把王雙還有一家人弄到這步田地。
王雙卻哈哈大笑,端起水碗灌上一口,道:“那廝的手是俺剁的,隔壁這八個搓鳥都瞧見了,便是推給你俺也賴不掉。李響兄弟,用不著自責,此事與你無幹,王某一人做事一人當,那姓權的又不是好鳥,本就該打死,隻是這樣死便宜他了。”
抬頭再喝一口水,王雙還想接著撂狠話,放下碗忽然看到公子和鄧艾來到門前。王隊率“噗”地嗆了一口,水噴了滿身,嗓子眼的話立刻滾迴到肚子裏。
“公、公子,鄧大哥,你、你們咋來了?”
方才豪邁幹雲的好漢,頃刻間成了乖寶寶,不但聲音輕柔下來,大臉龐都開始泛紅。
鄧艾一臉寒霜,不等劉禪開口,劈頭蓋臉就是一通怒罵:“你這夯貨!就知好勇鬥狠。咱們來此是為整頓新政,你幫不上忙還惹出這等事來。如今公子隻能放下正事先設法救你,你、你、你這不是添亂麽?”
王雙讓鄧艾罵的抬不起頭,悶著聲乖乖受著,待鄧艾罵完了,“窟嗵”一聲跪倒在地,垂著頭說:“王雙魯莽,誤了公子大事。公子不須理會俺,任那縣令判決便是。但這些事都是王雙一人所為,李響一個指頭都未動過,請公子明察,放他一家出去。”
“窟嗵”、“窟嗵”、……
牢房對麵,李仲全家都跪了下來,早已泣不成聲。李響的頭磕在地上咚咚作響,真是對得起他的名字。
邊磕邊求:“公子明鑒,惡霸欺辱父母,李響氣不過迴去尋仇。王隊率隻是陪同,此事與他無關,求公子放他出去。”
他們這裏哭著互相擔責,隔壁那八個潑皮卻嘻嘻哈哈地在一旁打趣。
“喲,這縣牢咱們也不少來,可這搶著抵罪的事還是頭迴見著,有趣,有趣得緊。”
“隔壁的,殺人的時候不挺威風麽?自古殺人償命,看縣令老爺這迴不判你個斬立決!”
“哈哈哈……”
牢門裏唱起雙簧,倒讓門外的劉禪和鄧艾尷尬了。劉禪後退兩步,讓鄧艾舉起燈,看看那八個流氓,沒再理會那些汙言穢語,走進來去看李仲一家。
“你,叫李響?”公子禪語氣十分和善,讓李仲一家安心不少。李響忘了答話,隻知道點頭。
“此案我會親自為王雙辯護,你們隻管放心。諸位在此委屈幾天,等庭審完我親自為你安排去處。”
希望!李仲看到了希望。有公子撐腰,還怕什麽縣令?慌忙拉著老婆孩子一起磕頭,就差衝這娃娃喊萬歲萬歲萬萬歲了。
安撫好李仲一家,劉禪轉過身來看王雙。正好王雙也抬頭看出來,四目相對,王雙的臉唰地又紅了,連忙低下腦袋。
“子全兄,你可太不夠意思了。”
公子一句調侃,驚得王雙汗流浹背,再次跪了下來。
“王雙知罪。”
“切”,劉禪嘴一撇,叫王雙起來,接著說:“知什麽罪?我就不知你有何罪——”,說罷指了指隔壁那八個貨,“就此等垃圾,不打死留著害人麽?我說的不夠意思,是你去幹這事怎麽也不叫我?”
“我,嗯!嗯?啊?!”
王雙嗯了好幾聲才明白過來,敢情公子是嫌我幹得不徹底?李仲也聽傻了,啥意思?這小公子好像挺支持王隊率殺人呢!
隔壁的八位安靜了。不管這公子是啥來頭,能讓王雙這麽恭敬肯定不是善茬。他一張嘴就要把咱全都弄死,這多嚇人?誰知道他是不是來真的,還是把嘴閉住別惹事了。
鎮住了一眾潑皮,劉禪開始辦正事。他與鄧艾湊到牢門前,先聽王雙把事情的經過講一遍,又讓李仲、李響等人各自敘述。公子禪一一記錄在冊,末了讓鄧艾從懷裏取出一包臘腸遞給王雙,安慰幾句,兩人一起離開。
“公子,這事——”剛出監牢,鄧艾便有話說,卻被劉禪擺手製止。
“先不忙說,陪我去義莊,看看權老大的屍體。”
鄧艾有些不忍,公子畢竟年幼,往太平間跑多瘮得慌。劉禪卻不在乎,戰場都過來了,死屍有啥可怕的。
到了義莊,看護的老卒吃了一驚。這地方除了辦案的,可從沒來過正經人。更何況還是個公子?更何況還這般稚嫩?這膽子咋這麽大呢?
簡單地驗過屍體,重點看罷斷腕處與斷手的傷口,兩人出了義莊。
迴官署的路上,劉禪才問鄧艾:“鄧大哥,方才你想說什麽?”
鄧艾低聲道:“那權老大若是討債,沒有理由燒李仲的房子。因此——”
“哈!”劉禪樂了,不等鄧艾講完就接著說:“沒錯!黃宣這條計雖好,卻在此露了馬腳。這些人根本就不是為了錢,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趕走李仲一家。”
“但,為何要這麽做呢?”
“這個麽,還得核實一下。”
說罷,劉禪湊到鄧艾耳邊輕輕交代幾句。鄧艾邊聽邊點頭,把劉禪送到官署,自去安排。
官署內也有驚喜,靜怡與沙瑤瑤都來了。見劉禪迴來,靜怡開口便問:“阿鬥,你可迴來了。王雙怎樣了?”
阿鬥眨眨眼,反問師姐:“師姐,你怎知王雙出事了?”
“怎會不知?醴陵縣新規,收押罪犯醫館要先驗傷驗病。孟莞迴去便同我講了,王雙究竟闖了什麽禍,為何還要收監呢?”
沙瑤瑤與靜怡剛剛相識,卻已成了閨蜜,也幫著說話:“你上哪去了?我們等你半天,靜怡都急死了。”
“不急,說來話長。先說說給收押犯驗傷是怎麽迴事?何時規定的?”
劉禪果然與眾不同,倆女娃急著問王雙,他卻關注驗傷的事。
靜怡了解師弟的脾氣,他最是關注細節,便耐著性子給他解釋:“便是新來的楊縣令定的。為防有人買通獄卒迫害人犯,收押前一律由縣醫館驗過,倘在獄中出事便拿獄卒問罪。”
“哦”,劉禪不得不佩服,感慨一句:“楊文然果非一般,搞刑律確有一手。”
“別說他了,快說說王雙是咋迴事啊?”
“無甚大事,替人出頭惹了官司。師姐放心,有我在,過兩天就放出來了。”
劉禪怕師姐繃不住,不敢說實話,隻輕描淡寫地敷衍過去。靜怡這才放心,數落王雙幾句,又和師弟聊了會兒產房的事,才跟沙瑤瑤返迴醫館。
送走了師姐和沙小姐,公子禪顧不上吃飯,又跑去叨擾向朗。向朗正在寫信,給上司潘濬介紹此次幫扶秋收工作的經驗,聽說公子來訪,不禁好奇,趕忙起身相迎。
劉禪急著辦事,也不和向朗客氣,一屁股坐下便直入主題:“向先生,開新田的事要抓緊了,越快越好。”
向朗聞言一愣,這才剛忙完秋收,一下都不歇麽?停了片刻,問:“是否有甚意外?”
“還不確定。但新田一天開不出,咱們就一天受製於人,晚幹不如早幹,早晚都得幹。”
“嗯”,向朗點點頭,對劉禪的話深以為然:“言之有理。既如此,我明日便去安排,立刻開始。”
辯方忙著找轍,控方也沒閑著。
楊戲又把案件筆錄從頭至尾看了一遍,還拉著傅燦一起研究,深怕鬧出笑話。一者當著公子的麵誇了海口頂了牛,這案子就必須判得清清楚楚,不能有一絲問題;二者楊戲也不想冤枉王雙,從情感上來說,楊戲也不認為王雙做的有何不妥。
傅燦撓撓頭,不理解縣令的糾結。死的明明是壞蛋,又有公子的麵子,走個過場隨便判一下不就皆大歡喜了麽?
傅燦這話剛一脫口,立刻招來一頓訓斥。
“有漢以來,國以法為綱。法者不兩適,一而固之。倘因貴者而枉,如何規之於民?民無規則國必亂。以此論之,除非赦罪有名,否則絕不可輕判王雙。”
傅燦不語。
說實話,在此之前他挺看不上這個為了當官四處鑽營的上司的。可方才的一番話震撼了他。大是大非麵前,楊縣令寧折不彎,相比之下,平日自命清高的自己反沒了原則,真是高下立判。
傅燦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斂容而答:“縣宰教訓得是,吾等但秉公而斷,不枉不縱可也。”
——
三天的調查期眼看就要過了,最後一日的傍晚,劉禪做完所有的準備工作,早早洗漱上床,養精蓄銳準備明日的庭審。楊戲也一樣,幾日來啥也沒幹,全部身心都泡在了案情裏,不敢有絲毫馬虎。
次日早晨,陽光格外閃亮。日頭從縣衙東牆高高掛起,斜照在庭院,將院牆內李樹的樹葉映得忽明忽暗。
楊縣令早早到了,峨冠博帶端坐於榻上,傅燦作為庭審書記位於主席旁側。左右下首各設一坐,是給劉禪和向朗留的位子。向督使要來旁聽,這有些出乎楊戲的預料,但上司開了口他也不好阻攔。
過了辰時,皂隸們抱著刑具走進大堂,按順序肅立兩旁。門外一個壯漢拎起鼓槌,對著一麵牛皮大鼓槌起節奏來。這是開庭的信號,伴隨著鼓聲,劉禪與向朗一前一後相繼步入。
麵對兩個上級,楊縣令微微欠身當作行禮。劉禪與向朗並不怪罪,各自拱手算是還禮。向朗入座,劉禪卻站在了堂下。楊戲不解,問公子為何不坐,公子笑答,我今日代表被告,若坐到上麵,有冒犯縣令之嫌。楊戲聞言不再多說,卻和向朗一樣,在心裏默默讚歎。
“開庭。”
縣令一聲令下,庭審正式開始。一幹人犯早已候在堂外,隻等命令押入。
“帶人犯。”
“慢!”
楊縣令才剛開個頭,話音未落,便被公子禪一聲大喝打斷。楊戲不解,直勾勾盯著劉禪,不知他是何意。
“縣令大人,王雙乃吾之親信,今日我為他辯護,倘無外人見證,萬一判了無罪,難保不會被傳以權謀私。今懇請開放縣衙,放百姓於堂外聽審,是非曲直自有公論。如此方能明正法紀,以示公平。”
“嗯——”,楊縣令嗯了一聲,不得不再次給公子點讚。這小公子的確不凡,老楊我學了半輩子律法也沒能想到這層,卻讓一個從未上過堂的娃娃想到,慚愧!慚愧!
“打開大門,放百姓堂外旁聽。”
“諾!”
——
“哐啷、哐啷、哐啷”……
縣衙的兩扇大門被完全打開,把在外麵等著看熱鬧的人嚇了一跳,還以為這麽快就審完了。等皂隸說可以旁聽,一群人半信半疑,站在門邊踮著腳向內觀望,卻沒人敢進去。有一兩個膽大的提著心眼嚐試著邁步,發現真沒人攔,這才放心。人群陸陸續續地全都擠了進去。
“帶人犯!”
“咚、咚、咚、咚……”
楊縣令再次發令,鼓聲也二次響起。堂外旁聽的人們全都閉上了嘴,整個縣衙安靜下來。
犯人們被挨個押了進來。一邊是王雙與李仲一家,一邊是權老大的八個手下。
開始了!公子劉禪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場訴訟正式拉開序幕。
楊戲點了頭,劉禪也就不跟他囉嗦了,帶著鄧艾急急忙忙趕去牢獄探監。獄卒哪敢阻攔公子禪?直接打開大門任其參觀。
這縣衙的大牢說著挺嚇人,其實也就是個拘留所的規模。就一間石砌的瓦房,裏麵隔出八個監室,推門進去,一條走廊一眼望到底。
關押王雙的牢房在最裏麵,打掃得很幹淨,牢房內點著燈,有木床木桌,桌上還有吃的喝的。他的身份無人不知,事情沒有結果,誰得罪得起他?
其他的囚犯就沒那麽好運了,都是幾個人擠一間黑乎乎的牢房,連個席子都沒,睡覺隻能在稻草上湊合。
王雙對麵關的是李仲一家,隔壁則是權老大的八個手下。劉禪與鄧艾進來時,李響正隔著牢門跟王雙請罪。
“隊率,我們一家連累了你。若縣令來審,你隻說人是我打死的,一切與你無關。”
聽說兒子要頂罪,李仲媳婦抹著淚,想勸,終於還是忍住沒說。李仲拉住李響的胳膊,不住地搖頭懊惱:“都怪我,不來尋你便沒這事了。”兩個兄弟靠牆坐在地上,垂著腦袋一聲不吭,也在後悔把王雙還有一家人弄到這步田地。
王雙卻哈哈大笑,端起水碗灌上一口,道:“那廝的手是俺剁的,隔壁這八個搓鳥都瞧見了,便是推給你俺也賴不掉。李響兄弟,用不著自責,此事與你無幹,王某一人做事一人當,那姓權的又不是好鳥,本就該打死,隻是這樣死便宜他了。”
抬頭再喝一口水,王雙還想接著撂狠話,放下碗忽然看到公子和鄧艾來到門前。王隊率“噗”地嗆了一口,水噴了滿身,嗓子眼的話立刻滾迴到肚子裏。
“公、公子,鄧大哥,你、你們咋來了?”
方才豪邁幹雲的好漢,頃刻間成了乖寶寶,不但聲音輕柔下來,大臉龐都開始泛紅。
鄧艾一臉寒霜,不等劉禪開口,劈頭蓋臉就是一通怒罵:“你這夯貨!就知好勇鬥狠。咱們來此是為整頓新政,你幫不上忙還惹出這等事來。如今公子隻能放下正事先設法救你,你、你、你這不是添亂麽?”
王雙讓鄧艾罵的抬不起頭,悶著聲乖乖受著,待鄧艾罵完了,“窟嗵”一聲跪倒在地,垂著頭說:“王雙魯莽,誤了公子大事。公子不須理會俺,任那縣令判決便是。但這些事都是王雙一人所為,李響一個指頭都未動過,請公子明察,放他一家出去。”
“窟嗵”、“窟嗵”、……
牢房對麵,李仲全家都跪了下來,早已泣不成聲。李響的頭磕在地上咚咚作響,真是對得起他的名字。
邊磕邊求:“公子明鑒,惡霸欺辱父母,李響氣不過迴去尋仇。王隊率隻是陪同,此事與他無關,求公子放他出去。”
他們這裏哭著互相擔責,隔壁那八個潑皮卻嘻嘻哈哈地在一旁打趣。
“喲,這縣牢咱們也不少來,可這搶著抵罪的事還是頭迴見著,有趣,有趣得緊。”
“隔壁的,殺人的時候不挺威風麽?自古殺人償命,看縣令老爺這迴不判你個斬立決!”
“哈哈哈……”
牢門裏唱起雙簧,倒讓門外的劉禪和鄧艾尷尬了。劉禪後退兩步,讓鄧艾舉起燈,看看那八個流氓,沒再理會那些汙言穢語,走進來去看李仲一家。
“你,叫李響?”公子禪語氣十分和善,讓李仲一家安心不少。李響忘了答話,隻知道點頭。
“此案我會親自為王雙辯護,你們隻管放心。諸位在此委屈幾天,等庭審完我親自為你安排去處。”
希望!李仲看到了希望。有公子撐腰,還怕什麽縣令?慌忙拉著老婆孩子一起磕頭,就差衝這娃娃喊萬歲萬歲萬萬歲了。
安撫好李仲一家,劉禪轉過身來看王雙。正好王雙也抬頭看出來,四目相對,王雙的臉唰地又紅了,連忙低下腦袋。
“子全兄,你可太不夠意思了。”
公子一句調侃,驚得王雙汗流浹背,再次跪了下來。
“王雙知罪。”
“切”,劉禪嘴一撇,叫王雙起來,接著說:“知什麽罪?我就不知你有何罪——”,說罷指了指隔壁那八個貨,“就此等垃圾,不打死留著害人麽?我說的不夠意思,是你去幹這事怎麽也不叫我?”
“我,嗯!嗯?啊?!”
王雙嗯了好幾聲才明白過來,敢情公子是嫌我幹得不徹底?李仲也聽傻了,啥意思?這小公子好像挺支持王隊率殺人呢!
隔壁的八位安靜了。不管這公子是啥來頭,能讓王雙這麽恭敬肯定不是善茬。他一張嘴就要把咱全都弄死,這多嚇人?誰知道他是不是來真的,還是把嘴閉住別惹事了。
鎮住了一眾潑皮,劉禪開始辦正事。他與鄧艾湊到牢門前,先聽王雙把事情的經過講一遍,又讓李仲、李響等人各自敘述。公子禪一一記錄在冊,末了讓鄧艾從懷裏取出一包臘腸遞給王雙,安慰幾句,兩人一起離開。
“公子,這事——”剛出監牢,鄧艾便有話說,卻被劉禪擺手製止。
“先不忙說,陪我去義莊,看看權老大的屍體。”
鄧艾有些不忍,公子畢竟年幼,往太平間跑多瘮得慌。劉禪卻不在乎,戰場都過來了,死屍有啥可怕的。
到了義莊,看護的老卒吃了一驚。這地方除了辦案的,可從沒來過正經人。更何況還是個公子?更何況還這般稚嫩?這膽子咋這麽大呢?
簡單地驗過屍體,重點看罷斷腕處與斷手的傷口,兩人出了義莊。
迴官署的路上,劉禪才問鄧艾:“鄧大哥,方才你想說什麽?”
鄧艾低聲道:“那權老大若是討債,沒有理由燒李仲的房子。因此——”
“哈!”劉禪樂了,不等鄧艾講完就接著說:“沒錯!黃宣這條計雖好,卻在此露了馬腳。這些人根本就不是為了錢,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趕走李仲一家。”
“但,為何要這麽做呢?”
“這個麽,還得核實一下。”
說罷,劉禪湊到鄧艾耳邊輕輕交代幾句。鄧艾邊聽邊點頭,把劉禪送到官署,自去安排。
官署內也有驚喜,靜怡與沙瑤瑤都來了。見劉禪迴來,靜怡開口便問:“阿鬥,你可迴來了。王雙怎樣了?”
阿鬥眨眨眼,反問師姐:“師姐,你怎知王雙出事了?”
“怎會不知?醴陵縣新規,收押罪犯醫館要先驗傷驗病。孟莞迴去便同我講了,王雙究竟闖了什麽禍,為何還要收監呢?”
沙瑤瑤與靜怡剛剛相識,卻已成了閨蜜,也幫著說話:“你上哪去了?我們等你半天,靜怡都急死了。”
“不急,說來話長。先說說給收押犯驗傷是怎麽迴事?何時規定的?”
劉禪果然與眾不同,倆女娃急著問王雙,他卻關注驗傷的事。
靜怡了解師弟的脾氣,他最是關注細節,便耐著性子給他解釋:“便是新來的楊縣令定的。為防有人買通獄卒迫害人犯,收押前一律由縣醫館驗過,倘在獄中出事便拿獄卒問罪。”
“哦”,劉禪不得不佩服,感慨一句:“楊文然果非一般,搞刑律確有一手。”
“別說他了,快說說王雙是咋迴事啊?”
“無甚大事,替人出頭惹了官司。師姐放心,有我在,過兩天就放出來了。”
劉禪怕師姐繃不住,不敢說實話,隻輕描淡寫地敷衍過去。靜怡這才放心,數落王雙幾句,又和師弟聊了會兒產房的事,才跟沙瑤瑤返迴醫館。
送走了師姐和沙小姐,公子禪顧不上吃飯,又跑去叨擾向朗。向朗正在寫信,給上司潘濬介紹此次幫扶秋收工作的經驗,聽說公子來訪,不禁好奇,趕忙起身相迎。
劉禪急著辦事,也不和向朗客氣,一屁股坐下便直入主題:“向先生,開新田的事要抓緊了,越快越好。”
向朗聞言一愣,這才剛忙完秋收,一下都不歇麽?停了片刻,問:“是否有甚意外?”
“還不確定。但新田一天開不出,咱們就一天受製於人,晚幹不如早幹,早晚都得幹。”
“嗯”,向朗點點頭,對劉禪的話深以為然:“言之有理。既如此,我明日便去安排,立刻開始。”
辯方忙著找轍,控方也沒閑著。
楊戲又把案件筆錄從頭至尾看了一遍,還拉著傅燦一起研究,深怕鬧出笑話。一者當著公子的麵誇了海口頂了牛,這案子就必須判得清清楚楚,不能有一絲問題;二者楊戲也不想冤枉王雙,從情感上來說,楊戲也不認為王雙做的有何不妥。
傅燦撓撓頭,不理解縣令的糾結。死的明明是壞蛋,又有公子的麵子,走個過場隨便判一下不就皆大歡喜了麽?
傅燦這話剛一脫口,立刻招來一頓訓斥。
“有漢以來,國以法為綱。法者不兩適,一而固之。倘因貴者而枉,如何規之於民?民無規則國必亂。以此論之,除非赦罪有名,否則絕不可輕判王雙。”
傅燦不語。
說實話,在此之前他挺看不上這個為了當官四處鑽營的上司的。可方才的一番話震撼了他。大是大非麵前,楊縣令寧折不彎,相比之下,平日自命清高的自己反沒了原則,真是高下立判。
傅燦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斂容而答:“縣宰教訓得是,吾等但秉公而斷,不枉不縱可也。”
——
三天的調查期眼看就要過了,最後一日的傍晚,劉禪做完所有的準備工作,早早洗漱上床,養精蓄銳準備明日的庭審。楊戲也一樣,幾日來啥也沒幹,全部身心都泡在了案情裏,不敢有絲毫馬虎。
次日早晨,陽光格外閃亮。日頭從縣衙東牆高高掛起,斜照在庭院,將院牆內李樹的樹葉映得忽明忽暗。
楊縣令早早到了,峨冠博帶端坐於榻上,傅燦作為庭審書記位於主席旁側。左右下首各設一坐,是給劉禪和向朗留的位子。向督使要來旁聽,這有些出乎楊戲的預料,但上司開了口他也不好阻攔。
過了辰時,皂隸們抱著刑具走進大堂,按順序肅立兩旁。門外一個壯漢拎起鼓槌,對著一麵牛皮大鼓槌起節奏來。這是開庭的信號,伴隨著鼓聲,劉禪與向朗一前一後相繼步入。
麵對兩個上級,楊縣令微微欠身當作行禮。劉禪與向朗並不怪罪,各自拱手算是還禮。向朗入座,劉禪卻站在了堂下。楊戲不解,問公子為何不坐,公子笑答,我今日代表被告,若坐到上麵,有冒犯縣令之嫌。楊戲聞言不再多說,卻和向朗一樣,在心裏默默讚歎。
“開庭。”
縣令一聲令下,庭審正式開始。一幹人犯早已候在堂外,隻等命令押入。
“帶人犯。”
“慢!”
楊縣令才剛開個頭,話音未落,便被公子禪一聲大喝打斷。楊戲不解,直勾勾盯著劉禪,不知他是何意。
“縣令大人,王雙乃吾之親信,今日我為他辯護,倘無外人見證,萬一判了無罪,難保不會被傳以權謀私。今懇請開放縣衙,放百姓於堂外聽審,是非曲直自有公論。如此方能明正法紀,以示公平。”
“嗯——”,楊縣令嗯了一聲,不得不再次給公子點讚。這小公子的確不凡,老楊我學了半輩子律法也沒能想到這層,卻讓一個從未上過堂的娃娃想到,慚愧!慚愧!
“打開大門,放百姓堂外旁聽。”
“諾!”
——
“哐啷、哐啷、哐啷”……
縣衙的兩扇大門被完全打開,把在外麵等著看熱鬧的人嚇了一跳,還以為這麽快就審完了。等皂隸說可以旁聽,一群人半信半疑,站在門邊踮著腳向內觀望,卻沒人敢進去。有一兩個膽大的提著心眼嚐試著邁步,發現真沒人攔,這才放心。人群陸陸續續地全都擠了進去。
“帶人犯!”
“咚、咚、咚、咚……”
楊縣令再次發令,鼓聲也二次響起。堂外旁聽的人們全都閉上了嘴,整個縣衙安靜下來。
犯人們被挨個押了進來。一邊是王雙與李仲一家,一邊是權老大的八個手下。
開始了!公子劉禪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場訴訟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