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鹹陽興平市)人。馬騰之子,伏波將軍馬援之後。
生於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少有健名,曹操愛其勇,多次征辟,都被馬超拒絕。
建安元年,馬騰與韓遂因瑣事動起了手。韓遂大將閻行夜襲馬騰軍,與馬超一對一廝殺。閻行舉長矛而刺,被馬超斬斷矛身,遂揮斷矛而刺,幾中馬超咽喉。馬超毫不畏懼,不退反進,奮勇拚殺,終將韓遂軍殺退。
建安七年,袁尚部將高幹、郭援聯合南匈奴單於唿廚泉進取河東、威逼關中,鍾繇寫信給馬騰,陳明利害、要求馬騰出兵救援。馬騰遂派馬超率一萬兵馬前往河東。郭援大軍渡汾河時,馬超瞅準時機半渡而擊,超腳中一箭,二話沒說自己撕下一塊布裹住傷口繼續衝擊,乃大破郭援部。曹操為此表奏超為徐州刺史,後改封諫議大夫。
赤壁之戰前,馬騰聽張既之言攜全家遷入鄴城,馬超順理成章接領了馬騰的部隊,繼續在涼州割據。
其後曹操開始尋機收拾西涼。馬超見形勢不對,找到他爹的老對手韓遂,說:您的兒子在曹操那裏當人質,我的爹也在曹操那裏當人質。曹操扣住咱的親人,咱們就得帶著西涼勇士在這荒涼大地上為他曹某人賣命麽?這有的賣也還罷了,最怕人家連這都不放心,非得置咱們於死地才能踏實。您說,咱這是圖啥?虧不虧呀?
我看您的兒子也別要了,我爹我也不管了。從今以後,我認您作義父,您就以我為義子。咱們爺倆一起出兵攻取長安,在關中經營幾年,待攢夠實力腰杆子硬了,咱也跟天下諸侯吆五喝六,何必再去看曹操臉色?
馬超給韓遂出的這主意很大膽,也很不要臉。閻行當場就表示反對,說馬超連親爹的命都不放在眼裏,你個幹爹算個屁?跟他合作那不早晚被他背刺麽?可惜韓遂的秉性跟馬超沆瀣一氣,倆人一拍即合,決定立刻起兵。
此時兩路曹軍向潼關逼近,西涼軍數萬人則開進至潼關渭水一線紮營。曹操擔心西涼軍勇猛,怕正麵交手會吃虧,特意寫信交待曹仁,隻許堅守不許輕出。
曹仁接到信,二話不說便去布置。其他人還好,隻把個一腔熱血的曹洪憋了個火大。幾次三番去找他哥請求出戰,每次都被曹仁罵的灰頭土臉跑迴來,終日鬱悶不已。
建安十六年四月,曹軍與西涼軍在潼關對峙了近三個月。雙方各有小的攻伐,誰也奈何不了誰。曹丞相對這樣的膠著狀況表示滿意,另一邊的馬騰韓遂則越來越開始擔心了。如果是拚消耗,單靠一個涼州又如何能夠與曹操的八州之地抗衡呢?
潼關漫道真如鐵,公安萬象始更新。
西涼軍與曹軍鬧得不可開交,同一時間的公安卻是朝氣蓬勃,蒸蒸日上。
春耕擴產的任務基本完成,由於官府的資助,此次春耕開始大量使用耕牛,使得耕種麵積較去年翻了近三番。第一套水車灌溉係統也在長沙建成,可以想象,隨著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力度加大,到夏收時將會是怎樣的繁榮。
儲掾商務司的製酒廠也已完全建成,兩台經過重新設計的大型蒸餾器全部進場安裝調試完畢,還有兩台也在工掾加班加點的製作之中。這四台蒸餾器花了劉禪兩百金,可說是下了大本錢。工掾因此有了進項,總算能把前期搞研發的窟窿填補填補。
五十名工人們全部招聘到崗,前期的培訓也做完了。初期投資的四百八十金,兩百金用於訂購蒸餾器,八十金被府庫收作押金貼補了醫掾,剩下的兩百金則被糜竺分成兩份,一半用作日常開支,其餘則全部拿來采購原材料。
一台蒸餾器一個月能夠製備原漿酒800斤,可勾兌出成酒1200斤,也就是600瓶玉冰燒。兩台齊開,一個月能夠產酒1200瓶,這個量初期也還算可以,但要滿足需要卻是遠遠不夠的。
飯隻能一口一口地吃,眼下的要務是盡快實現盈利,好讓這套機製良性地運轉開來。四大世家一接到通知就屁顛屁顛地跑來收貨,按照每瓶600銖的批發價,第一批酒一出貨立刻就收上來72萬銖銅錢,減掉成本淨收益66萬錢,簡直稱得上暴利。
四世家千恩萬謝地收了貨,還驚喜地發現公子禪這酒廠已貼心地為他們準備好了專門設計的用於安全運輸的特製包裝。如此一來就免去了運輸損耗,此舉立刻贏得買家一片讚譽。
首批1200瓶酒,按照6瓶一箱分包成200箱,四家平均分配,每家得50箱。按每瓶400銖的利潤,各家可獲利20萬銖。這筆錢說多不多,但這畢竟隻是開始,若能因此形成穩定的生意渠道,以後的獲利隻會越來越大。
於是這首批的一千多支玉冰燒就被四大世家轉賣到了各個權貴的餐桌。一經問世,供不應求。曹操甚至下令所有荊州來的酒一律優先供應公職人員和機關單位,其他有錢想過把癮的就隻能排隊又或是托人高價買黃牛票來跟人得瑟。
其他諸如孫權、劉璋、張魯輩也是嚐過之後便欲罷不能,紛紛派人來公安打探虛實。最好是搞到製造方法自己迴去造,實在不成也要大量采購。
這當然都是瞎忙活,因為劉禪早就料到這一手了。
經營方麵,所有的貨源都把持在四大世家手裏,你就是扛著金山來也一瓶酒都買不著。安全方麵,從夜梟中分離出來的專業反間諜組織“磐石”已經開始運轉,該組織由趙雲親自掛帥,日常工作則由原屬夜梟的朱櫟負責。
這些各地來的探子隻要到了公安,就會被磐石的人一對一盯住。每個人獨立建檔,把每天的活動記錄的清清楚楚,就算放個屁趙雲都能知道屁的主人是誰。這保密工作,那算是做到家了。
第二批兩台蒸餾器也將要完工,廠房的擴建不能再拖。左將軍索性給劉禪配了個助手,便是糜竺之子、劉禪的表兄糜威。糜威長劉禪十歲,按說也是個孩子。但他從小跟著老爹浸潤在生意場上,做起買賣來算得上是個老手。再加上這位兄台自幼好武、精通騎射,跟著劉禪還能當半個保鏢,也算稍稍填補了鄧艾與王雙不在的空缺。
保密起見,劉禪特意將搬運組裝的工作放在了晚上。由於夜間街道宵禁,這時候做最不虞被人偷窺。可這就辛苦了倆娃和一眾工人,為了押送這兩個大寶貝,一群人熬了個通宵,直到天亮才把那倆大家夥搬到儲掾組裝完畢。
“有了這倆家夥,一個月能多賺六七十萬錢,當真是寶貝!”糜威拍著蒸餾器感慨,雖是一夜沒睡,但望著眼前這倆聚寶盆卻還是精神頭十足。
“表兄,累了一晚上,先迴去補一覺吧,其他的事明天再說。”劉禪打著哈欠伸個懶腰,就給商務司僅有的兩名幹部放起了假。
“你睡你的,我不困!我去找伯常先生看看原料采購的如何了。能早點開工就早點,那四位家主天天追魂似的追著我爹要酒,我爹熬不住了就來逼我,哎——”難得糜威小小年紀就開始為工作發愁。
劉禪搖頭苦笑,隻能留他繼續戰鬥,自己則乘車返迴府邸。剛進府門,一隻腳還沒踏出馬車,門人便來通傳:“公子,將軍使人來傳,著公子速往府衙敘事。”
“啊?”劉禪聞言一愣。自從被任命為商務從事,他爹可就沒再拿別的事來打擾過,為的就是把這賺錢的營生盡快支棱起來。今天特意堵著大門來尋他,這是出了啥大事?
劉禪也不敢補覺了,返身重新上車,命人就往府衙趕。到地方一看,左將軍端坐帥位,底下坐著孔明、龐統、張存、張飛、魏延、黃忠、趙雲、靡芳。
“拜見父親,拜見二位師父。”
“禪兒,坐。”
劉禪依言坐下,等著聽今天這是個啥會。
“西涼軍與曹操在潼關對峙數月,至今未分勝負。關西勇士善使長槍,西涼鐵騎又獨步天下。若與曹軍正麵衝突,隻怕還要強過曹軍幾分。”
龐統接著作戰報分析,劉禪這才知道這是個軍事會議。難怪來的都是軍事幹部,但這事跟自己有啥關係?這麽著急忙慌地把我找來幹啥?
“西涼每日增兵,曹操那裏卻是穩如泰山,無甚動作。”張存跟著補充。
“曹軍兵出潼關,誘馬超韓遂前來,卻又不與之交手,故意待敵增兵集結,這卻是何意?”劉備擰著眉毛發問,這問題讓現場沉默了下來。
孫子曰,百裏而爭利,必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無論哪種軍事理論,調動敵人的目的都是為了分散敵人以便各個擊破,以局部優勢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取得全局勝利。
但曹操此次的調度卻將這些原則從裏到外得罪了個遍。他將西涼軍誘至潼關後就龜縮在潼關不動,靜等敵人援軍不斷地向己方靠攏、聚集。這種打法不要說是曹操這樣的軍事家,就是村裏的混混搶地盤也不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大家都皺著眉頭不得其解,隻有兩個人神色如常。一個是諸葛孔明,另一個便是孔明的好弟子、左將軍的小兒子劉禪。
龐統抬眼瞥見孔明神色輕鬆,心想莫非他已猜到曹操的用意?於是開口詢問:“孔明,觀汝神色,似已洞悉曹操用意?”
孔明微微一笑,沒有直接迴答,卻是去問徒弟劉禪:“禪兒,你的看法如何?”
劉禪便向孔明一拱手,答道:“以弟子愚見,曹操據守潼關不出,將西涼兵馬盡數誘至關前,意在將其一網打盡,一勞永逸解決雍涼的問題。”
孔明聞言哈哈大笑,對劉備道:“主公,禪兒聰慧,人所不及。所言正中曹操之意。”
雖聽劉禪這樣解釋,眾人還是沒弄明白。兩軍對陣,誰都想把對方一網打盡,問題是坐等人家實力集中,到時你還打得動麽?
“這——,軍師,西涼有十萬鐵騎,若盡發於關前,縱使曹軍能夠殲之,自己也必元氣大傷。這樣做豈不是兩敗俱傷?”魏延思之不通,忍不住問諸葛亮。
孔明還是那般氣定神閑,搖著他的小扇子,不緊不慢對眾人解釋:“文長但知其一,未知其二。西涼遠狹險塞,各部互不統屬、各執一心。若派軍前往,其必合力抵抗。且涼州多山,人眾可四散躲藏於丘陵溝壑,縱有大軍,亦須拖延時日,焉能取得全勝?若除之不盡,前腳撤軍,後腳又反,然則何日才得安寧?”
孔明一席話,將西涼軍閥長期割據的現狀指了出來。西涼地處河西走廊,是大漢的西陲邊疆。這裏雜居著羌、氐、鮮卑等少數民族,民族矛盾一直不斷,大小戰爭常年不絕。
桓帝剿滅外戚掌控政權後,便開始在西涼投入大量軍事資源長期對西羌用兵,這些軍隊在這裏紮下根來,逐漸形成了一股獨立於中央政府的割據力量。
隴西地區地形險要、氣候幹燥,利於軍隊的防守和隱蔽,還有一定的人口能夠為軍隊提供支持,逐漸成了大漢朝一個尾大不掉的政治隱患。
如果從純軍事角度來解讀曹操的行為,當然無法明白他這樣做的深刻含義。但諸葛孔明卻恰恰是個政治素養極高的人,因此他才有能力跳出龐統等一眾戰將的純軍事觀點,把握到這件事的要害所在。
孔明看看眾人,將手裏的羽扇放下,接著說:“今馬超韓遂盡起涼州兵馬,皆屯於潼關。這些人原非一心,迫於曹軍壓力臨時湊在一起。若強攻他們會並力抵抗,若與之僵持再從中挑撥離間,則必不戰自亂。如此,可一戰而定雍涼,自此西患平矣。”
孔明這一番解釋,眾人才恍然大悟。龐統暗想孔明畢竟是孔明,到底還是高我一籌。左將軍更是頻頻點頭,對自己的頭號智囊敬佩不已。
那邊劉禪也聽得五體投地。他能夠了解局勢是因為讀到過曆史的記載,而孔明師父卻是身處局中,完全靠自己的見識和推斷得到與事實幾乎一模一樣的結論,這個功力,恐怕當世之中也找不出幾個了。
生於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少有健名,曹操愛其勇,多次征辟,都被馬超拒絕。
建安元年,馬騰與韓遂因瑣事動起了手。韓遂大將閻行夜襲馬騰軍,與馬超一對一廝殺。閻行舉長矛而刺,被馬超斬斷矛身,遂揮斷矛而刺,幾中馬超咽喉。馬超毫不畏懼,不退反進,奮勇拚殺,終將韓遂軍殺退。
建安七年,袁尚部將高幹、郭援聯合南匈奴單於唿廚泉進取河東、威逼關中,鍾繇寫信給馬騰,陳明利害、要求馬騰出兵救援。馬騰遂派馬超率一萬兵馬前往河東。郭援大軍渡汾河時,馬超瞅準時機半渡而擊,超腳中一箭,二話沒說自己撕下一塊布裹住傷口繼續衝擊,乃大破郭援部。曹操為此表奏超為徐州刺史,後改封諫議大夫。
赤壁之戰前,馬騰聽張既之言攜全家遷入鄴城,馬超順理成章接領了馬騰的部隊,繼續在涼州割據。
其後曹操開始尋機收拾西涼。馬超見形勢不對,找到他爹的老對手韓遂,說:您的兒子在曹操那裏當人質,我的爹也在曹操那裏當人質。曹操扣住咱的親人,咱們就得帶著西涼勇士在這荒涼大地上為他曹某人賣命麽?這有的賣也還罷了,最怕人家連這都不放心,非得置咱們於死地才能踏實。您說,咱這是圖啥?虧不虧呀?
我看您的兒子也別要了,我爹我也不管了。從今以後,我認您作義父,您就以我為義子。咱們爺倆一起出兵攻取長安,在關中經營幾年,待攢夠實力腰杆子硬了,咱也跟天下諸侯吆五喝六,何必再去看曹操臉色?
馬超給韓遂出的這主意很大膽,也很不要臉。閻行當場就表示反對,說馬超連親爹的命都不放在眼裏,你個幹爹算個屁?跟他合作那不早晚被他背刺麽?可惜韓遂的秉性跟馬超沆瀣一氣,倆人一拍即合,決定立刻起兵。
此時兩路曹軍向潼關逼近,西涼軍數萬人則開進至潼關渭水一線紮營。曹操擔心西涼軍勇猛,怕正麵交手會吃虧,特意寫信交待曹仁,隻許堅守不許輕出。
曹仁接到信,二話不說便去布置。其他人還好,隻把個一腔熱血的曹洪憋了個火大。幾次三番去找他哥請求出戰,每次都被曹仁罵的灰頭土臉跑迴來,終日鬱悶不已。
建安十六年四月,曹軍與西涼軍在潼關對峙了近三個月。雙方各有小的攻伐,誰也奈何不了誰。曹丞相對這樣的膠著狀況表示滿意,另一邊的馬騰韓遂則越來越開始擔心了。如果是拚消耗,單靠一個涼州又如何能夠與曹操的八州之地抗衡呢?
潼關漫道真如鐵,公安萬象始更新。
西涼軍與曹軍鬧得不可開交,同一時間的公安卻是朝氣蓬勃,蒸蒸日上。
春耕擴產的任務基本完成,由於官府的資助,此次春耕開始大量使用耕牛,使得耕種麵積較去年翻了近三番。第一套水車灌溉係統也在長沙建成,可以想象,隨著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力度加大,到夏收時將會是怎樣的繁榮。
儲掾商務司的製酒廠也已完全建成,兩台經過重新設計的大型蒸餾器全部進場安裝調試完畢,還有兩台也在工掾加班加點的製作之中。這四台蒸餾器花了劉禪兩百金,可說是下了大本錢。工掾因此有了進項,總算能把前期搞研發的窟窿填補填補。
五十名工人們全部招聘到崗,前期的培訓也做完了。初期投資的四百八十金,兩百金用於訂購蒸餾器,八十金被府庫收作押金貼補了醫掾,剩下的兩百金則被糜竺分成兩份,一半用作日常開支,其餘則全部拿來采購原材料。
一台蒸餾器一個月能夠製備原漿酒800斤,可勾兌出成酒1200斤,也就是600瓶玉冰燒。兩台齊開,一個月能夠產酒1200瓶,這個量初期也還算可以,但要滿足需要卻是遠遠不夠的。
飯隻能一口一口地吃,眼下的要務是盡快實現盈利,好讓這套機製良性地運轉開來。四大世家一接到通知就屁顛屁顛地跑來收貨,按照每瓶600銖的批發價,第一批酒一出貨立刻就收上來72萬銖銅錢,減掉成本淨收益66萬錢,簡直稱得上暴利。
四世家千恩萬謝地收了貨,還驚喜地發現公子禪這酒廠已貼心地為他們準備好了專門設計的用於安全運輸的特製包裝。如此一來就免去了運輸損耗,此舉立刻贏得買家一片讚譽。
首批1200瓶酒,按照6瓶一箱分包成200箱,四家平均分配,每家得50箱。按每瓶400銖的利潤,各家可獲利20萬銖。這筆錢說多不多,但這畢竟隻是開始,若能因此形成穩定的生意渠道,以後的獲利隻會越來越大。
於是這首批的一千多支玉冰燒就被四大世家轉賣到了各個權貴的餐桌。一經問世,供不應求。曹操甚至下令所有荊州來的酒一律優先供應公職人員和機關單位,其他有錢想過把癮的就隻能排隊又或是托人高價買黃牛票來跟人得瑟。
其他諸如孫權、劉璋、張魯輩也是嚐過之後便欲罷不能,紛紛派人來公安打探虛實。最好是搞到製造方法自己迴去造,實在不成也要大量采購。
這當然都是瞎忙活,因為劉禪早就料到這一手了。
經營方麵,所有的貨源都把持在四大世家手裏,你就是扛著金山來也一瓶酒都買不著。安全方麵,從夜梟中分離出來的專業反間諜組織“磐石”已經開始運轉,該組織由趙雲親自掛帥,日常工作則由原屬夜梟的朱櫟負責。
這些各地來的探子隻要到了公安,就會被磐石的人一對一盯住。每個人獨立建檔,把每天的活動記錄的清清楚楚,就算放個屁趙雲都能知道屁的主人是誰。這保密工作,那算是做到家了。
第二批兩台蒸餾器也將要完工,廠房的擴建不能再拖。左將軍索性給劉禪配了個助手,便是糜竺之子、劉禪的表兄糜威。糜威長劉禪十歲,按說也是個孩子。但他從小跟著老爹浸潤在生意場上,做起買賣來算得上是個老手。再加上這位兄台自幼好武、精通騎射,跟著劉禪還能當半個保鏢,也算稍稍填補了鄧艾與王雙不在的空缺。
保密起見,劉禪特意將搬運組裝的工作放在了晚上。由於夜間街道宵禁,這時候做最不虞被人偷窺。可這就辛苦了倆娃和一眾工人,為了押送這兩個大寶貝,一群人熬了個通宵,直到天亮才把那倆大家夥搬到儲掾組裝完畢。
“有了這倆家夥,一個月能多賺六七十萬錢,當真是寶貝!”糜威拍著蒸餾器感慨,雖是一夜沒睡,但望著眼前這倆聚寶盆卻還是精神頭十足。
“表兄,累了一晚上,先迴去補一覺吧,其他的事明天再說。”劉禪打著哈欠伸個懶腰,就給商務司僅有的兩名幹部放起了假。
“你睡你的,我不困!我去找伯常先生看看原料采購的如何了。能早點開工就早點,那四位家主天天追魂似的追著我爹要酒,我爹熬不住了就來逼我,哎——”難得糜威小小年紀就開始為工作發愁。
劉禪搖頭苦笑,隻能留他繼續戰鬥,自己則乘車返迴府邸。剛進府門,一隻腳還沒踏出馬車,門人便來通傳:“公子,將軍使人來傳,著公子速往府衙敘事。”
“啊?”劉禪聞言一愣。自從被任命為商務從事,他爹可就沒再拿別的事來打擾過,為的就是把這賺錢的營生盡快支棱起來。今天特意堵著大門來尋他,這是出了啥大事?
劉禪也不敢補覺了,返身重新上車,命人就往府衙趕。到地方一看,左將軍端坐帥位,底下坐著孔明、龐統、張存、張飛、魏延、黃忠、趙雲、靡芳。
“拜見父親,拜見二位師父。”
“禪兒,坐。”
劉禪依言坐下,等著聽今天這是個啥會。
“西涼軍與曹操在潼關對峙數月,至今未分勝負。關西勇士善使長槍,西涼鐵騎又獨步天下。若與曹軍正麵衝突,隻怕還要強過曹軍幾分。”
龐統接著作戰報分析,劉禪這才知道這是個軍事會議。難怪來的都是軍事幹部,但這事跟自己有啥關係?這麽著急忙慌地把我找來幹啥?
“西涼每日增兵,曹操那裏卻是穩如泰山,無甚動作。”張存跟著補充。
“曹軍兵出潼關,誘馬超韓遂前來,卻又不與之交手,故意待敵增兵集結,這卻是何意?”劉備擰著眉毛發問,這問題讓現場沉默了下來。
孫子曰,百裏而爭利,必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無論哪種軍事理論,調動敵人的目的都是為了分散敵人以便各個擊破,以局部優勢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取得全局勝利。
但曹操此次的調度卻將這些原則從裏到外得罪了個遍。他將西涼軍誘至潼關後就龜縮在潼關不動,靜等敵人援軍不斷地向己方靠攏、聚集。這種打法不要說是曹操這樣的軍事家,就是村裏的混混搶地盤也不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大家都皺著眉頭不得其解,隻有兩個人神色如常。一個是諸葛孔明,另一個便是孔明的好弟子、左將軍的小兒子劉禪。
龐統抬眼瞥見孔明神色輕鬆,心想莫非他已猜到曹操的用意?於是開口詢問:“孔明,觀汝神色,似已洞悉曹操用意?”
孔明微微一笑,沒有直接迴答,卻是去問徒弟劉禪:“禪兒,你的看法如何?”
劉禪便向孔明一拱手,答道:“以弟子愚見,曹操據守潼關不出,將西涼兵馬盡數誘至關前,意在將其一網打盡,一勞永逸解決雍涼的問題。”
孔明聞言哈哈大笑,對劉備道:“主公,禪兒聰慧,人所不及。所言正中曹操之意。”
雖聽劉禪這樣解釋,眾人還是沒弄明白。兩軍對陣,誰都想把對方一網打盡,問題是坐等人家實力集中,到時你還打得動麽?
“這——,軍師,西涼有十萬鐵騎,若盡發於關前,縱使曹軍能夠殲之,自己也必元氣大傷。這樣做豈不是兩敗俱傷?”魏延思之不通,忍不住問諸葛亮。
孔明還是那般氣定神閑,搖著他的小扇子,不緊不慢對眾人解釋:“文長但知其一,未知其二。西涼遠狹險塞,各部互不統屬、各執一心。若派軍前往,其必合力抵抗。且涼州多山,人眾可四散躲藏於丘陵溝壑,縱有大軍,亦須拖延時日,焉能取得全勝?若除之不盡,前腳撤軍,後腳又反,然則何日才得安寧?”
孔明一席話,將西涼軍閥長期割據的現狀指了出來。西涼地處河西走廊,是大漢的西陲邊疆。這裏雜居著羌、氐、鮮卑等少數民族,民族矛盾一直不斷,大小戰爭常年不絕。
桓帝剿滅外戚掌控政權後,便開始在西涼投入大量軍事資源長期對西羌用兵,這些軍隊在這裏紮下根來,逐漸形成了一股獨立於中央政府的割據力量。
隴西地區地形險要、氣候幹燥,利於軍隊的防守和隱蔽,還有一定的人口能夠為軍隊提供支持,逐漸成了大漢朝一個尾大不掉的政治隱患。
如果從純軍事角度來解讀曹操的行為,當然無法明白他這樣做的深刻含義。但諸葛孔明卻恰恰是個政治素養極高的人,因此他才有能力跳出龐統等一眾戰將的純軍事觀點,把握到這件事的要害所在。
孔明看看眾人,將手裏的羽扇放下,接著說:“今馬超韓遂盡起涼州兵馬,皆屯於潼關。這些人原非一心,迫於曹軍壓力臨時湊在一起。若強攻他們會並力抵抗,若與之僵持再從中挑撥離間,則必不戰自亂。如此,可一戰而定雍涼,自此西患平矣。”
孔明這一番解釋,眾人才恍然大悟。龐統暗想孔明畢竟是孔明,到底還是高我一籌。左將軍更是頻頻點頭,對自己的頭號智囊敬佩不已。
那邊劉禪也聽得五體投地。他能夠了解局勢是因為讀到過曆史的記載,而孔明師父卻是身處局中,完全靠自己的見識和推斷得到與事實幾乎一模一樣的結論,這個功力,恐怕當世之中也找不出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