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鬥!你這小鬼,還知道來看月姨。”黃月英看到劉禪喜出望外,滿屋子給他搜刮零食。
“禪兒,來此有事?”孔明看出端倪,開口先問。
“嘿,有事,但是找月姨有事。”
“啊?找我?何事?說吧!”黃月英聽說找自己,放棄了尋找零食,過來坐下聽孩子說啥。
“月姨,我想請工掾幫我造一套蒸餾用的器具。”
“蒸餾?那是什麽?哎!對了,你不說我還沒想起,你這孩子老是幫仲景師父出主意,也不來給工掾謀劃謀劃,白疼你了。”
“月姨,工掾乃振興之根本,得分門別類係統發展,這可急不得。至於蒸餾設備,那是用來提純酒精的。用它消毒可以救命,越快弄出來越好。”
“酒精?酒精是什麽?是酒麽?你這孩子,小小年紀怎麽還想釀酒呢?”
劉禪再次無語,隻好耐下性子慢慢給黃月英解釋。
“酒精是酒裏麵的有效成分,人喝了酒會神智不清就是由於酒精的麻醉作用。這酒精可以消毒,戰場上陣亡的戰士多數是因傷口感染所致,若能及時以酒精清理傷口,便可極大地避免感染。事關人命,事關重大!”
“當真?受了傷可用酒來塗抹?這管用麽?”
“咱們這酒不行,裏麵酒精含量太低。所以才得要蒸餾設備來提純,隻有製出純度八成以上的酒精方可使用。”
“哦,原來如此。那蒸餾又是什麽?”黃月英已經徹底被劉禪帶進節奏了,就連孔明先生也放下手頭的事,聚精會神地聽劉禪講課。
“蒸餾是一種提純的辦法。比如說水,燒到一定的溫度會沸騰,這個使水沸騰的溫度即為沸點。水沸騰後會變成氣,不妨稱之為水蒸氣。水蒸氣再遇到溫度低的物體,又會放熱重新凝結成水。就像清晨的露珠,那便是水蒸氣在葉麵凝結所致。”
“但是,產生露珠的水蒸氣是誰燒出來的的呢?”黃月英不愧是墨家傳人,對自然科學頗有基礎,已到了提問階段。
“那不是燒的,乃是江河湖海受陽光加熱所生。”
“哦,原來是這樣。”這一番科普聽的孔明夫婦如癡如醉,燒開水、水汽、露珠,這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可聽劉禪這麽一解釋,背後還有這樣的道理,怎不令人稱奇?
“阿鬥,你的意思是,這酒精也與水一樣?”黃月英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沒錯,而且酒精的沸點比水還低。也就是說,隻要能控製好溫度,就能使酒中的酒精蒸發變成酒精蒸氣,而水卻不會蒸發。如此便可通過收集酒精蒸汽,再讓它重新凝結,將酒精從酒中提取出來。這個過程就叫做蒸餾。”
劉禪說罷,拿起筆開始畫圖,邊畫邊講解。
“可以將整個設備分成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是蒸發器,用一個密閉的金屬器皿,裏麵倒上酒,然後用熱水給器皿升溫。由於是用水來加溫,所以器皿的溫度會比水的沸點低,因此酒裏的水不會蒸發,出來的都是酒精蒸氣。第二部分是冷凝器,冷凝器內部可以做成很多層的通道,使酒精蒸氣通過時能夠充分冷卻、快速凝結。第三部分是收集器,把凝結成液體的酒精重新收集起來,蒸餾就完成了。另外,酒精在常溫下容易揮發,所以還需要密封良好的容器來保存。”
劉禪邊說邊畫,看得諸葛亮兩口子目瞪口呆。黃月英怔怔地問:“阿鬥,這些,你是從哪學來的?這,這法子怕是墨子本人也想不出來吧。”
諸葛亮拿起圖紙,仔細看了許久,抬頭對劉禪道:“如此精妙之物,非你親自督辦不可。禪兒,明日便讓月姨帶你同去工掾,與李譔大人商議過再開工試造。一應物料錢帛讓工掾直接找我,為師給你解決。”
有了孔明的支持,製造蒸餾器的項目就算正式列入預算了。第二天一早,黃月英便帶著劉禪來到工掾衙署,直接找李譔商議。
這李譔與尹默同為梓潼人,二人一起來荊州遊學,師從水鏡先生司馬徽。尹默專於經學,李譔則無不涉獵。算術、卜術、醫藥、機械之巧,皆致思焉。黃月英已是多才多藝,可給李譔當副手卻心服口服,可見此人真有材料。
然而此刻,李大人捧著公子禪繪製的圖樣,竟激動地渾身顫抖,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
“這、這,公子,這圖樣真是你繪的?”李譔對蒸餾器並未過多關注,卻對這圖樣驚為天人。
“這可真是好東西!既有結構圖又有分解圖,還標注了尺寸。若以後器械製造都能有這種圖樣,非但製造起來省時省力,還能保證器械的規格相同,寶貝,真是寶貝呀!公子,你一定得把這個製圖方法教給我們工掾,以後作為標準進行生產。”
李譔不愧是內行,一眼就看出這張圖樣的價值,立刻產生出推廣的念頭。
劉禪自無不應允,答道:“李大人,當務之急是先造樣品,至於學習作圖,我看不如找有經驗的匠人來,由我講解,邊造邊學。待樣品造好也有了一定基礎,然後再集中學習推廣,如何?”
“好!公子這法子張弛有度,下官完全讚成,我這就去安排。”李譔說完,急匆匆出去找人。黃月英對著圖樣又端詳了一陣,歎道:“阿鬥啊,你這小小的腦殼裏到底裝了多少驚奇?我可還是頭一次見到欽仲先生這麽佩服別人。”
“月姨你可別誇我了,我這年紀誇多了容易學壞。”劉禪衝月姨打哈哈。
黃月英笑罵:“你這年紀,壞又能壞到哪去?”說到這裏神色一黯,歎道:“哎,月姨再怎麽疼你,又如何能比得了阿梅?”
劉禪聞言眼圈微紅,咧起嘴角強作笑臉:“月姨除了是月姨,還是阿鬥的師娘啊。師娘也是娘,將來我娶媳婦,您可得幫我管著新婦。”
黃月英立刻破涕為笑,直笑得捂著肚子彎下了腰:“哈哈哈……,你這娃兒,這麽小就想著娶媳婦,真是不省心。哈哈哈……”
師娘在荊州笑,後娘在京口可就笑不出來了。
孫尚香迴京口已有半月,每天隻做一件事——去都督府陪伴小喬夫人。
這喬氏姐妹號稱江東絕色,當年雙雙出嫁於孫周二郎,是何等的風光?哪知繁華過後便是一地淒涼,兩姐妹年紀輕輕就都守了寡。這孫郎、周郎既是少年英雄又是大帥哥,可偏偏都還是短命鬼。有緣佳人、無福消受,惜哉、痛哉。
孫尚香自幼便與孫策和周瑜最相得,對兩位嫂嫂更是親近,從來也沒把二喬當外人。遭此變故,彼此又都有心理需要,與小喬的關係亦愈加緊密。
“小妹,都說不用日日來陪了。公瑾走了,日子還得過不是?你有事便忙去,我自己理會得。”小喬一身素服、不施粉黛,卻似清晨的露珠,透明的讓人心疼。
“姐姐,你是嫌我煩麽?我能有何事,隻盼能多與你說些話。公瑾、公瑾這事透著詭異,我絕不會就這麽不清不楚地放過。”孫尚香冷靜下來以後,對周瑜之死的疑點還是無法釋懷。
“唉——,這話休再提起。人都不在了,放不放過又有何區別?我現下隻想把三個孩子拉扯大,旁的都不在意。”小喬說的很平靜,確是一副心如止水的模樣。
孫尚香點點頭,沒有接話。自己要追查那是自己的事,有什麽必要非得攪合這孤兒寡母的生活呢?小喬夫人能夠釋懷,未嚐不是件好事。
兩人閑聊幾句,小喬便去安頓孩子。孫尚香獨自離了周府,迴自己的郡主府去。路過碼頭,忽見有船隊靠岸,規格還不小。命人一打聽,卻是孫乾奉劉備之命前來出使的船隊。
聽說是荊州來的船,孫夫人這才想起自己這個將軍夫人的身份。心想該不會是這個名義上的丈夫派人來接自己了吧?按說不能,嫁過去這麽久,倆人滿共也沒說上幾句話,哪來的夫妻情分呢?
孫夫人這迴還真想錯了。
雖說孫乾此來的真正目的是討要江陵,但這種事怎能擺在台麵上說?故而當真是打著接迴夫人的旗號而來。至於真實目的,那隻能暗箱操作。
孫劉既已聯姻,名義上便是一家人。孫乾代表妹夫來訪,吳侯當然得給足麵子。
於是大擺酒宴款待。
筵席之上,說些抗曹舊事、風土人情,氣氛倒也融洽。孫乾是劉備的首席外交官,這些場麵司空見慣,故而舉止得體、不卑不亢,應對的相當從容。
看看吃喝的差不多了,吳侯孫權知道該上主菜了,開口問道:“左將軍遣公佑此來,除了接迴舍妹,可還有其他事宜?”
孫乾聞言,趕忙放下酒杯,從袖筒中取出劉備的親筆信交給從官,呈與吳侯過目。
孫權接過信,展開看罷。心想這劉備倒也直接,拿江夏換江陵,幾句話說得清清楚楚,一句虛頭八腦的客套話都沒有。
“左將軍之意,孤已知之。事關重大,待孤與群臣商榷之後,再作答複。”
“吳侯英明,群賢得力,正該如此。下官便靜待佳音。”孫乾答應一聲,起身施禮告退。
酒喝完了,正事也說了,這筵席也就該結束了。送走了孫乾,吳侯便召集自己的核心智囊們緊急開會,討論劉備的來信。
“主公,江陵乃荊州重鎮,地處要衝,城池堅固。公瑾圍困一年才從曹仁手中奪得,豈能輕易交與劉備?若讓劉備得了江陵,長江兩岸便皆在其控製之下。如此一來,中遊之地盡歸於備,等於扼住長江咽喉,此事切不可答應!”
張昭是江東第一文臣,又一向討厭劉備,故此不管旁人,第一個出言反對。
孫權聞言不置可否,又問其他人的看法。張紘開口應道:“子布之言雖善,然江陵雖好,於我江東卻是險地。物資轉運皆需經過江夏,一旦被截斷則立刻成為死地。昔日範雎勸秦昭王,越韓、魏而攻強齊,此失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於秦。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以此度之,與其耗費錢糧去維持一個吞不下的江陵,倒不如換一個吞得下的江夏。吾以為可以答允。”
“子綱,這是何言?江夏與荊南亦被江陵阻斷,何獨江陵為險地?”張昭見張紘明捧實貶,不由爭辯。
“子布,須知劉備打的是公子劉琦的旗號,在荊州深得人心。而我江東與劉表征戰多年,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如備,一旦在此地發生衝突,我軍將處於劣勢啊。”張紘堅持己見,直接懟了迴去。這兩個老頭都是一副倔脾氣,誰也不肯改弦更張。
其他顧雍、虞翻、闞澤等人各抒己見,有支持張昭的,有支持張紘的,互不相讓,唇鬥不已。
“罷了!既然諸君意見相左,此事容後再議,各位先迴吧。”孫權見吵作一團,趕忙出言送客,以免傷了和氣。
待眾人走後,吳侯孫權修一封急信命人送往柴桑,問詢魯肅的意見。魯肅自授命大都督之職,便去柴桑與程普交接工作、熟悉部隊。突然收到吳侯急信,魯肅不敢怠慢,急忙取出閱讀。
程普陪在一旁,不知出了何事,一臉的疑惑加著急。魯肅新官上任,這等事自然不能瞞著副手,看罷便將吳侯的信遞與程普,請他一起參詳。
“豈有此理!”程普看罷來信,想都沒想就要掀桌子:“江陵乃周都督親冒矢石、苦戰一年而獲得。豈有拱手送人之理?”
“德謀,主公信上不是說以江陵換取江夏麽,這怎麽是拱手送人?”魯肅見程普發怒,沒有直接表態,采取了曲線反駁的辦法。
“都督,我等武夫,隻知攻城略地、保境安民。主公欲圖江夏,出兵取之可也,以江陵去換是何道理?”
魯肅心想你算盤倒是打的好,問題是你有這本事麽?那劉備又豈是任人宰割的軟蛋?
“德謀之心,吾深以為然。然而小不忍則亂大謀。曹操雖敗,勢力未減,日日覬覦江南,為我心腹之患。若與劉備妄動幹戈,即或勝之,亦必大損元氣。倘曹軍趁機南下,屆時江東既無戰力又失強援,禍至無日矣。”
程普乃孫堅舊臣,追隨孫氏已曆三代,除了作戰勇猛,軍事素養也極高,在軍中資曆威望皆非常人可比。周瑜任都督時,便對這員老將格外尊重。魯肅初來,意見與程普不一致,卻也隻能耐著性子慢慢勸說,不敢以上級的身份強壓於他。
“都督之意,是讚同交換?”程普與周瑜共事多年,彼此愛敬交加。又值周瑜剛剛去世,愛屋及烏,對江陵有種特殊的情感。現在見魯肅居然支持交換,程普心中大為不滿。但這畢竟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軍中上下級關係最為嚴格,他心裏有氣,言辭中卻不敢顯露出來。
“德謀,你來看。這江陵雖是要地,但通向江東的水道卻被江夏扼住。表麵看在我東吳手中,實則隨時會被關羽的水軍切斷後路。與其如此,何不換作江夏,與江東連作一片?如此一來,退可穩固占據,進可窺伺荊襄,還能作為北進中原的通道,更無後顧之憂。這筆交易其實劃算哪!”
程普聞言,循著魯肅的手指在地圖上細看一遍,心中暗歎一聲,自己可真是小覷天下英雄了。以前隻當周都督乃不世之奇才,不想這個一向文鄒鄒的魯子敬竟也有此等戰略眼光。
這一番解說的確比自己高明太多。這位魯都督之才,絕不在公瑾之下呀!主公可真是獨具慧眼,竟能從這從不顯山露水的魯子敬身上挖掘出這等才幹。
“大都督遠見,程普不及也。果如都督所言,這筆買賣做得!”
所謂贏得尊敬的永遠是實力,靠權勢和地位隻能得到小人的諂媚與君子的鄙薄。魯肅露了這一手,明顯鎮住了眼前的老將,除了措辭、連語氣都恭敬了許多。
魯肅麵色如常,似乎沒有察覺到程普細微的態度變化,點頭道:“既然德謀同意,我便修書與主公,表明你我的意見。”
孫權很快收到了迴信,是魯肅與程普的聯名上書,信中的意見與張紘完全一致。這其實也是孫權的態度,將數萬精銳孤懸於江陵,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眼下正想給部隊換血,這次調動不就是絕佳的機會麽?這可是一舉兩得。
次日早會,孫權便將魯肅與程普的迴信交與眾人過目,同時也宣布了自己的決定——同意交換。
如此一來這事便確定了下來,張昭等人雖有意見卻也隻能服從。於是吳侯請孫乾上殿,給予正式迴複。同時命內務官去做準備,送孫尚香與孫乾一道返迴公安。
“禪兒,來此有事?”孔明看出端倪,開口先問。
“嘿,有事,但是找月姨有事。”
“啊?找我?何事?說吧!”黃月英聽說找自己,放棄了尋找零食,過來坐下聽孩子說啥。
“月姨,我想請工掾幫我造一套蒸餾用的器具。”
“蒸餾?那是什麽?哎!對了,你不說我還沒想起,你這孩子老是幫仲景師父出主意,也不來給工掾謀劃謀劃,白疼你了。”
“月姨,工掾乃振興之根本,得分門別類係統發展,這可急不得。至於蒸餾設備,那是用來提純酒精的。用它消毒可以救命,越快弄出來越好。”
“酒精?酒精是什麽?是酒麽?你這孩子,小小年紀怎麽還想釀酒呢?”
劉禪再次無語,隻好耐下性子慢慢給黃月英解釋。
“酒精是酒裏麵的有效成分,人喝了酒會神智不清就是由於酒精的麻醉作用。這酒精可以消毒,戰場上陣亡的戰士多數是因傷口感染所致,若能及時以酒精清理傷口,便可極大地避免感染。事關人命,事關重大!”
“當真?受了傷可用酒來塗抹?這管用麽?”
“咱們這酒不行,裏麵酒精含量太低。所以才得要蒸餾設備來提純,隻有製出純度八成以上的酒精方可使用。”
“哦,原來如此。那蒸餾又是什麽?”黃月英已經徹底被劉禪帶進節奏了,就連孔明先生也放下手頭的事,聚精會神地聽劉禪講課。
“蒸餾是一種提純的辦法。比如說水,燒到一定的溫度會沸騰,這個使水沸騰的溫度即為沸點。水沸騰後會變成氣,不妨稱之為水蒸氣。水蒸氣再遇到溫度低的物體,又會放熱重新凝結成水。就像清晨的露珠,那便是水蒸氣在葉麵凝結所致。”
“但是,產生露珠的水蒸氣是誰燒出來的的呢?”黃月英不愧是墨家傳人,對自然科學頗有基礎,已到了提問階段。
“那不是燒的,乃是江河湖海受陽光加熱所生。”
“哦,原來是這樣。”這一番科普聽的孔明夫婦如癡如醉,燒開水、水汽、露珠,這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可聽劉禪這麽一解釋,背後還有這樣的道理,怎不令人稱奇?
“阿鬥,你的意思是,這酒精也與水一樣?”黃月英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沒錯,而且酒精的沸點比水還低。也就是說,隻要能控製好溫度,就能使酒中的酒精蒸發變成酒精蒸氣,而水卻不會蒸發。如此便可通過收集酒精蒸汽,再讓它重新凝結,將酒精從酒中提取出來。這個過程就叫做蒸餾。”
劉禪說罷,拿起筆開始畫圖,邊畫邊講解。
“可以將整個設備分成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是蒸發器,用一個密閉的金屬器皿,裏麵倒上酒,然後用熱水給器皿升溫。由於是用水來加溫,所以器皿的溫度會比水的沸點低,因此酒裏的水不會蒸發,出來的都是酒精蒸氣。第二部分是冷凝器,冷凝器內部可以做成很多層的通道,使酒精蒸氣通過時能夠充分冷卻、快速凝結。第三部分是收集器,把凝結成液體的酒精重新收集起來,蒸餾就完成了。另外,酒精在常溫下容易揮發,所以還需要密封良好的容器來保存。”
劉禪邊說邊畫,看得諸葛亮兩口子目瞪口呆。黃月英怔怔地問:“阿鬥,這些,你是從哪學來的?這,這法子怕是墨子本人也想不出來吧。”
諸葛亮拿起圖紙,仔細看了許久,抬頭對劉禪道:“如此精妙之物,非你親自督辦不可。禪兒,明日便讓月姨帶你同去工掾,與李譔大人商議過再開工試造。一應物料錢帛讓工掾直接找我,為師給你解決。”
有了孔明的支持,製造蒸餾器的項目就算正式列入預算了。第二天一早,黃月英便帶著劉禪來到工掾衙署,直接找李譔商議。
這李譔與尹默同為梓潼人,二人一起來荊州遊學,師從水鏡先生司馬徽。尹默專於經學,李譔則無不涉獵。算術、卜術、醫藥、機械之巧,皆致思焉。黃月英已是多才多藝,可給李譔當副手卻心服口服,可見此人真有材料。
然而此刻,李大人捧著公子禪繪製的圖樣,竟激動地渾身顫抖,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
“這、這,公子,這圖樣真是你繪的?”李譔對蒸餾器並未過多關注,卻對這圖樣驚為天人。
“這可真是好東西!既有結構圖又有分解圖,還標注了尺寸。若以後器械製造都能有這種圖樣,非但製造起來省時省力,還能保證器械的規格相同,寶貝,真是寶貝呀!公子,你一定得把這個製圖方法教給我們工掾,以後作為標準進行生產。”
李譔不愧是內行,一眼就看出這張圖樣的價值,立刻產生出推廣的念頭。
劉禪自無不應允,答道:“李大人,當務之急是先造樣品,至於學習作圖,我看不如找有經驗的匠人來,由我講解,邊造邊學。待樣品造好也有了一定基礎,然後再集中學習推廣,如何?”
“好!公子這法子張弛有度,下官完全讚成,我這就去安排。”李譔說完,急匆匆出去找人。黃月英對著圖樣又端詳了一陣,歎道:“阿鬥啊,你這小小的腦殼裏到底裝了多少驚奇?我可還是頭一次見到欽仲先生這麽佩服別人。”
“月姨你可別誇我了,我這年紀誇多了容易學壞。”劉禪衝月姨打哈哈。
黃月英笑罵:“你這年紀,壞又能壞到哪去?”說到這裏神色一黯,歎道:“哎,月姨再怎麽疼你,又如何能比得了阿梅?”
劉禪聞言眼圈微紅,咧起嘴角強作笑臉:“月姨除了是月姨,還是阿鬥的師娘啊。師娘也是娘,將來我娶媳婦,您可得幫我管著新婦。”
黃月英立刻破涕為笑,直笑得捂著肚子彎下了腰:“哈哈哈……,你這娃兒,這麽小就想著娶媳婦,真是不省心。哈哈哈……”
師娘在荊州笑,後娘在京口可就笑不出來了。
孫尚香迴京口已有半月,每天隻做一件事——去都督府陪伴小喬夫人。
這喬氏姐妹號稱江東絕色,當年雙雙出嫁於孫周二郎,是何等的風光?哪知繁華過後便是一地淒涼,兩姐妹年紀輕輕就都守了寡。這孫郎、周郎既是少年英雄又是大帥哥,可偏偏都還是短命鬼。有緣佳人、無福消受,惜哉、痛哉。
孫尚香自幼便與孫策和周瑜最相得,對兩位嫂嫂更是親近,從來也沒把二喬當外人。遭此變故,彼此又都有心理需要,與小喬的關係亦愈加緊密。
“小妹,都說不用日日來陪了。公瑾走了,日子還得過不是?你有事便忙去,我自己理會得。”小喬一身素服、不施粉黛,卻似清晨的露珠,透明的讓人心疼。
“姐姐,你是嫌我煩麽?我能有何事,隻盼能多與你說些話。公瑾、公瑾這事透著詭異,我絕不會就這麽不清不楚地放過。”孫尚香冷靜下來以後,對周瑜之死的疑點還是無法釋懷。
“唉——,這話休再提起。人都不在了,放不放過又有何區別?我現下隻想把三個孩子拉扯大,旁的都不在意。”小喬說的很平靜,確是一副心如止水的模樣。
孫尚香點點頭,沒有接話。自己要追查那是自己的事,有什麽必要非得攪合這孤兒寡母的生活呢?小喬夫人能夠釋懷,未嚐不是件好事。
兩人閑聊幾句,小喬便去安頓孩子。孫尚香獨自離了周府,迴自己的郡主府去。路過碼頭,忽見有船隊靠岸,規格還不小。命人一打聽,卻是孫乾奉劉備之命前來出使的船隊。
聽說是荊州來的船,孫夫人這才想起自己這個將軍夫人的身份。心想該不會是這個名義上的丈夫派人來接自己了吧?按說不能,嫁過去這麽久,倆人滿共也沒說上幾句話,哪來的夫妻情分呢?
孫夫人這迴還真想錯了。
雖說孫乾此來的真正目的是討要江陵,但這種事怎能擺在台麵上說?故而當真是打著接迴夫人的旗號而來。至於真實目的,那隻能暗箱操作。
孫劉既已聯姻,名義上便是一家人。孫乾代表妹夫來訪,吳侯當然得給足麵子。
於是大擺酒宴款待。
筵席之上,說些抗曹舊事、風土人情,氣氛倒也融洽。孫乾是劉備的首席外交官,這些場麵司空見慣,故而舉止得體、不卑不亢,應對的相當從容。
看看吃喝的差不多了,吳侯孫權知道該上主菜了,開口問道:“左將軍遣公佑此來,除了接迴舍妹,可還有其他事宜?”
孫乾聞言,趕忙放下酒杯,從袖筒中取出劉備的親筆信交給從官,呈與吳侯過目。
孫權接過信,展開看罷。心想這劉備倒也直接,拿江夏換江陵,幾句話說得清清楚楚,一句虛頭八腦的客套話都沒有。
“左將軍之意,孤已知之。事關重大,待孤與群臣商榷之後,再作答複。”
“吳侯英明,群賢得力,正該如此。下官便靜待佳音。”孫乾答應一聲,起身施禮告退。
酒喝完了,正事也說了,這筵席也就該結束了。送走了孫乾,吳侯便召集自己的核心智囊們緊急開會,討論劉備的來信。
“主公,江陵乃荊州重鎮,地處要衝,城池堅固。公瑾圍困一年才從曹仁手中奪得,豈能輕易交與劉備?若讓劉備得了江陵,長江兩岸便皆在其控製之下。如此一來,中遊之地盡歸於備,等於扼住長江咽喉,此事切不可答應!”
張昭是江東第一文臣,又一向討厭劉備,故此不管旁人,第一個出言反對。
孫權聞言不置可否,又問其他人的看法。張紘開口應道:“子布之言雖善,然江陵雖好,於我江東卻是險地。物資轉運皆需經過江夏,一旦被截斷則立刻成為死地。昔日範雎勸秦昭王,越韓、魏而攻強齊,此失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於秦。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以此度之,與其耗費錢糧去維持一個吞不下的江陵,倒不如換一個吞得下的江夏。吾以為可以答允。”
“子綱,這是何言?江夏與荊南亦被江陵阻斷,何獨江陵為險地?”張昭見張紘明捧實貶,不由爭辯。
“子布,須知劉備打的是公子劉琦的旗號,在荊州深得人心。而我江東與劉表征戰多年,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如備,一旦在此地發生衝突,我軍將處於劣勢啊。”張紘堅持己見,直接懟了迴去。這兩個老頭都是一副倔脾氣,誰也不肯改弦更張。
其他顧雍、虞翻、闞澤等人各抒己見,有支持張昭的,有支持張紘的,互不相讓,唇鬥不已。
“罷了!既然諸君意見相左,此事容後再議,各位先迴吧。”孫權見吵作一團,趕忙出言送客,以免傷了和氣。
待眾人走後,吳侯孫權修一封急信命人送往柴桑,問詢魯肅的意見。魯肅自授命大都督之職,便去柴桑與程普交接工作、熟悉部隊。突然收到吳侯急信,魯肅不敢怠慢,急忙取出閱讀。
程普陪在一旁,不知出了何事,一臉的疑惑加著急。魯肅新官上任,這等事自然不能瞞著副手,看罷便將吳侯的信遞與程普,請他一起參詳。
“豈有此理!”程普看罷來信,想都沒想就要掀桌子:“江陵乃周都督親冒矢石、苦戰一年而獲得。豈有拱手送人之理?”
“德謀,主公信上不是說以江陵換取江夏麽,這怎麽是拱手送人?”魯肅見程普發怒,沒有直接表態,采取了曲線反駁的辦法。
“都督,我等武夫,隻知攻城略地、保境安民。主公欲圖江夏,出兵取之可也,以江陵去換是何道理?”
魯肅心想你算盤倒是打的好,問題是你有這本事麽?那劉備又豈是任人宰割的軟蛋?
“德謀之心,吾深以為然。然而小不忍則亂大謀。曹操雖敗,勢力未減,日日覬覦江南,為我心腹之患。若與劉備妄動幹戈,即或勝之,亦必大損元氣。倘曹軍趁機南下,屆時江東既無戰力又失強援,禍至無日矣。”
程普乃孫堅舊臣,追隨孫氏已曆三代,除了作戰勇猛,軍事素養也極高,在軍中資曆威望皆非常人可比。周瑜任都督時,便對這員老將格外尊重。魯肅初來,意見與程普不一致,卻也隻能耐著性子慢慢勸說,不敢以上級的身份強壓於他。
“都督之意,是讚同交換?”程普與周瑜共事多年,彼此愛敬交加。又值周瑜剛剛去世,愛屋及烏,對江陵有種特殊的情感。現在見魯肅居然支持交換,程普心中大為不滿。但這畢竟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軍中上下級關係最為嚴格,他心裏有氣,言辭中卻不敢顯露出來。
“德謀,你來看。這江陵雖是要地,但通向江東的水道卻被江夏扼住。表麵看在我東吳手中,實則隨時會被關羽的水軍切斷後路。與其如此,何不換作江夏,與江東連作一片?如此一來,退可穩固占據,進可窺伺荊襄,還能作為北進中原的通道,更無後顧之憂。這筆交易其實劃算哪!”
程普聞言,循著魯肅的手指在地圖上細看一遍,心中暗歎一聲,自己可真是小覷天下英雄了。以前隻當周都督乃不世之奇才,不想這個一向文鄒鄒的魯子敬竟也有此等戰略眼光。
這一番解說的確比自己高明太多。這位魯都督之才,絕不在公瑾之下呀!主公可真是獨具慧眼,竟能從這從不顯山露水的魯子敬身上挖掘出這等才幹。
“大都督遠見,程普不及也。果如都督所言,這筆買賣做得!”
所謂贏得尊敬的永遠是實力,靠權勢和地位隻能得到小人的諂媚與君子的鄙薄。魯肅露了這一手,明顯鎮住了眼前的老將,除了措辭、連語氣都恭敬了許多。
魯肅麵色如常,似乎沒有察覺到程普細微的態度變化,點頭道:“既然德謀同意,我便修書與主公,表明你我的意見。”
孫權很快收到了迴信,是魯肅與程普的聯名上書,信中的意見與張紘完全一致。這其實也是孫權的態度,將數萬精銳孤懸於江陵,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眼下正想給部隊換血,這次調動不就是絕佳的機會麽?這可是一舉兩得。
次日早會,孫權便將魯肅與程普的迴信交與眾人過目,同時也宣布了自己的決定——同意交換。
如此一來這事便確定了下來,張昭等人雖有意見卻也隻能服從。於是吳侯請孫乾上殿,給予正式迴複。同時命內務官去做準備,送孫尚香與孫乾一道返迴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