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一戰,擊殺加上被俘的東胡兵超三萬餘人,並解決了黑虎軍,拿下了整個河東。
利用繳獲的大批戰馬,又能訓練出一支精銳鐵騎。
李昭此行,可謂收獲滿滿。
返程的路上,心情頗為愉悅。
經過臨汾時,李昭心中一動,吩咐人去長安傳喚貴嬪韓詩璃,命她趕來洛陽。
周君謙見狀感到疑惑,他原本以為皇帝在洛陽待個幾天便會返迴關中;如今看來,皇帝似乎另有其它打算。
不過這是皇帝的家事,他不便多問。
數日後,李昭抵達東都洛陽。
工部尚書褚士群、府尹鄧譯林等人,從清晨開始便已在城外等候。
遠遠望到禦駕後,連忙上前行禮。
“陛下親曆箭矢,以無畏之姿一舉蕩平蠻夷,此舉必為後人所傳頌;我大秦有陛下這樣的聖天子,真是我朝之幸,萬民之福啊!”鄧譯林感慨道。
李昭凝聲道:“將士勇猛,三軍齊心協力;區區蠻夷,又豈能不敗。”
“陛下所言甚是。”
李昭目光轉向褚士群,微微詫異。
因褚士群長期待在洛陽,除了督建皇宮,工部的其它事宜,基本都交給了左侍郎陳子弘。
一年前在長安的時候,這老家夥還是一副垂垂老矣的樣子;如今卻精神矍鑠,容光煥發,好比換了一個人似的。
李昭眼神中帶著幾分玩味,打量著褚士群,緩緩開口:“看來,這洛陽的水土真是養人,絲毫不遜於江南的靈秀之地,褚卿覺得呢?”
褚士群一大把年紀,早就活成了人精,自然能聽出皇帝話外之意。
“陛下待我褚家恩重如山,老臣就是再辛苦,也要辦好陛下交代的事情。”
褚士群這話有些題不對意,說著說著,還咳嗽了兩聲。
“老狐狸........。”李昭嘴裏嘟囔了幾句。
簡單寒暄後,眾人知道皇帝最關心什麽,隨即一同來到了皇宮。
不過,與其說是皇宮,倒不如說是一片偌大的工地。
李昭放眼望去,隻見麵前是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此處塵土飛揚,無數工匠在辛勤勞作,手中的工具與磚石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木材、磚石等材料堆積如山,每一堆都顯得那麽龐大而沉重,彰顯出這項工程的浩大和艱巨。
李昭心情略有些激動,仿佛看到了一座輝煌而壯麗的宮殿,在他眼前拔地而起。
褚士群介紹道:“包括石匠、木匠、泥瓦匠、雕刻師、畫師等在內,約有一萬餘人已參與進來;但臣覺得依然不夠,若要在明年建成,起碼還要兩萬餘人。”
見李昭眉頭輕蹙。
褚士群解釋道:“楊尚書的意思是,天下尚未統一,為了日後的戰事,戶部暫時拿不出這麽多錢財。”
“朕知道了。”李昭淡淡道。
事情也隻能這樣了。
長安皇宮完全夠用,且劉泰尚未被滅掉,戶部開支當然要優先軍隊。
中午,李昭稍感疲憊,前往鄧譯林為他安排好的住處。
正是昭武三年的時候,李昭在洛陽住的那處宅子。
宅邸內,鄧譯林見皇帝沒其它要吩咐的,行禮後正欲離開。
李昭突然將他叫住,狀似無意道:“朕好像記得,你祖籍是在南中對嗎?”
“臣確實出生在南中,但三歲時便已離開;在效忠陛下前,一直隨家人住在成都。”鄧譯林麵色不變,平靜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李昭笑了笑,擺擺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
四月,河洛之地,草長鶯飛,春意盎然。
一輛華麗的馬車,正不急不慢行駛在寬闊的道路上;在其周圍,一百餘名禁軍正隨行護衛。
車內有兩名女子,其中一人身著錦繡長裙,麵龐精致,皮膚白皙,眉如新月。
頭上插著一支精致的玉簪,簪頭鑲嵌的寶石熠熠生輝,與她那如墨的黑發相映成趣。
整體裝束既體現了貴族的奢華,又不失優雅和品味,宛如是從古畫中走出的佳人。
侍女輕輕掀開馬車的簾子,依稀能看到遠處的城廓在前方若隱若現,興奮道:“娘娘,終於快到了。”
韓詩璃好奇的望了望外麵。
在宮裏待久了,偶爾出來一趟,一路欣賞青山綠水、田野村莊,享受著這份寧靜與美好,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韓詩璃其實並不清楚,皇帝為什麽要她來洛陽。
隻要是人,總歸會有偏心的地方;皇帝雖待她不錯,但最喜歡的女子肯定不是她。
韓詩璃早已不像以前那般單純,凡是和李昭有關的事情,總會變得敏感起來。
她不禁在想,後宮中僅有她一人從關中來到洛陽,莫非是有什麽大事?
種種猜測在腦海中盤旋,韓詩璃莫名變得緊張起來。
不久,馬車駛入古老的洛陽城,抵達了皇帝住處。
意外的是,李昭竟站在大門外迎接她。
韓詩璃抬眼望去,隻見李昭麵帶微笑,手裏拿著一把折扇,身著純色青衫,簡約而不失雅致;雖沒有過多的華麗裝飾,卻顯得分外瀟灑。
這幅打扮確實不太像威嚴莊重的皇帝,反而更像是個出身名門的貴公子。
韓詩璃頓感輕鬆許多。
“愛妃一路奔波,若累了,不妨先去歇息下。”李昭溫聲道。
“謝陛下,路上走走停停,倒也不覺得辛苦。”韓詩璃道。
兩人隨即走了進去。
這座大宅,韓詩璃先前沒有來過。
安頓下來後,李昭便帶著她在裏麵隨意參觀。
兩人穿過曲折的迴廊,踏過青石鋪就的小徑,來到了後花園。
花兒競相開放,姹紫嫣紅,爭奇鬥豔,微風吹過,帶來陣陣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兩人信步其中,神態悠悠哉。
韓詩璃邊走邊問道:“陛下讓妾身來洛陽,不知是為了何事?”
“並無大事,朕要去趟襄陽,你不妨一同前往。”李昭隨口道。
即使大秦有了中原、河東、關中,甚至都已經進入了河北,但對於南方的防禦,李昭從未掉以輕心。
金陵有楊智駐守,嶺南有史牧坐鎮,長江上更有強大的大秦水師。
而襄陽位於江漢平原和南陽盆地的交界,位置上溝通南北、承東啟西。
李昭打算去視察一番,之後再經武關返迴關中。
韓詩璃聞言,依然有少許疑惑,“陛下去襄陽,為何要專門帶上妾身?”
話一出口,她立刻就後悔了,暗罵自己沒腦子。
李昭麵色奇怪的看著她,“朕記得你上次有說過,多年未迴家鄉,甚是想念家中父母。”
韓詩璃稍微愣了下,眼睛眨了眨。
貌似自己有說過這句話,不過時間有點久,她記不清了。
溫暖的陽光穿透雲層,輕柔地灑在她身上,瞬間驅散了心中的陰霾。
韓詩璃嫣然一笑,美目流轉,透出一股子靈動與嫵媚。
次日,禦駕離開洛陽城。
浩浩蕩蕩,一路南下。
利用繳獲的大批戰馬,又能訓練出一支精銳鐵騎。
李昭此行,可謂收獲滿滿。
返程的路上,心情頗為愉悅。
經過臨汾時,李昭心中一動,吩咐人去長安傳喚貴嬪韓詩璃,命她趕來洛陽。
周君謙見狀感到疑惑,他原本以為皇帝在洛陽待個幾天便會返迴關中;如今看來,皇帝似乎另有其它打算。
不過這是皇帝的家事,他不便多問。
數日後,李昭抵達東都洛陽。
工部尚書褚士群、府尹鄧譯林等人,從清晨開始便已在城外等候。
遠遠望到禦駕後,連忙上前行禮。
“陛下親曆箭矢,以無畏之姿一舉蕩平蠻夷,此舉必為後人所傳頌;我大秦有陛下這樣的聖天子,真是我朝之幸,萬民之福啊!”鄧譯林感慨道。
李昭凝聲道:“將士勇猛,三軍齊心協力;區區蠻夷,又豈能不敗。”
“陛下所言甚是。”
李昭目光轉向褚士群,微微詫異。
因褚士群長期待在洛陽,除了督建皇宮,工部的其它事宜,基本都交給了左侍郎陳子弘。
一年前在長安的時候,這老家夥還是一副垂垂老矣的樣子;如今卻精神矍鑠,容光煥發,好比換了一個人似的。
李昭眼神中帶著幾分玩味,打量著褚士群,緩緩開口:“看來,這洛陽的水土真是養人,絲毫不遜於江南的靈秀之地,褚卿覺得呢?”
褚士群一大把年紀,早就活成了人精,自然能聽出皇帝話外之意。
“陛下待我褚家恩重如山,老臣就是再辛苦,也要辦好陛下交代的事情。”
褚士群這話有些題不對意,說著說著,還咳嗽了兩聲。
“老狐狸........。”李昭嘴裏嘟囔了幾句。
簡單寒暄後,眾人知道皇帝最關心什麽,隨即一同來到了皇宮。
不過,與其說是皇宮,倒不如說是一片偌大的工地。
李昭放眼望去,隻見麵前是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此處塵土飛揚,無數工匠在辛勤勞作,手中的工具與磚石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木材、磚石等材料堆積如山,每一堆都顯得那麽龐大而沉重,彰顯出這項工程的浩大和艱巨。
李昭心情略有些激動,仿佛看到了一座輝煌而壯麗的宮殿,在他眼前拔地而起。
褚士群介紹道:“包括石匠、木匠、泥瓦匠、雕刻師、畫師等在內,約有一萬餘人已參與進來;但臣覺得依然不夠,若要在明年建成,起碼還要兩萬餘人。”
見李昭眉頭輕蹙。
褚士群解釋道:“楊尚書的意思是,天下尚未統一,為了日後的戰事,戶部暫時拿不出這麽多錢財。”
“朕知道了。”李昭淡淡道。
事情也隻能這樣了。
長安皇宮完全夠用,且劉泰尚未被滅掉,戶部開支當然要優先軍隊。
中午,李昭稍感疲憊,前往鄧譯林為他安排好的住處。
正是昭武三年的時候,李昭在洛陽住的那處宅子。
宅邸內,鄧譯林見皇帝沒其它要吩咐的,行禮後正欲離開。
李昭突然將他叫住,狀似無意道:“朕好像記得,你祖籍是在南中對嗎?”
“臣確實出生在南中,但三歲時便已離開;在效忠陛下前,一直隨家人住在成都。”鄧譯林麵色不變,平靜說道。
“哦,原來是這樣。”李昭笑了笑,擺擺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
四月,河洛之地,草長鶯飛,春意盎然。
一輛華麗的馬車,正不急不慢行駛在寬闊的道路上;在其周圍,一百餘名禁軍正隨行護衛。
車內有兩名女子,其中一人身著錦繡長裙,麵龐精致,皮膚白皙,眉如新月。
頭上插著一支精致的玉簪,簪頭鑲嵌的寶石熠熠生輝,與她那如墨的黑發相映成趣。
整體裝束既體現了貴族的奢華,又不失優雅和品味,宛如是從古畫中走出的佳人。
侍女輕輕掀開馬車的簾子,依稀能看到遠處的城廓在前方若隱若現,興奮道:“娘娘,終於快到了。”
韓詩璃好奇的望了望外麵。
在宮裏待久了,偶爾出來一趟,一路欣賞青山綠水、田野村莊,享受著這份寧靜與美好,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韓詩璃其實並不清楚,皇帝為什麽要她來洛陽。
隻要是人,總歸會有偏心的地方;皇帝雖待她不錯,但最喜歡的女子肯定不是她。
韓詩璃早已不像以前那般單純,凡是和李昭有關的事情,總會變得敏感起來。
她不禁在想,後宮中僅有她一人從關中來到洛陽,莫非是有什麽大事?
種種猜測在腦海中盤旋,韓詩璃莫名變得緊張起來。
不久,馬車駛入古老的洛陽城,抵達了皇帝住處。
意外的是,李昭竟站在大門外迎接她。
韓詩璃抬眼望去,隻見李昭麵帶微笑,手裏拿著一把折扇,身著純色青衫,簡約而不失雅致;雖沒有過多的華麗裝飾,卻顯得分外瀟灑。
這幅打扮確實不太像威嚴莊重的皇帝,反而更像是個出身名門的貴公子。
韓詩璃頓感輕鬆許多。
“愛妃一路奔波,若累了,不妨先去歇息下。”李昭溫聲道。
“謝陛下,路上走走停停,倒也不覺得辛苦。”韓詩璃道。
兩人隨即走了進去。
這座大宅,韓詩璃先前沒有來過。
安頓下來後,李昭便帶著她在裏麵隨意參觀。
兩人穿過曲折的迴廊,踏過青石鋪就的小徑,來到了後花園。
花兒競相開放,姹紫嫣紅,爭奇鬥豔,微風吹過,帶來陣陣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兩人信步其中,神態悠悠哉。
韓詩璃邊走邊問道:“陛下讓妾身來洛陽,不知是為了何事?”
“並無大事,朕要去趟襄陽,你不妨一同前往。”李昭隨口道。
即使大秦有了中原、河東、關中,甚至都已經進入了河北,但對於南方的防禦,李昭從未掉以輕心。
金陵有楊智駐守,嶺南有史牧坐鎮,長江上更有強大的大秦水師。
而襄陽位於江漢平原和南陽盆地的交界,位置上溝通南北、承東啟西。
李昭打算去視察一番,之後再經武關返迴關中。
韓詩璃聞言,依然有少許疑惑,“陛下去襄陽,為何要專門帶上妾身?”
話一出口,她立刻就後悔了,暗罵自己沒腦子。
李昭麵色奇怪的看著她,“朕記得你上次有說過,多年未迴家鄉,甚是想念家中父母。”
韓詩璃稍微愣了下,眼睛眨了眨。
貌似自己有說過這句話,不過時間有點久,她記不清了。
溫暖的陽光穿透雲層,輕柔地灑在她身上,瞬間驅散了心中的陰霾。
韓詩璃嫣然一笑,美目流轉,透出一股子靈動與嫵媚。
次日,禦駕離開洛陽城。
浩浩蕩蕩,一路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