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鄭兩軍交戰兩個多月,半數以上時間是圍繞蔡州城展開。
由於人口逃難或死亡,導致城外部分土地荒蕪,城內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這一日,蔡州城突然變得喧囂起來。
大秦皇帝即將來到蔡州的消息不脛而走。
城門外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
看熱鬧,仿佛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每當周圍發生什麽事情,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聚集過來,想要一探究竟。
尤其是天子駕臨這樣的大事,很難不引起人們的好奇心。
當地豪強、官吏及德高望重之人,皆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不一會,大批全副武裝的士兵出現在眾人視野內。
在一番嚴密布置後,作為皇家的象征,代表著至高權力的龍輦,緩緩向眾人駛來。
龍輦停下後,士兵掀開簾子,李昭嘴角掛著微笑從裏麵走了出來。
眾人快步走上前去,拱手行禮,“我等見過陛下。”
“無需多禮,近來天氣轉涼,卻讓諸位在外麵等這麽久,朕心中屬實愧疚。”李昭溫聲道。
眾人抬頭看向皇帝,心中不免有些詫異。
李昭態度親和,給人的第一印象還算不錯。
數天前,受吳庭浩造反一事的連累,蔡州城內有多達近百人被當眾處死。
人頭滾滾落地,鮮血四濺,場麵甚是恐怖,嚇壞了圍觀的人群。
人們原以為秦帝長得兇神惡煞,如今看來,更像是一個文質彬彬的讀書人。
“陛下遠道而來,一路風塵仆仆、奔波勞累;與陛下相比,我等這些辛苦又算得了什麽。”一名老者躬身道。
李昭語氣變得沉重,“中原大戰,致使百姓窮苦、流離失所;朕身為大秦天子,又怎能安心待在金陵城內。”
眾人聞言,麵色動容,“陛下愛民心切,可為萬世景仰。”
話雖是這麽說的,其實人們沒有這麽天真,不會真相信“皇帝寢食難安”之類的話。
但起碼皇帝表明了態度,且親自來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從李昭寥寥數言中,聰明人大概猜到皇帝北行的目的。
人們並不反感,反而心中有一絲喜悅。
何況如今的大秦已是天下第一強國,沒人會傻的和皇帝為敵。
.................................
光靠說肯定是不行,總歸要來點實際的。除了宣布賦稅減免,李昭此行還帶來了大量糧食,當眾在城內分發。
百姓們頓時歡唿雀躍,排成長長的隊伍,挨個領取。
晚上,李昭在太守府設宴,凡蔡州城有名望之人皆獲得邀請。
褚子清、龔逸皆是聰明絕頂之人,很清楚自己該幹什麽。
逗留蔡州期間,兩人頻頻接見各類人等,闡明朝廷的態度。
韋睿實在不擅長這些,多數時間要麽待在自己屋內,要麽待在李昭身邊
聽說皇帝在蔡州,一些其它地方的人也匆匆趕到了這邊。
當然,此類人不可能是尋常平民百姓。
皇帝或許見不到,但有機會見到隨行大臣,也算有所收獲。
.................................................................................................................
三日後,李昭等人離開了蔡州城,向許昌進發。
秋天的中原大地,天高雲淡,氣爽風清;廣袤的平原和起伏的山巒,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卷。
望著眼前美景,李昭心情大好。
路上,忽然想到了什麽,李昭笑著對褚子清等人道:“曹澤這廝明明姓曹,為何不以許昌為根基之地,反而選在了開封,活該這廝敗得這麽快。”
褚子清想了許久,愣是沒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
“臣以為,曹澤的失敗是注定的;此人擁兵數萬,卻過於畏懼魏帝李昆,白白浪費了十幾載光陰。”褚子清認真道。
李昭淡然一笑,不再言語。
褚子清雖說的有道理,但當時南陽、洛陽兩處魏軍接近十萬人,曹澤很難放開手腳。
不久,一行人抵達了許昌城。
許昌受戰爭波及不大,反而是戰後死了不少人。
城內大戶範家,暗地裏傳播《討秦檄文》,被黑冰台發現後,很快受到了秦軍殘酷報複。
李昭和在蔡州城一樣,在城內設宴,並好言安撫眾人。
宴席上,有不少人暗地裏觀察李昭。
畢竟沒人會不好奇,大秦皇帝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可無論如何觀察,李昭的言行舉止都顯得那麽自然、隨和,一舉一動讓人感到溫暖和親切。
這讓人們不禁有些疑惑,外麵關於秦帝的種種傳聞,難道都是假的。
甚至嚴重懷疑,前段時間秦軍的殺戮,都是那些將領擅自而為,和李昭沒半點關係。
.......................................
駐足兩日後,一行人繼續前往開封;這也是李昭此次中原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
車輪滾滾,一路向北。
不久,一座巍峨挺拔,而又滿是滄桑的開封城,映入眾人眼簾。
猶如一顆璀璨明珠,牢牢鑲嵌在黃河南岸。
沈寧、宋俊、韓振葉等人,早已在城外等候許久。
見到皇帝後,幾人連忙上前行禮。
李昭先看向沈寧,嘴角輕輕揚起,“這些日子,辛苦英國公了。”
吳庭浩一事上,沈寧處理的幹脆利索。
該殺的都殺了,該罰的都罰了,手段之老辣,渾然不像平日裏的溫文爾雅。
“為陛下效力,乃臣的榮幸,當不起辛苦二字。”沈寧躬身道。
李昭戲謔道:“英國公孤身一人常駐開封,朕實在是不忍心;正巧隨從裏有幾位長相頗佳的宮女,一會給英國公送過去。”
沈寧心中一驚,他完全沒有納妾的打算。
想當初為了躲避家族聯姻,甚至攜夫人逃進了深山之中。
“謝陛下好意,但望陛下恕罪,臣萬萬不能要。”
李昭笑了笑,不再為難他。
之後,開封城內豪強、官吏等,皆紛紛過來拜見。
原曹澤治下的一些城池,或許還有人抵觸秦國的統治,開封卻除外。
因秦軍圍城時,曹澤有在城內大肆殺戮,引起很多人強烈反感。
再加上沈寧的努力,這座數一數二的中原重鎮,反而最讓李昭放心。
褚子清隨李昭一同進了開封城,見城內街道寬敞整潔,店鋪林立,商業繁華,不由眼前一亮。
次日清晨,李昭剛起床,褚子清前來拜見。
“陛下,開封城雄偉高大,且地勢平坦,水陸交通便利;臣以為,不如直接定都於此。”
由於人口逃難或死亡,導致城外部分土地荒蕪,城內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這一日,蔡州城突然變得喧囂起來。
大秦皇帝即將來到蔡州的消息不脛而走。
城門外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
看熱鬧,仿佛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每當周圍發生什麽事情,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聚集過來,想要一探究竟。
尤其是天子駕臨這樣的大事,很難不引起人們的好奇心。
當地豪強、官吏及德高望重之人,皆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不一會,大批全副武裝的士兵出現在眾人視野內。
在一番嚴密布置後,作為皇家的象征,代表著至高權力的龍輦,緩緩向眾人駛來。
龍輦停下後,士兵掀開簾子,李昭嘴角掛著微笑從裏麵走了出來。
眾人快步走上前去,拱手行禮,“我等見過陛下。”
“無需多禮,近來天氣轉涼,卻讓諸位在外麵等這麽久,朕心中屬實愧疚。”李昭溫聲道。
眾人抬頭看向皇帝,心中不免有些詫異。
李昭態度親和,給人的第一印象還算不錯。
數天前,受吳庭浩造反一事的連累,蔡州城內有多達近百人被當眾處死。
人頭滾滾落地,鮮血四濺,場麵甚是恐怖,嚇壞了圍觀的人群。
人們原以為秦帝長得兇神惡煞,如今看來,更像是一個文質彬彬的讀書人。
“陛下遠道而來,一路風塵仆仆、奔波勞累;與陛下相比,我等這些辛苦又算得了什麽。”一名老者躬身道。
李昭語氣變得沉重,“中原大戰,致使百姓窮苦、流離失所;朕身為大秦天子,又怎能安心待在金陵城內。”
眾人聞言,麵色動容,“陛下愛民心切,可為萬世景仰。”
話雖是這麽說的,其實人們沒有這麽天真,不會真相信“皇帝寢食難安”之類的話。
但起碼皇帝表明了態度,且親自來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從李昭寥寥數言中,聰明人大概猜到皇帝北行的目的。
人們並不反感,反而心中有一絲喜悅。
何況如今的大秦已是天下第一強國,沒人會傻的和皇帝為敵。
.................................
光靠說肯定是不行,總歸要來點實際的。除了宣布賦稅減免,李昭此行還帶來了大量糧食,當眾在城內分發。
百姓們頓時歡唿雀躍,排成長長的隊伍,挨個領取。
晚上,李昭在太守府設宴,凡蔡州城有名望之人皆獲得邀請。
褚子清、龔逸皆是聰明絕頂之人,很清楚自己該幹什麽。
逗留蔡州期間,兩人頻頻接見各類人等,闡明朝廷的態度。
韋睿實在不擅長這些,多數時間要麽待在自己屋內,要麽待在李昭身邊
聽說皇帝在蔡州,一些其它地方的人也匆匆趕到了這邊。
當然,此類人不可能是尋常平民百姓。
皇帝或許見不到,但有機會見到隨行大臣,也算有所收獲。
.................................................................................................................
三日後,李昭等人離開了蔡州城,向許昌進發。
秋天的中原大地,天高雲淡,氣爽風清;廣袤的平原和起伏的山巒,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卷。
望著眼前美景,李昭心情大好。
路上,忽然想到了什麽,李昭笑著對褚子清等人道:“曹澤這廝明明姓曹,為何不以許昌為根基之地,反而選在了開封,活該這廝敗得這麽快。”
褚子清想了許久,愣是沒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
“臣以為,曹澤的失敗是注定的;此人擁兵數萬,卻過於畏懼魏帝李昆,白白浪費了十幾載光陰。”褚子清認真道。
李昭淡然一笑,不再言語。
褚子清雖說的有道理,但當時南陽、洛陽兩處魏軍接近十萬人,曹澤很難放開手腳。
不久,一行人抵達了許昌城。
許昌受戰爭波及不大,反而是戰後死了不少人。
城內大戶範家,暗地裏傳播《討秦檄文》,被黑冰台發現後,很快受到了秦軍殘酷報複。
李昭和在蔡州城一樣,在城內設宴,並好言安撫眾人。
宴席上,有不少人暗地裏觀察李昭。
畢竟沒人會不好奇,大秦皇帝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可無論如何觀察,李昭的言行舉止都顯得那麽自然、隨和,一舉一動讓人感到溫暖和親切。
這讓人們不禁有些疑惑,外麵關於秦帝的種種傳聞,難道都是假的。
甚至嚴重懷疑,前段時間秦軍的殺戮,都是那些將領擅自而為,和李昭沒半點關係。
.......................................
駐足兩日後,一行人繼續前往開封;這也是李昭此次中原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
車輪滾滾,一路向北。
不久,一座巍峨挺拔,而又滿是滄桑的開封城,映入眾人眼簾。
猶如一顆璀璨明珠,牢牢鑲嵌在黃河南岸。
沈寧、宋俊、韓振葉等人,早已在城外等候許久。
見到皇帝後,幾人連忙上前行禮。
李昭先看向沈寧,嘴角輕輕揚起,“這些日子,辛苦英國公了。”
吳庭浩一事上,沈寧處理的幹脆利索。
該殺的都殺了,該罰的都罰了,手段之老辣,渾然不像平日裏的溫文爾雅。
“為陛下效力,乃臣的榮幸,當不起辛苦二字。”沈寧躬身道。
李昭戲謔道:“英國公孤身一人常駐開封,朕實在是不忍心;正巧隨從裏有幾位長相頗佳的宮女,一會給英國公送過去。”
沈寧心中一驚,他完全沒有納妾的打算。
想當初為了躲避家族聯姻,甚至攜夫人逃進了深山之中。
“謝陛下好意,但望陛下恕罪,臣萬萬不能要。”
李昭笑了笑,不再為難他。
之後,開封城內豪強、官吏等,皆紛紛過來拜見。
原曹澤治下的一些城池,或許還有人抵觸秦國的統治,開封卻除外。
因秦軍圍城時,曹澤有在城內大肆殺戮,引起很多人強烈反感。
再加上沈寧的努力,這座數一數二的中原重鎮,反而最讓李昭放心。
褚子清隨李昭一同進了開封城,見城內街道寬敞整潔,店鋪林立,商業繁華,不由眼前一亮。
次日清晨,李昭剛起床,褚子清前來拜見。
“陛下,開封城雄偉高大,且地勢平坦,水陸交通便利;臣以為,不如直接定都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