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城進不去,外麵又有十多萬秦軍緊追不放,繼續戰鬥下去顯然不可能。
極度恐慌中,大部分鄭軍未加猶豫,放下兵器向秦軍投降;僅有極少數人被激怒,轉身衝向秦軍,最終皆死於刀下。
等城外戰鬥完全平息後,石艾來到了蔡州城外。
和平日裏一樣,其麵龐平靜如水,不喜不憂。
然,秦軍眾將士看其的眼神,滿是敬佩。
“衛國公運籌帷幄,數次擊敗鄭賊,堪稱天下名將。”齊宗洋微笑抱拳道。
此話完全出自真心。
從黑虎嶺時期到現在,石艾除了和柳知捷打過一次平手,其它無一敗績。
柳知捷豈非尋常將領可比,此人可是被稱為齊國戰神。
“此戰能勝,全賴將士們英勇殺敵。”石艾淡然一笑。
“是否現在攻城?”陳祿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石艾微微搖頭,“將士們疲憊不堪,且城內多了不少鄭軍,此時不宜攻城。”
之後安排人打掃戰場,清理戰果。
為了將鄭軍堵死在城內,秦軍大營前移;城內守軍隻要一出城,會很快被秦軍發現。
此戰中,鄭軍大營內糧草損失殆盡。
而城內除了士兵,還有十多萬的平民百姓;時間一久,城內糧食耗盡後,鄭軍將不攻自潰。
“我軍大破鄭軍一事,立刻傳遍各城,包括開封、許昌、宋州、洛陽。”石艾對麾下道。
麾下領命後匆匆離去。
石艾想要做的事情很簡單。
圍城打援!
作為鄭國的大王,曹澤要是發生了不測,鄭國自然就完了。
凡忠於曹澤的將領,若聽說他被圍困在蔡州,絕不會無動於衷。
事情和石艾預想的一樣。
曹澤大敗消息傳出後,中原震動!
許清鴻如遭五雷轟頂,久久沒有言語。
緩過神後,立刻去信各城,催促盡快解蔡州之圍。
八月下旬,亳州守將丁瑞,不顧城池被劉浩彥圍困,集結城內全部兵力,朝蔡州殺去。
他剛一離開,亳州城即被劉浩彥占據。
丁瑞置之不理,一路急行,瘋了般朝蔡州進發。
距蔡州城十裏時,早已在附近埋伏的秦軍一並殺出。
鄭軍驟然遇襲,頓時陷入慌亂,潰敗後丁瑞被宋俊射殺。
許昌守將張騰,剛出城沒多久,在汝河附近和秦軍遭遇。
麵對三倍以上的秦軍,張騰苦戰無果,最後死於軍中。
許昌城兵力空虛,很快被秦軍攻克。
宋州(河南商丘)守軍認為局勢無望,心灰意冷下主動打開城門,向秦軍投降。
截止到八月底,除了蔡州,鄭國僅剩下了洛陽、滎陽、開封等幾座黃河南岸的城池。
秦軍在圍困蔡州的同時,部分將士北上,嚐試對開封發起進攻。
在當前形勢下,許清鴻建議放棄蔡州,況且也不可能守住。
斥候好不容易繞過秦軍封鎖,把許清鴻寫的信送入城內。
曹澤看完後,表情苦澀。
他早就想返迴開封了,但秦軍豈會輕易放他離開。
城內糧食越來越少,不能再拖了。
當天深夜,曹澤率全部兵馬離開蔡州。
不出意外,大批秦軍迅速圍了上來。
一路上,鄭軍或死或降。
等曹澤徹底擺脫秦軍,迴到開封後,身邊僅剩下了數千士卒。
.................................................................................................................
秋雨中的洛陽城,仿佛籠罩在了一層朦朧的水霧之中,遠處的建築和街景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流動的水墨畫。
遺憾的是,鄭將潘顧景完全沒心思欣賞這幅美景。
蔡州失守後,十萬秦軍很快兵臨開封城下。
曹澤除了據城死守,毫無任何辦法。
開封若被攻破,他們在洛陽的戰鬥將變得毫無意義。
想起城外的楊葉秋所部,潘顧景更加心煩意亂。
蔡州那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與之相反的是,洛陽這邊一直很安靜。
一片歲月靜好的樣子。
開戰之初,潘顧景設想過擊敗楊葉秋,然後揮兵南陽宛城,威脅石艾後方。
可無論他如何的計謀百出,楊葉秋始終不上當。
秦軍擇高處駐紮,營地周圍戒備森嚴,甚少出動。
直到現在為止,秦軍一次都沒有攻擊過洛陽城。
這期間,楊葉秋悄然去龍門東山玩了一趟,並在那裏賦詩一首,以抒發對山中美景的讚美與感慨。
幾日後潘顧景聽說了此事,心中不禁感到鬱悶。
這廝到底想幹什麽?
你丫的真是來打仗的嗎?
整日這麽悠閑真的好嗎?
有鄭軍將領因此輕視楊葉秋,認為其是膽怯無能之人。
潘顧景卻不這麽想。
劍不出鞘時,往往更為可怕;那種平靜外表下隱藏著無盡的殺機,讓人無法預測其下一步的動作。
潘顧景仍舊警惕著。
不過,既然楊葉秋沒有出兵的跡象,一直這麽對峙下去,倒也勉強可以接受。
然而,隨著曹澤被石艾擊敗,潘顧景再也無法保持淡定。
唉............!
潘顧景重重一聲長歎。
如今開封城被圍,他必須離開了。
這座巍峨聳立,而又氣勢磅礴的洛陽城,終究是要放棄了。
叫來了副將張流啟,潘顧景凝聲道:“明日清晨,全軍速速前往滎陽,然後返迴開封。”
“末將盡快安排。”張流啟似乎情緒不太高。
他知道,等鄭軍一走,洛陽城會很快落到秦軍手中。
就在鄭軍即將撤離之際,不知是誰散播的消息,曹澤兵敗一事在軍中漸漸傳開。
眾將士皆大吃一驚,暗地裏皆在議論此事,軍中士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潘顧景心中異常惱火!
明明他早有下令封鎖消息。
現在情況緊急,也沒時間詳細調查此事。
..............................................
八月二十九,數萬鄭軍往滎陽進發。
當初魏軍放棄洛陽時,將黃河渡口附近船隻盡數燒毀,這使得鄭軍無法通過水路前往開封。
走陸路的話,最近的路線是經轘轅關,徑直往東。
轘轅關是洛陽八關之一,卻年久失修,早已失去原有的作用。
鄭軍占據洛陽後,此處僅駐紮兩千士卒。
為加快行軍速度,扔掉了不少輜重。
對潘顧景來講,沒有什麽是比解開封之圍更重要的事。
可在鄭軍離開洛陽沒多久,潘顧景得知轘轅關被秦軍占據,旋即心中一驚。
秦軍終於出手了!
洛陽城都送給秦軍了,對方卻依舊不願放他離開。
潘顧景完全不想在這個時候和秦軍開戰。
“末將建議另走它路?”副將張流啟道。
返迴開封的路不止一條,沒必要在這裏和秦軍死磕。
潘顧景搖了搖頭,他有預感,鄭軍已經被秦軍盯上了,想要從容離開根本不可能。
鄭軍抵達轘轅關後,旋即發起猛攻。
秦軍布置周密,鄭軍始終未能衝破關隘。
雙方激戰正酣時,一支千餘人秦軍突然從少室山上衝了下來,迅速殺向鄭軍後方。
鄭軍一時陷入慌亂。
張流啟連忙率兵衝了進去,一番廝殺後,終於穩住陣腳。
潘顧景又遣一軍,嚐試從登封東進,同樣受到秦軍阻擊。
楊葉秋頻頻派人向鄭軍射去勸降信,言曹澤早已兵敗身死,勸鄭軍盡快投降。
即使潘顧景多次強調此乃秦軍詭計,仍有不少人半信半疑。
連續十多日,鄭軍被阻於滎陽以西,行進緩慢。
潘顧景多次派人去滎陽,聯係守將王勉,要求當地守軍出城接應。
卻不知為何,一點迴應都沒有。
極度恐慌中,大部分鄭軍未加猶豫,放下兵器向秦軍投降;僅有極少數人被激怒,轉身衝向秦軍,最終皆死於刀下。
等城外戰鬥完全平息後,石艾來到了蔡州城外。
和平日裏一樣,其麵龐平靜如水,不喜不憂。
然,秦軍眾將士看其的眼神,滿是敬佩。
“衛國公運籌帷幄,數次擊敗鄭賊,堪稱天下名將。”齊宗洋微笑抱拳道。
此話完全出自真心。
從黑虎嶺時期到現在,石艾除了和柳知捷打過一次平手,其它無一敗績。
柳知捷豈非尋常將領可比,此人可是被稱為齊國戰神。
“此戰能勝,全賴將士們英勇殺敵。”石艾淡然一笑。
“是否現在攻城?”陳祿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石艾微微搖頭,“將士們疲憊不堪,且城內多了不少鄭軍,此時不宜攻城。”
之後安排人打掃戰場,清理戰果。
為了將鄭軍堵死在城內,秦軍大營前移;城內守軍隻要一出城,會很快被秦軍發現。
此戰中,鄭軍大營內糧草損失殆盡。
而城內除了士兵,還有十多萬的平民百姓;時間一久,城內糧食耗盡後,鄭軍將不攻自潰。
“我軍大破鄭軍一事,立刻傳遍各城,包括開封、許昌、宋州、洛陽。”石艾對麾下道。
麾下領命後匆匆離去。
石艾想要做的事情很簡單。
圍城打援!
作為鄭國的大王,曹澤要是發生了不測,鄭國自然就完了。
凡忠於曹澤的將領,若聽說他被圍困在蔡州,絕不會無動於衷。
事情和石艾預想的一樣。
曹澤大敗消息傳出後,中原震動!
許清鴻如遭五雷轟頂,久久沒有言語。
緩過神後,立刻去信各城,催促盡快解蔡州之圍。
八月下旬,亳州守將丁瑞,不顧城池被劉浩彥圍困,集結城內全部兵力,朝蔡州殺去。
他剛一離開,亳州城即被劉浩彥占據。
丁瑞置之不理,一路急行,瘋了般朝蔡州進發。
距蔡州城十裏時,早已在附近埋伏的秦軍一並殺出。
鄭軍驟然遇襲,頓時陷入慌亂,潰敗後丁瑞被宋俊射殺。
許昌守將張騰,剛出城沒多久,在汝河附近和秦軍遭遇。
麵對三倍以上的秦軍,張騰苦戰無果,最後死於軍中。
許昌城兵力空虛,很快被秦軍攻克。
宋州(河南商丘)守軍認為局勢無望,心灰意冷下主動打開城門,向秦軍投降。
截止到八月底,除了蔡州,鄭國僅剩下了洛陽、滎陽、開封等幾座黃河南岸的城池。
秦軍在圍困蔡州的同時,部分將士北上,嚐試對開封發起進攻。
在當前形勢下,許清鴻建議放棄蔡州,況且也不可能守住。
斥候好不容易繞過秦軍封鎖,把許清鴻寫的信送入城內。
曹澤看完後,表情苦澀。
他早就想返迴開封了,但秦軍豈會輕易放他離開。
城內糧食越來越少,不能再拖了。
當天深夜,曹澤率全部兵馬離開蔡州。
不出意外,大批秦軍迅速圍了上來。
一路上,鄭軍或死或降。
等曹澤徹底擺脫秦軍,迴到開封後,身邊僅剩下了數千士卒。
.................................................................................................................
秋雨中的洛陽城,仿佛籠罩在了一層朦朧的水霧之中,遠處的建築和街景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流動的水墨畫。
遺憾的是,鄭將潘顧景完全沒心思欣賞這幅美景。
蔡州失守後,十萬秦軍很快兵臨開封城下。
曹澤除了據城死守,毫無任何辦法。
開封若被攻破,他們在洛陽的戰鬥將變得毫無意義。
想起城外的楊葉秋所部,潘顧景更加心煩意亂。
蔡州那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與之相反的是,洛陽這邊一直很安靜。
一片歲月靜好的樣子。
開戰之初,潘顧景設想過擊敗楊葉秋,然後揮兵南陽宛城,威脅石艾後方。
可無論他如何的計謀百出,楊葉秋始終不上當。
秦軍擇高處駐紮,營地周圍戒備森嚴,甚少出動。
直到現在為止,秦軍一次都沒有攻擊過洛陽城。
這期間,楊葉秋悄然去龍門東山玩了一趟,並在那裏賦詩一首,以抒發對山中美景的讚美與感慨。
幾日後潘顧景聽說了此事,心中不禁感到鬱悶。
這廝到底想幹什麽?
你丫的真是來打仗的嗎?
整日這麽悠閑真的好嗎?
有鄭軍將領因此輕視楊葉秋,認為其是膽怯無能之人。
潘顧景卻不這麽想。
劍不出鞘時,往往更為可怕;那種平靜外表下隱藏著無盡的殺機,讓人無法預測其下一步的動作。
潘顧景仍舊警惕著。
不過,既然楊葉秋沒有出兵的跡象,一直這麽對峙下去,倒也勉強可以接受。
然而,隨著曹澤被石艾擊敗,潘顧景再也無法保持淡定。
唉............!
潘顧景重重一聲長歎。
如今開封城被圍,他必須離開了。
這座巍峨聳立,而又氣勢磅礴的洛陽城,終究是要放棄了。
叫來了副將張流啟,潘顧景凝聲道:“明日清晨,全軍速速前往滎陽,然後返迴開封。”
“末將盡快安排。”張流啟似乎情緒不太高。
他知道,等鄭軍一走,洛陽城會很快落到秦軍手中。
就在鄭軍即將撤離之際,不知是誰散播的消息,曹澤兵敗一事在軍中漸漸傳開。
眾將士皆大吃一驚,暗地裏皆在議論此事,軍中士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潘顧景心中異常惱火!
明明他早有下令封鎖消息。
現在情況緊急,也沒時間詳細調查此事。
..............................................
八月二十九,數萬鄭軍往滎陽進發。
當初魏軍放棄洛陽時,將黃河渡口附近船隻盡數燒毀,這使得鄭軍無法通過水路前往開封。
走陸路的話,最近的路線是經轘轅關,徑直往東。
轘轅關是洛陽八關之一,卻年久失修,早已失去原有的作用。
鄭軍占據洛陽後,此處僅駐紮兩千士卒。
為加快行軍速度,扔掉了不少輜重。
對潘顧景來講,沒有什麽是比解開封之圍更重要的事。
可在鄭軍離開洛陽沒多久,潘顧景得知轘轅關被秦軍占據,旋即心中一驚。
秦軍終於出手了!
洛陽城都送給秦軍了,對方卻依舊不願放他離開。
潘顧景完全不想在這個時候和秦軍開戰。
“末將建議另走它路?”副將張流啟道。
返迴開封的路不止一條,沒必要在這裏和秦軍死磕。
潘顧景搖了搖頭,他有預感,鄭軍已經被秦軍盯上了,想要從容離開根本不可能。
鄭軍抵達轘轅關後,旋即發起猛攻。
秦軍布置周密,鄭軍始終未能衝破關隘。
雙方激戰正酣時,一支千餘人秦軍突然從少室山上衝了下來,迅速殺向鄭軍後方。
鄭軍一時陷入慌亂。
張流啟連忙率兵衝了進去,一番廝殺後,終於穩住陣腳。
潘顧景又遣一軍,嚐試從登封東進,同樣受到秦軍阻擊。
楊葉秋頻頻派人向鄭軍射去勸降信,言曹澤早已兵敗身死,勸鄭軍盡快投降。
即使潘顧景多次強調此乃秦軍詭計,仍有不少人半信半疑。
連續十多日,鄭軍被阻於滎陽以西,行進緩慢。
潘顧景多次派人去滎陽,聯係守將王勉,要求當地守軍出城接應。
卻不知為何,一點迴應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