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形勢,基本很清楚了。
魏國因漢中慘敗,隻能龜縮關中,同時竭力維持在河東的統治。
黃河以南,曹澤需要應對秦國的入侵,無力渡河北上;而劉康、韓成文二人,實力弱了許多。
黃河以北,除了太行山以西的魏軍;燕軍要麵對的,隻有真定的崔知航,及鄴城的孟凱。
這兩人哪怕聯合起來,也不見得是燕軍的對手。
劉泰當初敢和李昆掰手腕,自然是有一定的底氣;軍中除了太子劉文俊,陳聞欣、周遠、趙立恆等人也是沙場宿將。
毫無疑問,對現在的燕國來講,這是最好的局麵,也是劉泰統一河北的最佳時機。
劉泰神色興奮,“本王決心已定,先滅掉崔知航。”
“攻占真定後,末將願率軍奪取井陘,進逼太原。”部將周遠抱拳道。
周遠二弟周逢,在與魏軍交戰中被射殺,一直想著報仇雪恨。
“雁門關年久失修,大王可遣一軍繞道草原,攻破雁門;然後經此地南下,攻打忻州,從北麵威脅太原。”陳聞欣提議道。
劉泰眼睛一亮,“此計甚好!”
雁門關原本是用來抵禦草原東胡人,但由於草原這些年來動蕩不堪,無力南下劫掠,魏國已不像以往那麽重視雁門的防禦。
至於鄴城的孟凱,哪怕他自稱“晉帝”,也不會有人把他放在眼裏。
劉文俊之所以暫時不打鄴城,一來孟凱誌大才疏,對燕國威脅有限;其次,留著孟凱在,也可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
若韓成文、曹澤等人北上,第一個要麵對的,就是所謂的晉國。
忽然想到了什麽,劉泰問道:“李昭在漢中、襄陽皆駐紮大軍,難不成他想同時攻打關中、開封。”
“兒臣以為,攻打關中是假,進攻開封是真。”劉文俊沉聲道。
劉泰笑了笑,未再繼續這個話題。
對於李昭及秦國發生的一些事,燕國眾人多多少少都聽過,隻是了解的不深,畢竟雙方從未有過接觸。
有的輕視,有的心懷忌憚,有的則無所謂。
但範碩這個名字,很多人都聽過;他曾經是劉泰的謀士,和宋韜明一道,屢屢為劉泰出謀劃策。
李昆在位期間,劉泰想要攻打鄴城,範碩勸他不要動兵,劉泰不聽;結果由於魏軍武力幹涉,劉泰大敗而歸。
等他迴到幽州後,範碩已不見了人影。
多年以後,劉泰才知道,原來範碩去了李昭那裏,甚至成為了紫薇閣的首輔。
“派幾人去金陵,告訴範碩,當年的事是本王的錯;隻要他願意迴幽州,本王必會重用他。”劉泰對宋韜明道。
對範碩的本事,劉泰還是比較認可的。
“臣馬上去辦!”宋韜明和範碩是多年好友,也希望他能迴來。
等燕軍奪取河北後,會變得更加強大,有了統一天下的資本;宋韜明覺得,若範碩繼續留在秦國,不僅浪費了一身的才華,它日燕軍南下攻秦,或許有性命之憂。
....................
不一會,事情議的差不多了,眾人行禮後,緩緩退了出去。
唯有太子劉文俊,主動留了下來。
“你還有其它事嗎?”劉泰好奇道。
劉文俊神色變得嚴肅,“父王專注統一河北,兒臣以為甚是英明,隻是.............。”
“隻是什麽?在我麵前,何必吞吞吐吐。”劉泰略有些不悅。
“父王是否忘了北麵?”
“北麵?你指的是誰?”劉泰麵色疑惑。
“草原上的東胡人。”
劉泰稍微愣了下,旋即神色不屑。
一群蠻夷,又做得了什麽?
燕軍多次掃蕩草原,屢屢得手,這就造成了劉泰內心深處對東胡人的輕視。
劉文俊道:“在去年這個時候,達裏圖麾下僅有一萬餘人;可兒臣近來聽說,其部落現在起碼有四、五萬青壯,麾下哈布其克、阿奴汗、巴雅爾等將領頗有勇略。這才短短一年時間,竟壯大到這般地步,兒臣實在是有些不放心。”
劉泰不以為然,“你多慮了,達裏圖對本王素來恭順,不可能有異心。”
每隔一段時間,達裏圖會主動送來牛羊、皮草,或是草原奴隸、女子等,劉泰對他印象還不錯。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你想怎麽做?”
劉文俊眸底閃過一縷寒光,“找個好一點理由,將其騙來幽州,然後殺之!”
“達裏圖要是不來怎麽辦?”
“兒臣願領兵,以雷霆之勢,徹底滅之!”
劉泰皺了皺眉頭,他一門心思都放在統一河北上麵,不願在草原大動兵戈。
“先滅掉崔知航,達裏圖一事,以後再議吧。”
見父親不同意,劉文俊無奈道:“若父王不想用兵,可派人聯絡其他草原部落;贈與其一些錢糧,慫恿他們進攻達裏圖。”
“嗯,這個倒是可以。”劉泰答應了。
...............................................................................................................
崔知航尚且不知,他已經成為了燕軍下一個目標。
魏軍撤離洛陽後,崔知航立刻率軍進入太行山,往河東進發。
進軍途中,遭到太原守將薛世行強勢反擊;韋信也從長安返迴,參與此次戰鬥。
崔知航進攻不利,差點連後路都被魏軍切斷。
最終折兵兩萬餘人,狼狽地退迴了真定(河北石家莊)。
不久,聽說孟凱在鄴城稱帝。
崔知航和劉泰一樣,均對此不屑一顧。
不過一想孟凱都稱帝了,崔知航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反正他這次攻打河東,相當於和魏國撕破了臉,沒有什麽好顧忌的。
昭武二年,五月初七。
崔知航在真定自封為王,立國“大周”。
四百多年前,周朝一統天下,國祚曆經兩百餘年。
崔知航以“周”為國號,隱隱暴露了他的某些想法。
.................
亂世已至,野心勃勃之人不在少數。
崔知航稱王沒幾日,太行山巨盜張旭,貌似聽說了李昭在黑虎嶺的事跡,竟然自封“黑虎將軍”,麾下兵馬為“黑虎軍”。
趁著魏軍和崔知航交戰期間,張旭率黑虎軍出太行山,進入河東,頻頻騷擾忻州等地。
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多次在魏軍圍追堵截中順利逃脫。
劉泰得知後,心中大喜,給了張旭一大筆錢糧,希望張旭能為他所用。
沒曾想,張旭拿了錢糧後,翻臉不認人。
不僅不聽出劉泰號令,還驅逐了燕軍派來的人。
劉泰異常惱火,打算派兵圍剿張旭。
後來在宋韜明等人勸阻下,勉強作罷。
魏國因漢中慘敗,隻能龜縮關中,同時竭力維持在河東的統治。
黃河以南,曹澤需要應對秦國的入侵,無力渡河北上;而劉康、韓成文二人,實力弱了許多。
黃河以北,除了太行山以西的魏軍;燕軍要麵對的,隻有真定的崔知航,及鄴城的孟凱。
這兩人哪怕聯合起來,也不見得是燕軍的對手。
劉泰當初敢和李昆掰手腕,自然是有一定的底氣;軍中除了太子劉文俊,陳聞欣、周遠、趙立恆等人也是沙場宿將。
毫無疑問,對現在的燕國來講,這是最好的局麵,也是劉泰統一河北的最佳時機。
劉泰神色興奮,“本王決心已定,先滅掉崔知航。”
“攻占真定後,末將願率軍奪取井陘,進逼太原。”部將周遠抱拳道。
周遠二弟周逢,在與魏軍交戰中被射殺,一直想著報仇雪恨。
“雁門關年久失修,大王可遣一軍繞道草原,攻破雁門;然後經此地南下,攻打忻州,從北麵威脅太原。”陳聞欣提議道。
劉泰眼睛一亮,“此計甚好!”
雁門關原本是用來抵禦草原東胡人,但由於草原這些年來動蕩不堪,無力南下劫掠,魏國已不像以往那麽重視雁門的防禦。
至於鄴城的孟凱,哪怕他自稱“晉帝”,也不會有人把他放在眼裏。
劉文俊之所以暫時不打鄴城,一來孟凱誌大才疏,對燕國威脅有限;其次,留著孟凱在,也可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
若韓成文、曹澤等人北上,第一個要麵對的,就是所謂的晉國。
忽然想到了什麽,劉泰問道:“李昭在漢中、襄陽皆駐紮大軍,難不成他想同時攻打關中、開封。”
“兒臣以為,攻打關中是假,進攻開封是真。”劉文俊沉聲道。
劉泰笑了笑,未再繼續這個話題。
對於李昭及秦國發生的一些事,燕國眾人多多少少都聽過,隻是了解的不深,畢竟雙方從未有過接觸。
有的輕視,有的心懷忌憚,有的則無所謂。
但範碩這個名字,很多人都聽過;他曾經是劉泰的謀士,和宋韜明一道,屢屢為劉泰出謀劃策。
李昆在位期間,劉泰想要攻打鄴城,範碩勸他不要動兵,劉泰不聽;結果由於魏軍武力幹涉,劉泰大敗而歸。
等他迴到幽州後,範碩已不見了人影。
多年以後,劉泰才知道,原來範碩去了李昭那裏,甚至成為了紫薇閣的首輔。
“派幾人去金陵,告訴範碩,當年的事是本王的錯;隻要他願意迴幽州,本王必會重用他。”劉泰對宋韜明道。
對範碩的本事,劉泰還是比較認可的。
“臣馬上去辦!”宋韜明和範碩是多年好友,也希望他能迴來。
等燕軍奪取河北後,會變得更加強大,有了統一天下的資本;宋韜明覺得,若範碩繼續留在秦國,不僅浪費了一身的才華,它日燕軍南下攻秦,或許有性命之憂。
....................
不一會,事情議的差不多了,眾人行禮後,緩緩退了出去。
唯有太子劉文俊,主動留了下來。
“你還有其它事嗎?”劉泰好奇道。
劉文俊神色變得嚴肅,“父王專注統一河北,兒臣以為甚是英明,隻是.............。”
“隻是什麽?在我麵前,何必吞吞吐吐。”劉泰略有些不悅。
“父王是否忘了北麵?”
“北麵?你指的是誰?”劉泰麵色疑惑。
“草原上的東胡人。”
劉泰稍微愣了下,旋即神色不屑。
一群蠻夷,又做得了什麽?
燕軍多次掃蕩草原,屢屢得手,這就造成了劉泰內心深處對東胡人的輕視。
劉文俊道:“在去年這個時候,達裏圖麾下僅有一萬餘人;可兒臣近來聽說,其部落現在起碼有四、五萬青壯,麾下哈布其克、阿奴汗、巴雅爾等將領頗有勇略。這才短短一年時間,竟壯大到這般地步,兒臣實在是有些不放心。”
劉泰不以為然,“你多慮了,達裏圖對本王素來恭順,不可能有異心。”
每隔一段時間,達裏圖會主動送來牛羊、皮草,或是草原奴隸、女子等,劉泰對他印象還不錯。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你想怎麽做?”
劉文俊眸底閃過一縷寒光,“找個好一點理由,將其騙來幽州,然後殺之!”
“達裏圖要是不來怎麽辦?”
“兒臣願領兵,以雷霆之勢,徹底滅之!”
劉泰皺了皺眉頭,他一門心思都放在統一河北上麵,不願在草原大動兵戈。
“先滅掉崔知航,達裏圖一事,以後再議吧。”
見父親不同意,劉文俊無奈道:“若父王不想用兵,可派人聯絡其他草原部落;贈與其一些錢糧,慫恿他們進攻達裏圖。”
“嗯,這個倒是可以。”劉泰答應了。
...............................................................................................................
崔知航尚且不知,他已經成為了燕軍下一個目標。
魏軍撤離洛陽後,崔知航立刻率軍進入太行山,往河東進發。
進軍途中,遭到太原守將薛世行強勢反擊;韋信也從長安返迴,參與此次戰鬥。
崔知航進攻不利,差點連後路都被魏軍切斷。
最終折兵兩萬餘人,狼狽地退迴了真定(河北石家莊)。
不久,聽說孟凱在鄴城稱帝。
崔知航和劉泰一樣,均對此不屑一顧。
不過一想孟凱都稱帝了,崔知航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反正他這次攻打河東,相當於和魏國撕破了臉,沒有什麽好顧忌的。
昭武二年,五月初七。
崔知航在真定自封為王,立國“大周”。
四百多年前,周朝一統天下,國祚曆經兩百餘年。
崔知航以“周”為國號,隱隱暴露了他的某些想法。
.................
亂世已至,野心勃勃之人不在少數。
崔知航稱王沒幾日,太行山巨盜張旭,貌似聽說了李昭在黑虎嶺的事跡,竟然自封“黑虎將軍”,麾下兵馬為“黑虎軍”。
趁著魏軍和崔知航交戰期間,張旭率黑虎軍出太行山,進入河東,頻頻騷擾忻州等地。
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多次在魏軍圍追堵截中順利逃脫。
劉泰得知後,心中大喜,給了張旭一大筆錢糧,希望張旭能為他所用。
沒曾想,張旭拿了錢糧後,翻臉不認人。
不僅不聽出劉泰號令,還驅逐了燕軍派來的人。
劉泰異常惱火,打算派兵圍剿張旭。
後來在宋韜明等人勸阻下,勉強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