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半信半疑,又問了一遍:“你確定齊軍不下七、八萬兵力?”
“大致是這麽多人,具體數量尚不清楚,在下會盡快去查實。”斥候道。
楊智表情略有些疑惑,“奇怪了,齊國哪來的這麽多兵力?”
“我估計,應該是新招募的青壯,或者是揚州、閩地等處的士卒。”楊葉秋道。
“這麽多人,不太好打。”楊智誤以為這股齊軍是來支援南昌的。
算上南昌城內原有的兵力,齊軍總計約十萬人,遠超過楊智所部;正麵交戰,昭武軍勝算不大。
“先暫時後撤十裏,再多派些人繼續監視。”楊智沉聲道。
“是。”
不久,斥候又傳來消息:該股齊軍並未向楊智這邊殺來,而是向西加速行軍。
“我明白了!”楊智恍然大悟,拍案而起,“他們的目標是增援長沙。”
帳中一偏將興奮道:“既然目標不是我軍,可等其離開後,再繼續攻打南昌。”
說話之人先前是嶺南降將。
楊智微微皺眉。
楊葉秋表情嚴肅,鄭重道:“父親,長沙城已撐不了多久,絕不能放任這麽多齊軍趕到長沙;無論多麽困難,務必要將其攔住。”
“讓我再想一想。”
“父親,萬萬不可猶豫;要是秦王誤會您避而不戰,恐怕............。”
楊葉秋沒說下去,意思卻已表達清楚。
他真的擔心自家老父親一時糊塗。
楊智看了眼楊葉秋,噗嗤一笑,“蠢貨!你也太小看為父了,我豈會犯這種錯誤。但齊軍兵力在我之上,我要好好想想,該怎麽打這一仗。”
“齊軍急著救援長沙,絕不願浪費時間去翻山越嶺。南昌以西是九嶺山和連雲山,兩座山中間的部分路段稍微平坦些,齊軍大概率會從這裏經過。”楊葉秋分析道。
“不錯。”
“父親不一定非要擊敗齊軍,隻需將其拖住即可;另外,還需迅速派人去長沙聯係沈將軍。”
楊智點了點頭,立刻派親兵奔赴長沙。
齊軍行進速度很快,楊智不能再耽擱下去。
“為父先率一萬人輕裝疾行,繞到齊軍前麵,將其攔住。你率剩下將士,大造聲勢,從背後騷擾齊軍,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楊葉秋微微一怔,他從未單獨領兵超萬人;但事情緊急,容不得他推辭。
“父親盡可放心!”
很快,一萬昭武軍集結完畢。
原撫州守將程鴻文,表示熟悉周邊地形地勢,願意帶路。
楊智稍作思索,同意了。
他並未完全信任程鴻文,為防止程鴻文故意帶錯路,將其家人作為人質。
.................................................
昭武軍一路快跑,終於趕到齊軍前頭。
這時,王卓也發現了前方有昭武軍。
由於情況不明,王卓下令暫時停止前進,並急忙派斥候前去查看。
不久,確定了昭武軍人數不多。
王卓立刻率軍朝昭武軍殺去。
楊智周圍多是低矮的山坡,不利防守,果斷下令後撤。
退到一處山穀時,楊智見兩側高聳,本想在裏麵埋伏;但王卓謹慎,僅派寥寥百人進入山穀,昭武軍再次後撤。
王卓的主要任務是支援長沙,不願和楊智糾纏。
況且齊軍這次西進,攜帶有大量物資,王卓又要求保持陣容陣型,速度上很難追上楊智。
齊軍浩浩蕩蕩,繼續有條不紊的前進,楊智心中焦急。
“在後方十裏處有條長河,乃是贛江支流,河上有幾座木橋。除非齊軍願意繞遠路,否則必從此處經過。”程鴻文突然道。
楊智心中一喜,“若此次能攔住齊軍,我必會上報大王,給程將軍記一大功。”
“多謝楊將軍。”程鴻文微笑道。
如今柳知捷被困住長沙,武昌城危在旦夕,再加上楊智殺到了南昌。
程鴻文實在不覺得齊國能挺過這一關。
他在撫州死戰三日,能做的都做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也該為將來做打算了。
...........
兩刻鍾後,齊軍抵達河畔。
王卓臉色陰沉,心中惱火,該死的昭武軍,竟把木橋都給拆了。
河麵寬約六、七丈,沒有木橋,齊軍隻有打造木筏、木船,否則難以渡河。
而軍中又缺乏木匠,一時半會根本造不了這麽多木筏。
叫來斥候,問道:“我若想盡快繞過此河,該從那邊走?”
“從南麵走要近一些,但之後地勢陡峭,恐會耽誤行程。”
“耽誤多久?”王卓道。
“估計兩、三日。”
“若從北麵走呢?”
“北麵是贛江主河道。”斥候無奈道。
王卓麵色凝重,長沙城內情況已非常不妙,隨時可能斷糧,他必須盡快趕到。
“上下遊可有淺灘?以便全軍涉水而過。”
“在下尚不清楚,應該是沒有。”斥候不確定道。
王卓心中不悅,厲聲道:“加派人手,仔細探尋一番。”
“在下馬上去辦。”斥候匆匆離去。
王卓心中著急,在河邊走來走去。
有軍中偏將建議,可讓精通水性的士卒,先遊到對岸,嚐試架起一座浮橋。
王卓暫時沒別的辦法,同意試一試。
兩百名士卒脫掉外衣鑽進水中,奮力向對岸遊去。
楊智見狀,冷冷一笑,下令弓弩手射殺水中齊軍。
刹那間,河麵傳來陣陣慘叫,周圍泛起大片紅紅的血水。
水中士卒,無一幸存。
王卓瞳孔猛然睜大,攥緊拳頭,死死看著對岸。
“果然,對麵藏有昭武軍。”王卓咬牙切齒道。
軍中一偏將說道:“末將以為,應速速派人去南昌,讓周將軍組織工匠製作木筏。木筏造好後,可從多處渡河,同時以弓箭手掩護。昭武軍人少,難以攔截我軍。”
“隻能這樣了。”王卓道。
......
南昌守將周庭知道此事後,未有耽擱,立刻安排人趕工。
王卓在河邊等了一天一夜,期間兩次派人去南昌催促。
然而,木筏雖造好,卻遲遲沒有送過來。
部下給王卓帶來一則壞消息。
一支昭武軍突然出現,將所有送出城的木筏焚燒一空。
“大致是這麽多人,具體數量尚不清楚,在下會盡快去查實。”斥候道。
楊智表情略有些疑惑,“奇怪了,齊國哪來的這麽多兵力?”
“我估計,應該是新招募的青壯,或者是揚州、閩地等處的士卒。”楊葉秋道。
“這麽多人,不太好打。”楊智誤以為這股齊軍是來支援南昌的。
算上南昌城內原有的兵力,齊軍總計約十萬人,遠超過楊智所部;正麵交戰,昭武軍勝算不大。
“先暫時後撤十裏,再多派些人繼續監視。”楊智沉聲道。
“是。”
不久,斥候又傳來消息:該股齊軍並未向楊智這邊殺來,而是向西加速行軍。
“我明白了!”楊智恍然大悟,拍案而起,“他們的目標是增援長沙。”
帳中一偏將興奮道:“既然目標不是我軍,可等其離開後,再繼續攻打南昌。”
說話之人先前是嶺南降將。
楊智微微皺眉。
楊葉秋表情嚴肅,鄭重道:“父親,長沙城已撐不了多久,絕不能放任這麽多齊軍趕到長沙;無論多麽困難,務必要將其攔住。”
“讓我再想一想。”
“父親,萬萬不可猶豫;要是秦王誤會您避而不戰,恐怕............。”
楊葉秋沒說下去,意思卻已表達清楚。
他真的擔心自家老父親一時糊塗。
楊智看了眼楊葉秋,噗嗤一笑,“蠢貨!你也太小看為父了,我豈會犯這種錯誤。但齊軍兵力在我之上,我要好好想想,該怎麽打這一仗。”
“齊軍急著救援長沙,絕不願浪費時間去翻山越嶺。南昌以西是九嶺山和連雲山,兩座山中間的部分路段稍微平坦些,齊軍大概率會從這裏經過。”楊葉秋分析道。
“不錯。”
“父親不一定非要擊敗齊軍,隻需將其拖住即可;另外,還需迅速派人去長沙聯係沈將軍。”
楊智點了點頭,立刻派親兵奔赴長沙。
齊軍行進速度很快,楊智不能再耽擱下去。
“為父先率一萬人輕裝疾行,繞到齊軍前麵,將其攔住。你率剩下將士,大造聲勢,從背後騷擾齊軍,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楊葉秋微微一怔,他從未單獨領兵超萬人;但事情緊急,容不得他推辭。
“父親盡可放心!”
很快,一萬昭武軍集結完畢。
原撫州守將程鴻文,表示熟悉周邊地形地勢,願意帶路。
楊智稍作思索,同意了。
他並未完全信任程鴻文,為防止程鴻文故意帶錯路,將其家人作為人質。
.................................................
昭武軍一路快跑,終於趕到齊軍前頭。
這時,王卓也發現了前方有昭武軍。
由於情況不明,王卓下令暫時停止前進,並急忙派斥候前去查看。
不久,確定了昭武軍人數不多。
王卓立刻率軍朝昭武軍殺去。
楊智周圍多是低矮的山坡,不利防守,果斷下令後撤。
退到一處山穀時,楊智見兩側高聳,本想在裏麵埋伏;但王卓謹慎,僅派寥寥百人進入山穀,昭武軍再次後撤。
王卓的主要任務是支援長沙,不願和楊智糾纏。
況且齊軍這次西進,攜帶有大量物資,王卓又要求保持陣容陣型,速度上很難追上楊智。
齊軍浩浩蕩蕩,繼續有條不紊的前進,楊智心中焦急。
“在後方十裏處有條長河,乃是贛江支流,河上有幾座木橋。除非齊軍願意繞遠路,否則必從此處經過。”程鴻文突然道。
楊智心中一喜,“若此次能攔住齊軍,我必會上報大王,給程將軍記一大功。”
“多謝楊將軍。”程鴻文微笑道。
如今柳知捷被困住長沙,武昌城危在旦夕,再加上楊智殺到了南昌。
程鴻文實在不覺得齊國能挺過這一關。
他在撫州死戰三日,能做的都做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也該為將來做打算了。
...........
兩刻鍾後,齊軍抵達河畔。
王卓臉色陰沉,心中惱火,該死的昭武軍,竟把木橋都給拆了。
河麵寬約六、七丈,沒有木橋,齊軍隻有打造木筏、木船,否則難以渡河。
而軍中又缺乏木匠,一時半會根本造不了這麽多木筏。
叫來斥候,問道:“我若想盡快繞過此河,該從那邊走?”
“從南麵走要近一些,但之後地勢陡峭,恐會耽誤行程。”
“耽誤多久?”王卓道。
“估計兩、三日。”
“若從北麵走呢?”
“北麵是贛江主河道。”斥候無奈道。
王卓麵色凝重,長沙城內情況已非常不妙,隨時可能斷糧,他必須盡快趕到。
“上下遊可有淺灘?以便全軍涉水而過。”
“在下尚不清楚,應該是沒有。”斥候不確定道。
王卓心中不悅,厲聲道:“加派人手,仔細探尋一番。”
“在下馬上去辦。”斥候匆匆離去。
王卓心中著急,在河邊走來走去。
有軍中偏將建議,可讓精通水性的士卒,先遊到對岸,嚐試架起一座浮橋。
王卓暫時沒別的辦法,同意試一試。
兩百名士卒脫掉外衣鑽進水中,奮力向對岸遊去。
楊智見狀,冷冷一笑,下令弓弩手射殺水中齊軍。
刹那間,河麵傳來陣陣慘叫,周圍泛起大片紅紅的血水。
水中士卒,無一幸存。
王卓瞳孔猛然睜大,攥緊拳頭,死死看著對岸。
“果然,對麵藏有昭武軍。”王卓咬牙切齒道。
軍中一偏將說道:“末將以為,應速速派人去南昌,讓周將軍組織工匠製作木筏。木筏造好後,可從多處渡河,同時以弓箭手掩護。昭武軍人少,難以攔截我軍。”
“隻能這樣了。”王卓道。
......
南昌守將周庭知道此事後,未有耽擱,立刻安排人趕工。
王卓在河邊等了一天一夜,期間兩次派人去南昌催促。
然而,木筏雖造好,卻遲遲沒有送過來。
部下給王卓帶來一則壞消息。
一支昭武軍突然出現,將所有送出城的木筏焚燒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