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撤軍的鑼鼓聲,戰場上的齊軍士兵再無顧忌,瘋了似的向長沙城內逃去。
如此大好機會,昭武軍當然不會錯過。
將士們奮力奔跑,緊緊貼在齊軍後麵,瘋狂的殺戮。
齊軍士兵逃亡哪裏,他們就追到哪裏。
仿佛猛獸在追逐獵物一般,勢必要將敵人趕入絕路。
齊軍的亡命之路,很快變成一條死亡之路。
放眼望去,遍地是橫七豎八的屍體,極為血腥。
柳知捷心如刀割,全身在微微顫抖,不忍直視齊軍的慘狀。
隻有一萬陷陣營,頂著洶湧的逆流,繼續朝昭武軍衝去。
柳知捷並不指望他們力挽狂瀾,實際上他們也做不到;隻希望能暫時擋住昭武軍,盡可能讓更多的人撤迴城內。
韋睿、劉軒早已等待多時,各自帶數千騎兵,疾速朝齊軍衝去。
步卒無論跑多快,也不可能跑得過戰馬。
眨眼間,騎兵飛奔而來,彎腰、揮刀、頭顱飛起。
鐵騎如龍,縱橫馳騁;所過之處,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不是所有騎兵都使用長刀,本著一寸長一寸強;韋睿之前有向沈寧提議,半數騎兵可改用長槍,更方便於先發製人。
齊軍陷陣營所用的斬馬刀,長度上略短於昭武軍所用的長槍。
再加上騎兵的速度優勢,這使得陷陣營對騎兵的威脅大為減輕。
即使如此,陷陣營並未迅速崩潰,依然拚命攔截昭武軍。
見已有數千齊軍逃迴長沙城內,沈寧再無保留,果斷下令全軍衝殺。
十多萬昭武軍,如排山倒海之勢,唿嘯而來!
齊軍驚恐下,毫無戰意,甚至連陷陣營也堅持不住。
昭武軍士卒知勝局已定,表情興奮,漫山遍野的追殺潰兵。
齊軍能逃則逃,逃不掉則果斷投降。
沈寧的目標不僅僅是聚殲齊軍,更想趁亂殺入長沙城內。
隻有拿下長沙城,才能給這場近三個月的大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柳知捷猜到昭武軍的打算,急聲道:“有多少人進城了?”
“不到兩萬人。”柳思行擦了擦臉上汗漬,連忙道。
“還是太慢了!”
劉軒率騎兵衝的很猛,距城門已不到兩裏。
沈寧特意交代過他,不要管那些敗兵,務必盡快殺入城內。
柳知捷心中萬分焦急,不斷催促麾下加速撤迴城內。
見劉軒越來越近,柳知捷緊咬牙關,目眥欲裂。
“父親,趕緊進城吧,不然就來不及了!”柳思行慌忙道。
也不等柳知捷迴話,令親兵強行把他帶入城內。
劉軒延眼神無比亢奮,他距城門已不到百步。
突然,城門迅速關上。
劉軒大急,連忙翻身下馬,和士兵一起用力推著城門。
見實在推不動,又派親兵緊急傳話後方,讓送來攻城巨木。
趁著城門內沒有被徹底堵死,他想盡快把城門撞開。
由於戰場過於混亂,親兵穿過道道人牆,好不容易聯係到後方。
等把巨木送來時,城門內已被齊軍堵死。
無論昭武軍撞擊多麽猛烈,始終無法將其撞開。
劉軒無奈,一邊派人通知沈寧,一邊追殺逃兵。
..........
見城門緊閉,數萬名沒來得及進城的齊軍,徹底陷入了絕望。
大部分人放下兵器,選擇了投降。
沈寧留史牧、陳哲等人打掃戰場,收攏降兵。
自己則指揮大軍,進攻長沙城。
他想齊軍剛剛大敗,士卒驚慌失措,或許有機會趁機而下。
城下,無數昭武軍扛著雲梯,朝城牆飛奔而去。
長沙被柳知捷經營數月,城內守城器械充足。
昭武軍剛一攀爬雲梯,無數石塊、箭矢、火油,從城頭砸下。
攻打了半個時辰,隻有寥寥數人登上城牆。
陳祿不甘心,帶兵衝了一次又一次,始終無法在牆頭站穩腳跟,反而左臂被砍了一刀。
“柳知捷已有準備,且將士疲憊,早已無力再戰,今日隻能到此為止了。”石艾淡淡道。
沈寧略有些遺憾,也隻能收兵了。
...................................................
城頭上,柳知捷見昭武軍緩緩退去。
再也堅持不住,頹然的坐到了地上。
“老夫無能,愧對朝廷!愧對陛下!”柳知捷仰天長歎,眼眶濕潤。
韓振葉更是跪地不起,扯開嗓子,放聲大哭。
秦錦峰、柳思行等人麵色慘白,默然不語。
此戰敗的太慘,遠超眾人想象。
齊軍死傷加上投降的,損失不下十萬人,再也沒有了野戰的實力。
這一戰,更是打碎了齊軍的脊梁。
軍中士氣低落,沒人願意出城交戰。
接下來,死守城池,等待援兵,是唯一的選擇。
好一會後,看到柳知捷還坐在地上,擔心他的身體。
柳思行安慰道:“父親殫精竭慮,將昭武軍擋在長沙以西將近三個月;已經盡了全力,相信朝廷不會怪罪父親的。”
這話沒起到多大效果,柳知捷眼中仍有濃濃的憂慮。
他知道,此戰消息傳到金陵後,必然震驚朝野。
不僅將有更多人主動聯絡秦國,賣主求榮;淮南劉康、閩地鄭傳彬,也有可能立刻大舉進攻。
“你去統計下,城內具體還有多少兵力?”
“是。”
不一會,柳思行迴來道:“父親,加上之前訓練的青壯,總共四萬兩千餘人,其中有三千人負傷。”
“糧草呢?”
“足以支撐二十日左右。”
柳知捷表情苦澀,“即日起,城內糧食實施管製;包括我在內,所有人每日最多兩頓。”
現如今別說退到南昌,連出城都不可能。
要想在援兵趕到前守住長沙,糧草是重中之重。
...........
與愁雲慘淡的齊軍不同,昭武軍大營內,到處是一片歡聲笑語。
雖說昭武軍也有不少傷亡,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為讓將士沒有後顧之憂,秦國在發放撫恤這方麵,從不吝嗇。
曾經李昭發現有人吞沒陣亡將士的撫恤金,立刻在軍營內,當眾將其淩遲處死,並將其全家貶為奴籍。
沈寧迴到軍營,卸下身上重壓後,長長鬆了一口氣。
毫不誇張的講,此戰比夷陵之戰還要艱難。
兩軍對峙以來,沈寧實行的策略是:兵分多路,三麵合擊,層層施壓。
全天下隻有一個柳知捷,其分身乏術;已七旬之軀,更加難以應付。
如果對手是別人,沈寧才不會這麽麻煩,直接就帶大軍殺過去了。
不一會,眾將領有說有笑走入大帳。
誰都明白,打贏了這一戰,意味著什麽。
眾人表情興奮,仿佛看到了金陵城在向他們招手。
至於齊國會不會派援兵,眾人並不太在意。
柳知捷十幾萬大軍都幹掉了,區區的幾萬援兵,又能做到了什麽。
等眾人稍微安靜點後,沈寧看向石艾,“我軍若強攻長沙城,一月內可否將其拿下?”
“長沙乃堅城,柳知捷還在城內,且裏麵起碼有三、四萬兵力;如果強攻,恐怕難度不下之前的襄陽之戰。”石艾沉聲道。
沈寧稍作思索,笑了笑,“那就先圍著吧。”
接下來,事情簡單許多。
一邊派石艾率重兵圍城,又遣韋睿率兩萬步騎,在長沙以東駐紮,隨時準備攔截齊國的援兵。
同時,立刻派人坐船前往成都,向李昭報捷。
如此大好機會,昭武軍當然不會錯過。
將士們奮力奔跑,緊緊貼在齊軍後麵,瘋狂的殺戮。
齊軍士兵逃亡哪裏,他們就追到哪裏。
仿佛猛獸在追逐獵物一般,勢必要將敵人趕入絕路。
齊軍的亡命之路,很快變成一條死亡之路。
放眼望去,遍地是橫七豎八的屍體,極為血腥。
柳知捷心如刀割,全身在微微顫抖,不忍直視齊軍的慘狀。
隻有一萬陷陣營,頂著洶湧的逆流,繼續朝昭武軍衝去。
柳知捷並不指望他們力挽狂瀾,實際上他們也做不到;隻希望能暫時擋住昭武軍,盡可能讓更多的人撤迴城內。
韋睿、劉軒早已等待多時,各自帶數千騎兵,疾速朝齊軍衝去。
步卒無論跑多快,也不可能跑得過戰馬。
眨眼間,騎兵飛奔而來,彎腰、揮刀、頭顱飛起。
鐵騎如龍,縱橫馳騁;所過之處,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不是所有騎兵都使用長刀,本著一寸長一寸強;韋睿之前有向沈寧提議,半數騎兵可改用長槍,更方便於先發製人。
齊軍陷陣營所用的斬馬刀,長度上略短於昭武軍所用的長槍。
再加上騎兵的速度優勢,這使得陷陣營對騎兵的威脅大為減輕。
即使如此,陷陣營並未迅速崩潰,依然拚命攔截昭武軍。
見已有數千齊軍逃迴長沙城內,沈寧再無保留,果斷下令全軍衝殺。
十多萬昭武軍,如排山倒海之勢,唿嘯而來!
齊軍驚恐下,毫無戰意,甚至連陷陣營也堅持不住。
昭武軍士卒知勝局已定,表情興奮,漫山遍野的追殺潰兵。
齊軍能逃則逃,逃不掉則果斷投降。
沈寧的目標不僅僅是聚殲齊軍,更想趁亂殺入長沙城內。
隻有拿下長沙城,才能給這場近三個月的大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柳知捷猜到昭武軍的打算,急聲道:“有多少人進城了?”
“不到兩萬人。”柳思行擦了擦臉上汗漬,連忙道。
“還是太慢了!”
劉軒率騎兵衝的很猛,距城門已不到兩裏。
沈寧特意交代過他,不要管那些敗兵,務必盡快殺入城內。
柳知捷心中萬分焦急,不斷催促麾下加速撤迴城內。
見劉軒越來越近,柳知捷緊咬牙關,目眥欲裂。
“父親,趕緊進城吧,不然就來不及了!”柳思行慌忙道。
也不等柳知捷迴話,令親兵強行把他帶入城內。
劉軒延眼神無比亢奮,他距城門已不到百步。
突然,城門迅速關上。
劉軒大急,連忙翻身下馬,和士兵一起用力推著城門。
見實在推不動,又派親兵緊急傳話後方,讓送來攻城巨木。
趁著城門內沒有被徹底堵死,他想盡快把城門撞開。
由於戰場過於混亂,親兵穿過道道人牆,好不容易聯係到後方。
等把巨木送來時,城門內已被齊軍堵死。
無論昭武軍撞擊多麽猛烈,始終無法將其撞開。
劉軒無奈,一邊派人通知沈寧,一邊追殺逃兵。
..........
見城門緊閉,數萬名沒來得及進城的齊軍,徹底陷入了絕望。
大部分人放下兵器,選擇了投降。
沈寧留史牧、陳哲等人打掃戰場,收攏降兵。
自己則指揮大軍,進攻長沙城。
他想齊軍剛剛大敗,士卒驚慌失措,或許有機會趁機而下。
城下,無數昭武軍扛著雲梯,朝城牆飛奔而去。
長沙被柳知捷經營數月,城內守城器械充足。
昭武軍剛一攀爬雲梯,無數石塊、箭矢、火油,從城頭砸下。
攻打了半個時辰,隻有寥寥數人登上城牆。
陳祿不甘心,帶兵衝了一次又一次,始終無法在牆頭站穩腳跟,反而左臂被砍了一刀。
“柳知捷已有準備,且將士疲憊,早已無力再戰,今日隻能到此為止了。”石艾淡淡道。
沈寧略有些遺憾,也隻能收兵了。
...................................................
城頭上,柳知捷見昭武軍緩緩退去。
再也堅持不住,頹然的坐到了地上。
“老夫無能,愧對朝廷!愧對陛下!”柳知捷仰天長歎,眼眶濕潤。
韓振葉更是跪地不起,扯開嗓子,放聲大哭。
秦錦峰、柳思行等人麵色慘白,默然不語。
此戰敗的太慘,遠超眾人想象。
齊軍死傷加上投降的,損失不下十萬人,再也沒有了野戰的實力。
這一戰,更是打碎了齊軍的脊梁。
軍中士氣低落,沒人願意出城交戰。
接下來,死守城池,等待援兵,是唯一的選擇。
好一會後,看到柳知捷還坐在地上,擔心他的身體。
柳思行安慰道:“父親殫精竭慮,將昭武軍擋在長沙以西將近三個月;已經盡了全力,相信朝廷不會怪罪父親的。”
這話沒起到多大效果,柳知捷眼中仍有濃濃的憂慮。
他知道,此戰消息傳到金陵後,必然震驚朝野。
不僅將有更多人主動聯絡秦國,賣主求榮;淮南劉康、閩地鄭傳彬,也有可能立刻大舉進攻。
“你去統計下,城內具體還有多少兵力?”
“是。”
不一會,柳思行迴來道:“父親,加上之前訓練的青壯,總共四萬兩千餘人,其中有三千人負傷。”
“糧草呢?”
“足以支撐二十日左右。”
柳知捷表情苦澀,“即日起,城內糧食實施管製;包括我在內,所有人每日最多兩頓。”
現如今別說退到南昌,連出城都不可能。
要想在援兵趕到前守住長沙,糧草是重中之重。
...........
與愁雲慘淡的齊軍不同,昭武軍大營內,到處是一片歡聲笑語。
雖說昭武軍也有不少傷亡,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為讓將士沒有後顧之憂,秦國在發放撫恤這方麵,從不吝嗇。
曾經李昭發現有人吞沒陣亡將士的撫恤金,立刻在軍營內,當眾將其淩遲處死,並將其全家貶為奴籍。
沈寧迴到軍營,卸下身上重壓後,長長鬆了一口氣。
毫不誇張的講,此戰比夷陵之戰還要艱難。
兩軍對峙以來,沈寧實行的策略是:兵分多路,三麵合擊,層層施壓。
全天下隻有一個柳知捷,其分身乏術;已七旬之軀,更加難以應付。
如果對手是別人,沈寧才不會這麽麻煩,直接就帶大軍殺過去了。
不一會,眾將領有說有笑走入大帳。
誰都明白,打贏了這一戰,意味著什麽。
眾人表情興奮,仿佛看到了金陵城在向他們招手。
至於齊國會不會派援兵,眾人並不太在意。
柳知捷十幾萬大軍都幹掉了,區區的幾萬援兵,又能做到了什麽。
等眾人稍微安靜點後,沈寧看向石艾,“我軍若強攻長沙城,一月內可否將其拿下?”
“長沙乃堅城,柳知捷還在城內,且裏麵起碼有三、四萬兵力;如果強攻,恐怕難度不下之前的襄陽之戰。”石艾沉聲道。
沈寧稍作思索,笑了笑,“那就先圍著吧。”
接下來,事情簡單許多。
一邊派石艾率重兵圍城,又遣韋睿率兩萬步騎,在長沙以東駐紮,隨時準備攔截齊國的援兵。
同時,立刻派人坐船前往成都,向李昭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