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返迴成都當天,正好是十二月三十,即天成二十八年的最後一天。
按照前世的習慣,李昭叫上了王妃朱瑩,另外派人去喚幾個兄弟姐妹,打算一起吃頓飯。
他作為長兄,李齊不在,這事也隻能他來主持。
二妹李雨青、三弟李睿、四弟李策等人來到成都後,也就逢年過節時,能和李昭見上麵,平時很少聚在一起。
李昭每人送了一處府邸,府裏有數名仆人,生活方麵從未苛待過他們。
眾人收到消息後,沒有耽擱,帶上禮物,很快來到了秦王府。
當然,李炎並未出現;李雲欣表示身體不適,也沒有來。
李昭原以為會有人詢問,他事先已編好了理由。詭異的是,沒人覺得奇怪,仿佛這一切很正常。
酒宴上,眾人談笑風生、觥籌交錯,看上去兄弟情深。
然而,李昭隱隱感覺到一絲疏離感。眾人熱情似火的麵龐下,藏著別樣心思。
這種心思,並不是惡意,而是更為複雜,甚至含有一絲畏懼。
李昭鬱悶的是,李雨青一直低著頭,自始至終沒有抬頭看過他。
每當看向她時,李雨青神色慌張,連忙假裝吃東西,避開李昭的目光。
李昭很快反應過來,因為李雲欣一事,引起她的誤會。心中無語,李雲欣和我名為姐弟,實則是異父異母,沒半點血緣關係;你和我卻是親兄妹,我還不至於禽獸到這種地步。
“若我記得沒錯,明年二妹二十了吧。”李昭問道。
這個年紀在當今世道,早已到了成親的年齡。
眾人怔了怔,李策道:“二姐之前和獨孤家定下婚約,後因家中蒙難,此事也就取消了。”
李昭心中一動,他繼承了原身所有的記憶,自然是知道李雨青一事;但李策卻專門講了一遍,唯恐李昭不知道。
或許,他們也覺得,如今的李昭不是曾經的“李昭”。
畢竟,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言談舉止等方麵,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李昭佯裝沒聽出來,微笑道:“無論是軍中,或者成都城裏的青年俊傑;你若有看上的,可盡管和我說。”
“謝兄長。”李雨青淡淡道,臉上並無多少喜色。
李昭突然覺得有點索然無味,這場酒宴,也在平淡中收場。
眾人離開後,朱瑩邊吃著東西,邊問道:“大王莫非心情不好。”
“為何這麽說?”李昭道。
“妾身在大王身邊這麽多年,怎麽可能看不出來。在妾身看來,大王沒必要因某些瑣事煩心。若有人不知趣,那就狠狠教訓他們一頓。”
“繼續說。”李昭來了興趣。
“你是秦國的王,何必關心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看誰敢廢話?”
“哈哈.........。”李昭心情大悅,笑道:“說的好。”
朱瑩眨了眨明亮亮的大眼睛,坐到李昭麵前,“要不要妾身給你唱個小曲。”
“這個.........,還是算了吧。”李昭麵露苦色。
朱瑩唱歌,難聽無比,偏偏她自己還不自覺。
................................................................................................................
正月初一,成都下起了大雪。
成都官員、將領、豪強等,冒著鵝毛大雪,一大早就來給李昭拜年。
當然,沒有人是空手來的。
從早上到傍晚,李昭就沒休息過,不停接待來賓,且說著高度重複的話。
南中的高家,家主高軒親自趕到成都,為了見李昭一麵,送來了二十箱金銀珠寶。
李昭很高興,公開表揚高家,稱其為國解憂,乃大秦忠貞之士。
像字畫、瓷器、奇珍異寶之類的,李昭並不是很感興趣,又不能充作軍餉。黃金白銀,才是他的最愛。
此事一經傳出,一眾豪強大戶,以及家裏有礦的官員,連忙又送來大批金銀。
僅一天時間,李昭籌集到的軍餉,起碼夠五萬大軍消耗一、兩個月。
到了晚上,秦王府裏再次舉辦一場酒宴。
與昨天不同,這次隻有李昭和後院的妻妾。
屋外還在下著大雪,寒冷刺骨,屋內卻溫暖如春。
李昭欣慰的是,眾人表現的很自然。並未像李睿、李策那樣,在李昭麵前刻意的偽裝。
實際上,由於李若晗、鄧永清、薑雪穎、南宮音等人向來佛係,整天閉門不出;迄今為止,李昭和後院眾女,從未聚在一起吃過飯。
不出意外的話,也就一年一次,實屬難得。
李若晗曾經是一寨之主,酒量絲毫不在李昭之下。
李昭見她心情不錯,和她連碰數杯,實在拚不過她,假裝吃菜,這才沒有倒下。
鄧永清、朱瑩有孕在身,沒有飲酒。
韓詩璃與往常不同,極為安靜。
讓李昭深感意外的是,薑雪穎竟然會飲酒。
此女坐下後,也不和其他人交流;自顧自連飲數杯,始終麵不改色。
說來也奇葩,明明是自己的女人,他算上今天,一共才見薑雪穎三次麵。
沒辦法,雖此女有沉魚落雁之美;但性格過於平淡,很難引起李昭興趣。
不過李昭後來也想了想,薑雪穎大概率是不喜歡他的。
這也正常,畢竟是政治聯姻,兩人本就沒有絲毫感情基礎。
不喜歡就不喜歡吧,入了秦王府,也不可能放她離開。
李昭還沒大度到,把自己的女人拱手讓人。
南宮音和劉瑩瑩也來了,南宮音往李昭這邊看了幾眼,神色複雜。
李昭察覺到了,假裝沒注意。
昨天朱瑩說的沒錯,他是秦國的王,有的事情,本就無需在意。
按照前世的習慣,李昭叫上了王妃朱瑩,另外派人去喚幾個兄弟姐妹,打算一起吃頓飯。
他作為長兄,李齊不在,這事也隻能他來主持。
二妹李雨青、三弟李睿、四弟李策等人來到成都後,也就逢年過節時,能和李昭見上麵,平時很少聚在一起。
李昭每人送了一處府邸,府裏有數名仆人,生活方麵從未苛待過他們。
眾人收到消息後,沒有耽擱,帶上禮物,很快來到了秦王府。
當然,李炎並未出現;李雲欣表示身體不適,也沒有來。
李昭原以為會有人詢問,他事先已編好了理由。詭異的是,沒人覺得奇怪,仿佛這一切很正常。
酒宴上,眾人談笑風生、觥籌交錯,看上去兄弟情深。
然而,李昭隱隱感覺到一絲疏離感。眾人熱情似火的麵龐下,藏著別樣心思。
這種心思,並不是惡意,而是更為複雜,甚至含有一絲畏懼。
李昭鬱悶的是,李雨青一直低著頭,自始至終沒有抬頭看過他。
每當看向她時,李雨青神色慌張,連忙假裝吃東西,避開李昭的目光。
李昭很快反應過來,因為李雲欣一事,引起她的誤會。心中無語,李雲欣和我名為姐弟,實則是異父異母,沒半點血緣關係;你和我卻是親兄妹,我還不至於禽獸到這種地步。
“若我記得沒錯,明年二妹二十了吧。”李昭問道。
這個年紀在當今世道,早已到了成親的年齡。
眾人怔了怔,李策道:“二姐之前和獨孤家定下婚約,後因家中蒙難,此事也就取消了。”
李昭心中一動,他繼承了原身所有的記憶,自然是知道李雨青一事;但李策卻專門講了一遍,唯恐李昭不知道。
或許,他們也覺得,如今的李昭不是曾經的“李昭”。
畢竟,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言談舉止等方麵,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李昭佯裝沒聽出來,微笑道:“無論是軍中,或者成都城裏的青年俊傑;你若有看上的,可盡管和我說。”
“謝兄長。”李雨青淡淡道,臉上並無多少喜色。
李昭突然覺得有點索然無味,這場酒宴,也在平淡中收場。
眾人離開後,朱瑩邊吃著東西,邊問道:“大王莫非心情不好。”
“為何這麽說?”李昭道。
“妾身在大王身邊這麽多年,怎麽可能看不出來。在妾身看來,大王沒必要因某些瑣事煩心。若有人不知趣,那就狠狠教訓他們一頓。”
“繼續說。”李昭來了興趣。
“你是秦國的王,何必關心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看誰敢廢話?”
“哈哈.........。”李昭心情大悅,笑道:“說的好。”
朱瑩眨了眨明亮亮的大眼睛,坐到李昭麵前,“要不要妾身給你唱個小曲。”
“這個.........,還是算了吧。”李昭麵露苦色。
朱瑩唱歌,難聽無比,偏偏她自己還不自覺。
................................................................................................................
正月初一,成都下起了大雪。
成都官員、將領、豪強等,冒著鵝毛大雪,一大早就來給李昭拜年。
當然,沒有人是空手來的。
從早上到傍晚,李昭就沒休息過,不停接待來賓,且說著高度重複的話。
南中的高家,家主高軒親自趕到成都,為了見李昭一麵,送來了二十箱金銀珠寶。
李昭很高興,公開表揚高家,稱其為國解憂,乃大秦忠貞之士。
像字畫、瓷器、奇珍異寶之類的,李昭並不是很感興趣,又不能充作軍餉。黃金白銀,才是他的最愛。
此事一經傳出,一眾豪強大戶,以及家裏有礦的官員,連忙又送來大批金銀。
僅一天時間,李昭籌集到的軍餉,起碼夠五萬大軍消耗一、兩個月。
到了晚上,秦王府裏再次舉辦一場酒宴。
與昨天不同,這次隻有李昭和後院的妻妾。
屋外還在下著大雪,寒冷刺骨,屋內卻溫暖如春。
李昭欣慰的是,眾人表現的很自然。並未像李睿、李策那樣,在李昭麵前刻意的偽裝。
實際上,由於李若晗、鄧永清、薑雪穎、南宮音等人向來佛係,整天閉門不出;迄今為止,李昭和後院眾女,從未聚在一起吃過飯。
不出意外的話,也就一年一次,實屬難得。
李若晗曾經是一寨之主,酒量絲毫不在李昭之下。
李昭見她心情不錯,和她連碰數杯,實在拚不過她,假裝吃菜,這才沒有倒下。
鄧永清、朱瑩有孕在身,沒有飲酒。
韓詩璃與往常不同,極為安靜。
讓李昭深感意外的是,薑雪穎竟然會飲酒。
此女坐下後,也不和其他人交流;自顧自連飲數杯,始終麵不改色。
說來也奇葩,明明是自己的女人,他算上今天,一共才見薑雪穎三次麵。
沒辦法,雖此女有沉魚落雁之美;但性格過於平淡,很難引起李昭興趣。
不過李昭後來也想了想,薑雪穎大概率是不喜歡他的。
這也正常,畢竟是政治聯姻,兩人本就沒有絲毫感情基礎。
不喜歡就不喜歡吧,入了秦王府,也不可能放她離開。
李昭還沒大度到,把自己的女人拱手讓人。
南宮音和劉瑩瑩也來了,南宮音往李昭這邊看了幾眼,神色複雜。
李昭察覺到了,假裝沒注意。
昨天朱瑩說的沒錯,他是秦國的王,有的事情,本就無需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