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石艾領兵出征,不是李昭一時興起,更不是因為他名字裏帶個“艾”字。
上次漢中之戰時,石艾有多次獻計,李昭基本全部采納。為昭武軍奪取漢中,立下了很大功勞。
沈寧謀略不輸石艾,但沈寧不是武將,倒像個書生,身體不夠強壯。這次奇襲成都要走的山路,不是一般的險峻,他那副身板,估計扛不住;要是不小心跌落懸崖,李昭能後悔死。且經過此次大勝,齊帝薑寧賢就是再蠢,也不會再耽擱下去。估計要不了多久,數萬齊軍就會殺到漢中;此戰不會太輕鬆,有沈寧在身邊,李昭能更放心些。
至於其他人,要麽謀略不足,要麽另有重任。思來想去,還是石艾最合適。且黑冰台在關中的密探有傳來消息,河北又有藩鎮鬧事。一個月前,獨孤淩率數萬鐵騎從潼關出發,進入洛陽,隨時準備殺往河北。魏國目前大概率不會攻打漢中,石艾可暫時不用留在北麵。
收到傳令後,石艾沒有片刻耽擱,很快抵達南鄭。
李昭正在府邸裏吃午飯,聽說石艾來了,心中有些意外竟來的這麽快,讓下人引他入府。
“末將見過大帥。”石艾抱拳道。
“辛苦了,你用過飯了嗎?”
“路上吃了些幹糧。”
“坐下來再吃點,我們邊吃邊聊。”
“謝大帥。”石艾坐下後,侍女很快添了副碗筷。
李昭問道:“你可知本帥為什麽要叫你來?”
石艾剛往嘴裏放入一塊肥肉,尚未咽下,說話支支吾吾,神情略有點窘迫。
李昭見狀,輕笑道:“你別急,慢慢吃。”
侍女立刻端過來一杯水,石艾拿起水杯,猛灌兩口,“末將失禮了,望大帥見諒。”
“無妨,小事而已。”
“末將不知大帥要做什麽,但猜測應該是和蜀地有關。”石艾道。
“在劍門關以西有一條小路,此路極其的險峻,皆是高山峻嶺。我給你兩萬兵馬,從此處殺入蜀地,偷襲成都。”李昭直言道。
“末將遵命。”
見石艾答應的如此爽快,李昭有些不放心,“你可知此路,有多麽的難走?”
“蜀道之難,天下皆知。”
“本次出兵,你要做的事,僅僅隻是攻占成都嗎?”李昭定定看向石艾,期望能聽到滿意的迴答。
石艾思索片刻,道:“兩萬兵力,即使攻克成都,也拿不下蜀地。大帥要末將做的,應該有兩件事。其一,牽製蜀地齊軍,使其不能大舉出兵漢中。其二,從背後威脅劍門關,即使攻不下劍門,也要截斷其糧道;沒了糧食,劍門關不攻自潰。昭武軍可從劍門殺入蜀地。”說完,繼續悶頭幹飯。
“不錯,你說的很好。”李昭心情大妙,石艾對他的戰略規劃,理解的非常透徹。
隻要石艾帶兵殺入蜀地,成功牽製了當地齊軍,將大大減輕漢中的軍事壓力。李昭手中約還有六萬昭武軍和一萬多降卒,能更從容的麵對即將到來的齊國大軍。
“降將馬言斌此次隨你出征,或許有地方能幫到你;還有陳祿你也可帶上,這小子武藝還算不錯。除了糧草,斧鑿、麻繩等物務必帶齊。若擔心有人路上生病,也可帶幾名郎中。本帥給你十日準備時間,十日後出發。”此行絕對算得上是一場軍事冒險,即使相信石艾的本事,李昭也不免要多說兩句。
“是。”
“還有其他需要本帥幫你做的嗎?”
“沒有。”石艾一如既往的言簡意賅。
“進入蜀地後,若有必要,你可自行在蜀地招募士卒。”李昭道。
石艾略有些驚訝,按照軍規,任何一名昭武軍將領,都不允許私自招募兵馬。鄭重道:“請大帥放心,末將絕不會讓大帥失望。”
..................................................
陳冉尚不知道馬言斌兵敗之事,他這兩天心情不是很好。嫡長子病情越來越重,次子陳子圖又不知去向。唯有庶子陳子弘,經常守在他大哥的床邊,讓陳冉心中有少許安慰。
喚來府內管家,詢問陳子圖去哪裏了?管家也說不知道,言陳澄經常為二公子辦事,或許他知道。
陳冉又把陳澄叫到他書房,詢問陳子圖人在何處?見陳澄吞吞吐吐,陳冉心中有不好的預感,厲聲道:“莫非又派人去找張家那女子了?我不是說了嗎,讓他不要再找了。”
“二公子,他.........,他出劍門關了。”陳澄心中害怕,結結巴巴道。
“什麽!他竟然去了漢中,這個混賬東西。”陳冉氣的站了起來,問道:“他去漢中帶了哪些人?”
“二公子想要帶走劍門關守軍。”
陳冉心頭猛然一震,意識到情況不太對勁,死死盯著陳澄:“到底是怎麽迴事?全部和我說來。”
陳澄不敢隱瞞,一五一十說了陳子圖偽造信函,打算欺騙馬言斌之事。
陳冉聽完,又驚又怒,萬萬沒想到,陳子圖竟膽大包天到這種地步。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府邸內,除了你之外,可還有其他人知道此事?”
“其他人皆隨公子出了劍門關,府邸裏隻有小的一人知道此事。請老爺放心,小的一定會守口如瓶。”
“好,很好。”陳冉眼神異樣。
兩人正說話時,下人來報,劍門關副將魏弘陽求見。
“我先去見見他,你在書房裏等我,莫要離開。”
陳冉走後沒多久,數名親兵進入書房,用繩子將陳澄勒死。
魏弘陽神色急切,見到陳冉後,說道:“見過陳大人。”
“發生了何事,魏將軍為何如此慌張?”陳冉疑惑道。
魏弘陽將齊軍慘敗,昭武軍攻打劍門一事,詳細對陳冉講了一遍。
陳冉聽完愣了許久,仿佛一道晴天霹靂狠狠打在他身上。這可是整整三萬齊軍,他該如何向朝廷交代。朝廷即將出兵漢中,蜀地在此關鍵之時,遭此大敗。他不知道,太子和中書令還會不會保他。
陳冉怒道:“馬言斌貪功冒進,擅開劍門關,本刺史絕饒不了他。”
上次漢中之戰時,石艾有多次獻計,李昭基本全部采納。為昭武軍奪取漢中,立下了很大功勞。
沈寧謀略不輸石艾,但沈寧不是武將,倒像個書生,身體不夠強壯。這次奇襲成都要走的山路,不是一般的險峻,他那副身板,估計扛不住;要是不小心跌落懸崖,李昭能後悔死。且經過此次大勝,齊帝薑寧賢就是再蠢,也不會再耽擱下去。估計要不了多久,數萬齊軍就會殺到漢中;此戰不會太輕鬆,有沈寧在身邊,李昭能更放心些。
至於其他人,要麽謀略不足,要麽另有重任。思來想去,還是石艾最合適。且黑冰台在關中的密探有傳來消息,河北又有藩鎮鬧事。一個月前,獨孤淩率數萬鐵騎從潼關出發,進入洛陽,隨時準備殺往河北。魏國目前大概率不會攻打漢中,石艾可暫時不用留在北麵。
收到傳令後,石艾沒有片刻耽擱,很快抵達南鄭。
李昭正在府邸裏吃午飯,聽說石艾來了,心中有些意外竟來的這麽快,讓下人引他入府。
“末將見過大帥。”石艾抱拳道。
“辛苦了,你用過飯了嗎?”
“路上吃了些幹糧。”
“坐下來再吃點,我們邊吃邊聊。”
“謝大帥。”石艾坐下後,侍女很快添了副碗筷。
李昭問道:“你可知本帥為什麽要叫你來?”
石艾剛往嘴裏放入一塊肥肉,尚未咽下,說話支支吾吾,神情略有點窘迫。
李昭見狀,輕笑道:“你別急,慢慢吃。”
侍女立刻端過來一杯水,石艾拿起水杯,猛灌兩口,“末將失禮了,望大帥見諒。”
“無妨,小事而已。”
“末將不知大帥要做什麽,但猜測應該是和蜀地有關。”石艾道。
“在劍門關以西有一條小路,此路極其的險峻,皆是高山峻嶺。我給你兩萬兵馬,從此處殺入蜀地,偷襲成都。”李昭直言道。
“末將遵命。”
見石艾答應的如此爽快,李昭有些不放心,“你可知此路,有多麽的難走?”
“蜀道之難,天下皆知。”
“本次出兵,你要做的事,僅僅隻是攻占成都嗎?”李昭定定看向石艾,期望能聽到滿意的迴答。
石艾思索片刻,道:“兩萬兵力,即使攻克成都,也拿不下蜀地。大帥要末將做的,應該有兩件事。其一,牽製蜀地齊軍,使其不能大舉出兵漢中。其二,從背後威脅劍門關,即使攻不下劍門,也要截斷其糧道;沒了糧食,劍門關不攻自潰。昭武軍可從劍門殺入蜀地。”說完,繼續悶頭幹飯。
“不錯,你說的很好。”李昭心情大妙,石艾對他的戰略規劃,理解的非常透徹。
隻要石艾帶兵殺入蜀地,成功牽製了當地齊軍,將大大減輕漢中的軍事壓力。李昭手中約還有六萬昭武軍和一萬多降卒,能更從容的麵對即將到來的齊國大軍。
“降將馬言斌此次隨你出征,或許有地方能幫到你;還有陳祿你也可帶上,這小子武藝還算不錯。除了糧草,斧鑿、麻繩等物務必帶齊。若擔心有人路上生病,也可帶幾名郎中。本帥給你十日準備時間,十日後出發。”此行絕對算得上是一場軍事冒險,即使相信石艾的本事,李昭也不免要多說兩句。
“是。”
“還有其他需要本帥幫你做的嗎?”
“沒有。”石艾一如既往的言簡意賅。
“進入蜀地後,若有必要,你可自行在蜀地招募士卒。”李昭道。
石艾略有些驚訝,按照軍規,任何一名昭武軍將領,都不允許私自招募兵馬。鄭重道:“請大帥放心,末將絕不會讓大帥失望。”
..................................................
陳冉尚不知道馬言斌兵敗之事,他這兩天心情不是很好。嫡長子病情越來越重,次子陳子圖又不知去向。唯有庶子陳子弘,經常守在他大哥的床邊,讓陳冉心中有少許安慰。
喚來府內管家,詢問陳子圖去哪裏了?管家也說不知道,言陳澄經常為二公子辦事,或許他知道。
陳冉又把陳澄叫到他書房,詢問陳子圖人在何處?見陳澄吞吞吐吐,陳冉心中有不好的預感,厲聲道:“莫非又派人去找張家那女子了?我不是說了嗎,讓他不要再找了。”
“二公子,他.........,他出劍門關了。”陳澄心中害怕,結結巴巴道。
“什麽!他竟然去了漢中,這個混賬東西。”陳冉氣的站了起來,問道:“他去漢中帶了哪些人?”
“二公子想要帶走劍門關守軍。”
陳冉心頭猛然一震,意識到情況不太對勁,死死盯著陳澄:“到底是怎麽迴事?全部和我說來。”
陳澄不敢隱瞞,一五一十說了陳子圖偽造信函,打算欺騙馬言斌之事。
陳冉聽完,又驚又怒,萬萬沒想到,陳子圖竟膽大包天到這種地步。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府邸內,除了你之外,可還有其他人知道此事?”
“其他人皆隨公子出了劍門關,府邸裏隻有小的一人知道此事。請老爺放心,小的一定會守口如瓶。”
“好,很好。”陳冉眼神異樣。
兩人正說話時,下人來報,劍門關副將魏弘陽求見。
“我先去見見他,你在書房裏等我,莫要離開。”
陳冉走後沒多久,數名親兵進入書房,用繩子將陳澄勒死。
魏弘陽神色急切,見到陳冉後,說道:“見過陳大人。”
“發生了何事,魏將軍為何如此慌張?”陳冉疑惑道。
魏弘陽將齊軍慘敗,昭武軍攻打劍門一事,詳細對陳冉講了一遍。
陳冉聽完愣了許久,仿佛一道晴天霹靂狠狠打在他身上。這可是整整三萬齊軍,他該如何向朝廷交代。朝廷即將出兵漢中,蜀地在此關鍵之時,遭此大敗。他不知道,太子和中書令還會不會保他。
陳冉怒道:“馬言斌貪功冒進,擅開劍門關,本刺史絕饒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