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山北側,魏軍大營,黃錦雲軍帳內。
所有魏軍將領,皆聚在帳內。
“啟稟將軍,方圓十裏,沒有昭武軍蹤跡。斥候又去了更遠的地方,依然沒發現昭武軍。”一名魏軍將領道。
黃錦雲沒有迴話,麵無表情,手指頻繁敲打著桌案。
“屬下知將軍心中的顧慮,但若南麵戰事停歇,齊軍抽出兵力,我軍更難以攻克天澤山。將軍難道沒聽出來嗎,遠處的殺聲雖仍然激烈,但已不如一個時辰前。估計用不了多久,戰鬥就會結束,我軍將白白錯過此次良機。”
“將軍出兵吧,再不出兵悔之晚矣。”
...............
眾將紛紛勸說黃錦雲盡快出兵。
黃錦雲繼續用手指敲擊桌案,速度越來越快。
突然站起身來,大聲道: “迅速集合全軍,攻擊天澤山!”
眾將聞言大喜,連忙去做準備。
綜合各方麵情報,昭武軍並無動作。黃錦雲猶豫良久,終於下定了決心。
初入漢中時,魏軍有八萬兵力,和昭武軍戰鬥損失近萬人,韓青帶走了兩萬,之前和齊軍交戰,損失了數千人。如今大營內兵力,共有四萬六千餘人。
既然決定要戰,就不會再想其它,黃錦雲眼中隻有天澤山。
極短時間內,魏軍完成集結。黃錦雲拔刀,一聲怒吼:“殺!”
數百架拋石車和床弩,向天澤山齊軍陣地,發起猛烈的攻擊。
夏百威心中一沉,魏軍果然殺來了。
此次來襲魏軍明顯不同以往,一上來就用了全力,齊軍很快陷入苦戰。
他隻有三千兵力,剩下齊軍全部被柳思宏帶走。
幸好齊軍有充足的準備,箭矢、滾木之類尚有不少。夏百威占據高處,利用地形優勢,拚命阻擊魏軍。
心中暗下決心,因為他的失誤,導致敵軍繞道殺到天澤山南麵(後麵)。如要彌補先前錯誤,隻能盡可能的守住陣地,時間越久越好。
黃錦雲親自督戰,魏軍所有將領全部參與廝殺,力求最短的時間內攻克齊軍陣地。
...............................................................................................
天澤山十裏外,昭武軍駐地。
斥候來報,魏軍動了,正在猛攻天澤山。
所有昭武軍將領,皆麵色大喜,心中長長鬆了一口氣。黃錦雲這頭老狐狸,終於上鉤了。特麽的,快把我們急死了。
李昭心中也是非常激動,先前壓力實在太大,壓的他快喘不過氣來。
有人已按耐不住,王一貫興奮道:“現在魏軍已出動,正和齊軍交戰。我軍可在背後攻擊魏軍。”
“不行,還沒到時候。魏軍才剛剛出動,士卒銳氣正盛。”李昭搖了搖頭,否定了此建議。
魏軍戰鬥越久,士卒體力消耗越大,昭武軍勝算也就越大。
“我軍駐地有些遠,是否要轉移駐地?”宋俊道。
李昭猶豫了下,“還是再等一等吧。”頓了頓,又道:“通知全軍將士,先吃些幹糧,喝些水,隨時準備開拔。讓斥候繼續監視魏軍動態,不要靠太近,萬萬不能被發現。”
越到關鍵時候,越要保持謹慎。
..........................................
在此之前,魏軍已多次攻打過天澤山陣地,對齊軍戰術戰法有一定的了解。
黃錦雲閑的時候,也會暗自琢磨,使用什麽方法才能攻克齊軍陣地。
此次交戰,黃錦雲的戰術方針很簡單。進攻的同時,想方設法殺傷更多齊軍士卒。
魏軍動用大量兵力猛攻齊軍陣地,齊軍在攔截魏軍的時候,魏軍弓弩手從多個方向,向齊軍士兵射箭。而此時,齊軍士卒基本上來不及舉盾,更容易中箭。
除了箭矢,魏軍拋石車還向齊軍陣地投擲大量巨石和猛火油,場麵極其壯觀。
和李昭一樣,黃錦雲也不做什麽保留,打算一戰而定。
齊軍傷亡數量急劇上升,不到半個時辰,死傷已超數百人。魏軍雖也有傷亡,但黃錦雲兵多,這些傷亡不足以影響魏軍攻勢。
夏百威雙眼血紅,又氣又急;想起在柳思宏麵前發過的誓言,心中萬分不甘。
攥緊拳頭,夏百威對麾下道:“傳令下去,軍中箭矢、巨石、滾木等物,兩個時辰內,務必要全部用完。”
麾下急問道:“若提前用完,我軍如何防守陣地。”
“蠢貨,你難道還看不出來嗎?陣地已岌岌可危,還留這些東西做什麽用?”夏百威怒道。
齊軍防守力度突然加大,魏軍進攻略顯吃力。黃錦雲對此並不擔心,他已看出,齊軍已是強弩之末,離崩潰已為時不遠。
此時,十裏外的昭武軍駐地。
昭武軍斥候將前線戰況,詳細稟告了李昭。
這一次,還沒等眾將說話。李昭立刻下令拔營,往天澤山進發。
即使到了這個時候,李昭依然謹慎。路上,不準任何人舉火把,黑布還要接著用。
深夜,三萬大軍如同一條黑色巨龍,帶著衝天的殺氣,向天澤山撲去。
正在南側激戰的沈寧,得知魏軍已從天澤山北麵開始進攻。暗道:既然魏軍已開始攻擊,過不了多久,大帥那邊必然也會行動。夏百威身邊兵力不足,估計撐不了多久。
立刻叫來楊智,說了兩件事,楊智聽完,麵色驚訝。
柳思宏突然發現,昭武軍一邊後退一邊讓開道路。心中驚喜萬分,雖不知昭武軍為何要這麽做,但機會難得,他已來不及細想,連忙率領殘部退往南鄭。
韓青發現昭武軍的舉動,心中震怒。跑過來質問沈寧,為何要放跑剩下齊軍。
沈寧麵無表情說道:“韓將軍,對不住了。”
韓青還沒明白怎麽迴事,突然,一柄長刀從背後插入。
所有魏軍將領,皆聚在帳內。
“啟稟將軍,方圓十裏,沒有昭武軍蹤跡。斥候又去了更遠的地方,依然沒發現昭武軍。”一名魏軍將領道。
黃錦雲沒有迴話,麵無表情,手指頻繁敲打著桌案。
“屬下知將軍心中的顧慮,但若南麵戰事停歇,齊軍抽出兵力,我軍更難以攻克天澤山。將軍難道沒聽出來嗎,遠處的殺聲雖仍然激烈,但已不如一個時辰前。估計用不了多久,戰鬥就會結束,我軍將白白錯過此次良機。”
“將軍出兵吧,再不出兵悔之晚矣。”
...............
眾將紛紛勸說黃錦雲盡快出兵。
黃錦雲繼續用手指敲擊桌案,速度越來越快。
突然站起身來,大聲道: “迅速集合全軍,攻擊天澤山!”
眾將聞言大喜,連忙去做準備。
綜合各方麵情報,昭武軍並無動作。黃錦雲猶豫良久,終於下定了決心。
初入漢中時,魏軍有八萬兵力,和昭武軍戰鬥損失近萬人,韓青帶走了兩萬,之前和齊軍交戰,損失了數千人。如今大營內兵力,共有四萬六千餘人。
既然決定要戰,就不會再想其它,黃錦雲眼中隻有天澤山。
極短時間內,魏軍完成集結。黃錦雲拔刀,一聲怒吼:“殺!”
數百架拋石車和床弩,向天澤山齊軍陣地,發起猛烈的攻擊。
夏百威心中一沉,魏軍果然殺來了。
此次來襲魏軍明顯不同以往,一上來就用了全力,齊軍很快陷入苦戰。
他隻有三千兵力,剩下齊軍全部被柳思宏帶走。
幸好齊軍有充足的準備,箭矢、滾木之類尚有不少。夏百威占據高處,利用地形優勢,拚命阻擊魏軍。
心中暗下決心,因為他的失誤,導致敵軍繞道殺到天澤山南麵(後麵)。如要彌補先前錯誤,隻能盡可能的守住陣地,時間越久越好。
黃錦雲親自督戰,魏軍所有將領全部參與廝殺,力求最短的時間內攻克齊軍陣地。
...............................................................................................
天澤山十裏外,昭武軍駐地。
斥候來報,魏軍動了,正在猛攻天澤山。
所有昭武軍將領,皆麵色大喜,心中長長鬆了一口氣。黃錦雲這頭老狐狸,終於上鉤了。特麽的,快把我們急死了。
李昭心中也是非常激動,先前壓力實在太大,壓的他快喘不過氣來。
有人已按耐不住,王一貫興奮道:“現在魏軍已出動,正和齊軍交戰。我軍可在背後攻擊魏軍。”
“不行,還沒到時候。魏軍才剛剛出動,士卒銳氣正盛。”李昭搖了搖頭,否定了此建議。
魏軍戰鬥越久,士卒體力消耗越大,昭武軍勝算也就越大。
“我軍駐地有些遠,是否要轉移駐地?”宋俊道。
李昭猶豫了下,“還是再等一等吧。”頓了頓,又道:“通知全軍將士,先吃些幹糧,喝些水,隨時準備開拔。讓斥候繼續監視魏軍動態,不要靠太近,萬萬不能被發現。”
越到關鍵時候,越要保持謹慎。
..........................................
在此之前,魏軍已多次攻打過天澤山陣地,對齊軍戰術戰法有一定的了解。
黃錦雲閑的時候,也會暗自琢磨,使用什麽方法才能攻克齊軍陣地。
此次交戰,黃錦雲的戰術方針很簡單。進攻的同時,想方設法殺傷更多齊軍士卒。
魏軍動用大量兵力猛攻齊軍陣地,齊軍在攔截魏軍的時候,魏軍弓弩手從多個方向,向齊軍士兵射箭。而此時,齊軍士卒基本上來不及舉盾,更容易中箭。
除了箭矢,魏軍拋石車還向齊軍陣地投擲大量巨石和猛火油,場麵極其壯觀。
和李昭一樣,黃錦雲也不做什麽保留,打算一戰而定。
齊軍傷亡數量急劇上升,不到半個時辰,死傷已超數百人。魏軍雖也有傷亡,但黃錦雲兵多,這些傷亡不足以影響魏軍攻勢。
夏百威雙眼血紅,又氣又急;想起在柳思宏麵前發過的誓言,心中萬分不甘。
攥緊拳頭,夏百威對麾下道:“傳令下去,軍中箭矢、巨石、滾木等物,兩個時辰內,務必要全部用完。”
麾下急問道:“若提前用完,我軍如何防守陣地。”
“蠢貨,你難道還看不出來嗎?陣地已岌岌可危,還留這些東西做什麽用?”夏百威怒道。
齊軍防守力度突然加大,魏軍進攻略顯吃力。黃錦雲對此並不擔心,他已看出,齊軍已是強弩之末,離崩潰已為時不遠。
此時,十裏外的昭武軍駐地。
昭武軍斥候將前線戰況,詳細稟告了李昭。
這一次,還沒等眾將說話。李昭立刻下令拔營,往天澤山進發。
即使到了這個時候,李昭依然謹慎。路上,不準任何人舉火把,黑布還要接著用。
深夜,三萬大軍如同一條黑色巨龍,帶著衝天的殺氣,向天澤山撲去。
正在南側激戰的沈寧,得知魏軍已從天澤山北麵開始進攻。暗道:既然魏軍已開始攻擊,過不了多久,大帥那邊必然也會行動。夏百威身邊兵力不足,估計撐不了多久。
立刻叫來楊智,說了兩件事,楊智聽完,麵色驚訝。
柳思宏突然發現,昭武軍一邊後退一邊讓開道路。心中驚喜萬分,雖不知昭武軍為何要這麽做,但機會難得,他已來不及細想,連忙率領殘部退往南鄭。
韓青發現昭武軍的舉動,心中震怒。跑過來質問沈寧,為何要放跑剩下齊軍。
沈寧麵無表情說道:“韓將軍,對不住了。”
韓青還沒明白怎麽迴事,突然,一柄長刀從背後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