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身心洗禮
這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賈瓊等新生跟著陶大春和幾名老生一起下山,步行前往梧桐鎮二十裏外的白河村。
賈瓊依然是那身俠客打扮,不過這次他沒有帶槍,隻戴了劍。
如今學院中有不少人加入了陸羽當初開玩笑般發起的學社——俠社,賈瓊理所當然的被公推為第一任社長。
俠社成員以賈瓊為榜樣,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青衫學子,也可為俠為宗旨。
提倡恢複先秦儒士之風,以天下為己任,重文而不卑武。
他們也和賈瓊一般,平時練武強身,出門時也愛戴劍。
俠社成員現在已經有五十餘人,其中尤以新學子居多。
因此他們這一行人出行,倒好似一群江湖中人一般,新奇的畫麵引得不少路人側目。
白河村在錢塘江邊,隻是個人口百十戶的小村子。
書院在這裏有一處小莊園,有水田兩百多畝。
書院這些分布在浙江各地的大小莊園,是書院專門為學子們曆練準備的,倒不指著這點田產賺錢。
賈瓊他們趕了一上午的路才趕到白河村,莊園裏有幾戶佃農,平時負責看護莊稼,農忙時負責給學子們做飯。
大家趕了一上午的路,先到莊園裏休息吃午飯。
現在已經到了夏季,大家到達白龍村時正好是中午。
日頭毒辣,天氣悶熱。
光是在太陽底下站幾分鍾,就已經曬的人受不了了。
更不用說還得在爛泥地裏彎腰收割稻穀,可以想見,這肯定要比當初砍竹子時還要辛苦多了。
一個熟練的老農,收割一畝稻穀大概也需要五六個小時。
絕大部分學子都是第一次幹這活,七八個小時能收完一畝就不錯了。
這次來白龍村的有四十多名學子,相當於每人需要收割五畝稻子。
算下來,最少也需要四五天時間才能把稻穀割完。
新生們經過“軍訓”,這三個月又跟著賈瓊習武,身體素質都比過去強多了。
大家吃完飯之後,有人就躍躍欲試的準備下地收稻穀,卻被幾個有經驗的老生攔住。
陶大春說道:“現在日頭毒,在這時候收稻子身子可受不了。
再說稻田裏還沒放水,現在也收不了。
大家先休息一下,等日頭沒這麽毒了,咱們先去放田水。
今天早點睡,明天一早,趁著天氣涼爽早點起來收割。”
陸羽問道:“陶師兄,那我們現在幹什麽?”
陶大春說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家今天下午的工作就是磨刀。
你們注意看我們是怎麽磨的,注意一點不要受傷了。”
陶大春等讓佃農從庫房取來磨刀石和鐮刀,可以看到二十幾把鐮刀都已經生鏽了。
陶大春他們先用粗砂石把刀刃宕開,再用細砂石把刃打磨得細膩而鋒利。
這是一個技術活,難度倒是不大,需要的是耐心。
萬鬆書院的學子們都是聰明人,很快就都掌握了,將所有鐮刀全都打磨好。
“師兄,這鐮刀隻有二十多把,我們這麽多人不夠分啊。”
“收割稻穀之後還要打穀子和晾曬。
打穀子才是最累的,所以大家需要輪流來,二十多把鐮刀足夠我們用了。”
新生們第一次收稻穀,他們真的實踐起來才知道,看起來簡單的收稻穀居然有這麽多門道。
而且其中的艱辛,也是超乎想象眾人的。
割稻子需要判斷天氣,最好是在陰天又不下雨的時候,否則隻能一早一晚收。
收完後的兩三天最好是大晴天,這樣方便晾曬。
割稻穀時要留下正好長度的穀杆,太短的話,打穀子的人不注意容易戳傷腳底板。
也不能留得太高,太高了拉半鬥時費勁。
每捆稻穀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握不住,打穀子時容易脫手。
太小三兩下就完事了,影響效率。
而且稻穀要搖擺整齊,方便打穀子的人拿。
打穀子是最累的,先要準備好半鬥(鬥狀容器),木刷(梯狀脫粒工具),擋席(竹片編製縫製,綁在竹條上,用竹條夾在半鬥沿上,防止穀粒飛出半鬥)。
把半鬥扛到田裏,打穀子的人要緊握一把稻穗,揚過肩頭使勁往半鬥裏的木棍刷子上摔。
反複多次,直到穀粒全部掉進半鬥裏。
脫粒完成後,用籮篼把稻穀挑迴來,倒在地壩裏鋪開,根據地壩的大小,確定穀子攤開的厚薄。
首先用寬縫竹筢摟出穀堆裏的稻草葉子,再用推穀木筢全麵攤開。
待基本曬幹水分後,用粗篩籃過濾一遍穀粒中的雜草雜葉。
再逐漸推厚打薄重點翻曬,晴好的天氣下,兩天左右即可完全曬幹。
最後一步是舂米,用石磨和石臼給稻穀脫殼,才能得到我們平時吃的大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新生們這次算是深切的體會到了,這首詩的深刻意義。
他們辛苦了勞作十多天,個個身上被曬成了非洲難民的模樣,隻有臉上因為戴著鬥笠還算白淨。
吃上自己親手收割的稻米的那一刻,那甘甜滋味讓大家終生難忘。
新生們又經曆了一番身心洗禮,深切體會到農民耕種的不易。
起碼在這個時刻,他們對壓榨百姓的貪官汙吏是深惡痛絕的。
去往各處的學子們陸續迴到書院,也帶迴了不少各地的新聞。
其中到杭州灣附近的師兄們帶迴的消息,讓賈瓊感到非常緊張。
五月份的時候,倭寇曾經試圖通過杭州灣進入錢塘江流域,幸好被寧波水師及時發現擊退。
聽說戰鬥進行的非常激烈,大炮聲響了一個多時辰。
倭寇的船被擊沉了幾艘,寧波水師也有損失。
賈瓊聽到這個消息有點擔心,不知道表哥徐山有沒有參加這場戰鬥。
他怕姨媽擔心,所以沒敢跟她說,隻偷偷寫了一封信,托人送去寧波詢問徐山近況。
從迴信裏,賈瓊知道徐山果然也參加了戰鬥,不過他是在主帥艦上,有重重保護,並沒有遇到什麽危險。
這日清晨,天剛蒙蒙亮。
賈瓊等新生跟著陶大春和幾名老生一起下山,步行前往梧桐鎮二十裏外的白河村。
賈瓊依然是那身俠客打扮,不過這次他沒有帶槍,隻戴了劍。
如今學院中有不少人加入了陸羽當初開玩笑般發起的學社——俠社,賈瓊理所當然的被公推為第一任社長。
俠社成員以賈瓊為榜樣,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青衫學子,也可為俠為宗旨。
提倡恢複先秦儒士之風,以天下為己任,重文而不卑武。
他們也和賈瓊一般,平時練武強身,出門時也愛戴劍。
俠社成員現在已經有五十餘人,其中尤以新學子居多。
因此他們這一行人出行,倒好似一群江湖中人一般,新奇的畫麵引得不少路人側目。
白河村在錢塘江邊,隻是個人口百十戶的小村子。
書院在這裏有一處小莊園,有水田兩百多畝。
書院這些分布在浙江各地的大小莊園,是書院專門為學子們曆練準備的,倒不指著這點田產賺錢。
賈瓊他們趕了一上午的路才趕到白河村,莊園裏有幾戶佃農,平時負責看護莊稼,農忙時負責給學子們做飯。
大家趕了一上午的路,先到莊園裏休息吃午飯。
現在已經到了夏季,大家到達白龍村時正好是中午。
日頭毒辣,天氣悶熱。
光是在太陽底下站幾分鍾,就已經曬的人受不了了。
更不用說還得在爛泥地裏彎腰收割稻穀,可以想見,這肯定要比當初砍竹子時還要辛苦多了。
一個熟練的老農,收割一畝稻穀大概也需要五六個小時。
絕大部分學子都是第一次幹這活,七八個小時能收完一畝就不錯了。
這次來白龍村的有四十多名學子,相當於每人需要收割五畝稻子。
算下來,最少也需要四五天時間才能把稻穀割完。
新生們經過“軍訓”,這三個月又跟著賈瓊習武,身體素質都比過去強多了。
大家吃完飯之後,有人就躍躍欲試的準備下地收稻穀,卻被幾個有經驗的老生攔住。
陶大春說道:“現在日頭毒,在這時候收稻子身子可受不了。
再說稻田裏還沒放水,現在也收不了。
大家先休息一下,等日頭沒這麽毒了,咱們先去放田水。
今天早點睡,明天一早,趁著天氣涼爽早點起來收割。”
陸羽問道:“陶師兄,那我們現在幹什麽?”
陶大春說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家今天下午的工作就是磨刀。
你們注意看我們是怎麽磨的,注意一點不要受傷了。”
陶大春等讓佃農從庫房取來磨刀石和鐮刀,可以看到二十幾把鐮刀都已經生鏽了。
陶大春他們先用粗砂石把刀刃宕開,再用細砂石把刃打磨得細膩而鋒利。
這是一個技術活,難度倒是不大,需要的是耐心。
萬鬆書院的學子們都是聰明人,很快就都掌握了,將所有鐮刀全都打磨好。
“師兄,這鐮刀隻有二十多把,我們這麽多人不夠分啊。”
“收割稻穀之後還要打穀子和晾曬。
打穀子才是最累的,所以大家需要輪流來,二十多把鐮刀足夠我們用了。”
新生們第一次收稻穀,他們真的實踐起來才知道,看起來簡單的收稻穀居然有這麽多門道。
而且其中的艱辛,也是超乎想象眾人的。
割稻子需要判斷天氣,最好是在陰天又不下雨的時候,否則隻能一早一晚收。
收完後的兩三天最好是大晴天,這樣方便晾曬。
割稻穀時要留下正好長度的穀杆,太短的話,打穀子的人不注意容易戳傷腳底板。
也不能留得太高,太高了拉半鬥時費勁。
每捆稻穀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握不住,打穀子時容易脫手。
太小三兩下就完事了,影響效率。
而且稻穀要搖擺整齊,方便打穀子的人拿。
打穀子是最累的,先要準備好半鬥(鬥狀容器),木刷(梯狀脫粒工具),擋席(竹片編製縫製,綁在竹條上,用竹條夾在半鬥沿上,防止穀粒飛出半鬥)。
把半鬥扛到田裏,打穀子的人要緊握一把稻穗,揚過肩頭使勁往半鬥裏的木棍刷子上摔。
反複多次,直到穀粒全部掉進半鬥裏。
脫粒完成後,用籮篼把稻穀挑迴來,倒在地壩裏鋪開,根據地壩的大小,確定穀子攤開的厚薄。
首先用寬縫竹筢摟出穀堆裏的稻草葉子,再用推穀木筢全麵攤開。
待基本曬幹水分後,用粗篩籃過濾一遍穀粒中的雜草雜葉。
再逐漸推厚打薄重點翻曬,晴好的天氣下,兩天左右即可完全曬幹。
最後一步是舂米,用石磨和石臼給稻穀脫殼,才能得到我們平時吃的大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新生們這次算是深切的體會到了,這首詩的深刻意義。
他們辛苦了勞作十多天,個個身上被曬成了非洲難民的模樣,隻有臉上因為戴著鬥笠還算白淨。
吃上自己親手收割的稻米的那一刻,那甘甜滋味讓大家終生難忘。
新生們又經曆了一番身心洗禮,深切體會到農民耕種的不易。
起碼在這個時刻,他們對壓榨百姓的貪官汙吏是深惡痛絕的。
去往各處的學子們陸續迴到書院,也帶迴了不少各地的新聞。
其中到杭州灣附近的師兄們帶迴的消息,讓賈瓊感到非常緊張。
五月份的時候,倭寇曾經試圖通過杭州灣進入錢塘江流域,幸好被寧波水師及時發現擊退。
聽說戰鬥進行的非常激烈,大炮聲響了一個多時辰。
倭寇的船被擊沉了幾艘,寧波水師也有損失。
賈瓊聽到這個消息有點擔心,不知道表哥徐山有沒有參加這場戰鬥。
他怕姨媽擔心,所以沒敢跟她說,隻偷偷寫了一封信,托人送去寧波詢問徐山近況。
從迴信裏,賈瓊知道徐山果然也參加了戰鬥,不過他是在主帥艦上,有重重保護,並沒有遇到什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