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楚舊事
這方紅樓世界與前世多有不同之處,北宋滅亡之前,曆史基本走向一致,隻是有些細微的差別。
從南宋開始,曆史就有不少差異了,不過走向大致不改。
而從南宋滅亡開始,曆史就徹底轉了向,走向了一條完全不同的分叉路。
至元十六年,崖山海戰宋軍徹底戰敗,陸秀夫絕望之下背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亡,偏安江南一百五十餘年的南宋覆滅。
眼看神州大地就要徹底落入胡虜之手,幸有號稱西楚霸王項羽後人的項英自江東起兵,召集群雄,驅逐韃虜,抵定江南。
血戰數年,終於將蒙古人趕迴長江以北,重立華夏正統。
無奈其時經過多年征戰,江南大地民生疲敝,人口凋零。
蒙元又從北方調來重兵防衛長江一線,楚軍已經無力再興大軍,收複漢家故土。
項英隻能選擇暫休兵戈,與蒙元劃江而治,先守住江南之地,休養生息,以圖再戰。
後高祖項英建立大楚,定都金陵。
高祖在位共一十八年,又經太宗朝二十四年,世宗朝十一年,傳位於當今太上皇,即洪武帝項炎。
雖然高祖,太宗和世宗三朝並沒有完成征北大業,卻給後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三代帝王勵精圖治,五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江南大地終於恢複元氣。
大楚其時兵強馬壯,糧秣充盈,文武百姓也皆有收複神州故土之戰心,相反蒙元卻因為內部腐化已見頹勢。
太上皇是雄才大略之人,他不忘先祖遺願,從十五歲即位之初就開始厲兵秣馬。
經過三年準備,終於大舉興兵北伐,一戰而定天下。
楚軍先以海路出奇兵威逼元大都黃龍府,迫使長江一線守軍分兵迴援。
之後利用優勢兵力一舉攻破長江防線,銜尾追殺,大破蒙古鐵騎。
渡江一戰擊潰蒙古大軍二十萬,斬首數萬,大振軍心,之後追亡逐北,席卷天下。
中原決戰盡滅蒙古主力大軍三十餘萬,徹底將蒙古人趕迴草原,盡複漢家故土。
北伐成功後,太上皇因見北方大地因為異族的殘暴統治已經元氣大傷,而且胡漢雜居,不利於統治。
為了盡快恢複北方民生,太上皇決定遷都關中,定都於十三朝古都長安。
其後更是大舉從江南移民,充實北方大地。
此舉不但是為了移風易俗,盡快恢複北方大地元氣,也是為了抵禦草原之敵。
遷都長安至今已近五十年,北方大地如今早已經恢複元氣,大楚也再現唐宋盛世景象。
榮寧二公後人賈代善和賈代化,在北伐之役裏,正是帶領海上奇兵的領軍大將。
他們率軍孤軍深入奇襲黃龍府,迫使蒙古大軍倉促迴援,進而導致全盤潰敗,為北伐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其後又切斷蒙古大軍退路,配合主力部隊殲滅大批蒙古有生力量,使其實力銳減,無力再窺視中原。
因為戰功彪炳,賈代善再次被封一等公爵位,賈代化得以執掌京營節度使一職。
賈家即是開國功臣,又是平元功臣,太上皇感念賈家有大功於社稷,命戶部撥銀,在長安永寧坊修建了兩座國公府。
這就是寧國府和榮國府牌匾上有敕造兩字的原因,意思是國家專門出錢蓋的,這對賈家是一種莫大的恩典。
太上皇在位共三十八年,晚年因精力不濟,無法再處理朝政,於十二年前禪位於當今天子隆慶帝。
書上是這麽寫的,不過賈瓊的記憶裏,很小的時候聽父親跟母親交談時說過,太上皇退位其實另有隱情。
這件事涉及皇室隱秘,父親沒有說太細。
大體是因為太上皇禦駕親征遼東失利,迴來之後生了一場大病,再加上一些別的變故,心灰意冷之下生出退位之心。
進而誘發了長達數年之久的奪嫡之爭,滿朝文武幾乎都牽連其中。
賈家攵字輩最有能力的賈敬,早早考中了進士,本來有大好前程,為何會辭爵辭官隱居道觀,沉迷於修道煉丹。
本來賈赦的爵位應該是一等侯,賈珍也應是一等子才對,為什麽爵位卻降了這麽多。
隻因為賈敬彼時正官居詹事府少詹事,是東宮屬官,天然就被歸為太子一黨,而太子卻在奪嫡之爭中敗了。
再加上賈家在軍中影響力巨大,庶子上位的隆慶帝怎麽能不猜忌打壓。
好在因為賈家沒有真的參與奪嫡,再加上賈家先輩的功績和賈家的人脈,可能還有顧及太上皇的原因。
隆慶帝除了在襲爵問題上難為了一下賈家,之後就再沒有其他動作了。
掌握了這些曆史,再結合紅樓的劇情,賈瓊大概可以推測出賈家敗落的真正原因了。
太上皇性喜奢華,數次下江南遊曆,導致朝廷官員奢靡之風日盛,貪腐問題嚴重。
再加上土地兼並愈演愈烈,稅收減少,國庫日漸空虛。
隆慶帝繼位之後兢兢業業的革除積弊,提倡簡樸之風,可以說是宵衣旰食,殫精竭慮,算得上是有道明君了。
但是十多年過去了,重華宮裏太上皇依然活蹦亂跳的,而且時常會出來顯示一下存在感,並且大部分兵權一直還牢牢掌控在他手裏。
隆慶帝隻能活在太上皇的陰影之下,始終難以放開手腳。
他想整頓吏治,卻怕太上皇不喜。
想清查虧空也不敢放手去做,隻能勉力維持,可想而知隆慶帝心裏有多憋屈。
時間久了,兩人爆發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沒準兒太上皇還可能生出了廢立之心。
像賈家這種頂級的勳貴,甚至後來還成了皇親國戚,除了皇家之外沒有其他勢力能夠輕易撼動。
如果皇帝不厭棄賈家,像國喪期間淫亂,謀財害命,放印子錢,幹預訴訟,替罪臣隱匿財物等等這些罪名,根本就不足以動搖賈家根基。
最多也就是被下旨申斥一番,罰點俸祿了事。
真正讓賈家敗落的原因隻能是犯下政治錯誤,站錯隊、下錯注,導致被勝利者清算。
按照書中劇情來看,賈家在元春省親之前都是隆慶帝積極拉攏的對象,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卻在數年後突然被抄家。
正應了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時候說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
通過種種跡象推斷,賈家應該是在後麵太上皇和隆慶帝的權利爭奪中,選擇了支持太上皇,但是最後取勝的卻是隆慶帝。
有一點可以佐證,在賈家被抄家之前,江南甄家就先被抄家了,甄家人還想通過賈家來隱匿財物。
甄應嘉是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總理三大織造府,常年為皇家監控江南,充當耳目。
甄家老太妃是太上皇乳母,太上皇下江南時甄家曾經四次接駕,這是多大的體麵。
所以有太上皇護著,甄家就絕不會敗落,被抄家隻能是因為太上皇失勢或者死了,無法再庇佑甄家。
隆慶帝為了拉攏賈家下了不少本錢,重用王子騰,立賈元春為賢德妃,外放賈政擔當學政,這是非常明顯要重用賈政的信號。
不過最後賈家還是選擇支持太上皇,這才導致太上皇失勢之後賈家被清算,那些原本不痛不癢的罪名就全被翻出來了。
賈政一脈得以幸免,應該不單單因為賈政沒有劣跡,很可能他並沒有站在隆慶帝的對立麵,而是保持了中立。
這麽一分析就很清楚了,賈家因為在軍中的影響力,一直是太上皇和隆慶帝拉攏的對象。
所以在兩方勢力決出勝負之前賈家都不會出問題,甚至還有後來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
而兩方一分出勝負,支持太上皇的賈家就因為站錯隊而被隆慶帝清算,導致賈家一夜之間敗落。
搞清楚了這些,賈瓊就要考慮後麵該怎麽做了。
新人新作,請大家多提意見。
這方紅樓世界與前世多有不同之處,北宋滅亡之前,曆史基本走向一致,隻是有些細微的差別。
從南宋開始,曆史就有不少差異了,不過走向大致不改。
而從南宋滅亡開始,曆史就徹底轉了向,走向了一條完全不同的分叉路。
至元十六年,崖山海戰宋軍徹底戰敗,陸秀夫絕望之下背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亡,偏安江南一百五十餘年的南宋覆滅。
眼看神州大地就要徹底落入胡虜之手,幸有號稱西楚霸王項羽後人的項英自江東起兵,召集群雄,驅逐韃虜,抵定江南。
血戰數年,終於將蒙古人趕迴長江以北,重立華夏正統。
無奈其時經過多年征戰,江南大地民生疲敝,人口凋零。
蒙元又從北方調來重兵防衛長江一線,楚軍已經無力再興大軍,收複漢家故土。
項英隻能選擇暫休兵戈,與蒙元劃江而治,先守住江南之地,休養生息,以圖再戰。
後高祖項英建立大楚,定都金陵。
高祖在位共一十八年,又經太宗朝二十四年,世宗朝十一年,傳位於當今太上皇,即洪武帝項炎。
雖然高祖,太宗和世宗三朝並沒有完成征北大業,卻給後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三代帝王勵精圖治,五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江南大地終於恢複元氣。
大楚其時兵強馬壯,糧秣充盈,文武百姓也皆有收複神州故土之戰心,相反蒙元卻因為內部腐化已見頹勢。
太上皇是雄才大略之人,他不忘先祖遺願,從十五歲即位之初就開始厲兵秣馬。
經過三年準備,終於大舉興兵北伐,一戰而定天下。
楚軍先以海路出奇兵威逼元大都黃龍府,迫使長江一線守軍分兵迴援。
之後利用優勢兵力一舉攻破長江防線,銜尾追殺,大破蒙古鐵騎。
渡江一戰擊潰蒙古大軍二十萬,斬首數萬,大振軍心,之後追亡逐北,席卷天下。
中原決戰盡滅蒙古主力大軍三十餘萬,徹底將蒙古人趕迴草原,盡複漢家故土。
北伐成功後,太上皇因見北方大地因為異族的殘暴統治已經元氣大傷,而且胡漢雜居,不利於統治。
為了盡快恢複北方民生,太上皇決定遷都關中,定都於十三朝古都長安。
其後更是大舉從江南移民,充實北方大地。
此舉不但是為了移風易俗,盡快恢複北方大地元氣,也是為了抵禦草原之敵。
遷都長安至今已近五十年,北方大地如今早已經恢複元氣,大楚也再現唐宋盛世景象。
榮寧二公後人賈代善和賈代化,在北伐之役裏,正是帶領海上奇兵的領軍大將。
他們率軍孤軍深入奇襲黃龍府,迫使蒙古大軍倉促迴援,進而導致全盤潰敗,為北伐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其後又切斷蒙古大軍退路,配合主力部隊殲滅大批蒙古有生力量,使其實力銳減,無力再窺視中原。
因為戰功彪炳,賈代善再次被封一等公爵位,賈代化得以執掌京營節度使一職。
賈家即是開國功臣,又是平元功臣,太上皇感念賈家有大功於社稷,命戶部撥銀,在長安永寧坊修建了兩座國公府。
這就是寧國府和榮國府牌匾上有敕造兩字的原因,意思是國家專門出錢蓋的,這對賈家是一種莫大的恩典。
太上皇在位共三十八年,晚年因精力不濟,無法再處理朝政,於十二年前禪位於當今天子隆慶帝。
書上是這麽寫的,不過賈瓊的記憶裏,很小的時候聽父親跟母親交談時說過,太上皇退位其實另有隱情。
這件事涉及皇室隱秘,父親沒有說太細。
大體是因為太上皇禦駕親征遼東失利,迴來之後生了一場大病,再加上一些別的變故,心灰意冷之下生出退位之心。
進而誘發了長達數年之久的奪嫡之爭,滿朝文武幾乎都牽連其中。
賈家攵字輩最有能力的賈敬,早早考中了進士,本來有大好前程,為何會辭爵辭官隱居道觀,沉迷於修道煉丹。
本來賈赦的爵位應該是一等侯,賈珍也應是一等子才對,為什麽爵位卻降了這麽多。
隻因為賈敬彼時正官居詹事府少詹事,是東宮屬官,天然就被歸為太子一黨,而太子卻在奪嫡之爭中敗了。
再加上賈家在軍中影響力巨大,庶子上位的隆慶帝怎麽能不猜忌打壓。
好在因為賈家沒有真的參與奪嫡,再加上賈家先輩的功績和賈家的人脈,可能還有顧及太上皇的原因。
隆慶帝除了在襲爵問題上難為了一下賈家,之後就再沒有其他動作了。
掌握了這些曆史,再結合紅樓的劇情,賈瓊大概可以推測出賈家敗落的真正原因了。
太上皇性喜奢華,數次下江南遊曆,導致朝廷官員奢靡之風日盛,貪腐問題嚴重。
再加上土地兼並愈演愈烈,稅收減少,國庫日漸空虛。
隆慶帝繼位之後兢兢業業的革除積弊,提倡簡樸之風,可以說是宵衣旰食,殫精竭慮,算得上是有道明君了。
但是十多年過去了,重華宮裏太上皇依然活蹦亂跳的,而且時常會出來顯示一下存在感,並且大部分兵權一直還牢牢掌控在他手裏。
隆慶帝隻能活在太上皇的陰影之下,始終難以放開手腳。
他想整頓吏治,卻怕太上皇不喜。
想清查虧空也不敢放手去做,隻能勉力維持,可想而知隆慶帝心裏有多憋屈。
時間久了,兩人爆發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沒準兒太上皇還可能生出了廢立之心。
像賈家這種頂級的勳貴,甚至後來還成了皇親國戚,除了皇家之外沒有其他勢力能夠輕易撼動。
如果皇帝不厭棄賈家,像國喪期間淫亂,謀財害命,放印子錢,幹預訴訟,替罪臣隱匿財物等等這些罪名,根本就不足以動搖賈家根基。
最多也就是被下旨申斥一番,罰點俸祿了事。
真正讓賈家敗落的原因隻能是犯下政治錯誤,站錯隊、下錯注,導致被勝利者清算。
按照書中劇情來看,賈家在元春省親之前都是隆慶帝積極拉攏的對象,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卻在數年後突然被抄家。
正應了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時候說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
通過種種跡象推斷,賈家應該是在後麵太上皇和隆慶帝的權利爭奪中,選擇了支持太上皇,但是最後取勝的卻是隆慶帝。
有一點可以佐證,在賈家被抄家之前,江南甄家就先被抄家了,甄家人還想通過賈家來隱匿財物。
甄應嘉是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總理三大織造府,常年為皇家監控江南,充當耳目。
甄家老太妃是太上皇乳母,太上皇下江南時甄家曾經四次接駕,這是多大的體麵。
所以有太上皇護著,甄家就絕不會敗落,被抄家隻能是因為太上皇失勢或者死了,無法再庇佑甄家。
隆慶帝為了拉攏賈家下了不少本錢,重用王子騰,立賈元春為賢德妃,外放賈政擔當學政,這是非常明顯要重用賈政的信號。
不過最後賈家還是選擇支持太上皇,這才導致太上皇失勢之後賈家被清算,那些原本不痛不癢的罪名就全被翻出來了。
賈政一脈得以幸免,應該不單單因為賈政沒有劣跡,很可能他並沒有站在隆慶帝的對立麵,而是保持了中立。
這麽一分析就很清楚了,賈家因為在軍中的影響力,一直是太上皇和隆慶帝拉攏的對象。
所以在兩方勢力決出勝負之前賈家都不會出問題,甚至還有後來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
而兩方一分出勝負,支持太上皇的賈家就因為站錯隊而被隆慶帝清算,導致賈家一夜之間敗落。
搞清楚了這些,賈瓊就要考慮後麵該怎麽做了。
新人新作,請大家多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