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朝堂頓時變得靜悄悄的,剛要通過後殿踏出金鑾殿的李君良也停下了腳步。


    一些又恢複如初,朝臣們陰沉著臉,蘇洛預感肯定發生了大事。


    李君良再次坐上了龍椅,麵色冷峻:“呈上來。”


    一份赤色書信由老宦官的手傳到了李君良手裏,李君良沉著臉閱覽完了赤色書信。


    “啪!”赤色書信被李君良拍在龍案上,李君良顏色陰沉的嚇人。


    朝臣們全都跪倒在了地上。


    “蒙田是怎麽當大將軍的,迴鶻一日之內攻破了西北三城。”


    隨著李君良怒喝,一眾朝臣們終於明白了,皇甫正雄出列道:“迴鶻本是我大乾屬國,怎會冒犯我大乾邊界?”


    李君良龍目一瞪:“邊關急報在此,朕還能誣陷他們不成。”


    皇甫正雄一怔,迴鶻地處大乾西北邊境,是一群遊牧民族組成的國家,迴鶻人性情溫和,大乾立國之初,迴鶻是第一個向大乾臣服的國家。因此邊關急報迴鶻叛亂,皇甫正雄多少有些不相信。


    “自大乾建國以來,一直同迴鶻交好,迴鶻怎麽會突然叛亂。”皇甫正雄轉頭問前來送信的士卒道:“你細細說說邊關詳情。”


    士卒衝著李君良一叩首,然後苦澀道:“前夜,迴鶻騎兵偷襲我戍邊大營。迴鶻同大乾世代交好,因此大家並沒有什麽防備。誰也沒料到迴鶻會突然襲營,一路勢如破竹。蒙大將軍率領將士們浴血奮戰,最後亂箭射死...”


    眾朝臣一怔,李君良愕然道:“蒙田死了?!”


    士卒苦澀的點頭道:“蒙大將軍以身殉國了。”


    “怎麽會...”李君良本來還想問罪蒙田,如今蒙田身死,再問罪有些不合時宜。


    “蒙田以身殉國了...”皇甫正雄沉默了良久,有些不敢相信。蒙田在大乾朝也算得上一員虎將,怎麽就莫名其妙死了。


    宋石阡上前一步拱手道:“看來這迴鶻是真叛亂了,事到如今,必須出兵。我大乾立國百年,都是我們欺負別人,何曾受過這等屈辱。”


    宋石阡一句話,引來了大乾一眾朝臣們附和聲,唯獨蘇龍生父子兩和李鳳華沉默不語。


    “不錯,我大乾立國百年,萬邦來朝,一個小小迴鶻也敢挑釁我大乾的威嚴。”李君良一臉正色,大乾朝確實有這樣的實力,在蘇家三代軍神努力下,大乾朝威震海內外。


    “敢挑釁我大乾,就應該明白挑釁我大乾要付出的代價。”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君良的話裏充滿了霸氣,頗有千古一帝的風範。


    在場唯一茫然的估計隻有蘇洛了,迴鶻在什麽地方他都不知道,迴鶻叛亂估計也跟他扯不上一點關係。


    李君良站起身,一臉威嚴道:“蘇卿家,不如就由你掛帥,征討迴鶻。”


    蘇龍生連忙搖頭:“臣以老邁,老眼昏花,連弓都拉不開了,恐怕難當此重任。”


    蘇洛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佩服自己外公睜著眼說瞎話的本事,明顯麵色紅潤,聲若洪鍾,怎麽可能連弓都拉不開。就憑借當初在臥虎穀外,老頭一身氣勢,至少還能再活三十年。


    蘇洛都能看出來蘇龍生這是在推脫,李君良又怎能看不出。當年蘇靜思死在皇城內,明顯老人家對他還有怨氣。


    “既然如此,那蘇愛卿就好好歇息。”李君良也不好強求,蘇龍生也算得上一把年紀了。


    “蘇天佑,那就由你掛帥,征討迴鶻。”


    蘇天佑跪倒在地,搖頭道:“臣退下來多年,兵法之道也荒廢了許久,排兵布陣方麵恐怕有所生疏,勉強能在太學內教教學生,領兵打仗恐怕有些...”


    言外之意就是不去,何必睜著眼睛說瞎話呢?蘇洛已經開始鄙夷自己的舅舅了。


    “大膽蘇天佑,為國盡忠乃是你的本分。”皇甫正雄義正言辭。


    相比蘇龍生,蘇天佑年紀還輕,當年蘇天佑可是十二歲就出征邊關了。如果正式四十多歲,正直黃金年齡段,文韜武略正是最巔峰的時期。


    李君良臉陳的能滴出血,蘇家父子兩擺明了是不想出征。蘇家父子怎麽可能是怕死之輩呢?肯定還是在為當年的事情心裏有怨氣。


    他李君良乃是大乾朝君主,怎麽可能被臣子給拿住。


    難道大乾朝除了你們蘇家,就沒人能打仗了?想到這裏,李君良不忍看了一眼李鳳華,想起了李鳳華的夫家。


    楊門,楊門虎將,忠心耿耿,從來不會違背他一句話。可惜,當年他禦駕親征,錯判了敵軍的實力,導致了楊家一門慘死在北部邊關。


    這件事並沒有幾個人知情,李君良為了維護自己君王威嚴,已經將此事抹平了。


    一時間朝堂上靜的出奇。


    少頃,李天賜站出隊列道:“啟稟父皇,孩兒願意出征迴鶻。”


    李君良一怔,李天賜站出來讓他有些意外。陰沉的臉色有了幾分溫和,不過他並沒有答應李天賜的請求。


    楊門的事情,他不願意再看到一次了。


    知子莫若父,李君良雖然每日都忙於公務,但是對兒子們還是有所了解,李天賜並不適合做一個統帥,性格有些衝動,衝鋒陷陣還行,統帥三軍明顯有些欠缺。


    三個兒子裏麵,他並不了解蘇洛,唯一能夠統帥三軍的隻有李天逸。李天逸性格沉穩,有勇有謀,這也是他為什麽立李天逸當太子的原因。


    很明顯,在李君良心裏,不願意讓李天逸領兵出征。一個太子,如果手裏再握上了兵權...


    當年宮廷的那一場嘩變,就是因為先太子手握兵權,最後逼宮先帝。


    李君良能當上皇帝,全靠了當時蘇龍生、蘇天佑和楊門的幫助。因此他不希望太子掌握兵權。


    他是從奪位的路上過來了的,再加上有昨晚李君玉嘩變,他更不會讓李天逸領兵。


    如果蘇洛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肯定會對李天逸豎起一個大拇指。


    難怪他作為太子不做任何表率,很明顯是了解皇帝心裏的顧慮。(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竊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勿忘執筆初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勿忘執筆初心並收藏竊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