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頁
道門往事/最後一個道士2 作者:夏憶/最愛MISIC伯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聞那是一間占地兩畝的雙層石木結構的建築,帶著北歐風格的斜頂和拱形的彩色玻璃,高大的十字架上經常停留著過往的老鴰,每逢有人死去,那個傳教士都會為他吟誦聖潔的詩歌。
根據《縣誌》的記載,當時的麻風村一共陸續關進去一百三十多人,到了解放後為了統一地名和人口普查,外界才開始第一次跟麻風村有了接觸。聽人講,到50年的時候,麻風村隻剩下三十多人,這些人或許是有抗體的,或許還在潛伏期,其中包括那位洋人。
因為涉及到外國人,新中國對待老外自然是有自己的政策,不過那位傳教士卻說,這裏一天被隔離他就一天不會離開,他說主不會拋棄自己的信徒,他也不會拋棄這裏的村民。聽這意思還頗有點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意思,大約也是為這個傳教士偉大的國際革命友情所感動,當地政府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把這個老外的情況給上報,反正那地兒誰也不會去。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新中國又來了一次麻風病的襲擊,人們自然就聯想到了那個深處大山裏的麻風村,於是政府有一次組織人手進去調查。隻不過這一次進去的時候,整個村子已經空無一人,聽參與調查的人說,在那間教堂的後方發現了一塊墓地,數了數大約有一百多個十字架,估摸著當年那些麻風病人大約是全部都死了。他們也沒有找到那個傳教士,不知道那個洋人最終是走了,還是也一起病死了,隻留下一個偌大的空蕩蕩的村落和那個孤零零的十字架。
又過了五年,到了六十年代初期,那時候的安縣還是比較落後的,尤其是安縣人民醫院正在整修,病床嚴重缺失。而當時最讓醫院頭痛的還是精神病科室,得了這種病的人尤其受不了嘈雜的環境,病人也極容易偷跑出去鬧事。在接連發生了幾起事故後,醫院終於是下決定要單獨把精神病科室獨立出去,專門找一個地方看管那些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可是,那幾十號病人放哪裏呢?左思右想,當時就有人提議,那個麻風村已經空置很久了,聽說當年那個洋傳教士還在那裏修建了不少設施,要不索性搬那個地方去過渡一陣子。
這絕對是一個拍腦袋的決定,安縣精神病院開始掛牌了,為了消除家屬的疑慮,還特地把那個地方改了個名字叫做馬安鎮。花了一段時間進去消了毒,政府也鼓勵一些人遷居過去,說是那邊有大量開墾好的農田和山地等待著播種的能手。那時候的人性格單純,哪裏有號召,哪裏就有需要,哪裏就有偉大無產階級的革命者。
於是,一撥人過去了,因為那裏什麽都有,房子、地,甚至是所需的農具一應俱全。六十年代,有地就意味著有糧食,好些家裏兄弟姐妹多日子過不下去的窮苦人都般了過去,過去起碼頭上有片瓦餓不死,凍不著,政策上還給優惠。成立了生產隊後,上麵給派了農機隊,給派了抽水機,給種子給化肥,而且家門口還有個醫院,這等的好事哪裏找去?
從一開始的牴觸到後來得托關係,馬安鎮著實也紅了幾年,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開荒的不斷持續,這裏慢慢的以原來的麻風村為中心在周邊就形成了幾個村落,再接著就成了一個小鎮了。
那間教堂掛牌精神病院後的第三年,醫院就撤退了,聽說是因為縣城裏的新醫院蓋好了,起碼當年它那「招商引資」的任務是圓滿完成了。也聽一些人私下裏說,醫院在那裏的幾年老出事,聽說發生了好幾起病人自殺的事情,還有醫生和護士不斷辭職的消息。
空置下來的教堂在隨後的文革期間也受到了一些損毀,有人去放了一把火燒掉了一部分的建築,但教堂的主題還在,不過原本插在頂上的十字架已經被紅色的五角星給取代了,人們把這裏又變成了一座大會堂,原本每周的禮拜便成了宣傳革命的大會,站在講台上的也由傳教士變成了身著中山裝手拿紅寶書的革委會主任。
住在這個鎮上的人每天晚上總會覺得窗戶上有什麽東西在看著自己,有人說這是當年跑出來的精神病人,那幾個精神病人白天就躲在鎮後麵的山林裏,每到晚上的時候就下山來偷東西吃。他們繪聲繪色的描繪著那幾個精神病人的打扮,說是頭髮亂糟糟的拖得很長,身上的衣服就和擦桌子的抹布一般。也有人說,那根本不是什麽人,而是十幾年前冤死的那些麻風病人,他們一直在這裏遊蕩,那些住在舊宅子裏的第一批外遷戶都會在門上掛著鏡子,在家裏供著神龕,總之馬安鎮的夜晚是非常安靜的,極少會有人出來活動,即使是有事,也會約上周邊幾個鄰居一起,這些年這個習慣從未改變過。
總之,馬安鎮是一個傳說,一個安縣裏人人都知道的傳說。早些年,因為土地多人口少,馬安鎮的條件還是不錯的,不過自從文革結束後,馬安鎮因為地理偏僻的關係就逐漸成了最落後的地方了,極少有姑娘願意嫁到那個山溝溝裏去,年輕人也越來越多的選擇到城裏找份工作。
包大富家很好打聽,查文斌沒有花什麽功夫就找到了那間包子鋪,在馬安小學圍牆外麵有一排臨街的店麵,其中一家門口還夾著煤球爐,鍋裏的熱水正在咕嚕嚕的冒著熱氣。一個身上紮著白色圍裙的中年男人有些微胖,正在忙裏忙外的為食客打撈著鍋裏的麵條。
包大富也算是對得起他這個姓氏,他做的包子非常有名,當地人就管叫作大富包子,喊起來朗朗上口,皮薄肉餡大,一口咬下去,裏麵的湯汁就吱溜的滑到了嘴裏,燙的胖子連連咂嘴還打唿過癮。
根據《縣誌》的記載,當時的麻風村一共陸續關進去一百三十多人,到了解放後為了統一地名和人口普查,外界才開始第一次跟麻風村有了接觸。聽人講,到50年的時候,麻風村隻剩下三十多人,這些人或許是有抗體的,或許還在潛伏期,其中包括那位洋人。
因為涉及到外國人,新中國對待老外自然是有自己的政策,不過那位傳教士卻說,這裏一天被隔離他就一天不會離開,他說主不會拋棄自己的信徒,他也不會拋棄這裏的村民。聽這意思還頗有點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意思,大約也是為這個傳教士偉大的國際革命友情所感動,當地政府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把這個老外的情況給上報,反正那地兒誰也不會去。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新中國又來了一次麻風病的襲擊,人們自然就聯想到了那個深處大山裏的麻風村,於是政府有一次組織人手進去調查。隻不過這一次進去的時候,整個村子已經空無一人,聽參與調查的人說,在那間教堂的後方發現了一塊墓地,數了數大約有一百多個十字架,估摸著當年那些麻風病人大約是全部都死了。他們也沒有找到那個傳教士,不知道那個洋人最終是走了,還是也一起病死了,隻留下一個偌大的空蕩蕩的村落和那個孤零零的十字架。
又過了五年,到了六十年代初期,那時候的安縣還是比較落後的,尤其是安縣人民醫院正在整修,病床嚴重缺失。而當時最讓醫院頭痛的還是精神病科室,得了這種病的人尤其受不了嘈雜的環境,病人也極容易偷跑出去鬧事。在接連發生了幾起事故後,醫院終於是下決定要單獨把精神病科室獨立出去,專門找一個地方看管那些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可是,那幾十號病人放哪裏呢?左思右想,當時就有人提議,那個麻風村已經空置很久了,聽說當年那個洋傳教士還在那裏修建了不少設施,要不索性搬那個地方去過渡一陣子。
這絕對是一個拍腦袋的決定,安縣精神病院開始掛牌了,為了消除家屬的疑慮,還特地把那個地方改了個名字叫做馬安鎮。花了一段時間進去消了毒,政府也鼓勵一些人遷居過去,說是那邊有大量開墾好的農田和山地等待著播種的能手。那時候的人性格單純,哪裏有號召,哪裏就有需要,哪裏就有偉大無產階級的革命者。
於是,一撥人過去了,因為那裏什麽都有,房子、地,甚至是所需的農具一應俱全。六十年代,有地就意味著有糧食,好些家裏兄弟姐妹多日子過不下去的窮苦人都般了過去,過去起碼頭上有片瓦餓不死,凍不著,政策上還給優惠。成立了生產隊後,上麵給派了農機隊,給派了抽水機,給種子給化肥,而且家門口還有個醫院,這等的好事哪裏找去?
從一開始的牴觸到後來得托關係,馬安鎮著實也紅了幾年,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開荒的不斷持續,這裏慢慢的以原來的麻風村為中心在周邊就形成了幾個村落,再接著就成了一個小鎮了。
那間教堂掛牌精神病院後的第三年,醫院就撤退了,聽說是因為縣城裏的新醫院蓋好了,起碼當年它那「招商引資」的任務是圓滿完成了。也聽一些人私下裏說,醫院在那裏的幾年老出事,聽說發生了好幾起病人自殺的事情,還有醫生和護士不斷辭職的消息。
空置下來的教堂在隨後的文革期間也受到了一些損毀,有人去放了一把火燒掉了一部分的建築,但教堂的主題還在,不過原本插在頂上的十字架已經被紅色的五角星給取代了,人們把這裏又變成了一座大會堂,原本每周的禮拜便成了宣傳革命的大會,站在講台上的也由傳教士變成了身著中山裝手拿紅寶書的革委會主任。
住在這個鎮上的人每天晚上總會覺得窗戶上有什麽東西在看著自己,有人說這是當年跑出來的精神病人,那幾個精神病人白天就躲在鎮後麵的山林裏,每到晚上的時候就下山來偷東西吃。他們繪聲繪色的描繪著那幾個精神病人的打扮,說是頭髮亂糟糟的拖得很長,身上的衣服就和擦桌子的抹布一般。也有人說,那根本不是什麽人,而是十幾年前冤死的那些麻風病人,他們一直在這裏遊蕩,那些住在舊宅子裏的第一批外遷戶都會在門上掛著鏡子,在家裏供著神龕,總之馬安鎮的夜晚是非常安靜的,極少會有人出來活動,即使是有事,也會約上周邊幾個鄰居一起,這些年這個習慣從未改變過。
總之,馬安鎮是一個傳說,一個安縣裏人人都知道的傳說。早些年,因為土地多人口少,馬安鎮的條件還是不錯的,不過自從文革結束後,馬安鎮因為地理偏僻的關係就逐漸成了最落後的地方了,極少有姑娘願意嫁到那個山溝溝裏去,年輕人也越來越多的選擇到城裏找份工作。
包大富家很好打聽,查文斌沒有花什麽功夫就找到了那間包子鋪,在馬安小學圍牆外麵有一排臨街的店麵,其中一家門口還夾著煤球爐,鍋裏的熱水正在咕嚕嚕的冒著熱氣。一個身上紮著白色圍裙的中年男人有些微胖,正在忙裏忙外的為食客打撈著鍋裏的麵條。
包大富也算是對得起他這個姓氏,他做的包子非常有名,當地人就管叫作大富包子,喊起來朗朗上口,皮薄肉餡大,一口咬下去,裏麵的湯汁就吱溜的滑到了嘴裏,燙的胖子連連咂嘴還打唿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