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秦朗和隆慶在魏州緩慢發展的時候,朝廷已經針對南陽進行了第五次的朝堂大討論。
主要分成三派,一派主張派遣鄧州牧,因為南陽屬於鄧州管轄,而鄧州州牧的位置已經空懸了十幾年。現在南陽已經富得流油,而且各種新奇事物讓人享受到了帝王般的舒適,成為許多人眼紅的肥缺。
因為這一派主張派遣州牧,所以簡稱為派遣派。
第二派主張提拔南陽郡守秦朗,因為魏武帝沒死的時候,就多次提到要把秦朗提拔為鄧州牧,但因為群臣的反對而作罷。
現在又過了一年,雖然仍然未到對官員磨勘的限期,但是既然要提拔,選一個能力和水平都不如秦朗的人去管著,反倒不如直接把秦朗升為州牧,也算是了結了先帝的一個心願。
因此這一派也稱為提拔派。
當然除了這兩派之外,還有第三派,這一派的人覺得秦朗在南陽所搞的種種舉措,已經完全背離了朝廷,甚至有多處藐視朝廷的行為。
不但官員的職責權力發生了變化,甚至改變了官員的任免方式,這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朝廷的根本,這些人擔心如果任秦朗這麽胡搞下去的話,會成為大魏的禍害。
何況南陽是如此的富庶,發展得如此迅猛,不但對周邊其他郡縣的百姓產生了吸引力,甚至連觀念都受到了影響,人人以學習南陽為榮。
在這種背景之下,南陽的做法就更醒目了,所以這一派主張秦朗有罪,應該撤職查辦,至於南陽,也絕對不能再這麽發展下去了。
這些南陽的新移民,在南陽遠超其他郡縣的生活條件下,正變得奢靡無度,崇尚紙醉金迷的生活,這些人已經變得無法無天了,會帶壞風氣。
因此第三派又被稱為撤職派。
派遣派、提拔派和撤職派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
金鑾殿上,丹墀下左側坐著的是宰相張甘,右側坐著的是遲國公鄧巢。
“遲國公,你意下如何?”
現在宰相張甘已經越來越傾向於詢問遲國公的意見了,不僅僅是因為遲國公的意見更中肯,還因為遲國公已經漸漸在朝堂上形成了自己的勢力。
當張甘意識到了這一點的時候,再想挽救已經晚了。
遲國公手中握有絕對的力量可以否定掉張甘的任何決議,而張甘卻沒有這個能力否掉遲國公的決議。
所以在幾個月之前,還是張甘說了算,但是僅僅過去了幾十天的時間,形勢就發生了驚人的逆轉。
而且,最重要的是遲國公還掌握了數支兵馬,其中就包括原本的禦林軍,這些大軍加起來足足有數十萬,都聽遲國公一個人指揮。
可以說現在的遲國公跟幾個月之前已經完全不能相比了。
遲國公聽到張甘的詢問,也是很糾結。
首先他把張何派到了自己的封地去做州牧,就是為了學習南陽。即使學不到神髓,照葫蘆畫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當他還是遲國公時,他想的是學習南陽,超越南陽,最後掌控南陽。
但是當他已經成為了朝中第一人,隱隱超越了宰相張甘,成為大魏第一權臣後,他的心態反而產生了變化。
遲國公鄧巢可不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物,他在魏武帝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暗中布局準備謀反了,現在魏武帝已死,太子不知所蹤,等於大魏的天下已經完全落到了他的手裏。
這時候鄧巢想的已經是如何乘著大魏這輛戰車,掃平四海了。
可一旦要征服四海,雄霸天下,必不可少的就是資金的支持,如果現在把南陽噶掉,那麽毫無疑問會損失很大。
所以朝中的那個撤職派就不用提了,他們的意見肯定不行。
現在他為難的就是傾向於派遣派還是提拔派。
派遣有一個好處,就是南陽可以非常直接的掌握在自己手裏,因為效忠自己的人非常多,隨便派一個過去,都會不折不扣的執行自己的命令。
但派遣派的壞處也顯而易見,派去的人治理水平肯定不如秦朗,而一旦成為了秦朗的頂頭上司,憑這些人的尿性,遲國公用膝蓋也能想到,必然會對南陽橫挑鼻子豎挑眼,這樣不但幹擾了南陽的發展,還會收獲秦朗的敵意。
如果傾向於提拔派,秦朗應該會感激自己,畢竟遲國公要提拔秦朗,絕對不會簡簡單單下一道鈞令就算完,而是會把秦朗叫到京城,親自耳提麵命,得讓秦朗明白這個州牧是誰幫他爭取來的,以換取秦朗的感激與投靠。
如果秦朗投靠過來,那麽對於遲國公的大業來說,將會是非常強力的臂助。
可是遲國公之所以猶豫不決的是,據他了解,秦朗可不是輕易會投靠別人的那種人,如果這個家夥善於鑽營和投機,也就不會在武陵默默無聞的做了好幾年縣令了。
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遲國公知道魏武帝曾經要把霓裳公主嫁給秦朗,但不知什麽原因,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遲國公可是造成如今這個現狀的罪魁禍首,秦朗早晚會知道這些事情,那時候秦朗會不會為了霓裳公主的事情而跟他翻臉?
據遲國公對秦朗的了解,秦朗一旦知道他是那個幕後黑手的話,一定會與他決裂,並且親手報仇。
對於秦朗,遲國公現在還不想惹他,據說魏武帝生前曾經組建了一支神秘的軍隊,稱為炮兵,並且製造了上千門的大炮。
但是不知何故,這些炮兵大軍連同造出來的千門大炮至今不知所蹤。
鄧巢一日沒有徹底掌握這些兇戰利器,一日就不可能跟秦朗翻臉,所以他才如此糾結,到底應該利用秦朗先發展國力,還是先把南陽這顆已經成熟的桃子摘下來再說。
朝堂中的眾臣,也因為宰相張甘的一句詢問而暫停了爭吵,都把目光投向坐在右側的遲國公,想聽聽這位真正的掌權者是怎麽想的。
遲國公考慮良久,決定還是把現有的拿到手裏為好,現在太子外逃,萬一與秦朗在一起,提拔秦朗,豈不是埋下了隱患?
主要分成三派,一派主張派遣鄧州牧,因為南陽屬於鄧州管轄,而鄧州州牧的位置已經空懸了十幾年。現在南陽已經富得流油,而且各種新奇事物讓人享受到了帝王般的舒適,成為許多人眼紅的肥缺。
因為這一派主張派遣州牧,所以簡稱為派遣派。
第二派主張提拔南陽郡守秦朗,因為魏武帝沒死的時候,就多次提到要把秦朗提拔為鄧州牧,但因為群臣的反對而作罷。
現在又過了一年,雖然仍然未到對官員磨勘的限期,但是既然要提拔,選一個能力和水平都不如秦朗的人去管著,反倒不如直接把秦朗升為州牧,也算是了結了先帝的一個心願。
因此這一派也稱為提拔派。
當然除了這兩派之外,還有第三派,這一派的人覺得秦朗在南陽所搞的種種舉措,已經完全背離了朝廷,甚至有多處藐視朝廷的行為。
不但官員的職責權力發生了變化,甚至改變了官員的任免方式,這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朝廷的根本,這些人擔心如果任秦朗這麽胡搞下去的話,會成為大魏的禍害。
何況南陽是如此的富庶,發展得如此迅猛,不但對周邊其他郡縣的百姓產生了吸引力,甚至連觀念都受到了影響,人人以學習南陽為榮。
在這種背景之下,南陽的做法就更醒目了,所以這一派主張秦朗有罪,應該撤職查辦,至於南陽,也絕對不能再這麽發展下去了。
這些南陽的新移民,在南陽遠超其他郡縣的生活條件下,正變得奢靡無度,崇尚紙醉金迷的生活,這些人已經變得無法無天了,會帶壞風氣。
因此第三派又被稱為撤職派。
派遣派、提拔派和撤職派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
金鑾殿上,丹墀下左側坐著的是宰相張甘,右側坐著的是遲國公鄧巢。
“遲國公,你意下如何?”
現在宰相張甘已經越來越傾向於詢問遲國公的意見了,不僅僅是因為遲國公的意見更中肯,還因為遲國公已經漸漸在朝堂上形成了自己的勢力。
當張甘意識到了這一點的時候,再想挽救已經晚了。
遲國公手中握有絕對的力量可以否定掉張甘的任何決議,而張甘卻沒有這個能力否掉遲國公的決議。
所以在幾個月之前,還是張甘說了算,但是僅僅過去了幾十天的時間,形勢就發生了驚人的逆轉。
而且,最重要的是遲國公還掌握了數支兵馬,其中就包括原本的禦林軍,這些大軍加起來足足有數十萬,都聽遲國公一個人指揮。
可以說現在的遲國公跟幾個月之前已經完全不能相比了。
遲國公聽到張甘的詢問,也是很糾結。
首先他把張何派到了自己的封地去做州牧,就是為了學習南陽。即使學不到神髓,照葫蘆畫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當他還是遲國公時,他想的是學習南陽,超越南陽,最後掌控南陽。
但是當他已經成為了朝中第一人,隱隱超越了宰相張甘,成為大魏第一權臣後,他的心態反而產生了變化。
遲國公鄧巢可不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物,他在魏武帝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暗中布局準備謀反了,現在魏武帝已死,太子不知所蹤,等於大魏的天下已經完全落到了他的手裏。
這時候鄧巢想的已經是如何乘著大魏這輛戰車,掃平四海了。
可一旦要征服四海,雄霸天下,必不可少的就是資金的支持,如果現在把南陽噶掉,那麽毫無疑問會損失很大。
所以朝中的那個撤職派就不用提了,他們的意見肯定不行。
現在他為難的就是傾向於派遣派還是提拔派。
派遣有一個好處,就是南陽可以非常直接的掌握在自己手裏,因為效忠自己的人非常多,隨便派一個過去,都會不折不扣的執行自己的命令。
但派遣派的壞處也顯而易見,派去的人治理水平肯定不如秦朗,而一旦成為了秦朗的頂頭上司,憑這些人的尿性,遲國公用膝蓋也能想到,必然會對南陽橫挑鼻子豎挑眼,這樣不但幹擾了南陽的發展,還會收獲秦朗的敵意。
如果傾向於提拔派,秦朗應該會感激自己,畢竟遲國公要提拔秦朗,絕對不會簡簡單單下一道鈞令就算完,而是會把秦朗叫到京城,親自耳提麵命,得讓秦朗明白這個州牧是誰幫他爭取來的,以換取秦朗的感激與投靠。
如果秦朗投靠過來,那麽對於遲國公的大業來說,將會是非常強力的臂助。
可是遲國公之所以猶豫不決的是,據他了解,秦朗可不是輕易會投靠別人的那種人,如果這個家夥善於鑽營和投機,也就不會在武陵默默無聞的做了好幾年縣令了。
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遲國公知道魏武帝曾經要把霓裳公主嫁給秦朗,但不知什麽原因,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遲國公可是造成如今這個現狀的罪魁禍首,秦朗早晚會知道這些事情,那時候秦朗會不會為了霓裳公主的事情而跟他翻臉?
據遲國公對秦朗的了解,秦朗一旦知道他是那個幕後黑手的話,一定會與他決裂,並且親手報仇。
對於秦朗,遲國公現在還不想惹他,據說魏武帝生前曾經組建了一支神秘的軍隊,稱為炮兵,並且製造了上千門的大炮。
但是不知何故,這些炮兵大軍連同造出來的千門大炮至今不知所蹤。
鄧巢一日沒有徹底掌握這些兇戰利器,一日就不可能跟秦朗翻臉,所以他才如此糾結,到底應該利用秦朗先發展國力,還是先把南陽這顆已經成熟的桃子摘下來再說。
朝堂中的眾臣,也因為宰相張甘的一句詢問而暫停了爭吵,都把目光投向坐在右側的遲國公,想聽聽這位真正的掌權者是怎麽想的。
遲國公考慮良久,決定還是把現有的拿到手裏為好,現在太子外逃,萬一與秦朗在一起,提拔秦朗,豈不是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