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百姓對此早已司空見慣,由於南陽實施的免費教育,識字的人非常多,十個人裏麵有八個是可以通讀全文並且理解意思的。
所以往常市政廳貼出告示,大家往往看了一眼之後就會離去,並不像其他郡縣一樣一堆人圍在那裏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但是這一次市政廳貼出來的內容非同尋常。
大魏的開國皇帝,魏武帝駕崩了。
古人講究視死如生。
意思就是人雖然死了,但靈魂猶在,所以對待死人也要像對待活人一樣。
因此喪禮的準備就是一個冗長的工作。
魏武帝駕崩之後首先就是訃告天下,請各國的國君前來吊唁。然後會征發徭役修建墓室,打造棺槨,最後才會選擇一個良辰吉日下葬。
按照葬禮,天子的葬禮最長可以達到七個月,如果再加上戰亂或者突發事件,幾年的也有。
而且喪月與葬月要嚴守禮儀,魏武帝於十月駕崩,下葬也要選擇偶月,即十二月、二月、四月等。
如果在四月下葬,即天子七月而葬,是符合葬禮的。
之所以天子用了這麽長時間才下葬,主要就是應付吊唁、祭告祖廟、修建墓室等比較費時,所以時間也長得多。
如果是平民的話,隻要挖個坑,草席一卷就入了土,哪還需要七個月呢?七天都算長的了。
許多百姓看完了告示之後,並沒有離開,而是站在那裏議論紛紛。
他們並非是因為皇帝死了而感到悲傷,而是因為擔憂會發生戰爭。
因為天子喪禮的時間跨度很長,往往幾個月都在忙喪禮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在這個期間受到攻打。
每當一國的國君死去,很大機率會爆發一場戰爭。
而南陽又是與鄭國相鄰的邊界,四戰之地,百姓們都很擔心會發生戰爭而影響生活。
秦朗和隆慶在家中相對而坐,隆慶手拿著朝廷傳來的訃告,一字一句的認真研讀,想要從這份簡單至極的訃告中看出些什麽。
但事實證明隻是徒勞而已,訃告上既沒有寫是誰在主持喪禮,也沒有提到太子失蹤等情況。
這則簡短的訃告讓隆慶的心不斷向下沉,因為國君駕崩這件事情,居然如此輕描淡寫的處理,甚至沒有通知官員服喪,也沒有要求百姓任何形式的喪禮。
而且大業並沒有像他想的那樣陷入一片混亂,各級官員仍然照常按步就班的工作。甚至都沒有大臣站出來要征討逆賊。
這個發現讓隆慶坐立不安,又如墜冰窟。
這說明有謀反之舉的,不僅僅是董驍一人,也許這些人早就在策劃或者尋找時機實施,隻不過剛好碰上魏武帝駕崩。
秦朗看到隆慶的臉色變得極差,整個人神情恍惚的樣子,拿著那則訃告坐在那裏失神,就猜到隆慶心裏在想什麽了。
“咳咳……”
秦朗故意咳了兩聲引起隆慶的注意,果然,隆慶抬頭向秦朗看過來。
秦朗說道:“殿下是在擔憂什麽?”
隆慶沉吟了一下,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
“我和霓裳還有母後全都逃離了大業,到現在已經一月有餘,卻沒聽到京城方麵傳來任何消息,百姓們甚至不知道大業到底發生了什麽,就連各級官員也都被蒙在鼓裏……”
隆慶激動得漲紅了臉龐,握著拳頭說道:“這說明逆賊勢力無比強大,輕而易舉就控製了朝廷,甚至沒聽說大業發生什麽動亂!”
秦朗暗歎一聲。
隆慶說的沒有錯,的確是這樣,可是也僅僅就是這樣罷了。
作為百姓,在沒有被逼到生死關頭的時候,根本不會做出任何反抗的舉動。
因為在這些百姓眼中,無論是國君死去,還是太子逃亡,都是他們改變不了的事情,自有那些高坐廟堂之上的人去解決這些問題。
他們擔憂的始終是圍繞著自身的危機,比如朝廷再次征徭役了,或者戰爭即將到來了。
市政廳門口聚集的百姓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討論的話題始終圍繞著征兵,而不是國喪。
如果隆慶太子指望著百姓跟他站在一起,那注定是要失望了,隻能說明在統治這件事情上,他認識得還不夠成熟。
“太子殿下,如果你想依靠百姓站出來反抗謀反的那些家夥,恐怕是不現實的。”
隆慶激動的站起身,在地上來迴走動。
“為什麽?”他低聲怒喝,雖然極力壓抑著聲音,但眸子裏的憤怒卻如同火焰一般。
秦朗解釋道:“因為事不關己。”
“事不關己?”隆慶太子真的憤怒了,秦朗怎麽可以說出這種話來?大魏的百姓怎麽可以如此冷漠?
皇帝死去了,朝廷有逆賊謀反,百姓怎麽可以覺得事不關己?
秦朗解釋道:“這片土地在幾十年前,還不叫大魏,而是衛國,在先帝征討衛國皇室和軍隊的過程中,殿下可曾聽說過百姓主動集結起來為衛國皇帝報仇的?”
隆慶被秦朗頂了一句,一時間答不上來,可他卻覺得自己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卻偏偏說不出來。
“那不一樣!”隆慶深吸了一口氣,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父皇征討衛國,豈能與如今這些謀反的逆賊相比?”
秦朗說道:“也許是我的比喻不恰當,但是請殿下仔細想想,天下十國臣子弑君的事情太多了,有哪一個是因為弑君而遭遇百姓反抗的?”
隆慶一時語塞。
盡管秦朗的話讓他絕望,但據他所知,這樣的事例一個都沒有。
其實道理很淺顯,隆慶稍稍一想,就轉過這個彎來了。
此時的國君,當然擁有全國的武裝力量,但是因為封地的存在,大臣其實也是擁有武裝力量的。
整個國家就像一個盤子裏的芝麻球,國君是最大的芝麻球,而大臣則是小了很多的芝麻球,其餘百姓則是散落在盤中的芝麻粒。
這一整盤就是當前魏國的狀態,國君死後,隻要大臣們沒有任何人站出來反對,那麽謀反的臣子就不會受到製裁。
甚至如果反賊已經控製了大部分的臣子,那麽謀朝篡位也不是什麽難事。
所以往常市政廳貼出告示,大家往往看了一眼之後就會離去,並不像其他郡縣一樣一堆人圍在那裏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但是這一次市政廳貼出來的內容非同尋常。
大魏的開國皇帝,魏武帝駕崩了。
古人講究視死如生。
意思就是人雖然死了,但靈魂猶在,所以對待死人也要像對待活人一樣。
因此喪禮的準備就是一個冗長的工作。
魏武帝駕崩之後首先就是訃告天下,請各國的國君前來吊唁。然後會征發徭役修建墓室,打造棺槨,最後才會選擇一個良辰吉日下葬。
按照葬禮,天子的葬禮最長可以達到七個月,如果再加上戰亂或者突發事件,幾年的也有。
而且喪月與葬月要嚴守禮儀,魏武帝於十月駕崩,下葬也要選擇偶月,即十二月、二月、四月等。
如果在四月下葬,即天子七月而葬,是符合葬禮的。
之所以天子用了這麽長時間才下葬,主要就是應付吊唁、祭告祖廟、修建墓室等比較費時,所以時間也長得多。
如果是平民的話,隻要挖個坑,草席一卷就入了土,哪還需要七個月呢?七天都算長的了。
許多百姓看完了告示之後,並沒有離開,而是站在那裏議論紛紛。
他們並非是因為皇帝死了而感到悲傷,而是因為擔憂會發生戰爭。
因為天子喪禮的時間跨度很長,往往幾個月都在忙喪禮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在這個期間受到攻打。
每當一國的國君死去,很大機率會爆發一場戰爭。
而南陽又是與鄭國相鄰的邊界,四戰之地,百姓們都很擔心會發生戰爭而影響生活。
秦朗和隆慶在家中相對而坐,隆慶手拿著朝廷傳來的訃告,一字一句的認真研讀,想要從這份簡單至極的訃告中看出些什麽。
但事實證明隻是徒勞而已,訃告上既沒有寫是誰在主持喪禮,也沒有提到太子失蹤等情況。
這則簡短的訃告讓隆慶的心不斷向下沉,因為國君駕崩這件事情,居然如此輕描淡寫的處理,甚至沒有通知官員服喪,也沒有要求百姓任何形式的喪禮。
而且大業並沒有像他想的那樣陷入一片混亂,各級官員仍然照常按步就班的工作。甚至都沒有大臣站出來要征討逆賊。
這個發現讓隆慶坐立不安,又如墜冰窟。
這說明有謀反之舉的,不僅僅是董驍一人,也許這些人早就在策劃或者尋找時機實施,隻不過剛好碰上魏武帝駕崩。
秦朗看到隆慶的臉色變得極差,整個人神情恍惚的樣子,拿著那則訃告坐在那裏失神,就猜到隆慶心裏在想什麽了。
“咳咳……”
秦朗故意咳了兩聲引起隆慶的注意,果然,隆慶抬頭向秦朗看過來。
秦朗說道:“殿下是在擔憂什麽?”
隆慶沉吟了一下,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
“我和霓裳還有母後全都逃離了大業,到現在已經一月有餘,卻沒聽到京城方麵傳來任何消息,百姓們甚至不知道大業到底發生了什麽,就連各級官員也都被蒙在鼓裏……”
隆慶激動得漲紅了臉龐,握著拳頭說道:“這說明逆賊勢力無比強大,輕而易舉就控製了朝廷,甚至沒聽說大業發生什麽動亂!”
秦朗暗歎一聲。
隆慶說的沒有錯,的確是這樣,可是也僅僅就是這樣罷了。
作為百姓,在沒有被逼到生死關頭的時候,根本不會做出任何反抗的舉動。
因為在這些百姓眼中,無論是國君死去,還是太子逃亡,都是他們改變不了的事情,自有那些高坐廟堂之上的人去解決這些問題。
他們擔憂的始終是圍繞著自身的危機,比如朝廷再次征徭役了,或者戰爭即將到來了。
市政廳門口聚集的百姓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討論的話題始終圍繞著征兵,而不是國喪。
如果隆慶太子指望著百姓跟他站在一起,那注定是要失望了,隻能說明在統治這件事情上,他認識得還不夠成熟。
“太子殿下,如果你想依靠百姓站出來反抗謀反的那些家夥,恐怕是不現實的。”
隆慶激動的站起身,在地上來迴走動。
“為什麽?”他低聲怒喝,雖然極力壓抑著聲音,但眸子裏的憤怒卻如同火焰一般。
秦朗解釋道:“因為事不關己。”
“事不關己?”隆慶太子真的憤怒了,秦朗怎麽可以說出這種話來?大魏的百姓怎麽可以如此冷漠?
皇帝死去了,朝廷有逆賊謀反,百姓怎麽可以覺得事不關己?
秦朗解釋道:“這片土地在幾十年前,還不叫大魏,而是衛國,在先帝征討衛國皇室和軍隊的過程中,殿下可曾聽說過百姓主動集結起來為衛國皇帝報仇的?”
隆慶被秦朗頂了一句,一時間答不上來,可他卻覺得自己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卻偏偏說不出來。
“那不一樣!”隆慶深吸了一口氣,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父皇征討衛國,豈能與如今這些謀反的逆賊相比?”
秦朗說道:“也許是我的比喻不恰當,但是請殿下仔細想想,天下十國臣子弑君的事情太多了,有哪一個是因為弑君而遭遇百姓反抗的?”
隆慶一時語塞。
盡管秦朗的話讓他絕望,但據他所知,這樣的事例一個都沒有。
其實道理很淺顯,隆慶稍稍一想,就轉過這個彎來了。
此時的國君,當然擁有全國的武裝力量,但是因為封地的存在,大臣其實也是擁有武裝力量的。
整個國家就像一個盤子裏的芝麻球,國君是最大的芝麻球,而大臣則是小了很多的芝麻球,其餘百姓則是散落在盤中的芝麻粒。
這一整盤就是當前魏國的狀態,國君死後,隻要大臣們沒有任何人站出來反對,那麽謀反的臣子就不會受到製裁。
甚至如果反賊已經控製了大部分的臣子,那麽謀朝篡位也不是什麽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