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想了一下說道:“沒關係,咱們去看看再說,就算不成礦也沒關係,隻要夠這七個鄉的量就行了。”
曾平聽得糊裏糊塗,不知道秦朗所說的“量”到底有多大。
隆慶聽說秦朗要去尋煤石,當即表示要一起去,於是由曾平帶領,隆慶和秦朗隨後,宋賢等鄉老緊隨其後。
整個濮陽都歸屬於平原微丘的地形,煤石所在的地方,恰好地勢起伏,已經有了山丘。
在一處開闊的山嘴處,曾平停下了腳步,指著山嘴裸露出的灰黑色石頭說道:“殿下、秦大人,這就是煤石,有些需要砸開才能用來燃燒,但是剩下不能燒的石頭較多。”
“因為這些煤石算不得上等,再加上家家戶戶都有柴燒,所以很少有人揀這個迴去燒的。”
秦朗問曾平道:“是不是燒起來的時候煙氣很大?”
曾平連連點頭道:“秦大人果然對此物甚是了解,說得沒錯,這種煤石燒起來煙氣很大,又很嗆,所以鄉裏沒有人開采,不知道這裏的煤石到底有多少。”
秦朗指了指左側的山嘴說道:“就從這裏開挖,今天下午就開始,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現在秦朗屬於這次實驗的總指揮,所以他一開口,曾平立刻就安排各鄉抽調人手,取鎬的取鎬,拿錘的擔筐的,都紛紛向山嘴這裏趕來。
很快山嘴這裏就聚集了大批的農人,掄起鐵錘鐵鎬,叮叮當當的開鑿起來。
這裏的煤石比較豐富,露天的部分就有很多,直接用鎬刨過去,一會就裝滿了一筐。
灰黑色的煤石很快就堆成了一堆小山,由於缺少工具,煤石堆到一人高的時候,就很難繼續堆高了。
秦朗對隆慶說道:“農稼之秘有三,曰氮、曰磷、曰鉀,有此三種,在柳懷鄉原本產糧的基礎上,可以提升三倍。”
隆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麽?在五千石的基礎上提升三倍?那……那豈不是一萬五千石?”
濮陽縣七個鄉,提升三倍就是十萬石,
曾平更是被這位秦大人的狂言嚇得不敢接話,濮陽縣興修水利,老天爺又賞臉,風調雨順,沒有什麽大災大難,再加上農人勤奮,所以每年能得糧三四萬石,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數字了。
但是這位不知道從哪裏來的秦大人,張口就是提升三倍,曾平覺得這絕對是吹牛皮,而且也不怕把牛皮吹破。
地的肥力是有限的,無論再怎麽堆肥也提升有限,什麽廄肥泥肥的,這些辦法農人們早就想過了,而且也在應用,甚至有的農人不辭辛苦,天還沒亮就爬起來施肥,捉蟲。
就算這樣,能保證產量達到整個鄉產糧五千石,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這位秦大人居然就有膽子誇口提升三倍,那可不是一星半點,整整三倍,這不是欺君嗎?
曾平根本不敢接話,就躺在宋賢的身後,盡量不讓隆慶看到自己,否則隆慶追問一句能不能做到,曾平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秦朗點點頭:“沒錯,三倍應無問題,如果能再選種、施藥,還能再增三倍。”
曾平幹脆就把頭轉到一旁去,不敢讓人看見自己此時臉上的表情,那絕對是一幅無法掩飾的鄙夷。
六倍是多少?一個柳懷鄉就能達到三萬石的產量,追平濮陽縣的產量,這不是誇口,已經是神話了。
但是隆慶並不覺得秦朗在吹牛,欣喜地說道:“那該如何去做?”
在一旁聽著二人對話的鄉老中,落第秀才宋賢,再也忍不住了,哼了一聲道:“真是一派胡言!”
這個老秀才對隆慶施了一禮道:“殿下!萬萬不可聽信此人的胡言亂語,此人滿嘴謊言,絕不可信,必定是欺世盜名之輩,欺負殿下不懂農事,就信口開河。”
“他說什麽可以提升三倍,已經是狂妄之語了,現在又說還能再提升三倍,簡直就是笑話,欺我老趙是三歲稚童嗎?”
宋賢如此憤怒也是有原因的。
柳懷鄉諸多鄉老裏麵,宋賢算得上是資格最老,有些許資曆,家族比較繁榮的。在柳懷鄉,宋家基本就是主事之人。
而曾平為了搞政績,用了三年時間在全縣七鄉修了不少水渠,將原本的旱田改為水田,這樣便可以一年三季種稻,以提高糧食產量。
在這個過程中,出力最大的,就是宋賢了。
做為柳懷鄉的話事人,宋賢跟曾平共同創造出了當前的局麵,每當曾平提到濮陽縣的糧食產量在東平府數一數二時,宋賢作為參與者,也覺得與有榮焉。
這不但是縣令曾平的政績,也是他宋賢雖屢試不中,但迴到鄉土依然能造福家鄉的明證。
太子殿下到了柳懷鄉,宋賢覺得自己就是“野有遺賢”的那個“賢”,朝廷取士的考試沒有錄取他,是非常沒有眼光的,因為他幫助家鄉農事就是明證。
但是他的這點小驕傲,被秦朗輕飄飄的左一句三倍,右一句三倍打得粉碎,這跟指著他的鼻子罵蠢貨沒什麽兩樣了,所以宋賢怒了,倚仗著自己是鄉老的身份,直接罵秦朗是奸佞小人。
“殿下,正是因為朝中有這樣的奸佞小人,才會蒙蔽聖聽,禍亂朝綱。”
宋賢覺得秦朗的能耐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土地上的事情,他活了一大把年紀,見得多了。不僅是魏國,就算國力最強大的楚國、齊國,也都同樣如此。
土地裏農耕無非就是糧食、蔬菜。何時播種,施肥,何時捉蟲,收割,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做過來的。
無非就是勤快一點,多上點肥,照顧得精細一點。
難道這位秦大人還能在土地裏搞出花來?所以宋賢才敢當著隆慶的麵直接斥罵秦朗。
隆慶其實也覺得秦朗說得太過於誇張,整整六倍的提升,誰敢信?
但是據他對秦朗的了解,又知道秦朗是從來不會誇大其辭的,而且這次出來,主要就是跟秦朗學習農稼之秘。
現在好不容易到了關鍵之處,甭管是真是假,總得試一試再說。
沒想到宋賢就這麽跳出來,直接向秦朗叫板。
曾平聽得糊裏糊塗,不知道秦朗所說的“量”到底有多大。
隆慶聽說秦朗要去尋煤石,當即表示要一起去,於是由曾平帶領,隆慶和秦朗隨後,宋賢等鄉老緊隨其後。
整個濮陽都歸屬於平原微丘的地形,煤石所在的地方,恰好地勢起伏,已經有了山丘。
在一處開闊的山嘴處,曾平停下了腳步,指著山嘴裸露出的灰黑色石頭說道:“殿下、秦大人,這就是煤石,有些需要砸開才能用來燃燒,但是剩下不能燒的石頭較多。”
“因為這些煤石算不得上等,再加上家家戶戶都有柴燒,所以很少有人揀這個迴去燒的。”
秦朗問曾平道:“是不是燒起來的時候煙氣很大?”
曾平連連點頭道:“秦大人果然對此物甚是了解,說得沒錯,這種煤石燒起來煙氣很大,又很嗆,所以鄉裏沒有人開采,不知道這裏的煤石到底有多少。”
秦朗指了指左側的山嘴說道:“就從這裏開挖,今天下午就開始,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現在秦朗屬於這次實驗的總指揮,所以他一開口,曾平立刻就安排各鄉抽調人手,取鎬的取鎬,拿錘的擔筐的,都紛紛向山嘴這裏趕來。
很快山嘴這裏就聚集了大批的農人,掄起鐵錘鐵鎬,叮叮當當的開鑿起來。
這裏的煤石比較豐富,露天的部分就有很多,直接用鎬刨過去,一會就裝滿了一筐。
灰黑色的煤石很快就堆成了一堆小山,由於缺少工具,煤石堆到一人高的時候,就很難繼續堆高了。
秦朗對隆慶說道:“農稼之秘有三,曰氮、曰磷、曰鉀,有此三種,在柳懷鄉原本產糧的基礎上,可以提升三倍。”
隆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麽?在五千石的基礎上提升三倍?那……那豈不是一萬五千石?”
濮陽縣七個鄉,提升三倍就是十萬石,
曾平更是被這位秦大人的狂言嚇得不敢接話,濮陽縣興修水利,老天爺又賞臉,風調雨順,沒有什麽大災大難,再加上農人勤奮,所以每年能得糧三四萬石,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數字了。
但是這位不知道從哪裏來的秦大人,張口就是提升三倍,曾平覺得這絕對是吹牛皮,而且也不怕把牛皮吹破。
地的肥力是有限的,無論再怎麽堆肥也提升有限,什麽廄肥泥肥的,這些辦法農人們早就想過了,而且也在應用,甚至有的農人不辭辛苦,天還沒亮就爬起來施肥,捉蟲。
就算這樣,能保證產量達到整個鄉產糧五千石,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這位秦大人居然就有膽子誇口提升三倍,那可不是一星半點,整整三倍,這不是欺君嗎?
曾平根本不敢接話,就躺在宋賢的身後,盡量不讓隆慶看到自己,否則隆慶追問一句能不能做到,曾平真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秦朗點點頭:“沒錯,三倍應無問題,如果能再選種、施藥,還能再增三倍。”
曾平幹脆就把頭轉到一旁去,不敢讓人看見自己此時臉上的表情,那絕對是一幅無法掩飾的鄙夷。
六倍是多少?一個柳懷鄉就能達到三萬石的產量,追平濮陽縣的產量,這不是誇口,已經是神話了。
但是隆慶並不覺得秦朗在吹牛,欣喜地說道:“那該如何去做?”
在一旁聽著二人對話的鄉老中,落第秀才宋賢,再也忍不住了,哼了一聲道:“真是一派胡言!”
這個老秀才對隆慶施了一禮道:“殿下!萬萬不可聽信此人的胡言亂語,此人滿嘴謊言,絕不可信,必定是欺世盜名之輩,欺負殿下不懂農事,就信口開河。”
“他說什麽可以提升三倍,已經是狂妄之語了,現在又說還能再提升三倍,簡直就是笑話,欺我老趙是三歲稚童嗎?”
宋賢如此憤怒也是有原因的。
柳懷鄉諸多鄉老裏麵,宋賢算得上是資格最老,有些許資曆,家族比較繁榮的。在柳懷鄉,宋家基本就是主事之人。
而曾平為了搞政績,用了三年時間在全縣七鄉修了不少水渠,將原本的旱田改為水田,這樣便可以一年三季種稻,以提高糧食產量。
在這個過程中,出力最大的,就是宋賢了。
做為柳懷鄉的話事人,宋賢跟曾平共同創造出了當前的局麵,每當曾平提到濮陽縣的糧食產量在東平府數一數二時,宋賢作為參與者,也覺得與有榮焉。
這不但是縣令曾平的政績,也是他宋賢雖屢試不中,但迴到鄉土依然能造福家鄉的明證。
太子殿下到了柳懷鄉,宋賢覺得自己就是“野有遺賢”的那個“賢”,朝廷取士的考試沒有錄取他,是非常沒有眼光的,因為他幫助家鄉農事就是明證。
但是他的這點小驕傲,被秦朗輕飄飄的左一句三倍,右一句三倍打得粉碎,這跟指著他的鼻子罵蠢貨沒什麽兩樣了,所以宋賢怒了,倚仗著自己是鄉老的身份,直接罵秦朗是奸佞小人。
“殿下,正是因為朝中有這樣的奸佞小人,才會蒙蔽聖聽,禍亂朝綱。”
宋賢覺得秦朗的能耐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土地上的事情,他活了一大把年紀,見得多了。不僅是魏國,就算國力最強大的楚國、齊國,也都同樣如此。
土地裏農耕無非就是糧食、蔬菜。何時播種,施肥,何時捉蟲,收割,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做過來的。
無非就是勤快一點,多上點肥,照顧得精細一點。
難道這位秦大人還能在土地裏搞出花來?所以宋賢才敢當著隆慶的麵直接斥罵秦朗。
隆慶其實也覺得秦朗說得太過於誇張,整整六倍的提升,誰敢信?
但是據他對秦朗的了解,又知道秦朗是從來不會誇大其辭的,而且這次出來,主要就是跟秦朗學習農稼之秘。
現在好不容易到了關鍵之處,甭管是真是假,總得試一試再說。
沒想到宋賢就這麽跳出來,直接向秦朗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