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前麵有山穀,那裏可能會有出路!」程錦也看到了前方的大山,兩眼放光的追到唐寅身邊,興奮地說道。
「嗬嗬……」唐寅笑了,不過是苦笑,他幽幽說道:「那裏沒有出路。因為那是一座死穀!」
「啊?」聽聞此話,程錦臉色頓變,疑問道:「大王如何知道那是死穀?」在他印象中己方從未來過此地,他想不明白唐寅是怎麽了解到這邊地形的。
「上次的河東之敗,我來過此地,那裏還埋葬著我大風數千寧死不屈的將士!」唐寅目光幽深地說道,頓了一下,他揚頭說道:「進山穀!」
「大王,既然是死穀,我們就……」
「縱然是死穀,至於可以利用穀口來抵禦越國騎兵,不然在平地上被敵軍追上,我們誰活不成!」說話之間,唐寅加快馬速,直奔山穀奔去。
唉!程錦暗嘆口氣,催馬跟上唐寅。
唐寅是帶著五千重甲騎兵和數百名侍衛進攻寧軍大營的,等眾人跟隨唐寅退到死穀,再清點人數,五千重甲騎兵僅剩兩千人,數百名侍衛已不足百人,就連暗箭都折損近二十人,損失已有大半。
到了山穀,唐寅片刻都未敢耽擱,讓侍衛們趕快幫忙卸掉重甲騎兵身上的盔甲,然後全軍就地取材,搬運山穀內遍地都是的巨石,在峽穀的中間地段累積起來,臨時做出石牆,以防禦越國騎兵的進入。
長孫淵宏率領越國騎兵追到山穀外,勒住戰馬,同時抬起手臂,令身後的眾騎兵停止前進。他安坐在馬上,舉目向四周望了望,看了一會,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哈墨爾一愣,催馬上前,疑問道:「將軍,為何不追了?」
「你可知此山是什麽山嗎?」長孫淵宏反問道。
「這……末將不知!」哈墨爾曾經雖然也是寧人,但畢竟生活在寧國西部,從未到過河東,對這裏的地形沒有絲毫的了解。
長孫淵宏得意的一笑,說道:「此山名為連陰山,中間的這條峽穀,看似能通向山的另一邊,實則裏麵是死路一條。」
「啊!原來裏麵是死路。」哈墨爾先是一怔,隨後安心的笑了,難怪長孫淵宏突然不追了,其實是已胸有成竹。他笑嗬嗬地說道:「將軍,唐寅跑進了死路,我們正好來個甕中捉憋!剛才魏徵還傳信給將軍,說什麽別中唐寅的埋伏,這裏哪能有什麽埋伏,難怪風軍還能藏進死地不成?」
「哎?」長孫淵宏擺擺手,說道:「魏徵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風營在南,而唐寅卻北逃,其中確實有蹊蹺,如果他不是往這邊跑,再繼續向北,我恐怕也不敢再繼續追了。」
「怎麽?」
「再向北,皆為溝嵌縱橫之地,極易藏兵,不過看來魏徵和我都多慮了,唐寅確實是慌不擇路,自闖死地。」長孫淵宏聳肩說道。
「將軍,我們現在就一鼓作氣殺進去,拿下唐寅,創立奇功!」哈墨爾興奮地擦拳磨掌。
長孫淵宏搖搖頭,說道:「此穀的入口狹窄,不宜大軍行進,更不宜騎兵施展,派五千精壯先行入穀,試探敵軍虛實!」
「是!將軍!」哈墨爾拱手應了一聲,點了身邊的一名偏將,將其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先行入穀進攻。
那名越將奉命,率領五千越國騎兵,肆無忌憚的沖入山穀之內。
穀口這段確實很狹窄,並排隻能走五、六騎,而且地麵存草未生,皆為大大小小的亂石,騎兵想在這樣的地方展開衝鋒,那是自己找死。越將率眾放慢馬速,大搖大擺地向穀內走著,時間不長,便看到前方有一麵壘起半人多高的石牆,在其後麵,站有密密麻麻的風軍。
越將看罷,搖頭而笑,風軍竟想用這區區半人來高的石堆攔阻己方,實在可笑至極,也愚蠢至極,就算己方騎術最差的士卒,也能騎馬輕鬆跨越過去。
他想的是沒錯,但那也得分情況,當騎兵衝鋒起來的時候,戰馬借著慣性,輕鬆越過石牆沒問題,而現在地麵都是亂石,戰馬根本跑不起來,想讓戰馬原地跳躍半人高的石堆,那是不可能的事。
但越將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信心十足地向前走著,等快要接近石碓的時候,他大喝道:「全軍衝鋒!」說著話,他率先一踢馬腹,催促戰馬快行,可是石碓附近的亂石太多了,戰馬剛跑出沒兩步,一踢踩空一顆石塊,撲通一聲撲倒在地,越將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腦袋著地栽下戰馬,向前軲轆出好遠,他有靈鎧護體,摔一交倒也沒什麽,但他麾下的越卒們可摔慘了,就聽場內撲通、撲通的悶響聲不絕於耳,隻眨眼工夫,便有百於名騎兵摔落下馬。
就在越兵陣營略顯混亂的時候,石碓後的唐寅突然大喊道:「放箭!」
隨著他的話音,石碓後方亂箭齊發,劈頭蓋臉的向越兵射去。
雙方的距離本就不遠,加上騎兵沒有盾牌類的防具,受到二千多風軍的箭射,隻是頃刻之間,前方的騎兵就撲倒一片,峽穀內慘叫聲一片。此時人們是想沖沖不起來,想退又退不出去,五千騎兵,困於峽穀中,進退維穀,苦不堪言。
這時候越將方意識到形勢不妙,這條峽穀完全不適合騎兵作戰,他反應也快,大喊道:「全部下馬,快快撤出峽穀!」
驚慌失措的越軍紛紛跳下戰馬,有些人拉著馬匹向撤,有些人連馬都不要了,轉身就跑。不過在他們撤退的過程中,風軍的箭雨射的更快更急,將越兵以及戰馬射到一批又一批。越兵撤退艱難,但終究還是有人撤出去了,但那名越將再想跑,前方道路卻被一人攔住,唐寅。
「嗬嗬……」唐寅笑了,不過是苦笑,他幽幽說道:「那裏沒有出路。因為那是一座死穀!」
「啊?」聽聞此話,程錦臉色頓變,疑問道:「大王如何知道那是死穀?」在他印象中己方從未來過此地,他想不明白唐寅是怎麽了解到這邊地形的。
「上次的河東之敗,我來過此地,那裏還埋葬著我大風數千寧死不屈的將士!」唐寅目光幽深地說道,頓了一下,他揚頭說道:「進山穀!」
「大王,既然是死穀,我們就……」
「縱然是死穀,至於可以利用穀口來抵禦越國騎兵,不然在平地上被敵軍追上,我們誰活不成!」說話之間,唐寅加快馬速,直奔山穀奔去。
唉!程錦暗嘆口氣,催馬跟上唐寅。
唐寅是帶著五千重甲騎兵和數百名侍衛進攻寧軍大營的,等眾人跟隨唐寅退到死穀,再清點人數,五千重甲騎兵僅剩兩千人,數百名侍衛已不足百人,就連暗箭都折損近二十人,損失已有大半。
到了山穀,唐寅片刻都未敢耽擱,讓侍衛們趕快幫忙卸掉重甲騎兵身上的盔甲,然後全軍就地取材,搬運山穀內遍地都是的巨石,在峽穀的中間地段累積起來,臨時做出石牆,以防禦越國騎兵的進入。
長孫淵宏率領越國騎兵追到山穀外,勒住戰馬,同時抬起手臂,令身後的眾騎兵停止前進。他安坐在馬上,舉目向四周望了望,看了一會,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哈墨爾一愣,催馬上前,疑問道:「將軍,為何不追了?」
「你可知此山是什麽山嗎?」長孫淵宏反問道。
「這……末將不知!」哈墨爾曾經雖然也是寧人,但畢竟生活在寧國西部,從未到過河東,對這裏的地形沒有絲毫的了解。
長孫淵宏得意的一笑,說道:「此山名為連陰山,中間的這條峽穀,看似能通向山的另一邊,實則裏麵是死路一條。」
「啊!原來裏麵是死路。」哈墨爾先是一怔,隨後安心的笑了,難怪長孫淵宏突然不追了,其實是已胸有成竹。他笑嗬嗬地說道:「將軍,唐寅跑進了死路,我們正好來個甕中捉憋!剛才魏徵還傳信給將軍,說什麽別中唐寅的埋伏,這裏哪能有什麽埋伏,難怪風軍還能藏進死地不成?」
「哎?」長孫淵宏擺擺手,說道:「魏徵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風營在南,而唐寅卻北逃,其中確實有蹊蹺,如果他不是往這邊跑,再繼續向北,我恐怕也不敢再繼續追了。」
「怎麽?」
「再向北,皆為溝嵌縱橫之地,極易藏兵,不過看來魏徵和我都多慮了,唐寅確實是慌不擇路,自闖死地。」長孫淵宏聳肩說道。
「將軍,我們現在就一鼓作氣殺進去,拿下唐寅,創立奇功!」哈墨爾興奮地擦拳磨掌。
長孫淵宏搖搖頭,說道:「此穀的入口狹窄,不宜大軍行進,更不宜騎兵施展,派五千精壯先行入穀,試探敵軍虛實!」
「是!將軍!」哈墨爾拱手應了一聲,點了身邊的一名偏將,將其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先行入穀進攻。
那名越將奉命,率領五千越國騎兵,肆無忌憚的沖入山穀之內。
穀口這段確實很狹窄,並排隻能走五、六騎,而且地麵存草未生,皆為大大小小的亂石,騎兵想在這樣的地方展開衝鋒,那是自己找死。越將率眾放慢馬速,大搖大擺地向穀內走著,時間不長,便看到前方有一麵壘起半人多高的石牆,在其後麵,站有密密麻麻的風軍。
越將看罷,搖頭而笑,風軍竟想用這區區半人來高的石堆攔阻己方,實在可笑至極,也愚蠢至極,就算己方騎術最差的士卒,也能騎馬輕鬆跨越過去。
他想的是沒錯,但那也得分情況,當騎兵衝鋒起來的時候,戰馬借著慣性,輕鬆越過石牆沒問題,而現在地麵都是亂石,戰馬根本跑不起來,想讓戰馬原地跳躍半人高的石堆,那是不可能的事。
但越將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信心十足地向前走著,等快要接近石碓的時候,他大喝道:「全軍衝鋒!」說著話,他率先一踢馬腹,催促戰馬快行,可是石碓附近的亂石太多了,戰馬剛跑出沒兩步,一踢踩空一顆石塊,撲通一聲撲倒在地,越將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腦袋著地栽下戰馬,向前軲轆出好遠,他有靈鎧護體,摔一交倒也沒什麽,但他麾下的越卒們可摔慘了,就聽場內撲通、撲通的悶響聲不絕於耳,隻眨眼工夫,便有百於名騎兵摔落下馬。
就在越兵陣營略顯混亂的時候,石碓後的唐寅突然大喊道:「放箭!」
隨著他的話音,石碓後方亂箭齊發,劈頭蓋臉的向越兵射去。
雙方的距離本就不遠,加上騎兵沒有盾牌類的防具,受到二千多風軍的箭射,隻是頃刻之間,前方的騎兵就撲倒一片,峽穀內慘叫聲一片。此時人們是想沖沖不起來,想退又退不出去,五千騎兵,困於峽穀中,進退維穀,苦不堪言。
這時候越將方意識到形勢不妙,這條峽穀完全不適合騎兵作戰,他反應也快,大喊道:「全部下馬,快快撤出峽穀!」
驚慌失措的越軍紛紛跳下戰馬,有些人拉著馬匹向撤,有些人連馬都不要了,轉身就跑。不過在他們撤退的過程中,風軍的箭雨射的更快更急,將越兵以及戰馬射到一批又一批。越兵撤退艱難,但終究還是有人撤出去了,但那名越將再想跑,前方道路卻被一人攔住,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