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方依舊大喊報應,好像根本沒聽到阿三阿四的話似的。阿三隨手從托盤中抓起白綾,自己握住一頭,把另一頭交給阿四,二人將白綾向邵方脖子上一套,接著,齊齊用力。
阿三阿四可都是神池出身的武將,各有一身蠻力,他倆一齊用力,其中的力道之大可想而知。
耳輪中就聽哢吧一聲,邵方的脖頸竟被白綾硬生生的勒斷,腦袋不自然地向一旁耷拉下去。
見狀,二人雙雙鬆手,邵方的脖子還纏著白綾,人已軟綿綿地灘倒下去。
阿四上前,先是探了探邵方的鼻息,然後衝著阿三點點頭,又迴頭對一名侍衛說道:「去稟報大王吧,莫王已死!」
侍衛急忙應了一聲,倒退兩步,轉身飛快跑了出去。
當初那少年得誌、意氣風發的邵方,最終死在三尺白綾之下。當初那雄霸北方、盛極一時的莫國也隨著邵方的死而灰飛煙滅,永久地成為歷史。
當年,以川貞為首的列國組成伐風同盟,出兵過百萬,合力討伐風國,在那麽危急的時刻,列國當中隻有莫國站在風國這一邊,並幫助風國成功抵禦住伐風同盟的進攻。
可以說在列國當中,對風國恩情最大的便是莫國,但現在,莫國恰恰又亡於風國之手,其中固然有太多太多的原因存在,但也令人不由得唏噓感嘆。
以邵方的性格,他並不適合做一國之君,更適合做一安樂的富家公子,如果當初唐寅沒有助他殺掉老莫王邵庭,現在莫國的王位可能已傳到邵方的兄弟邵博的手上,那莫國的命運也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當然,歷史不是由如果來締造的,世界上也沒有反悔藥可吃,邵方的出現,毀掉了莫國,但又成就了風國,為風時代的來臨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這次,唐寅還真沒有食言。等邵方死後,唐寅下令,以國君之禮下葬邵方,並把邵方的遺孤妥善安置起來,派專人保護,而後,他又讓人在莫國都城鎮江張貼出恩赦令,凡是被關押在莫國大牢裏的囚犯,不管以前犯過多大的重罪,一律赦免釋放,凡是莫軍將士,不管以前有沒有在戰場上與風軍為敵,隻要真心來投,一律既往不咎。
在邵方死後,風國頒布一係列安民、惠民的政策,以此來穩定人心。
另外,青羽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虎賁軍的主將南延已成功被青羽說服,表示願意率領虎賁軍全體將士投靠風國。
南延肯投降,多少是出於無奈之舉,其一,都城被破,莫王已死,他再想抵抗也是獨木難支,其二,他的家人可都在鎮江,若他不肯投降,怕家人受難,其三,青羽能不顧安危的來勸說他,也確實令南延很受感動。出於這些原因,南延被迫選擇了投降。
得知南延率軍來降,唐寅非常高興,親自出鎮江迎接,虎賁軍可是一支千金難買的虎狼之師,虎賁軍能加入風軍,那無疑會讓風軍如虎添翼。
見麵之後,南延下馬跪地,以罪臣之禮拜見唐寅。
唐寅倒也不計前嫌,扶起南延,一個勁的贊他當初川貞伐風之時,南延曾率虎賁軍助過風國,並幫風國斷過川貞二軍的後勤,為風國立過大功。
風莫兩國之前有太多的瓜葛,所以聊起來能引起共鳴的話題也有很多,之間絲毫不會顯得生疏。在接納南延之後,唐寅冊封他為中將軍,並繼續執掌虎賁軍,隻是又為他安插了兩名副將,由征武令篩選出來的青年將領,胡夏和董竹。至此,虎賁軍正式歸入到風軍當中,若按照風軍編製來算的話,它是風軍的第十一軍團,也是第二支騎兵軍團。
莫國非窮國,經濟發達,實力雄厚,其國力甚至要在風國之上,風玉聯軍攻占鎮江,接收了莫國的國庫,其中囤積有大量的金銀。
唐寅在該他大方的時候絕不會小氣,不用靈霜向他提,他主動把莫國國庫裏的錢財拿出來,與玉國平分。
他這麽做,讓靈霜都有些過意不去,畢竟在滅莫之戰中,風軍才是主力,玉軍出動的兵馬雖也不少,但卻沒打過什麽硬仗,傷亡也極為有限,反觀風軍那邊,四十萬的百戰軍到現在隻剩下二十來萬,平原軍、直屬軍、第九軍等各軍團也都有不小的損傷。
靈霜有向唐寅推辭,不用分給玉國這麽多的錢財,但唐寅執意不肯,既然莫都鎮江是風玉兩國共同打下來的,那麽所有的戰利品,就應該兩國均分。
唐寅如此大方,自然讓玉軍將軍對其好感大增,讚不絕口。唐寅是對玉國大方了,但對安、桓二國可就小氣到令人無法忍受。
在風玉聯軍攻占鎮江不久,安王越澤、桓王黎昕也雙雙抵達鎮江。
他二人趕過來主要是來瓜分戰利品的,當初唐寅、靈霜、越澤、黎昕四王可是說好了的,四國共同出兵莫國,勝利之後,四國也要均分莫國領土。
現在邵方已死,大局已定,也到了該分得好處的時候。四王重新聚會,免不了互相賀喜寒暄,氣氛倒也其樂融融,隻是唐寅對如何分割莫國各郡一事閉口不提。
他不開口,越澤和黎昕也不好急於追問,隻能耐著性子和唐寅周旋。等到晚上,唐寅在莫王宮裏設宴,款待遠道而來的越澤和黎昕二王,也算是為他倆接風洗塵。
宴會上的酒菜準備得很豐盛,就是缺少了一點柔和的氣息。
按理說王宮設宴,伺候上酒上菜的都應該是宮女,現在倒好,清一色的甲冑齊全的風軍士卒,就查沒一手提刀一手端酒端菜了。
阿三阿四可都是神池出身的武將,各有一身蠻力,他倆一齊用力,其中的力道之大可想而知。
耳輪中就聽哢吧一聲,邵方的脖頸竟被白綾硬生生的勒斷,腦袋不自然地向一旁耷拉下去。
見狀,二人雙雙鬆手,邵方的脖子還纏著白綾,人已軟綿綿地灘倒下去。
阿四上前,先是探了探邵方的鼻息,然後衝著阿三點點頭,又迴頭對一名侍衛說道:「去稟報大王吧,莫王已死!」
侍衛急忙應了一聲,倒退兩步,轉身飛快跑了出去。
當初那少年得誌、意氣風發的邵方,最終死在三尺白綾之下。當初那雄霸北方、盛極一時的莫國也隨著邵方的死而灰飛煙滅,永久地成為歷史。
當年,以川貞為首的列國組成伐風同盟,出兵過百萬,合力討伐風國,在那麽危急的時刻,列國當中隻有莫國站在風國這一邊,並幫助風國成功抵禦住伐風同盟的進攻。
可以說在列國當中,對風國恩情最大的便是莫國,但現在,莫國恰恰又亡於風國之手,其中固然有太多太多的原因存在,但也令人不由得唏噓感嘆。
以邵方的性格,他並不適合做一國之君,更適合做一安樂的富家公子,如果當初唐寅沒有助他殺掉老莫王邵庭,現在莫國的王位可能已傳到邵方的兄弟邵博的手上,那莫國的命運也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當然,歷史不是由如果來締造的,世界上也沒有反悔藥可吃,邵方的出現,毀掉了莫國,但又成就了風國,為風時代的來臨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這次,唐寅還真沒有食言。等邵方死後,唐寅下令,以國君之禮下葬邵方,並把邵方的遺孤妥善安置起來,派專人保護,而後,他又讓人在莫國都城鎮江張貼出恩赦令,凡是被關押在莫國大牢裏的囚犯,不管以前犯過多大的重罪,一律赦免釋放,凡是莫軍將士,不管以前有沒有在戰場上與風軍為敵,隻要真心來投,一律既往不咎。
在邵方死後,風國頒布一係列安民、惠民的政策,以此來穩定人心。
另外,青羽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虎賁軍的主將南延已成功被青羽說服,表示願意率領虎賁軍全體將士投靠風國。
南延肯投降,多少是出於無奈之舉,其一,都城被破,莫王已死,他再想抵抗也是獨木難支,其二,他的家人可都在鎮江,若他不肯投降,怕家人受難,其三,青羽能不顧安危的來勸說他,也確實令南延很受感動。出於這些原因,南延被迫選擇了投降。
得知南延率軍來降,唐寅非常高興,親自出鎮江迎接,虎賁軍可是一支千金難買的虎狼之師,虎賁軍能加入風軍,那無疑會讓風軍如虎添翼。
見麵之後,南延下馬跪地,以罪臣之禮拜見唐寅。
唐寅倒也不計前嫌,扶起南延,一個勁的贊他當初川貞伐風之時,南延曾率虎賁軍助過風國,並幫風國斷過川貞二軍的後勤,為風國立過大功。
風莫兩國之前有太多的瓜葛,所以聊起來能引起共鳴的話題也有很多,之間絲毫不會顯得生疏。在接納南延之後,唐寅冊封他為中將軍,並繼續執掌虎賁軍,隻是又為他安插了兩名副將,由征武令篩選出來的青年將領,胡夏和董竹。至此,虎賁軍正式歸入到風軍當中,若按照風軍編製來算的話,它是風軍的第十一軍團,也是第二支騎兵軍團。
莫國非窮國,經濟發達,實力雄厚,其國力甚至要在風國之上,風玉聯軍攻占鎮江,接收了莫國的國庫,其中囤積有大量的金銀。
唐寅在該他大方的時候絕不會小氣,不用靈霜向他提,他主動把莫國國庫裏的錢財拿出來,與玉國平分。
他這麽做,讓靈霜都有些過意不去,畢竟在滅莫之戰中,風軍才是主力,玉軍出動的兵馬雖也不少,但卻沒打過什麽硬仗,傷亡也極為有限,反觀風軍那邊,四十萬的百戰軍到現在隻剩下二十來萬,平原軍、直屬軍、第九軍等各軍團也都有不小的損傷。
靈霜有向唐寅推辭,不用分給玉國這麽多的錢財,但唐寅執意不肯,既然莫都鎮江是風玉兩國共同打下來的,那麽所有的戰利品,就應該兩國均分。
唐寅如此大方,自然讓玉軍將軍對其好感大增,讚不絕口。唐寅是對玉國大方了,但對安、桓二國可就小氣到令人無法忍受。
在風玉聯軍攻占鎮江不久,安王越澤、桓王黎昕也雙雙抵達鎮江。
他二人趕過來主要是來瓜分戰利品的,當初唐寅、靈霜、越澤、黎昕四王可是說好了的,四國共同出兵莫國,勝利之後,四國也要均分莫國領土。
現在邵方已死,大局已定,也到了該分得好處的時候。四王重新聚會,免不了互相賀喜寒暄,氣氛倒也其樂融融,隻是唐寅對如何分割莫國各郡一事閉口不提。
他不開口,越澤和黎昕也不好急於追問,隻能耐著性子和唐寅周旋。等到晚上,唐寅在莫王宮裏設宴,款待遠道而來的越澤和黎昕二王,也算是為他倆接風洗塵。
宴會上的酒菜準備得很豐盛,就是缺少了一點柔和的氣息。
按理說王宮設宴,伺候上酒上菜的都應該是宮女,現在倒好,清一色的甲冑齊全的風軍士卒,就查沒一手提刀一手端酒端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