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不可能。福州府不可能如此短時間,就收到這麽多的銀子。”


    “他們分明就是在弄虛作假,臣以為這些都是福州府官員的緩兵之計。臣以為應立刻查封福州府,將所有人抓捕歸案,細細審問。”


    經胡惟庸這麽一說,其他官員這時也從狂歡中反應過來,就是把整個福州都賣出去,估計也賺不了這麽多銀子吧。


    剛剛有多興奮,此時就有多沮喪。福州這小官是虛晃一槍,在這忽悠他們呢吧。


    福州府如果有一千萬兩,為什麽不主動上交?為什麽要等到胡惟庸將事情捅出來,才說要上交。


    徐達當時呆立原地,他連北伐的計劃都想好了,現在告訴他是逗他玩呢。頓時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落差,一時間竟然有些悲憤。


    李善長卻沒有那麽沮喪,他選擇相信胡惟庸所說的一千萬兩。不管這錢是顧良自己上交的,還是朝廷抄家查沒的。都會被朱元璋用來發展民生、賑濟救災。


    隻要這錢用出來,他們的計劃就不算失敗。


    隻是如李善長這般冷靜的人不多,朝廷上的官員們,在這件事上心情數次大起大落如今全都進入了疲憊期。


    甚至連朱元璋的臉色都不看了,隻盯著馮慶明,想知道這錢到底有沒有。他們隻想要個答案。


    馮慶明再次成為全場的焦點,此時他已經冷靜了許多。


    心中反複默念幾句鎮定後,用眼角悄悄瞥了一眼胡惟庸,眼神中似是有些不甘,又帶有些許畏懼。


    這動作雖然是悄悄做的,但在眾人的矚目之下,卻被所有人都看在了眼裏。


    沒給眾人反應的時間,馮慶明開口解釋道。


    “這個……這個我們不能不聽丞相的,就拉全福州官員下水吧。”


    “我們福州慘啊,不光是百姓慘,我們這些當官的也很慘。以前福州窮的叮當響,時常還會被倭寇騷擾。”


    “不但要憂心百姓溫飽,還要時刻提防海賊上岸劫掠。簡直苦不堪言,如今的地能賣這麽多錢,還是多虧了顧良大人。”


    “也就是顧良大人到任後,我們才漸漸好轉起來……”


    馮慶明一番聲淚俱下的說辭,讓所有官員的表情又變得古怪起來。


    什麽叫不聽丞相的,裏麵好像有故事啊。


    朱元璋則想起錦衣衛的匯報,臉色陰沉:“把話說清楚,為什麽顧良能讓地賣這麽高?”


    朱元璋的眼神,雖然盯在馮慶明的身上,麵色陰沉的等待著馮慶明給他答案。


    他想起錦衣衛的匯報,自然知道胡惟庸大鬧福州衙門的事情。對於胡惟庸的不滿,堆積在朱元璋的心裏。


    但現在最重要,還是福州的那些銀子是怎麽賺到的。


    或者說,是福州的這種模式。為什麽能將土地的價格賣得這麽高,這直接關係到,這種模式能不能應用在其他地方。


    如果福州模型,可以在其他地方適用。那麽如福州這種規模的稅收,自然能大大緩解朝廷的遇到的難處。


    雖然顧良說不同州郡,必然會有不同的售賣價格。但即便是能達到福州一半的價格,若是在十三個州推廣開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足以讓大明走上他預期的道路。


    至於胡惟庸,以後自有收拾他的時候。


    百官們並不知道胡惟庸曾去過福州,不過從馮慶明的話中,自然也猜到了大概。


    在他們看來,這件事簡直太符合胡惟庸的性格了。上次胡惟庸彈劾顧良失敗,而後自然要仔細調查顧良。


    由此發現了顧良在福州積累的大量財富,如此逼著顧良站到他那邊。這樣一來,福州的錢自然任由胡惟庸拿捏。


    不過眾官員看到如今這場麵,自然也猜到胡惟庸失敗了。


    而且,眾官員從朱元璋的反應來看,也都猜出皇帝知道了這件事,全都意味深長的看向胡惟庸。


    不過看熱鬧到還在其次,各路官員,也都想知道福州土地售賣如此高價的原因。這些才是關係到他們切身利益的事情。


    因此也隻是看了胡惟庸一眼,注意力便又轉移到了馮慶明身上。


    馮慶明麵對朱元璋的問題,仔細思考了一下,才開口迴答道。


    “迴陛下,土地價格的高低,是與當地地區,現在繁榮和未來發展前景相關的。”


    “就好像京城是咱大明的都城,自然發展前景好。那麽未來肯定會越來越繁榮,自然有人願意花錢賣地,在京城做生意或者買房生活。”


    “若是一個小城,未來發展有限。那麽大家也就不會在那裏買地,未來發展若是不好,豈不是什麽生意都做不起來麽。”


    馮慶明似乎忽然想起了什麽,跟著補充了一句:“我們顧良大人還有一句話,說是叫‘聚集效應’什麽的。”


    “說白了,就是哪裏人多,哪裏就越有發展。畢竟百姓都向往更好的生活,也會向那些,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生活的城池聚攏。”


    “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自然要大力建設城市,建設的錢就從賣土地的中進行規劃。這也是為什麽會上交給朝廷近半,剩餘的銀子還要繼續留下的原因。”


    “而我們福州之所以能將土地的價格賣的那麽高,是因為商人相信顧良大人,相信福州的未來會發展的很好。”


    “畢竟我們顧良大人之前就將清遠縣建設的很好,這是有目共睹的。”


    眾官員聽過之後,全都恍然大悟。仔細迴想了一下,確實越有發展的城市人也就越多。


    或許這就是顧良說的那個什麽效應吧,隻是清遠縣到底什麽樣?


    很多官員沒見過福州,也不知道清遠縣。自然對馮慶明所說的這些沒有形象的概念,於是出言詢問道。


    “馮慶明,你說的清遠縣和福州我們都沒去過,看不到那邊怎麽建設。你給說的具體一點,到底建設什麽?”


    馮慶明聽到這個問題也懵了,這問題超綱了呀。他哪知道顧良打算怎麽建設福州。


    馮慶明撓了撓頭,隻好直白的說道:“這個,我也不知道顧良大人打算怎麽建設福州。”


    那官員還有些不甘心,繼續問道:“那你就說說,你們福州是如何建設起來的。你身為福州官員,這些你總看到了吧?”


    “這個我知道。”


    馮慶明是福州當地的官員,在那邊呆了好些年了。顧良是怎麽建設福州,他全都看在了眼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車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車仔並收藏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