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判死刑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 作者:小車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47章 判死刑
前麵一名年齡稍大的士兵,見朱元璋和那名士兵聊了這麽久,他也看了眼前麵的伍長,而後對朱元璋笑了笑道。
“其實以前也不這樣,這都是顧良大人來了以後才改的。以前俺們四五天能練一天就不錯了,而且也都是練練陣勢,其他的都沒有。”
“不像顧良大人來了以後,給俺們安排了很多項目。還有練體能的,練弓箭的,練水戰的,多著呢。”
“不過這都不算啥,長官們總和俺們講‘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練好武藝上了戰場才能活著迴來,這道理俺們都知道了。”
果然都是顧良搞出來的,看來也就是顧良有如此手筆了。
不過那長官的話說得倒是沒錯,看來平日裏不止會對士兵們進行身體上的訓練,思想上的教導也不少。
這些士兵之所以會如此令行禁止,看來思想教導功不可沒。
說話的時候,朱元璋仔細觀察了一下迴話的那個士兵。然後又看了看附近排隊的那些士兵。
發覺他們對三人說到訓練強度時,大家似乎都沒有什麽反麵情緒。這說明這些士兵,真的已經習慣了這種強度。累肯定是累的,隻不過對他們而言這些已經不是負擔。
於是就更加好奇起來,顧良這小子如此肯花錢,那麽其他方麵肯定也不會差了,不知道這些士兵的福利待遇怎麽樣?
“夥食這麽好,你們這裏的其他福利待遇應該也不錯吧?餉銀什麽的發放可還及時?”
士兵猶豫了一下,不過鑒於朱元璋是他們剛剛比試的統領,便也沒有隱瞞。
“平時一個月三兩銀子,戰時翻倍。”
這士兵話音落下,前麵那名年紀稍大的挑了挑眉毛補充了一句。
“要是不幸戰死,咱們這些大兵的撫恤金可不少呢。”
不少能是多少,人都沒有了,錢再多能有什麽用。而且大明的撫恤金標準本就不低,就算是其他軍隊中的士兵陣亡了,也有二三十兩的銀子可拿。
若是遇到苦戰,或是有立功表現,還能多拿十幾兩,到手的總共能有個四五十兩。這些錢對於那些平頭百姓來說,確實是一筆巨款了。
不過朱元璋還要向其打探消息,便也裝作感興趣的配合問道:“哦?你們這待遇撫恤金怎麽也得有個五十兩吧,再有個立功表現豈不是能拿到七八十兩。”
麵對朱元璋將平常士兵翻了一倍的撫恤金數額,那名年紀稍大的士兵隻是撇撇嘴。而後伸出了兩根手指。
“二百兩。”
朱元璋:二百兩!
二兩百兩銀子的撫恤金?這顧良是真他娘的有錢啊。
按照大明的常規標準,那個留守福州的錦衣衛楊千戶陣亡,撫恤金也就是兩百多兩,這些大頭兵的撫恤金居然都快趕上千總了。
而且就是平日裏的那些餉銀,也比普通的錦衣衛要高。這個顧良,完完全全就是在拿錢堆軍隊啊。
“兩百兩可是不少啊,你們難道不怕顧良大人說話不算數,到時候賴賬嗎?畢竟大家都是平頭百姓,又找不了他這州官的麻煩。”
聽到朱元璋的話,不少士兵都好奇的轉過頭來看向他。
不過有著平時嚴明的紀律,並沒有人說話。最後還是最初和朱元璋搭話的那個士兵開口道。
“我們這一身本事也都是顧大人教的,沒有顧大人我們就連這些飯菜都吃不上。你看看我們這吃的,我們這穿的。就算是我們這裏的兵器,都要比顧大人來之前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顧大人平時在他們身上花了這麽多的銀子,怎麽可能在我們為國捐軀字後,還貪那點小錢壞名聲。”
“為國捐軀?也是這裏的長官教的。”朱元璋有些好奇的問。
那士兵點點頭:“是啊,不然我們哪懂這些。”
看到士兵對顧良的信服,這個時候朱元璋才真正確定,眼前的這支大軍,絕對可以成長為百戰之士,福州周圍倭寇不足為慮!
朱元璋和那士兵邊聊邊走,沒多久就來到了打飯的地方。
那士兵看了而看朱元璋,而後小心翼翼的問了句:“大人,要幫你打一份嗎?”
士兵經過了一晚的比試,早已經饑腸轆轆,看著那些擺在麵前的食物咽口水。不過說到底朱元璋是能和顧良對陣的大人物,他也不敢輕易得罪,隻能隱晦提醒朱元璋,他要去吃飯了。
經那士兵提醒,朱元璋才發現,前麵已經沒有人了。
他在和這士兵聊天的時候,腦子裏一直在想這個營地中的見聞,想著有哪些可以應用到其他的部隊上麵,想著想著竟然沒有注意這些。
“不用了,你吃飯吧,咱家去那邊轉轉。”
說完朱元璋拍了拍士兵的肩膀,轉身離去。
朱元璋走迴去的路上,看到其他地方的士兵也都開始吃飯。他們聚集在一起,卻沒有絲毫的喧鬧,如列隊時一樣的安靜。
這些訓練的結果似乎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意識底層,令行禁止在這個營地中已經成了最高的規則。
如此一直兵馬若是拉上戰場,想來應該會成為一柄切開敵方陣營的利刃。
而這一切,似乎都在顧良設計之中。無論是日常的訓練、堪稱豪華的夥食,遠高於其他番部的餉銀,還是那些所謂長官的教導。
這一切都是顧良早已設計好的,讓這些士兵從內到外的學會了服從。或許這營地中的士兵,真的會形成士兵口中所說的那種“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精神。
越想朱元璋越是覺得,顧良這個人的神奇。他總能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從清遠縣的神奇,到如今福州的崛起。
朱元璋忽然歎了口氣,他以往真的太偏激了嗎?看到貪汙的人,就會在心裏將人判死刑。
就像顧良這個人,朱元璋最早見到他的時候,隻以為他一心貪汙心無旁騖。若是那時就將顧良處死,怕是也沒有後麵的這一切。
不會有福州繁榮的經濟,更不會有如今這支奇特的兵馬。
順著這個思路,朱元璋又想到了朝廷中的其他官員。想著那些人如果都和顧良這樣讓他省心,那豈不是……
旋即朱元璋就搖搖頭,知道這也不可能。因為像顧良這樣的奇才,恐怕百年都難得出一個。
而且若是那些官員隻有顧良的貪心,卻沒有顧良的底線和本事。那豈不是一朝堂都是貪官汙吏,百姓怕是過的都是地獄一般的日子。
前麵一名年齡稍大的士兵,見朱元璋和那名士兵聊了這麽久,他也看了眼前麵的伍長,而後對朱元璋笑了笑道。
“其實以前也不這樣,這都是顧良大人來了以後才改的。以前俺們四五天能練一天就不錯了,而且也都是練練陣勢,其他的都沒有。”
“不像顧良大人來了以後,給俺們安排了很多項目。還有練體能的,練弓箭的,練水戰的,多著呢。”
“不過這都不算啥,長官們總和俺們講‘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練好武藝上了戰場才能活著迴來,這道理俺們都知道了。”
果然都是顧良搞出來的,看來也就是顧良有如此手筆了。
不過那長官的話說得倒是沒錯,看來平日裏不止會對士兵們進行身體上的訓練,思想上的教導也不少。
這些士兵之所以會如此令行禁止,看來思想教導功不可沒。
說話的時候,朱元璋仔細觀察了一下迴話的那個士兵。然後又看了看附近排隊的那些士兵。
發覺他們對三人說到訓練強度時,大家似乎都沒有什麽反麵情緒。這說明這些士兵,真的已經習慣了這種強度。累肯定是累的,隻不過對他們而言這些已經不是負擔。
於是就更加好奇起來,顧良這小子如此肯花錢,那麽其他方麵肯定也不會差了,不知道這些士兵的福利待遇怎麽樣?
“夥食這麽好,你們這裏的其他福利待遇應該也不錯吧?餉銀什麽的發放可還及時?”
士兵猶豫了一下,不過鑒於朱元璋是他們剛剛比試的統領,便也沒有隱瞞。
“平時一個月三兩銀子,戰時翻倍。”
這士兵話音落下,前麵那名年紀稍大的挑了挑眉毛補充了一句。
“要是不幸戰死,咱們這些大兵的撫恤金可不少呢。”
不少能是多少,人都沒有了,錢再多能有什麽用。而且大明的撫恤金標準本就不低,就算是其他軍隊中的士兵陣亡了,也有二三十兩的銀子可拿。
若是遇到苦戰,或是有立功表現,還能多拿十幾兩,到手的總共能有個四五十兩。這些錢對於那些平頭百姓來說,確實是一筆巨款了。
不過朱元璋還要向其打探消息,便也裝作感興趣的配合問道:“哦?你們這待遇撫恤金怎麽也得有個五十兩吧,再有個立功表現豈不是能拿到七八十兩。”
麵對朱元璋將平常士兵翻了一倍的撫恤金數額,那名年紀稍大的士兵隻是撇撇嘴。而後伸出了兩根手指。
“二百兩。”
朱元璋:二百兩!
二兩百兩銀子的撫恤金?這顧良是真他娘的有錢啊。
按照大明的常規標準,那個留守福州的錦衣衛楊千戶陣亡,撫恤金也就是兩百多兩,這些大頭兵的撫恤金居然都快趕上千總了。
而且就是平日裏的那些餉銀,也比普通的錦衣衛要高。這個顧良,完完全全就是在拿錢堆軍隊啊。
“兩百兩可是不少啊,你們難道不怕顧良大人說話不算數,到時候賴賬嗎?畢竟大家都是平頭百姓,又找不了他這州官的麻煩。”
聽到朱元璋的話,不少士兵都好奇的轉過頭來看向他。
不過有著平時嚴明的紀律,並沒有人說話。最後還是最初和朱元璋搭話的那個士兵開口道。
“我們這一身本事也都是顧大人教的,沒有顧大人我們就連這些飯菜都吃不上。你看看我們這吃的,我們這穿的。就算是我們這裏的兵器,都要比顧大人來之前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顧大人平時在他們身上花了這麽多的銀子,怎麽可能在我們為國捐軀字後,還貪那點小錢壞名聲。”
“為國捐軀?也是這裏的長官教的。”朱元璋有些好奇的問。
那士兵點點頭:“是啊,不然我們哪懂這些。”
看到士兵對顧良的信服,這個時候朱元璋才真正確定,眼前的這支大軍,絕對可以成長為百戰之士,福州周圍倭寇不足為慮!
朱元璋和那士兵邊聊邊走,沒多久就來到了打飯的地方。
那士兵看了而看朱元璋,而後小心翼翼的問了句:“大人,要幫你打一份嗎?”
士兵經過了一晚的比試,早已經饑腸轆轆,看著那些擺在麵前的食物咽口水。不過說到底朱元璋是能和顧良對陣的大人物,他也不敢輕易得罪,隻能隱晦提醒朱元璋,他要去吃飯了。
經那士兵提醒,朱元璋才發現,前麵已經沒有人了。
他在和這士兵聊天的時候,腦子裏一直在想這個營地中的見聞,想著有哪些可以應用到其他的部隊上麵,想著想著竟然沒有注意這些。
“不用了,你吃飯吧,咱家去那邊轉轉。”
說完朱元璋拍了拍士兵的肩膀,轉身離去。
朱元璋走迴去的路上,看到其他地方的士兵也都開始吃飯。他們聚集在一起,卻沒有絲毫的喧鬧,如列隊時一樣的安靜。
這些訓練的結果似乎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意識底層,令行禁止在這個營地中已經成了最高的規則。
如此一直兵馬若是拉上戰場,想來應該會成為一柄切開敵方陣營的利刃。
而這一切,似乎都在顧良設計之中。無論是日常的訓練、堪稱豪華的夥食,遠高於其他番部的餉銀,還是那些所謂長官的教導。
這一切都是顧良早已設計好的,讓這些士兵從內到外的學會了服從。或許這營地中的士兵,真的會形成士兵口中所說的那種“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精神。
越想朱元璋越是覺得,顧良這個人的神奇。他總能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從清遠縣的神奇,到如今福州的崛起。
朱元璋忽然歎了口氣,他以往真的太偏激了嗎?看到貪汙的人,就會在心裏將人判死刑。
就像顧良這個人,朱元璋最早見到他的時候,隻以為他一心貪汙心無旁騖。若是那時就將顧良處死,怕是也沒有後麵的這一切。
不會有福州繁榮的經濟,更不會有如今這支奇特的兵馬。
順著這個思路,朱元璋又想到了朝廷中的其他官員。想著那些人如果都和顧良這樣讓他省心,那豈不是……
旋即朱元璋就搖搖頭,知道這也不可能。因為像顧良這樣的奇才,恐怕百年都難得出一個。
而且若是那些官員隻有顧良的貪心,卻沒有顧良的底線和本事。那豈不是一朝堂都是貪官汙吏,百姓怕是過的都是地獄一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