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顧良的心血之語


    方克儉清了下嗓子,繼續說起福州官員,畢竟同僚一場能救就搭把手。


    “正如臣所說,福州的發展指日可待,而這一切都源於福州的所有官員都想著一件事,那就是拚命的把政績搞起來。”


    “咳,畢竟顧良大人說了,如果百姓過不上好日子,那麽當官的肯定也沒有好日子過。如果當官的過上了好日子,那就離死不遠。”


    朱元璋聽到這繞口令一樣的話,在腦子裏轉了一下,才明白顧良所指是什麽。


    冷哼了一聲,說出了方克儉說了這麽半天後的第一句評價。


    “顧良倒也還算有些自知之明。”


    方克儉對朱元璋的評價心中一喜,雖然朱元璋語氣嫌棄,但從其表達的意思看,方克儉已經感覺到了希望。


    臉上的笑意一閃而逝,而後繼續道:“陛下聖明,顧良大人身為福州的最高官員,自然是有安定一方的心思的。而且顧良大人還說了,一個地方穩定了起來後,慢慢的甚至可以影響全國的經濟,到時候還需要陛下你來費心。”


    朱元璋一聽就愣了,方克儉這描述的前景,他同樣也很是向往,但是那個時候,他要費心什麽呢?


    費心?


    朱元璋對方克儉的話滿是疑惑。


    他什麽時候不費心大明的將來和社稷的建設,為什麽方克儉在這裏特意提煉出來,還要強調一下。


    難道顧良這話中還有其他含義。


    朱元璋將方克儉複述的那句話,在腦子裏又過了一遍。


    “地方穩定後經濟向好發展,而後影響周邊。當影響的範圍足夠大的時候,自然就會影響全國的經濟。”這沒什麽可說的,隻是自然規律罷了。


    接下來是有什麽來著,“到時候就要讓咱家費心了。”


    費心經濟變好以後,大明的建設?還是那時候會有更多的貪官汙吏橫行?或者是經濟好了,錢太多了朝堂上為了利益紛爭,導致更加嚴酷的黨同伐異?


    朱元璋的眼中滿是疑惑,看向方克儉時卻在其中摻雜了意思責備。


    有話不好好說清楚,跟咱家這打什麽馬虎眼。


    方克儉看到朱元璋看過來的眼神,頓時動作一僵。他這步子邁得有點大,差點扯到蛋。


    方克儉本想緩和一下氣氛,和朱元璋開個小玩笑。結果弄巧成拙,差點把他再次搭進去。


    訕笑了一下解釋道:“陛下,就怕到時候咱這大明的土地不夠用啊。”


    朱元璋的眼神從迷惑變成了懷疑:“荒謬!”


    “我大明疆域遼闊土地廣袤,若是說上等良田不夠,咱家到還能理解。可如今大明荒地無數,雖然開墾後收成略有欠缺,但隻要細心耕耘也會有不錯的收成。”


    “可以說我大明的地根本就種不過來,怎麽可能土地不夠用,簡直笑話。”


    麵對朱元璋的不屑一顧,方克儉擠了擠眼睛,嬉笑著道。


    “陛下,臣所說的可不隻是土地。”


    “嗯?”


    “陛下,這非是臣的看法,而是顧良大人的言論。”


    “顧良大人說過,福州自貧瘠之地到有了如今的規模隻用了短短的幾個月。在這期間,福州的發展飛速,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生活安定後夫妻生活自然就融洽了許多。”


    “而後福州對周邊的影響日益增大,周邊的百姓生活也會重複福州百姓的軌跡。而後影響南方、影響整個大明。”


    “可以預見的是,百姓在生活好起來以後,婚配會更加活躍,子嗣的存活下來也會越來越多。”


    “照這麽發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大明的人口自然就會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期。”


    說到這裏,方克儉嘿嘿一笑,說出了他方才那番話的結論。


    “因此,到了那個時候,大明的土地說不定真的就不夠用了,開疆拓土就成了大勢所趨。”


    朱元璋聽後,倒也覺得這番推論頗為現實。如今大明的土地是不少,但良田也幾乎都開墾得差不多了。若是按照福州這般發展速度,大明的人口確實會快速增長下去。


    隨即點了點頭。


    看到朱元璋認同了他的話,方克儉越發開心。


    繼續舉例說:“陛下,顧良大人最開始是在一個村進行建設,慢慢的就到了縣,最後覆蓋了整個福州。而且算上已經有孕在身的,人口確實比之前多出很多!”


    朱元璋也明白這個道理,大家吃飽了,才有心力繁衍後代。而且生活得越好,家中幼兒的夭折可能就越小。


    如此看來,人口和土地之間的問題,還真得盡早規劃。


    看著方克儉一臉的真摯,朱元璋明白,這是他的肺腑之言,同樣也是顧良的心血之語。


    捋著胡須考慮起了方克儉所說的那些,需要他費心問題。


    百姓、土地、開疆拓土……


    若是福州真的能如方克儉說的那般,將周邊經濟都帶動起來,甚至能帶動整個大明的經濟,這些或許在朱標登基的時候,都將成為他執政中的重點。


    所以是否應該,先將這些提前安排好。


    朱元璋的思緒隨著這個方向開始發散,很快就想到要向哪個方向發展,耕田的劃分範圍要重新厘定,如何麵對外邦的反撲……


    想著想著,朱元璋忽然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


    這些都是建立在,以後的發展都如顧良預料那般才行。可就像他說的,大明地域廣袤,真的都會被福州影響,而帶來快速的發展嗎?


    想到這裏,朱元璋才忽然意識到,如果福州真的能起到如此重要的龍頭作用。那麽現在的這些官員生活稍微奢侈一點,似乎還真算不得什麽大事。


    畢竟相比兆萬大明百姓的福祉,幾萬十幾萬兩銀子的事,已經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看來後麵他應該著重關心的問題,也要調整一下了。雖然福州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但朱元璋已經開始暢想和考慮未來的安排了。


    此時方克儉早已換做一臉真誠,他雖然擔心自己的安危。但他對朱元璋所說的話,卻不僅僅隻是為了開脫,那些都是他心中真實所想的內容。


    早在顧良對他們說這些的時候,方克儉是有些猶豫的。但在看到福州的飛快發展後,他覺得這一天肯定會到來,早早晚晚。


    方克儉選擇相信顧良,因此才會如此賣力的在青樓中消費。


    現在麵對即將對他做出判決的朱元璋,他選擇真實的表達,如果這還救不了他,那麽他不相信還有其他方式,可以然他被免除罪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車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車仔並收藏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