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早日啟程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 作者:小車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6章 早日啟程
想通了這些,馬皇後對朱元璋道:“官家,臣妾以為可以做兩手準備,一來先將銀子抽調出來準備好。如今官家你的開銷以及後宮嬪妃、皇子們的開銷都從私庫中支取。若是入股顧良的大基建,這些錢就要先算好撥出來。”
後宮之事馬皇後管的十分妥帖,朱元璋從未過問,因此對於馬皇後的這些安排倒是也沒有異議:“那二來呢?”
馬皇後看向毛驤:“二來,自然是等錦衣衛那邊的消息,來確定是否要戶部也參與進來。”
朱元璋想了想,也覺得這樣比較穩妥便答應了下來。
馬皇後隨即感慨了一句:“還好有錦衣衛,不然咱們可就錯過這次入股的機會了。”
朱元璋聽到馬皇後的話,沉思了一會,覺得這次確是有點運氣的成分在裏麵。但主要是顧良的態度問題,這事顧良做得太不周到了。
如果顧良能夠將福州之事上報朝廷,咱家也能早些知曉,定然也不會如現在這般倉促。
想著想著朱元璋忽然發現,顧良現在在福州的這些操作,不就是當初清遠縣的翻版嗎。
當初的清遠縣應該也和現在的福州差不多吧,然後顧良通過各種手段,從一個賣草席之人一步步爬上了縣令之職。
而後大刀闊斧的改變了清遠縣的麵貌,繼而影響到了整個徐州府。
直到他朱元璋巡察到了哪裏,才發現其中的不凡。
由此朱元璋不由得在心裏感歎了一聲,他運氣是真的好。這次若不是讓錦衣衛去查顧良,說不定下次再見顧良時,福州已經成了徐州的翻板。
想到徐州的種種,朱元璋更加堅定了顧良能賺大錢的信心。由此堅定了要入上一股的心思,這種能發財的事肯定不能放過。
既然主角口口聲聲說能帶著那邊的人致富,朱元璋也非常好奇,顧良又會做出怎樣的驚人之舉!
越想朱元璋越覺得這件事不能馬虎,京城距離福州太遠了,不像清遠縣那樣,可以隨意往來。
顧良這小子在那邊搞出什麽事情來,他朱元璋即便知道,也要滯後不短的時間。
甚至一些小動作,可能會被錦衣衛給忽略,那樣他豈不是永遠都不會知道了。
想到這,居然動了想要去福州看看的心思。
不過想想遙遠的路途和如今朝堂上的形勢,朱元璋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心思,隨即對一旁聽令的毛驤吩咐道。
“毛驤,福州那邊你要多費些心思,若是人手不夠就及時加派,千萬要把顧良給咱家盯死。”
毛驤聽到朱元璋的命令,趕緊答應下來。
這次錦衣衛的任務完成得不錯,連帶著朱元璋看毛驤的眼神也溫和了不少。看到毛驤受傷的雙腿和有些不雅的站姿,吩咐了禦醫為其診治,便讓毛驤下去休息。
待毛驤離開後,朱元璋便和馬皇後商議起,如何與顧良合作的事情。
“皇後,你說這個顧良,他會收咱家的銀子嗎?”
馬皇後點了點頭:“當然,依照他的性子,就算是與咱們有過節,看在銀子上也不會計較。更何況你還給了他一張‘皇家特供’的文書。”
說著馬皇後笑了笑,拉起朱元璋道:“依臣妾看,對於顧良來說,你可是他的大恩人呢。”
朱元璋想起顧良貪圖“皇家特供”時,和他攀親戚的嘴臉,頗為不齒。
但卻認同了馬皇後的說法,對於顧良這個小子來說,有錢就是朋友。而且上次他含怒離開時,似乎並沒有被顧良知曉,因此他們還算是合作關係。
咦!朱元璋忽然想起一件事。
“皇後,咱家還有五十件琉璃器在那小子那裏,這可是價值千萬的大買賣啊。”
馬皇後也想起來,當日朱元璋氣衝衝的離開,都忘了拿琉璃。
“是啊,你說咱們用那些琉璃當入股,算千萬銀子,會不會把顧良氣死。”
朱元璋想象著顧良聽到這消息時的嘴臉,頓時笑出了聲。
“皇後這主意好,不過想來那小子是不會同意的,哈哈哈……”
朱元璋是真想看看,他說出這話時,顧良的真實表情,不由得又動了去福州的心思。
“皇後,你說咱家若是再去與顧良見麵,是否有些不妥?”
馬皇後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有些揶揄的道:“官家在說什麽胡話,當然不妥。”
“雖然早前你出去巡查天下,也離開不短的時間,可如今今非昔比。且福州那邊著實太過偏僻,臣妾還是十分擔心你的。”
“皇後不必擔憂,咱家隻是說說而已。”
“隻不過福州地處偏遠,鞭長莫及,咱家如果隻是入股,雖然也算是將福州納入監控範圍,但這麽大一筆錢放在顧良手中,咱家還是有些不放心。”
馬皇後也有同感:“雖然依照往常的經驗,參與大基建肯定會賺錢,可本金就有三千萬,再賺錢豈不是會更多。”
“如此多的銀子,著實讓人心焦。”
朱元璋點點頭:“確實需要派個人去那邊盯著點。”
“錦衣衛僅可以做為外圍的盯梢所有,咱們還需要一個人打入敵人內部。”
馬皇後點頭,想了想看向朱元璋。恰在此時,朱元璋也看向馬皇後,見到馬皇後正看向他,知道馬皇後也想到了什麽。
“看來,咱家和皇後想到一塊去了。”
“那邊即可傳召他們入宮吧,也好早日啟程。”
二人商議完畢,便令一旁的太監下去傳召。
不久之後,太子朱標的轎子就停在了皇宮門口。
他才從轎子中探出頭來,就看到一頂皇子規製的轎子,正往這邊急匆匆的趕來。
朱標出來轎子,站直了身子,一邊整理冠袍一邊等著那頂轎子過來。離得近了,才看到是二皇子朱樉的轎子。
朱樉也從轎子中看到站在前方等著的大哥,下來轎子便大咧咧來到朱標麵前,隨意的行了個禮。
“大哥,知道什麽事嗎,怎麽忽然傳召咱們入宮。”
“進去便知道了,你也收斂些,別總是這般隨意。”
朱樉對此頗不在意,不過卻沒有反駁朱標,隻是訥訥地點了點頭。朱樉雖然性格有些頑劣,但他從小和朱標一起長大,而且又都是馬皇後所生,因此關係一直很好。
加之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對弟弟們十分友愛,也頗受朱樉敬重。
兩人不再多說,一同進宮麵見朱元璋。
想通了這些,馬皇後對朱元璋道:“官家,臣妾以為可以做兩手準備,一來先將銀子抽調出來準備好。如今官家你的開銷以及後宮嬪妃、皇子們的開銷都從私庫中支取。若是入股顧良的大基建,這些錢就要先算好撥出來。”
後宮之事馬皇後管的十分妥帖,朱元璋從未過問,因此對於馬皇後的這些安排倒是也沒有異議:“那二來呢?”
馬皇後看向毛驤:“二來,自然是等錦衣衛那邊的消息,來確定是否要戶部也參與進來。”
朱元璋想了想,也覺得這樣比較穩妥便答應了下來。
馬皇後隨即感慨了一句:“還好有錦衣衛,不然咱們可就錯過這次入股的機會了。”
朱元璋聽到馬皇後的話,沉思了一會,覺得這次確是有點運氣的成分在裏麵。但主要是顧良的態度問題,這事顧良做得太不周到了。
如果顧良能夠將福州之事上報朝廷,咱家也能早些知曉,定然也不會如現在這般倉促。
想著想著朱元璋忽然發現,顧良現在在福州的這些操作,不就是當初清遠縣的翻版嗎。
當初的清遠縣應該也和現在的福州差不多吧,然後顧良通過各種手段,從一個賣草席之人一步步爬上了縣令之職。
而後大刀闊斧的改變了清遠縣的麵貌,繼而影響到了整個徐州府。
直到他朱元璋巡察到了哪裏,才發現其中的不凡。
由此朱元璋不由得在心裏感歎了一聲,他運氣是真的好。這次若不是讓錦衣衛去查顧良,說不定下次再見顧良時,福州已經成了徐州的翻板。
想到徐州的種種,朱元璋更加堅定了顧良能賺大錢的信心。由此堅定了要入上一股的心思,這種能發財的事肯定不能放過。
既然主角口口聲聲說能帶著那邊的人致富,朱元璋也非常好奇,顧良又會做出怎樣的驚人之舉!
越想朱元璋越覺得這件事不能馬虎,京城距離福州太遠了,不像清遠縣那樣,可以隨意往來。
顧良這小子在那邊搞出什麽事情來,他朱元璋即便知道,也要滯後不短的時間。
甚至一些小動作,可能會被錦衣衛給忽略,那樣他豈不是永遠都不會知道了。
想到這,居然動了想要去福州看看的心思。
不過想想遙遠的路途和如今朝堂上的形勢,朱元璋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心思,隨即對一旁聽令的毛驤吩咐道。
“毛驤,福州那邊你要多費些心思,若是人手不夠就及時加派,千萬要把顧良給咱家盯死。”
毛驤聽到朱元璋的命令,趕緊答應下來。
這次錦衣衛的任務完成得不錯,連帶著朱元璋看毛驤的眼神也溫和了不少。看到毛驤受傷的雙腿和有些不雅的站姿,吩咐了禦醫為其診治,便讓毛驤下去休息。
待毛驤離開後,朱元璋便和馬皇後商議起,如何與顧良合作的事情。
“皇後,你說這個顧良,他會收咱家的銀子嗎?”
馬皇後點了點頭:“當然,依照他的性子,就算是與咱們有過節,看在銀子上也不會計較。更何況你還給了他一張‘皇家特供’的文書。”
說著馬皇後笑了笑,拉起朱元璋道:“依臣妾看,對於顧良來說,你可是他的大恩人呢。”
朱元璋想起顧良貪圖“皇家特供”時,和他攀親戚的嘴臉,頗為不齒。
但卻認同了馬皇後的說法,對於顧良這個小子來說,有錢就是朋友。而且上次他含怒離開時,似乎並沒有被顧良知曉,因此他們還算是合作關係。
咦!朱元璋忽然想起一件事。
“皇後,咱家還有五十件琉璃器在那小子那裏,這可是價值千萬的大買賣啊。”
馬皇後也想起來,當日朱元璋氣衝衝的離開,都忘了拿琉璃。
“是啊,你說咱們用那些琉璃當入股,算千萬銀子,會不會把顧良氣死。”
朱元璋想象著顧良聽到這消息時的嘴臉,頓時笑出了聲。
“皇後這主意好,不過想來那小子是不會同意的,哈哈哈……”
朱元璋是真想看看,他說出這話時,顧良的真實表情,不由得又動了去福州的心思。
“皇後,你說咱家若是再去與顧良見麵,是否有些不妥?”
馬皇後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有些揶揄的道:“官家在說什麽胡話,當然不妥。”
“雖然早前你出去巡查天下,也離開不短的時間,可如今今非昔比。且福州那邊著實太過偏僻,臣妾還是十分擔心你的。”
“皇後不必擔憂,咱家隻是說說而已。”
“隻不過福州地處偏遠,鞭長莫及,咱家如果隻是入股,雖然也算是將福州納入監控範圍,但這麽大一筆錢放在顧良手中,咱家還是有些不放心。”
馬皇後也有同感:“雖然依照往常的經驗,參與大基建肯定會賺錢,可本金就有三千萬,再賺錢豈不是會更多。”
“如此多的銀子,著實讓人心焦。”
朱元璋點點頭:“確實需要派個人去那邊盯著點。”
“錦衣衛僅可以做為外圍的盯梢所有,咱們還需要一個人打入敵人內部。”
馬皇後點頭,想了想看向朱元璋。恰在此時,朱元璋也看向馬皇後,見到馬皇後正看向他,知道馬皇後也想到了什麽。
“看來,咱家和皇後想到一塊去了。”
“那邊即可傳召他們入宮吧,也好早日啟程。”
二人商議完畢,便令一旁的太監下去傳召。
不久之後,太子朱標的轎子就停在了皇宮門口。
他才從轎子中探出頭來,就看到一頂皇子規製的轎子,正往這邊急匆匆的趕來。
朱標出來轎子,站直了身子,一邊整理冠袍一邊等著那頂轎子過來。離得近了,才看到是二皇子朱樉的轎子。
朱樉也從轎子中看到站在前方等著的大哥,下來轎子便大咧咧來到朱標麵前,隨意的行了個禮。
“大哥,知道什麽事嗎,怎麽忽然傳召咱們入宮。”
“進去便知道了,你也收斂些,別總是這般隨意。”
朱樉對此頗不在意,不過卻沒有反駁朱標,隻是訥訥地點了點頭。朱樉雖然性格有些頑劣,但他從小和朱標一起長大,而且又都是馬皇後所生,因此關係一直很好。
加之朱標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對弟弟們十分友愛,也頗受朱樉敬重。
兩人不再多說,一同進宮麵見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