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再生父母


    朱元璋點了點頭,馬皇後說的這些正中下懷。


    如今大明初定,但很多以前那些反元的勢力仍有餘孽,而且很多都逃往了海外。


    如此朱元璋封禁了海路運輸,也斷絕了海上貿易。


    自洪武四年開始,接連下了三道旨意,不斷加強對海上的封禁。


    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禁瀕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又兩年“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再三年“派信國公湯和巡視浙閩,禁民入海捕魚。”


    而朱元璋的第一道旨意,更被官員解讀為,皇帝的意思是“片板不得下海”。


    在這種大背景下,當地更是隻能在內陸發展,從富饒之地變得一窮二白。如今更是變成了犯官的流放發配之地。


    朱元璋明白,福州的狀況正如馬皇後所說,或許顧良如天馬行空般的奇思,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也。


    “不錯,皇後所言極是,那邊盡是些犯官,即便顧良和他們互相溝通,也搞不出徐州這種規模的。”


    “如此便這麽確定了,顧良小子,你就給咱家乖乖的去建設福州吧。”


    朱元璋決定之後,很快就頒下了聖旨。聖旨中肯定了徐州官員們做出的功績,也讚揚了當地收購百姓糧食,儲藏糧食的舉動,號召其他地方的官員有條件的也要效仿。


    另外徐州凡是有囤糧之舉的官員,全都官升一級,並依據囤糧多少,賞賜金銀綢緞若幹。


    聖旨一下,立刻引起了滿朝官員的驚歎。


    他們原以為,這案子會被朱元璋輕輕放過,沒想到現在卻來了個完完全全的大反轉,不但沒有人被治罪,而且還全都受到了封賞。


    聖旨一經頒布,立刻有人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同。


    雖然說全部涉及的官員,都被官升一級,但是很多人在升官之後都沒有留在徐州。


    有些人因為官階升高而勝任其他地方官,也有人被調入各部入職,或許這就是朱元璋的態度。


    雖然不少官員不知道“以民為先,才有錢貪”的內情,但也猜到這些徐州官員上下一心,這種利益集團對皇權來說是很大的威脅。


    因此朱元璋才要將他們打散,分別置於天南海北。


    同樣也有人注意到,並不是所有人都真的升官,有的人屬於明升暗降。


    就比如那個原本清遠縣的縣令顧良,他雖然升為從六品,但調去的地點卻十分——貧苦。


    徐州各官員被放迴原地後,顧良已經迴到清遠縣,本以為隻是虛驚一場,沒想到最後還是沒能逃脫被放逐的命運。


    聖旨下來後,顧良隻來得及感歎一聲,就開始發愁。


    “唉,真是天妒英才……”


    侍奉顧良的婢女不解,一邊收拾東西,一邊開口詢問:“大人為什麽這麽說?難道升官不好嗎?”


    顧良看著滿地的金銀珠寶,腦袋都有些大了。


    “升官固然好,可這麽突然的升官,讓本官如何將這些金銀帶走,唉……”


    這聲長歎,引得幾名婢女全都笑成了一團,她們從未聽過有人因為錢財太多說自己天妒英才。


    不過笑過之後,越收拾越覺得,府中的金銀根本裝滿了幾個倉庫,她們根本無法收拾出來,隻能將一些珍貴的珠寶首飾,珍玩玉器仔細裝箱。


    累得香汗淋漓的幾名侍女,最終隻得齊齊走迴房間向顧良問計。


    “大人,你這錢實在太多了,我們都數不過來。”


    顧良歎了口氣,他也正在發愁這件事。


    可一件事情還沒解決,另外一件事情又來煩他。


    正發愁的顧良,忽然聽到縣衙外麵傳來吵鬧的聲音,初聽聲音不大可沒過多久,越來越吵,吵得顧良連金銀都懶得數。


    “哪個刁民在外麵吵鬧,是欺負本官管不了他們了嗎?”


    “給本官去看看,到底怎麽迴事!”


    手下立刻放下活計,跑去查看情況,不多時就折返迴來,頭上已經給見了汗。


    “大人,外麵都是本縣百姓,他們聽說了你不在這當官了,都來哭求讓你留下來。”


    “小三和劉虎他們已經在勸解,可是百姓根本不聽,死活都要讓你留下來。”


    顧良一聽,頓時不耐煩起來:“去去去都給本官攆走,在本官這哭鬧個什麽勁,是本官要走的嗎!”


    “要哭去京城哭,去皇宮哭,讓皇帝老兒別給本官調職。”


    那個手下哪敢這麽直接出去傳達,那些百姓感念顧良的活命之恩,說不定真的會去京城哭訴。


    隻得轉身出去,希望能找裏長幫忙將百姓勸走。


    顧良發完牢騷,忽然靈光一閃:“等一下。”


    “給本官找幾個人來,那個什麽趙一舟,徐丁,陳橋……”


    顧良的手下聽到那些人名有些不明所以,不過也沒敢多問,答應一聲快步跑去叫人。


    沒多久,幾個人一邊抹著眼淚,一邊哽咽著走進了顧良的書房。


    看到幾人的狀態,顧良嫌棄的斥責了一聲:“好了好了,都別在本官這裏演戲了。”


    趙一舟聽到顧良的話是,飛撲上前一把抱住顧良的大腿,跪到地上就開始哭。


    “大人明鑒,小人這可不是裝的,小人的一切表現都是發自肺腑真心實意的,小人是真的舍不得您離開啊,”


    “小人家中一切都是大人給的,沒了大人可教小人怎麽活啊。”


    “俺也一樣。”徐丁也跟著上前一步,喊了一聲後繼續抹眼淚,看樣子好像真的挺傷心的。


    陳橋整理了一下衣冠,對著顧良一躬到地:“顧大人,其他鄉鄰如何想的我不知道,但小人可以保證,咱們這幾個商會會員,全都是打心眼裏舍不得大人離開。”


    “咱們商會是在大人的主持下建立的,自建立之初就被大人的影響籠罩,一路走來更是受了大人莫大的恩惠。”


    “可以說,沒有大人,就沒有咱們商會的今天,我們自然是無比希望大人留下來。”


    “是啊大人,我趙一舟能有今天,全賴大人提攜,若是沒有大人我還隻是個販砂石的販子,家裏也住不上三進的院子,更沒有今天奢華的生活。”


    “說顧大人是我的再生父母也不為過,父母遠行,孩兒怎能舍得。”


    “俺也一樣。”


    顧良:“……”


    平白無故多出個兒子,這可怎麽和未來媳婦解釋,不對我沒有媳婦……


    “咳!好了,你們的心情本官能理解,不過如今聖旨已經下來,本官走的也走、不走也得走。”


    顧良的話一出,幾人全都傻眼。


    原來還有聖旨,他們還以為顧良在清遠縣撈不到什麽油水,主動換地方了呢。


    若是聖旨恐怕就沒有希望把人留下來了,趙一舟和陳橋對視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絕望。


    離開了顧良以後,雖然他們的生意也能做下去,依舊可以享受奢靡的生活,可想要再進一步難度可就太大了。


    最重要的是,少了顧良這個保護傘,他們在清遠縣的事業能否保住可能都會是個問題。誰知道新來的知縣是個什麽脾氣的人,會不會收他們的好處,能給他們留多少油水,一切都是未知的。


    兩人直在心裏感歎,我太難了。


    一旁的徐丁則苦著臉唉聲歎氣,更加沒有主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車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車仔並收藏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