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這顧良,好大的氣魄!


    “老爺,您可要注意身體……”


    毛襄一臉的擔憂。


    朱元璋淡笑著擺了擺手:“今日我與顧大人一見如故,高興了喝多點有什麽。”


    “好,老朱啊,我越來越欣賞你了,爽快!我最討厭那種酒桌上喝酒磨磨唧唧的,大老爺們就該有大老爺們的樣子!”


    顧良說著,端起大碗,但隻是小小抿了一口,意思意思。


    朱元璋看得一陣無語,毛驤也是翻了翻白眼。


    好家夥,你能不能再表裏不一點兒?


    嘴上說狠的,結果呢?自己倒先墨跡起來了。


    朱元璋這才想起有個銀行的問題沒問,連忙道:“既然你我這麽投緣,不知顧大人可否再給老朱我解惑?”


    顧良眯著眼睛,道:“可以啊,你想問什麽,就問吧!”


    “剛才聽你剛才跟那位大人說什麽錢莊改銀……銀什麽來著?”朱元璋做出沉思狀。


    “銀行。”


    顧良插了一嘴。


    “哦對對對,銀行,這是什麽玩意兒?還有分期付款又是什麽?”


    朱元璋的確是好奇。


    他建立大明朝後,不僅勤政抓貪,平時也會偷閑看看古籍。


    可他自問顧良嘴裏的這幾個詞語,他從來沒在古籍上看過。


    故而忍不住問了一下。


    顧良笑了笑,又跟朱元璋碰了一個,狂飲一大口烈酒,一股火辣順著喉嚨滾下去,臉色一陣扭曲。


    “哈!”顧良說道:“老朱,你啊,不知道這些也正常,清遠縣……或者說整個大明,估計沒人知道這詞,我這是獨一份!”


    “哦?”朱元璋眼睛一亮,他感覺得到顧良有些醉了,想套出更多的東西。


    朱元璋乘勝追擊:“顧大人,可否展開說說。”


    “好,這銀行的業務挺複雜的,其他的我就不說了,就說說銀行的好處吧。”


    “改革銀行,主要目的是為了聚攏清遠縣乃至附近幾個縣城的資金,發展建設,故而我取名:建設銀行。”


    “普通的錢莊呢,最大的用處就是能在本地存銀兩,拿著通票去異地兌換,方便輕裝出行。”


    “可大部分的老百姓根本用不到錢莊,畢竟就幾個碎銀子,人家大財主根本看不上,也不會廢功夫給你開票。”


    “可我的銀行就不一樣了,在建設銀行存錢,銀子是越存越多,定期存款利息更多。”


    顧良說到這裏,隻覺得一陣口幹舌燥,忍不住又灌了一口酒水。


    朱元璋聽得嘖嘖稱奇:“怎麽迴事?這銀子還會越存越多?難不成會下蛋不成?”


    “哈哈哈,這個啊,容我慢慢道來。”顧良放下酒碗,帶著些微醉意道:“你想啊,很多老百姓是不願意將口袋裏的錢拿出來給別人的,畢竟,相比起銀行或錢莊,他們更相信自己。”


    “但,這裏麵還涉及了一個問題,貪欲!”


    “蘭桂坊的成功,利用的是人們的色欲!”


    “而銀行,利用的則是貪欲。”


    “但凡來我建設銀行存錢的,不管多少,每個月都有百分之三的利息。”


    “也就是說,你隻要在我這存一百文錢,下個月就能多三文。”


    顧良眯了眯眼睛:“而且,利息是可以疊加的,這個月的利息會成為本金,下個月可就不止三文了,告訴你一件事,複利是這世界上第九大奇跡……”


    說完,顧良撫了撫額,略有醉意的癱坐在卡座上。


    朱元璋似懂非懂的點頭:“老朱我是聽懂了,可每個月多出的這三文錢,又有什麽用呢?”


    顧良伸出手指,搖了搖:“nonono,你可別小看這三文錢,就是這三文,撐起了大明的未來。”


    “你想啊,我舉例的隻是一人一百文,可若是一百兩,二百兩呢?一個月的利息就有三兩,六兩,這些足夠普通家庭一家三口的日常開銷了。”


    “換言之,隻要你有一百兩銀子,甚至更多,存到銀行裏,每個月光吃利息,足夠不餓死了。”


    “當然,這是普通老百姓,那些大商人,動輒幾百,上千銀兩,利息更是恐怖……”


    “以清遠縣的人口15萬來算,每人存一百兩,那就是一千五百萬兩白銀。”


    “這一千五百萬兩,我會用來建設清遠縣城,設立學區房,吸引外地人來定居,將人口推上一個大台階,到時候何止是一千五百萬,翻個倍兒都是謙虛了。”


    不止一千五百萬兩?


    這下,朱元璋不淡定了。


    整個人驚得合不攏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激動得雙手顫抖,被顧良這一番驚世言論徹底震撼。


    此時此刻,任何語言文字,都不足以形容他現在的心情。


    這一下,朱元璋對殺顧良的念頭微微動搖了。


    這是個治世大才啊,若是能請他進入朝堂,大明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強壓著情緒,開口道:“顧大人真是驚世之才!窩在一個小小的清遠縣實在是屈才,老弟啊,哥哥也不跟你裝了,我攤牌了,其實我是……”


    朱元璋話說到一半,這才注意到顧良已經靠在卡座上,唿唿大睡。


    “罷了,毛襄,你送顧大人迴縣衙,等明兒他醒了,再帶他來見咱!”


    ……


    迴到客棧。


    朱元璋實在是睡不著,來迴不停的踱步。


    今日所見所聞,大大超乎他的認知。


    磚廠!


    這要是能將其開遍大明每一個角落,以後,大明的道路將會更便捷,速度也會快不少。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朱元璋也是從一個破碗,一雙草鞋爬起來的。


    他比誰都清楚,若要想地方發展起來,就得讓人口流動起來。


    但這就有個大前提,先修路。


    想致富,先修路。


    這可不是空談。


    路不好,人口流動不起來,貿易也進不來,出不去,怎麽富?


    至於銀行,更讓朱元璋心驚和意動。


    存百文,下月就能領三文。


    15萬人口,每人一百文,就是一千五百萬文錢。


    大明如今有差不多六千萬人口,每人一百文錢,那是多少?


    一百兩呢?二百兩呢?


    就在朱元璋激動之時,毛襄也迴來了。


    他恭敬的單膝跪在地上:“陛下,微臣已經將顧大人送迴府衙。”


    “不過,屬下有一事不解,這銀行,真能賺那麽多嗎?要是承諾的利息兌不到,那豈不是騙人?”


    朱元璋淡淡一笑,示意他起來:“騙不騙人,咱們明日試一試便知。”


    “我倒要看看,咱這銀子,他敢不敢收!”


    豎日。


    主仆二人一早就打聽著來到銀行門口。


    看著門口排起長龍的隊伍,饒是朱元璋這兩天見慣了,也不由有些驚訝。


    這清遠縣的老百姓都這麽積極的嗎?


    他們就不怕錢被騙了,取不出來?


    這隊伍裏,他們還看到不少上了年紀,背影佝僂的老人,他們不惜將自己一輩子的積蓄拿出來,全存到銀行裏,然後拿著一個憑證,高高興興的走了。


    似乎並不擔心銀兩被吞了。


    朱元璋給了毛襄一個眼神:“你去排隊取……取號,我去探探這位老人家的口風。”


    “是,老爺!”


    毛襄離開去排隊取號。


    而朱元璋,則來到那位老人麵前,主動閑聊了幾句,然後好奇的問:“老人家,你把這麽多銀子存進銀行,就不怕取不出來嗎?”


    老人看了一眼朱元璋,笑了起來。


    “你應該是剛從外地來的吧?”


    “這錢啊,存銀行比存家裏安全。”


    “而且,顧大人說了,銀兩沒了,所有損失算他頭上。”


    說著,老人家還一臉自豪的拍了拍胸脯:“大夥兒都信任顧大人啊,而且,我還有退休金嘞。”


    朱元璋啞然,這顧良再次刷新了他的認知。


    你說他貪吧,他的確貪,大庭廣眾就敢收銀子,貪得夠囂張!


    可你說他壞吧,在給百姓謀福利這件事上,他是真幹出了實事。


    這比朝中那些隻會抨擊的腐儒,可強太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車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車仔並收藏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