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試煉伊始
替嫁醜妃:成婚後殺神王爺真香了 作者:合歡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稻伯主動請纓,不說二堂伯意外,唐門內熟悉他這人性格的其餘人也頗為驚訝。
但與二堂伯想的一樣,稻伯在唐門內一貫是秉持中立派的,誰也不過分親近,又與誰都有幾分交好。
對於稻伯的這個小小的請求,自然沒人會駁他的麵子。
迅速確定了三個見證者的人選,接下去便是選定少主試煉的日子。
“自然是越快越好的,唐門豈可一日無主?幹脆就定在明天。”
二堂伯振振有詞。
“明日?什麽都來不及準備,這豈非太過不公平,按照祖製,少主試煉開啟之前至少要有足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唐門主皺眉,出言反駁。
“可這不是事急從權嗎?讓這丫頭參加少主試煉,本就是破格了,其餘地方自然不需要嚴格按照規矩。更何況,現在是個什麽光景,一個月後,誰知道又會發生什麽意外,難不成堡主是故意想要拖延時間,才托詞要去舉辦什麽少主試煉?”
二堂伯故意出言相激。
唐門主為著唐芸的安全,自然是寸步不讓,哪怕是一個月時間準備,他也覺得短了些,恨不得能夠拖的更長。
眼見雙方僵持不下,唐芸按了按唐門主的手臂,對著他投去安心的眼神,上前一步看向二堂伯。
“既如此,不如各退一步,也不用一個月這麽久,就三日,三日之後,就開啟少主試煉。”
唐芸靜靜的看著二堂伯,眼中的氣勢倒是叫他忍不住噤聲了一瞬,下一刻他就反應過來,心裏納悶這野丫頭哪來的這般氣勢。
“少主試煉非同兒戲,一天確實有些不合理,既然唐姑娘說了三日,那便就定在三日之後,本王覺得很是合適,不知稻伯如何?”
英王見唐芸發話,不等二堂伯再次出來討價還價,拍板定了下來,還把稻伯拉下水。
稻伯自然是沒有不答應的,他滿臉笑眯眯的點了點頭:“我老稻也覺得頗為合適。”
三個人裏,有兩個人都答應了下來,以少對多,二堂伯自然知道收斂,隻能不情不願答應下來。
“三天就三天,那就三天之後見分曉。”
二堂伯尋思著,一天和三天也沒差多少,他就不信了,區區三天,這個野丫頭還能翻出什麽風浪來。
三天,也足夠他布置下許多東西了。
眾人鬧哄哄的來,又鬧哄哄的走了,二堂伯帶頭走在最前麵,唐門內與他走的近的族老也都跟著離去,剩下的要麽是中立派,要麽是唐門主的心腹。
唐玲故意慢了一步,走在最後,路過唐芸的時候,冷笑一聲看著她:
“別以為有英王給你撐腰就可以高枕無憂,他是個外人,他的人也都不是唐門中人,你要通過少主試煉,必要招攬追隨者一同進入試煉之地,唐門上下,你毫無根基,又能招來什麽阿貓阿狗願意陪你去送命?”
說完,唐玲冷哼一聲,大步離去。
“她剛才說的是真的?少主試煉,還可以招攬追隨者一同進入?”
英王站的近,把剛才的話也都聽了進去,有些稀罕的挑了挑眉。
“不錯,是以我才不願意鬆口,一個月的時間,都十分緊迫,要招攬至少兩人,與雲兒一同進入試煉之地,且這些人必須是擁有唐門血脈的平輩子弟。”
唐門主以為唐芸對少主試煉的規則內容全無所知,所以不等她迴答,就先一步開口告知幾人內情。
“現在唐門這一代的小輩,都是以青楓和唐玲為首,若是青楓還在,我也不必這樣擔心。唐玲她……恐怕要在這上麵為難你了。”
唐門主已對唐玲徹底失望透頂,也不再親昵叫她小玲,冷靜分析之下,他更覺得三天時間太過倉促。
“舅舅放心。我既然敢提出三日之約,定然心中有數,絕不會衝動行事。雖然按照規矩,可以招攬至少兩個追隨者進入試煉之地,可這並非必須。就算沒有追隨者,我也可以成功通過試煉。”
唐芸說著,心中卻是不自覺的想到了她在現代唐門時候的那些追隨者。
他們幾個與她一起進入少主試煉之地,也不知道現在境況如何,唐芸雖然嘴上不提,心中時常掛念。
希望隻是自己一人出事,她的追隨者們都能平安無事。
唐芸歎了口氣,拋開這些雜念,堅定起來,這少主試煉,哪怕是一個人,她也要闖上一闖。
“這少主試煉當真如此危險重重?”
英王見唐芸和唐門主都是一副沉重的模樣,他對這隱世宗門內部的辛秘,倒是知道的不多。
“唐門建立之初,便定下許多的規矩,傳承至今都不曾變過,唯獨這少主試煉,因為曆代少主,不乏有驚才絕豔之輩,折損在這場試煉中的十有四五。後來,為了保護門內俊才不因一場試煉白白折損,才取消了這試煉規矩。”
唐門主緩緩搖了搖頭,語氣中說不盡的擔憂。
唐芸安慰著笑了笑:“凡事總有例外,誰知我又不是那活下來的十之五六呢?”
“此事太過冒險,本王不能坐視不理,若是弟妹出事,本王有何顏麵與我那三弟交代?”
英王弄明白這其中的危險後,心中也忍不住後悔之前沒能阻止。
“殿下若是真的感念我唐門救命之恩,此事就不要插手。我與封庭晝之間的事情,早已分說清楚,雖未和離,卻也已一別兩寬,此生不會再有交集。這聲弟妹,我實在不敢當。”
唐芸乍然聽到封庭晝的名字,神色一怔,那晚在郡守府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可很快,現代唐門的追隨者又取代了封庭晝的幻象,讓唐芸動搖的心重迴堅定。
“何必如此絕然?我看我那三弟對你倒不像是一別兩寬的模樣。”
英王困惑的眨了眨眼,一雙湛藍的眼睛純然無辜。
“不說旁人,你千裏迢迢從封地行宮跑來這不著四六的荒涼之地,又是為了什麽?若說是為了我這麽個掛名的戰王妃,我可不信。”
唐芸半點不為英王的話所動,反而點出了英王身上的疑點。
但與二堂伯想的一樣,稻伯在唐門內一貫是秉持中立派的,誰也不過分親近,又與誰都有幾分交好。
對於稻伯的這個小小的請求,自然沒人會駁他的麵子。
迅速確定了三個見證者的人選,接下去便是選定少主試煉的日子。
“自然是越快越好的,唐門豈可一日無主?幹脆就定在明天。”
二堂伯振振有詞。
“明日?什麽都來不及準備,這豈非太過不公平,按照祖製,少主試煉開啟之前至少要有足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唐門主皺眉,出言反駁。
“可這不是事急從權嗎?讓這丫頭參加少主試煉,本就是破格了,其餘地方自然不需要嚴格按照規矩。更何況,現在是個什麽光景,一個月後,誰知道又會發生什麽意外,難不成堡主是故意想要拖延時間,才托詞要去舉辦什麽少主試煉?”
二堂伯故意出言相激。
唐門主為著唐芸的安全,自然是寸步不讓,哪怕是一個月時間準備,他也覺得短了些,恨不得能夠拖的更長。
眼見雙方僵持不下,唐芸按了按唐門主的手臂,對著他投去安心的眼神,上前一步看向二堂伯。
“既如此,不如各退一步,也不用一個月這麽久,就三日,三日之後,就開啟少主試煉。”
唐芸靜靜的看著二堂伯,眼中的氣勢倒是叫他忍不住噤聲了一瞬,下一刻他就反應過來,心裏納悶這野丫頭哪來的這般氣勢。
“少主試煉非同兒戲,一天確實有些不合理,既然唐姑娘說了三日,那便就定在三日之後,本王覺得很是合適,不知稻伯如何?”
英王見唐芸發話,不等二堂伯再次出來討價還價,拍板定了下來,還把稻伯拉下水。
稻伯自然是沒有不答應的,他滿臉笑眯眯的點了點頭:“我老稻也覺得頗為合適。”
三個人裏,有兩個人都答應了下來,以少對多,二堂伯自然知道收斂,隻能不情不願答應下來。
“三天就三天,那就三天之後見分曉。”
二堂伯尋思著,一天和三天也沒差多少,他就不信了,區區三天,這個野丫頭還能翻出什麽風浪來。
三天,也足夠他布置下許多東西了。
眾人鬧哄哄的來,又鬧哄哄的走了,二堂伯帶頭走在最前麵,唐門內與他走的近的族老也都跟著離去,剩下的要麽是中立派,要麽是唐門主的心腹。
唐玲故意慢了一步,走在最後,路過唐芸的時候,冷笑一聲看著她:
“別以為有英王給你撐腰就可以高枕無憂,他是個外人,他的人也都不是唐門中人,你要通過少主試煉,必要招攬追隨者一同進入試煉之地,唐門上下,你毫無根基,又能招來什麽阿貓阿狗願意陪你去送命?”
說完,唐玲冷哼一聲,大步離去。
“她剛才說的是真的?少主試煉,還可以招攬追隨者一同進入?”
英王站的近,把剛才的話也都聽了進去,有些稀罕的挑了挑眉。
“不錯,是以我才不願意鬆口,一個月的時間,都十分緊迫,要招攬至少兩人,與雲兒一同進入試煉之地,且這些人必須是擁有唐門血脈的平輩子弟。”
唐門主以為唐芸對少主試煉的規則內容全無所知,所以不等她迴答,就先一步開口告知幾人內情。
“現在唐門這一代的小輩,都是以青楓和唐玲為首,若是青楓還在,我也不必這樣擔心。唐玲她……恐怕要在這上麵為難你了。”
唐門主已對唐玲徹底失望透頂,也不再親昵叫她小玲,冷靜分析之下,他更覺得三天時間太過倉促。
“舅舅放心。我既然敢提出三日之約,定然心中有數,絕不會衝動行事。雖然按照規矩,可以招攬至少兩個追隨者進入試煉之地,可這並非必須。就算沒有追隨者,我也可以成功通過試煉。”
唐芸說著,心中卻是不自覺的想到了她在現代唐門時候的那些追隨者。
他們幾個與她一起進入少主試煉之地,也不知道現在境況如何,唐芸雖然嘴上不提,心中時常掛念。
希望隻是自己一人出事,她的追隨者們都能平安無事。
唐芸歎了口氣,拋開這些雜念,堅定起來,這少主試煉,哪怕是一個人,她也要闖上一闖。
“這少主試煉當真如此危險重重?”
英王見唐芸和唐門主都是一副沉重的模樣,他對這隱世宗門內部的辛秘,倒是知道的不多。
“唐門建立之初,便定下許多的規矩,傳承至今都不曾變過,唯獨這少主試煉,因為曆代少主,不乏有驚才絕豔之輩,折損在這場試煉中的十有四五。後來,為了保護門內俊才不因一場試煉白白折損,才取消了這試煉規矩。”
唐門主緩緩搖了搖頭,語氣中說不盡的擔憂。
唐芸安慰著笑了笑:“凡事總有例外,誰知我又不是那活下來的十之五六呢?”
“此事太過冒險,本王不能坐視不理,若是弟妹出事,本王有何顏麵與我那三弟交代?”
英王弄明白這其中的危險後,心中也忍不住後悔之前沒能阻止。
“殿下若是真的感念我唐門救命之恩,此事就不要插手。我與封庭晝之間的事情,早已分說清楚,雖未和離,卻也已一別兩寬,此生不會再有交集。這聲弟妹,我實在不敢當。”
唐芸乍然聽到封庭晝的名字,神色一怔,那晚在郡守府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可很快,現代唐門的追隨者又取代了封庭晝的幻象,讓唐芸動搖的心重迴堅定。
“何必如此絕然?我看我那三弟對你倒不像是一別兩寬的模樣。”
英王困惑的眨了眨眼,一雙湛藍的眼睛純然無辜。
“不說旁人,你千裏迢迢從封地行宮跑來這不著四六的荒涼之地,又是為了什麽?若說是為了我這麽個掛名的戰王妃,我可不信。”
唐芸半點不為英王的話所動,反而點出了英王身上的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