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桓溫準備討伐的這三個遊牧民族當中,又以鮮卑拓跋部最為強大,幾乎占據了整個代郡、雲中郡。


    鮮卑起源於先秦時期。當時,一些遊牧民族分布在匈奴以東、燕國以北的廣大地區。因為他們是胡人以東的民族,所以被當時的中原王朝稱為東胡人,不過此時的東胡人勢力強大。那個時候匈奴還未崛起,所以匈奴經常遭到東胡民族的劫掠。


    到了秦漢時期,匈奴族出了位天之驕子冒頓單於,他以強力手段統一了匈奴諸部,建立了強大的草原匈奴帝國。原本占優的東胡也在與匈奴的戰鬥中敗下陣來。被迫西遷,在遷移過程中,他們逐漸分離。其中一支遷移到烏桓山一帶,逐漸演化成烏桓族,另一支則遷移到鮮卑山演化成為鮮卑族。


    因為實力弱小,他們被迫依附於匈奴,經常隨匈奴攻打漢朝。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強力攻打匈奴,削弱了匈奴的勢力,到了東漢時期匈奴族被迫分裂。分裂的北匈奴被漢族逐出了漠北,而南匈奴和烏桓族開始依附漢朝生存。


    烏桓族曾一度成為草原王者,但是烏桓被曹操的進攻削弱了。在匈奴和烏桓勢力接連被削弱後,北方草原上出現了很大的權力真空。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草原勢力真空開始被分裂的鮮卑諸部填充,但是與匈奴、突厥、蒙古等民族不同不是,鮮卑從來沒有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部族統一。


    其實東漢時期,鮮卑首領檀石槐曾經短暫統一過鮮卑各部;當時檀石槐建王庭於彈汗山,東退扶餘、西敗烏孫、北拒丁零、南與東漢對峙,建立起東西跨越萬裏的龐大汗國。也許當時稱為部落聯盟更合適,因為缺乏有效的政治管理體製,檀石槐一死統一的鮮卑汗國就土崩瓦解了。


    所謂部落聯盟就是說鮮卑還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權,雖然承認部落聯盟首領,但是各部還有很大的自主權。所以當雄才大略的檀石槐去世後,他的兒子和連繼位卻不能控製鮮卑各部;各部開始獨立發展,大體分為東部鮮卑、中部鮮卑和西部鮮卑三部分。


    到了曹魏時期,軻比能曾經統一過東部鮮卑和中部鮮卑,也就是說距離鮮卑再次統一為時不遠了;


    當時軻比能非常有手腕,交好曹魏不過是為了騰出手來進行統一戰爭,巔峰時期控弦之士達到了十餘萬。


    眼看軻比能勢力越來越大,魏國幽州刺史王雄果斷派出刺客韓龍將其刺殺,其政權立刻崩潰,鮮卑民族再次陷入混戰。


    也許事不過三的規律也適用於鮮卑的統一,在檀石槐和軻比能兩次統一嚐試失敗後,鮮卑再也沒有機會作為統一的汗國稱霸草原了。從某種意義來說,刺殺軻比能的刺客韓龍改變了曆史。


    失去統一良機的鮮卑各部,根據地理位置分為東部鮮卑、中部鮮卑以及西部鮮卑三部分。而按照部落劃分大概分為七部分:東部鮮卑有宇文部、慕容部、段部,中部鮮卑的拓跋部,西部鮮卑的乞伏部與禿發部。從東部慕容部中分出的吐穀渾,後來遷徙到祁連山一帶也成為一方霸主,這就是著名的鮮卑七部。


    屬於中部鮮卑的拓跋部,最早居住在大興安嶺北部嘎仙洞附近,在拓跋毛時期,曾是鮮卑族的盟主,東漢時期,北匈奴西遷,南匈奴保塞,鮮卑族西遷占據了漠北,其中拓跋氏也在這個時候跟隨西遷,演變為中部鮮卑。


    到了東漢末年,鮮卑拓跋部首領拓跋鄰帶領部族繼續南遷,最終到達“始居匈奴之故地”,也就是占據了過去南匈奴占據的漠南一帶,而南匈奴被迫南遷到黃土高原。


    到達漠南後,首領拓跋詰汾的長子禿發疋孤率領一支進入了河西走廊,演變為“河西鮮卑”,也就是後來的鮮卑禿發部。其餘大部分則在拓跋力微的統領下,繼續遊牧於漠南。當時的其他鮮卑族都把頭發剃去一部,而拓跋部還保留辮發,因此也被稱為“索頭鮮卑”。


    後來拓跋力微兼並了更加強大的同屬鮮卑族的沒鹿迴部,控弦上馬之士達到二十餘萬,於是拓跋部開始逐漸強大。


    強大後的拓跋氏遷居盛樂,並在這裏舉辦了部落聯盟大會,拓跋力微正式成為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不過拓跋力微死後,拓跋部再次分崩離析,相互攻伐,國內紛爭不斷。


    等到拓跋祿官繼位後,將部落聯盟分為了中、東、西三部。其中拓跋祿官為大酋長,居住在燕山以北,為東部;拓跋猗钜居住在代地,為中部;拓跋猗钜弟弟拓跋猗盧居住在盛樂故城,為西部。


    後來拓跋猗盧又總攝三部,“控弦騎士四十餘萬”, 拓跋再次強盛。


    後來中原爆發了“永嘉之亂”,西晉的並州刺史劉琨就聯合拓跋氏一起對抗匈奴劉氏和羯族石氏,西晉也冊封拓跋猗盧為代公,正式建立代公國。


    後來,西晉進一步冊封拓跋猗盧為代王,將代公國提升為代王國,並將馬邑、陰館、樓煩、繁峙、崞五縣之地劃給拓跋猗盧,於是拓跋鮮卑更加強盛。拓跋猗盧借此“西兼烏孫故地,東吞勿吉以西,控弦上馬,將有百萬”。


    到了拓跋什翼犍時期,拓跋鮮卑已經有了明顯的漢化特征。同時因為拓跋什翼犍曾在後趙首都襄國生活多年,深受漢文化影響,因此在繁峙繼位代王後,拓跋什翼犍開始置百官,製法律,重用漢人燕風、許謙等,同時又在故城南修築盛樂新城,修建宮殿,發展農業,促使拓跋部從遊牧逐漸轉為農耕,開始了定居生活。


    這也標誌著鮮卑拓跋氏已經從一個部落聯盟轉為了國家組織,開始進入了文明時代。


    拓跋什翼健可以稱得上是代國的明主,代國在他的統治下社會安定,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足,一派繁榮景象。


    拓跋什翼犍還是個有勇有謀的將才,他曾多次擊敗匈奴鐵弗部的首領劉衛辰,保障了國家的邊疆安全。


    另外他這個人還很寬厚,有一次,郎中令許謙偷了兩匹絹,拓跋什翼犍知道了以後沒有聲張,他還囑咐大臣燕鳳也不要說出去。怕許謙知道了以後會慚愧的自殺,想給他遮個羞臉。還有一次,他在討伐西部叛亂的時候被敵人用流箭射中了眼睛,差點失明了。射箭的人被擒住以後,人人都想殺了他。什翼犍卻說:“都是各為其主,他有什麽罪過,把他放了吧。”


    正是因為拓跋什翼犍是個有勇有謀的明君,又深受國內部眾的愛戴,因此要攻打這樣的一個團結的部族肯定經費很大的功夫,所以桓溫決定先行勸降,勸降不成之後再行攻伐。


    麵對桓溫的勸降,拓跋什翼犍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拓跋什翼犍的想法很簡單,讓我上表稱臣可以,但是你們不可以進入我們的地盤,拓跋什翼犍作為部族首領,自然是十分重視自己部族的利益。


    而桓溫想到的則是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邊患問題,好不容易打到了這裏,怎麽著也得教訓一下這些遊牧民族,不然以後不好管理啊,因此,為了重現漢朝時期的漢人雄風,同時也為了震懾其他遊牧民族,桓溫決定拿代國開刀,親自征伐代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阿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阿愣並收藏謀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