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此時前燕的攝政王太原王慕容恪已死,新上任的上庸王慕容評又是個平庸之輩,麵對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慕容評竟然認為前秦也是一個大國,現在遇上了內亂,但是並不容易打敗,而且慕容評還特別有自知之明,他自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太原王慕容恪,隻要能夠保證國內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麵就行了,平定關中這樣的事不是我們該幹的。


    正是由於慕容評的這樣的平庸之輩把持朝政,拒絕出兵東進,使前燕錯失了可能一舉滅亡前秦的大好機會。


    得知前燕不會出兵後,苻堅果斷調派原本負責防禦前燕的並州刺史呂光、武衛將軍王鑒率並州兵三萬餘人迴京參與平叛,呂光在前秦國內可是僅次於鄧羌的名將,這次呂光也沒有辜負苻堅的期望,在長安附近的榆眉大敗苻雙、苻武的軍隊,當場斬殺苻雙大將苟興。


    苻雙、苻武隻得率殘部逃迴上邽,但是很快就又被呂光大軍包圍。與此同時,東線戰場上王猛和張蠔用計引誘苻柳孤軍前進,然後前後夾擊,苻柳的主力基本被全殲。


    最終,在桓溫從建康返迴潼關的前夕,呂光攻克上邽,趙公苻雙、燕公苻武被殺。緊接著王猛和張蠔攻克蒲阪,晉公苻柳被殺,隨後幾路平叛大軍一起東進,一舉攻克陝城,魏公苻廋被生擒。這場差點使前秦崩潰的大叛亂最終有驚無險的被平息。


    盡快桓溫趕到潼關時叛亂已經被平息,但是前秦的主力還在上邽、蒲阪、陝城等地沒有急時迴到長安、渭南等地,這就讓桓溫創造了有利條件,而桓溫也是做事十分的果斷,當即決定趁著秦軍主力還沒有迴援之力,發動全軍立即長驅直入,先攻渭南,再攻長安。


    桓溫的想法是就像當年滅成漢一樣,先占領前秦的首都長安,然後再分兵前往各地圍剿前秦的殘餘勢力。


    然而,就在桓溫準備集中兵力進攻長安惟一的屏障渭南縣的時候,洛陽方向傳來了前燕寧南將軍呂護、寧東將軍傅末波率軍五萬餘人已經攻陷小壘,馬上就要兵臨洛陽的消息。


    桓溫一聽呂護率軍五萬進攻洛陽立馬急的跳了起來,因為洛陽城內的兵已經盡數被桓溫調到潼關準備參加對前秦的總攻,桓溫隻給洛陽城留了一千五百名士兵守城,一千五百人啊,連城牆都站不滿,而且還多是老弱病殘,因為桓溫覺得前燕攝政王慕容恪剛死,應該不會在短時間內發動對東晉的進攻,所以才會大膽的將兵力調到的潼關。


    誰曾想前燕豫州刺史孫興是個不安份的主,在探聽到洛陽城內隻有一千多名疲憊之師後,立即上書請求新任攝政王慕容評攻打洛陽,慕容評對進攻前秦不感興趣,但是對征伐東晉很感興趣,尤其是洛陽,於是便很快批準了孫興的請求,於是孫興便立即派寧南將軍呂護、寧東將軍傅末波率軍五萬進攻洛陽,並且很快就攻陷了洛陽的附近的小壘。


    這個寧南將軍呂護原本是後趙大將冉閔手下的將領,冉閔稱帝之後,封呂護為征虜將軍,跟隨冉閔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冉閔被殺之後,呂護綁架洛州刺史鄭係投降東晉,後來因不滿東晉對他的封賞太低,又背叛東晉,投奔後趙的幽州刺史王午。


    後來因為後趙已亡,王午又不想投降東晉和前燕,於是便割據魯口自立為安國王。不久之後王午被其部將秦興所殺。呂護又殺秦興,複自稱安國王。


    後來前燕的太原王慕容恪奉命討伐段齊政權,在滅掉段齊之後迴師路上又順便攻打魯口,呂護抵擋不住,被迫投降前燕,被前燕皇帝慕容俊封為河內太守。


    呂護不甘心久居胡人之下,於是便在不久之後又投降了東晉,這次東晉吸取了上次的教訓,直接冊封呂護為冀州刺史,都督冀並幽三州軍事。


    呂護投降東晉之後,太原王慕容恪統率五萬士兵,冠軍將軍皇甫真統率一萬士兵再次討伐呂護


    前燕軍抵達野王後,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選擇對付段龕的戰術,圍而不攻,坐等呂護坐吃山空。


    按照道義來說,呂護既然投降了東晉,東晉就有責任和義務前往救援,但是東晉皇帝司馬聃剛剛駕崩,新皇帝還沒有選出,中央局勢一片混亂,根本無暇顧及他這邊,所以自始至終沒有出動一兵一卒。


    最後呂護被圍的山窮水盡,糧食斷絕,於是便決定放手一搏,趁夜帶領精銳士兵向皇甫真的陣地發起突圍,但皇甫真早有準備,呂護未能如願。


    隨後慕容恪率兵馳援,呂護兵眾死傷殆盡,被迫丟下妻兒逃奔滎陽。


    攻下野王後,慕容恪安撫投降的百姓,供應糧食,將官吏和將帥遷徙到鄴城,其餘的人則自隨其便,並且以呂護的參軍梁琛為中書著作郎。


    逃到滎陽的呂護走投無路,此時的他對東晉的涼薄大失所望,在看到前燕的寬仁之後,便決定再次率軍投降前燕。


    此時前燕的攝政王慕容恪已病逝,新任攝取王慕容評封呂護為廣州刺史,後改為寧南將軍。


    所以呂護在接到前燕豫州刺史孫興進攻洛陽的消息後,表示的十分積極,一來他本來就氣憤於東晉的見死不救,二來也是想在新主子麵前表現,所以率先領兵進攻洛陽,並很快就攻下了小壘,迫使駐守河南郡的北中郎將何謙棄城逃到宛城。


    桓溫在得知小壘已失陷的消息後,當即便率領大軍馳援洛陽,此時駐守洛陽的是西中郎將沈勁,沈勁原本在揚州的廣陵任西中郎將,桓溫覺得沈勁是個將才,放在廣陵有點浪費資源,正巧此時手上缺少人物,於是便將沈勁調到洛陽守城,同時加封他為司州刺史府長史。


    沈勁一生鬱鬱不得誌,在得到桓溫的重用之後,自然是對桓溫感激不盡;


    為了在東晉的援軍到來之前拿下洛陽,呂護剛打下小壘立即進攻洛陽,麵對呂護數萬大軍的圍攻,洛陽城內所有人都知道守不住的情況下,士兵們大都垂頭喪氣,毫無鬥誌,但是沈勁卻十分的從容鎮定,他非常淡定的對大家說道:“我的父親是叛將,多少年來我的家族因此而背負恥辱。我現在就想為國立功,以雪先人之恥。你們能幫助我完成夙願嗎!”


    戰士們聽了他的話,都很感動,紛紛表示願意留下來與洛陽共存亡。


    呂護雖然在人數上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數萬軍隊接連攻打了好幾天也沒有攻下洛陽城,沈勁為了鼓舞士氣身先士卒站在城牆上指揮守城。一千多名士兵硬是抵擋住了數萬軍隊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城下燕軍屍積如山。


    呂護為了趕在桓溫的援軍到來之前攻下洛陽,隻得拚命的命令士兵日夜不停的進攻,洛陽守軍雖然個個都視死如歸,但到底是人數相差太過懸殊,所以最終在桓溫到來之前被呂護攻破,而沈勁也在城破被俘之後被呂護所殺。


    他最終實現了他的諾言:為國捐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阿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阿愣並收藏謀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