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這張紙條上寫的是一首歌詞,而這首歌詞正是桓溫剛剛穿越而來時,在豫章太守府裏養傷,與情竇初開的褚蒜子互生好感之時寫給褚蒜子的,而褚蒜子也是因為這首詞而喜歡上了桓溫,所以這首詞應該算得上是二人的定情之物。
所以桓溫在看到這首詞的第一眼的時候,本能的意識到可能褚蒜子來了,褚蒜子作為當今朝廷公認的最高統治者,突然駕臨姑孰城確實是讓桓溫十分的激動。
桓溫沒有猜錯,當他急匆匆的從房間裏衝出來的時候,褚蒜子的貼身宮女阿春已然在門外等候多時,多年未見的阿春也已然退去了少女的羞澀,英氣的臉蛋上盡顯著成熟與嫵媚,她見桓溫興衝衝的從屋內衝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桓溫的心思。
而桓溫也毫不掩飾對褚蒜子的思念之情,他急忙走到阿春的麵前急不可耐的問道:“人呢?”
阿春見威震朝野的桓溫大將軍竟然如此的猴急,不由的啞然一笑。
她沒有搭話,而是直接轉身離去。
桓溫自然知道阿春的意思,他讓左右隨從不得跟隨自己以後,便也急匆匆的離開了府邸,跟隨阿春來到了城外的姑溪河旁。
姑溪河是姑孰城裏一條重要的河流,相傳是大禹紀念妻子女嬌所取之名,當年大禹治水之時化為黑熊把懷有身孕的女嬌嚇成石頭,伯益與女嬌以姑侄相稱,在女嬌化成石頭之後伯益提醒大禹:“姑孰,可索子也。”意思就是姑母已孕滿,別忘了要兒子,於是大禹便對石頭喊“還我兒子。”然後石頭就裂開一條縫,一個男嬰從中而出。大禹給從石縫之中而生的兒子取名“啟”,也就是中國夏王朝的開創者夏啟。
大禹為了紀念妻子女嬌,便將新開鑿的一條河流取名為“姑孰溪”,以此紀念化作石頭孕滿生子的女嬌。“姑孰溪\\\"也就是姑溪河,而姑孰城之名也由此而來。
二人沿著姑溪河走了一段路之後,在一處樹蔭處見一亭,亭外矗立著幾個全副武裝的衛兵,在一個宦官的帶領下正守護在亭子旁。
見阿春帶著桓溫走近亭子後,這位宦官快步向前,迎麵就向桓溫拜道:“高陽拜見桓大將軍。”
桓溫認得高陽,高陽是宮裏的老宦官了,先後侍奉過三位帝王,經曆了晉成帝、晉康帝、晉穆帝三朝,高陽為人處事十分的圓滑,而且十分的聰明,總是能夠在誰也不得罪的情況下把事情處理的十分圓滿,正是因為這個特點,所以每一任皇帝都對他信任有加。
而桓溫對高陽最初的印象還是他當年把還是少女的褚蒜子從豫章帶走的,也是他斷了自己跟褚蒜子之間的情份,但是桓溫卻對高陽一點也恨不起來,因為說破天他也就隻是一個太監而已,自己尚且身不由己,又怎麽能左右時局呢。
當前的高陽又憑借自己高超的處事能力而深得褚蒜子的信任,現在已經官至常待,是宮中宦官之首,所以桓溫見高陽行如此大禮,嚇的連忙把高陽扶了起來,有些尷尬的對高陽說道:“桓溫何德何能,讓高公公行如此大禮呢?”
高陽並未理會桓溫的尷尬,在他看來,此時的桓溫已經權傾朝野,自己多謙卑點總是沒有壞處的,因此他一邊扶著桓溫的胳膊,把桓溫拉到自己的身邊,一邊指著亭子的方向說道:“桓將軍快去吧,已經等候多時了。”
桓溫當然明白高陽所指是誰,隻是此時的他已與褚蒜子多年未見,雖然心中依然掛念著她,但是二人身份已然相差懸殊,而且上次伐蜀慶功宴上褚蒜子對桓溫也很明確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她現在已經是東晉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了,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身在其位就得謀其政,此後褚蒜子更是以司馬氏的利益為主,甚至為此不惜扶持殷浩對抗桓溫,這也讓桓溫一度傷心不已。
所以桓溫現在見曾經的初戀就近在咫尺,雖然滿心歡喜,卻又有點茫然無措,不知道該見還是不該見,或者說見了會不會尷尬,一個當今的最高統治者,一個當今最有權勢的權臣,二人本身就是利益衝突方,此時正是桓溫逼迫朝廷最緊的時候,這個時候見褚蒜子,又能聊出些什麽來呢?
桓溫也不知道該見還是不該見,所以遲遲沒有動身前往亭子,而人精高陽自然看出了桓溫心中所想,於是便悄悄的走到桓溫的麵前附耳說道:“總是要見的,總不能讓太後出來見你吧。”
高陽說這話可以分開來看,首先第一句話的意思是,你們二人現在是針尖對麥芒,一個代表了司馬氏及頂級士族門閥的利益,另一個代表了中下層士族及寒族的利益,而且現在桓溫又在逼迫朝廷,所以二人終究是要攤牌的,這個麵現在不見,以後也得要見,反正早晚要見,那還不如早見,早見了早把話說開了,或許還有迴旋的餘地。
高陽第二句話的意思是提醒桓溫,她畢竟是太後,當今帝國最高的統治者,從君臣禮儀上來講,她是君,你是臣,自古隻有君召見臣,沒有臣召見君,現在褚蒜子以攝政太後之尊,親自駕臨姑孰城,已經夠給你麵子的了,你總不能讓她再以太後之尊屈駕出來麵見你吧。
高陽的話桓溫自然能聽得懂,他也很同意高陽的話,這些年來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有的是為了褚蒜子,有的是因為桓溫的野心,而更多的是因為這個國家政治上的利弊,現在,這些年來積攢的矛盾已經到了臨界點,有些事情若是不處理不好,可能會造成社會更大的動蕩;
所以,有些事情,早晚是要解決的,早解決早好,況且也正如高陽所言,褚蒜子能夠以太後之尊親自駕臨姑孰城,並且以秘密召見這樣的方式召見自己,也算是前無古人了,自己不能不識抬舉,於是桓溫深唿吸了一口氣之後,便整了整自己的衣冠,信步的走進了亭子裏。
桓溫悄悄的走近亭子,就遠遠的看見那個熟悉的背景,曆經二十年的滄桑,這個背景依然十分的熟悉,隻不過比以前多了一絲富態飽滿,圓潤珠滑。
桓溫剛想走上前去打招唿,就聽見了褚蒜子輕輕的念起了那首詞: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
我聽聞 你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 盤踞著老樹根
城郊牧笛聲 落在那座野村
石板上迴蕩的是 等待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是的,沒錯,就是當年桓溫在豫章時送給褚蒜子的那首詞,時間一下子把他拉迴了二十年前的那個細雨紛紛的季節,兩個懵懂的少男少女,漫無目的的遊走在那霧雨蒙蒙的豫章太守府的後花園…
那個時候,桓溫還不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甚至都不叫桓溫,隻是一個名叫陸遠的毛頭小子;
那個時候,褚蒜子還不是睥睨天下威震群臣的當朝太後,隻是一名情竇初開的少女而已;
那個時候,公主也不是公主,僅僅是一個暗戀著桓溫的婢女而已…..
萬千的思緒湧上心頭,桓溫的眼眶也逐漸的濕潤,若是當年,如果沒有那道聖旨的話,褚蒜子或許就不會成為琅玡王妃,而桓溫也不會北上京城闖蕩,二人現在或許還在豫章城內,在那斑駁的老城門前,盤坐在老樹根上,聽著悠揚的牧笛聲,眺望著遠處那一座座散落著的村莊……
所以桓溫在看到這首詞的第一眼的時候,本能的意識到可能褚蒜子來了,褚蒜子作為當今朝廷公認的最高統治者,突然駕臨姑孰城確實是讓桓溫十分的激動。
桓溫沒有猜錯,當他急匆匆的從房間裏衝出來的時候,褚蒜子的貼身宮女阿春已然在門外等候多時,多年未見的阿春也已然退去了少女的羞澀,英氣的臉蛋上盡顯著成熟與嫵媚,她見桓溫興衝衝的從屋內衝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桓溫的心思。
而桓溫也毫不掩飾對褚蒜子的思念之情,他急忙走到阿春的麵前急不可耐的問道:“人呢?”
阿春見威震朝野的桓溫大將軍竟然如此的猴急,不由的啞然一笑。
她沒有搭話,而是直接轉身離去。
桓溫自然知道阿春的意思,他讓左右隨從不得跟隨自己以後,便也急匆匆的離開了府邸,跟隨阿春來到了城外的姑溪河旁。
姑溪河是姑孰城裏一條重要的河流,相傳是大禹紀念妻子女嬌所取之名,當年大禹治水之時化為黑熊把懷有身孕的女嬌嚇成石頭,伯益與女嬌以姑侄相稱,在女嬌化成石頭之後伯益提醒大禹:“姑孰,可索子也。”意思就是姑母已孕滿,別忘了要兒子,於是大禹便對石頭喊“還我兒子。”然後石頭就裂開一條縫,一個男嬰從中而出。大禹給從石縫之中而生的兒子取名“啟”,也就是中國夏王朝的開創者夏啟。
大禹為了紀念妻子女嬌,便將新開鑿的一條河流取名為“姑孰溪”,以此紀念化作石頭孕滿生子的女嬌。“姑孰溪\\\"也就是姑溪河,而姑孰城之名也由此而來。
二人沿著姑溪河走了一段路之後,在一處樹蔭處見一亭,亭外矗立著幾個全副武裝的衛兵,在一個宦官的帶領下正守護在亭子旁。
見阿春帶著桓溫走近亭子後,這位宦官快步向前,迎麵就向桓溫拜道:“高陽拜見桓大將軍。”
桓溫認得高陽,高陽是宮裏的老宦官了,先後侍奉過三位帝王,經曆了晉成帝、晉康帝、晉穆帝三朝,高陽為人處事十分的圓滑,而且十分的聰明,總是能夠在誰也不得罪的情況下把事情處理的十分圓滿,正是因為這個特點,所以每一任皇帝都對他信任有加。
而桓溫對高陽最初的印象還是他當年把還是少女的褚蒜子從豫章帶走的,也是他斷了自己跟褚蒜子之間的情份,但是桓溫卻對高陽一點也恨不起來,因為說破天他也就隻是一個太監而已,自己尚且身不由己,又怎麽能左右時局呢。
當前的高陽又憑借自己高超的處事能力而深得褚蒜子的信任,現在已經官至常待,是宮中宦官之首,所以桓溫見高陽行如此大禮,嚇的連忙把高陽扶了起來,有些尷尬的對高陽說道:“桓溫何德何能,讓高公公行如此大禮呢?”
高陽並未理會桓溫的尷尬,在他看來,此時的桓溫已經權傾朝野,自己多謙卑點總是沒有壞處的,因此他一邊扶著桓溫的胳膊,把桓溫拉到自己的身邊,一邊指著亭子的方向說道:“桓將軍快去吧,已經等候多時了。”
桓溫當然明白高陽所指是誰,隻是此時的他已與褚蒜子多年未見,雖然心中依然掛念著她,但是二人身份已然相差懸殊,而且上次伐蜀慶功宴上褚蒜子對桓溫也很明確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她現在已經是東晉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了,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身在其位就得謀其政,此後褚蒜子更是以司馬氏的利益為主,甚至為此不惜扶持殷浩對抗桓溫,這也讓桓溫一度傷心不已。
所以桓溫現在見曾經的初戀就近在咫尺,雖然滿心歡喜,卻又有點茫然無措,不知道該見還是不該見,或者說見了會不會尷尬,一個當今的最高統治者,一個當今最有權勢的權臣,二人本身就是利益衝突方,此時正是桓溫逼迫朝廷最緊的時候,這個時候見褚蒜子,又能聊出些什麽來呢?
桓溫也不知道該見還是不該見,所以遲遲沒有動身前往亭子,而人精高陽自然看出了桓溫心中所想,於是便悄悄的走到桓溫的麵前附耳說道:“總是要見的,總不能讓太後出來見你吧。”
高陽說這話可以分開來看,首先第一句話的意思是,你們二人現在是針尖對麥芒,一個代表了司馬氏及頂級士族門閥的利益,另一個代表了中下層士族及寒族的利益,而且現在桓溫又在逼迫朝廷,所以二人終究是要攤牌的,這個麵現在不見,以後也得要見,反正早晚要見,那還不如早見,早見了早把話說開了,或許還有迴旋的餘地。
高陽第二句話的意思是提醒桓溫,她畢竟是太後,當今帝國最高的統治者,從君臣禮儀上來講,她是君,你是臣,自古隻有君召見臣,沒有臣召見君,現在褚蒜子以攝政太後之尊,親自駕臨姑孰城,已經夠給你麵子的了,你總不能讓她再以太後之尊屈駕出來麵見你吧。
高陽的話桓溫自然能聽得懂,他也很同意高陽的話,這些年來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有的是為了褚蒜子,有的是因為桓溫的野心,而更多的是因為這個國家政治上的利弊,現在,這些年來積攢的矛盾已經到了臨界點,有些事情若是不處理不好,可能會造成社會更大的動蕩;
所以,有些事情,早晚是要解決的,早解決早好,況且也正如高陽所言,褚蒜子能夠以太後之尊親自駕臨姑孰城,並且以秘密召見這樣的方式召見自己,也算是前無古人了,自己不能不識抬舉,於是桓溫深唿吸了一口氣之後,便整了整自己的衣冠,信步的走進了亭子裏。
桓溫悄悄的走近亭子,就遠遠的看見那個熟悉的背景,曆經二十年的滄桑,這個背景依然十分的熟悉,隻不過比以前多了一絲富態飽滿,圓潤珠滑。
桓溫剛想走上前去打招唿,就聽見了褚蒜子輕輕的念起了那首詞: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
我聽聞 你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 盤踞著老樹根
城郊牧笛聲 落在那座野村
石板上迴蕩的是 等待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是的,沒錯,就是當年桓溫在豫章時送給褚蒜子的那首詞,時間一下子把他拉迴了二十年前的那個細雨紛紛的季節,兩個懵懂的少男少女,漫無目的的遊走在那霧雨蒙蒙的豫章太守府的後花園…
那個時候,桓溫還不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甚至都不叫桓溫,隻是一個名叫陸遠的毛頭小子;
那個時候,褚蒜子還不是睥睨天下威震群臣的當朝太後,隻是一名情竇初開的少女而已;
那個時候,公主也不是公主,僅僅是一個暗戀著桓溫的婢女而已…..
萬千的思緒湧上心頭,桓溫的眼眶也逐漸的濕潤,若是當年,如果沒有那道聖旨的話,褚蒜子或許就不會成為琅玡王妃,而桓溫也不會北上京城闖蕩,二人現在或許還在豫章城內,在那斑駁的老城門前,盤坐在老樹根上,聽著悠揚的牧笛聲,眺望著遠處那一座座散落著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