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桓溫的這份致命請封名單,主掌朝政的司馬昱與八大門閥的代表們商量來商量去,終究是沒有商量出個好的應對辦法來,就在大家焦頭爛額不知所措之時,八大門閥的智囔謝安一拍大腿,站起來直接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好的應對措施,那麽我們幹脆就不應對。”


    一語驚醒夢中人,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頂級聰明人,聰明人與聰明人對話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廢話,大家瞬間就明白了謝安的意思,那就是“留中”。


    所謂的“留中”,就是對於大臣們上奏的奏章,若是皇帝一時無法批複,或者根本就不想批複的時候,就直接交還給中書省,由中書省代為批複,而若是中書省也不想批複的話,那麽就直接封存起來,對該奏章不進行任何處理,稱這為“留中”。


    留中本是古代政權為了平衡各方利益而產生的產物,因為古代的朝堂之上往往會有多股勢力相互競爭,這種競爭對於皇權是有利的,皇權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但是也有失控的時候,那就是大家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對之時,這種競爭就是有害的,那麽對於雙方互相攻伐的奏章,那麽皇帝就會選擇不處理,這樣奏章久久得不到批複,雙方的攻伐烈度自然也就漫漫的降了下來。


    而到了東漢末年,由其是魏晉時期,因為皇帝大多是傀儡,朝政一般都是由權臣代為處理,而權臣處理朝政一般都是通過中書省來下達決策,由門下省來複核,最後由尚書省來執行,所以這個時期,皇帝就是一個擺設,連過問朝政的權力都沒有,更不用說批複奏章了,所以這裏所指的留中又是稱中書省不處理的奏章,也稱之為留中。


    而在當前,因為皇帝還沒有親政,名義上由皇太後褚蒜子攝政,所以所有的奏折應當由褚蒜子來批複,但是因為褚蒜子久居佛堂,將朝政交給了中書令司馬昱來處理,但是因為褚蒜子還處於攝政的位置,所以即便是司馬昱代為處理,但是也要蓋上皇太後的大印才能生效。


    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況,所以謝安的策略就是:直接將這份致命的奏章留中不處理,雖然這樣桓溫必然會惱怒,或許會采取更加激烈的對抗措施,但是因為名義上是由皇太後留中,基於桓溫與皇太後的關係人盡皆知,把事情推到皇太後身上,然後由皇太後褚蒜子親自來出麵應對桓溫,想必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正是因為桓溫與皇太後褚蒜子早年的經曆人盡皆知,所以當謝安說出留中一詞的時候,在座的所有人都心知神會,一切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事實也正如謝安所料,在桓溫久未得到朝廷的答複之後,勃然大怒,在桓溫看來,自己上的奏折好待給個迴話啊,行也好不行也好自己都有應對的辦法,現在直接來了個不迴複,這叫什麽事?


    桓溫因為一直在地方做官,沒有在中央裏工作過,自然不知道這裏麵的門道,桓溫隻當是這是司馬昱公然的藐視自己,於是便決定武力向朝廷施壓。


    於是,在桓溫的主持下,荊州兵在姑孰城裏搞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軍事演示,桓溫將自己的近千艘戰船無論大小一律擺在了江麵上,一時間,旌旗蔽日,江水阻斷,過往船隻紛紛紛紛避讓,同時又以追查文盧起義軍之名,在通往京城的大小路口上普遍設置關卡,嚴格盤查過往商隊,實際上就是在切斷一切對京城的貨物供應。


    因為長江是當時東晉王朝的經濟大動脈,在陸運運力還靠車推馬拉的時代,長江的漕運就顯的至關重要,桓溫這一搞軍事演示,直接並長江截斷,依賴長江漕運的東晉經濟自然就倍受打擊,而當時的士家大族都大多坐擁大片的莊田,這些莊田大多依賴於長江漕運來進行貨物的運輸與交換,現在桓溫直接將長江截斷,這就等同於是斷了這些士家大族的經濟命脈,這些士家大族自然是驚恐不已,於是紛紛找到司馬昱,要求司馬昱必須立即解決此事。


    司馬昱被這些人搞的焦頭爛額,於是便又找到了謝安商議對策,謝安想到過很多情況的後果,但就是沒有想到桓溫居然會使出這一招來,這也讓謝安十分的氣餒,因為謝氏的家族利益也受到了打擊,他顯然沒有意識到桓溫可是穿越之人,後世當中有一個叫美麗國的國家,動不動就喜歡動用經濟製裁其他國家,而桓溫顯然也是有樣學樣,他深知動武是自己最後的手段,一但動武一切都無可挽迴,不如利用現在的自身優勢來打擊對方的經濟利益,隻要切斷了這些士家大族的經濟利益,那麽這些表麵上看起來強大無比的士家大族就會如同鏡中花水中月一般的不堪一擊。


    隨著桓溫軍事演習的繼續,時間也在一分一秒的流失,久居京城的士家大族的利益受損也越來越嚴重,一些經濟實力雄厚的士家大族還能頂得住,但是一些弱小的次等士族就有些吃不消了,因為當時的士族都普通奢侈慣了,就連最差勁的士族家中都有媵妾數十,家僮上千,更別說伺候這些人的其他更下等的傭人了,光這些傭人的吃喝拉撒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更何況士族們普通還有奢侈的吃穿用度的需求。


    麵對這種窘境,首先一些寒族吃不消之後,低等的士族也開始吃不消了,為了維持自己的家族利益和奢靡生活,他們開始偷偷的跑去姑孰城裏主動投靠桓溫,桓溫對這些主動投桃報李的低等士族們一律接納,在他眼裏,士族寒族不分等級,隻要是願意站在我桓溫一邊的,就一律接納。


    於是乎,對於這些主動投靠的士族寒族的過往船隻與商隊發放令旗,隻有持令旗者才可以通行。


    眼看著首批吃螃蟹的人擺脫了困境,其他的士族寒族紛紛效仿,一時間,通往姑孰城的使者絡繹不絕,不論士族寒族皆紛紛前往姑孰城拜結桓溫,主動向桓溫示好,而這些主動投靠之人也無一例外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姑孰城儼然成了另一個京城。


    隨著日期越來越長,投靠桓溫的士族越來越多,司馬昱再也坐不住了,他顯然意識到這個桓溫比之前的王敦的蘇峻更加難以對付,王敦和蘇峻支是簡單的拿武力威脅朝廷,因為司馬氏還占著道義上的至高點,而其他士族為了平衡,一般都會選擇繼續支持司馬氏,所以王敦和蘇峻等叛亂者最後都被打敗。


    而桓溫不同,他並沒有直接出兵威脅朝廷,而是選擇了跟司馬氏爭奪士族階層的支持,雖然頂級門閥士族依然占在司馬氏的一半,但是情況顯然已經超出了想像,隨著越來越多的中下級士族甚至寒族都開始支持桓溫了以後,空有八個頂級士族的支持顯然已經無法支持政權的存在。


    所以目前的情況顯然已經超過了司馬昱的掌控範圍,他開始焦慮不安,正在他一籌莫展之際,久居佛堂不問朝政多年的褚蒜子突然宣詔他入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阿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阿愣並收藏謀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