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帶著這形同乞丐般的兩千五百人,踏上了前往襄國救援之路,一路上,桓溫看到的盡是荒涼,偌大的中原大地,野獸出沒,蓬蒿叢生,大片的農田被遺棄,大量的村莊被荒廢,偶爾看到路上三三兩兩的行路人,也是形枯骨槁,如同行屍走肉般遊蕩在天地之間。
桓溫不忍心將這些人獨自遺棄在這荒野之中,所以每次遇到這些零星的路人,總會好心的收留,不管男女,無論老幼,而對這些人來說,能有一個吃飯的地方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所以也就很歡快的加入了桓溫的隊伍。
有時候遇上胡人,總會小戰鬥一場,胡人攻擊性很強,因為冉閔的殺胡令,以及各胡之間的互相仇殺,整個中原大地都成了一個殺戮場,到處都是仇殺和劫掠,各胡生存不下去了,就結伴迴歸本土,有時候在道路上偶遇都會劫殺一番,當然,這些小股的流寇自然不是桓溫的對手,但是戰鬥結束處理俘虜的時候,桓溫總會把他們放了,因為桓溫明白,他們也都是被大時代所裹挾的無故平民,他們隻是想迴家而已。
桓溫如此博大的胸懷在野獸橫行的中原大地簡直就是一股清流,所以很快就傳遍了各族流民之間,眾人看到了希望,開始爭相參加桓溫的隊伍,就這樣走走停停,等到了襄國外圍的長蘆縣之時,隊伍也已積累到了四千餘人,但由於兵器的缺乏,又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戰鬥力還是十分的低下。
在長蘆,在劉建的引見下,桓溫見到了姚襄,姚襄長的高大威猛,一身的健子肉,而且相貌俊朗,是個標準的美男子,麵對如此高大威猛又俊朗的姚襄,桓溫竟然不覺得有些自卑,顯得十分的不自信,幸好馮樂看出了桓溫的自卑,便溫柔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桓溫看著溫柔的馮樂,這才稍稍的有了些底氣。
姚襄對桓溫的到來很不滿意,在三個月之前他就已經命令張遇率軍前來了,他們都已經在長蘆跟冉閔的部隊打了好幾仗了,這才姍姍來遲,當然,姚襄聽到桓溫說帶了四千兵來的時候,還是很驚訝的,因為他很清楚張遇的兵力多少,雖然他不知道這四千兵有三千是桓溫自行招募的,但他以為這些兵都是張遇派的,所以對張遇少了些抱怨。
桓溫隻是一個遊擊將軍,雖然在郡裏已經是大官了,但是在姚襄那裏隻是一個小嘍囉而已,所以姚襄在稍坐安排之後,便打發桓溫前往長蘆跟襄國交界的周公山駐守,周公山是一座小山,因周朝時周公旦隱居於此而得名,姚襄安排桓溫駐守此處,是為了防備冉閔可能的偷襲。
此時的襄國城,已經被冉閔四麵包圍,冉閔自蒼亭之戰擊敗石祗的相國石琨之後,加上俘虜及改編的隊伍,冉閔的部隊達到了三十萬之盛,即使是石虎最鼎盛時期都沒有這麽多,冉閔自蒼亭迴到鄴城之後,行飲至之禮,整頓核定九流,依據才能授予職任,儒學後人多數得到顯赫的官職,國力一時大盛,冉閔的威望也達到了頂點,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冉閔決意討伐襄國。
而此時的石祗卻跟冉閔的形式完全相反,蒼亭之戰石琨戰死三萬餘人,鎮南將軍劉國被擊潰,大將靳豚、張部度被追殺於陰安,相國石琨狼狽逃迴冀州,此時的襄國城內隻有區區兩萬人,根本就抵擋不住冉閔的三十萬大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石祗才會向遼西的慕容俊、雍州的姚弋仲求援,本來還想向秦州的苻洪求援,但苻洪已死,其子苻健已經聲明歸附於東晉,不再摻和石氏跟冉閔的事,所以隻能作罷。
桓溫到達周公山之後,仔細的了解了當前的形勢,冉閔已經圍攻襄國兩月有餘,因為襄國城城堅溝深,再加上城內皆是羯人,因殺胡令而對冉閔十分的仇恨,抵抗意誌十分的堅定,所以盡管冉閔空全國之力,聚集了三十萬部隊,挖地道、壘土山,圍攻襄國三個月,但依然沒有打下來。
但是即便如此,城內的石祗依然被冉閔的陣勢嚇破了膽,所以除去了自封的皇帝之號,自稱趙王,希望冉閔能夠退兵,冉閔決意徹底鏟除後患,所以繼續圍攻襄國。
唇亡齒寒,其他割據勢力自然知曉趙國滅亡的後果,所以紛紛派兵救援,其中遼西慕容俊派大將悅綰率三萬步卒自龍城出發,抵達黃丘,姚襄率三萬八千騎兵自滆頭出發,抵達長蘆,冀州刺史、相國石錕在重整了散兵流勇之後,也整合了三萬人的部隊,自長樂出發,不日就將抵達沙河,現在姚襄跟悅綰就是在等石錕,等石錕的三萬步兵一到位,就可以對冉閔形成了三麵包圍之勢。
此時的冉閔雖然危險重重,還是信心十足,因為自己手中畢竟有三十萬將士,而對方三路加起來也隻有十萬,所以在石錕沒有到來之前,分別派出了車騎將軍胡睦在長蘆抵擋姚襄,將軍孫威黃丘抵擋悅綰,力求在石錕到來之前,將這兩路援軍打敗。
雖然冉閔本人勇冠全軍,百戰百敗,但他的手下實在是酒囊飯袋,胡睦在長蘆跟姚襄大戰十幾天,皆被姚襄擊敗,孫威也在黃丘被悅綰擊敗,若不是在等著石錕合圍冉閔,說不定現在姚襄跟悅綰早就打到冉閔哪裏去了。
此時的形勢可以說是對冉閔十分的不利,襄國久攻不下,士兵厭戰情緒十分的大,援軍又從四麵八方的趕來,若是等到石錕的部隊到沙河對冉閔形成合圍,那麽冉閔就有可能兇多吉少。
桓溫跟冉閔同屬漢族,二人又在彭城之戰時交過手,多少有些惺惺相惜,而且北方若是有冉閔在,諸胡就不敢亂來,這樣也有利於東晉的北伐,所以防止冉閔被全殲,桓溫決定派張代前往冉閔軍營,力勸冉閔趕緊撤離,不要等到石錕到了之後形成合圍,那樣就突圍不出去了。
張代領命之後,趁著夜色,偷偷的離開了周公山,前往冉閔的軍營去了。
看著張代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桓溫長舒了一口氣,迴頭看了看身邊的馮樂,自張代跟劉建歸隊之後,為了不讓張代劉建二人知道他們倆的事情,二人便再也沒有同過房,現在張代走了,劉建又在山上巡視,如此大好的機會,桓溫自然不想錯過,看著桓溫以如此的眼神看著自己,馮樂自然明白桓溫想法,不由的嬌羞的低下了頭…
桓溫不忍心將這些人獨自遺棄在這荒野之中,所以每次遇到這些零星的路人,總會好心的收留,不管男女,無論老幼,而對這些人來說,能有一個吃飯的地方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所以也就很歡快的加入了桓溫的隊伍。
有時候遇上胡人,總會小戰鬥一場,胡人攻擊性很強,因為冉閔的殺胡令,以及各胡之間的互相仇殺,整個中原大地都成了一個殺戮場,到處都是仇殺和劫掠,各胡生存不下去了,就結伴迴歸本土,有時候在道路上偶遇都會劫殺一番,當然,這些小股的流寇自然不是桓溫的對手,但是戰鬥結束處理俘虜的時候,桓溫總會把他們放了,因為桓溫明白,他們也都是被大時代所裹挾的無故平民,他們隻是想迴家而已。
桓溫如此博大的胸懷在野獸橫行的中原大地簡直就是一股清流,所以很快就傳遍了各族流民之間,眾人看到了希望,開始爭相參加桓溫的隊伍,就這樣走走停停,等到了襄國外圍的長蘆縣之時,隊伍也已積累到了四千餘人,但由於兵器的缺乏,又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戰鬥力還是十分的低下。
在長蘆,在劉建的引見下,桓溫見到了姚襄,姚襄長的高大威猛,一身的健子肉,而且相貌俊朗,是個標準的美男子,麵對如此高大威猛又俊朗的姚襄,桓溫竟然不覺得有些自卑,顯得十分的不自信,幸好馮樂看出了桓溫的自卑,便溫柔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桓溫看著溫柔的馮樂,這才稍稍的有了些底氣。
姚襄對桓溫的到來很不滿意,在三個月之前他就已經命令張遇率軍前來了,他們都已經在長蘆跟冉閔的部隊打了好幾仗了,這才姍姍來遲,當然,姚襄聽到桓溫說帶了四千兵來的時候,還是很驚訝的,因為他很清楚張遇的兵力多少,雖然他不知道這四千兵有三千是桓溫自行招募的,但他以為這些兵都是張遇派的,所以對張遇少了些抱怨。
桓溫隻是一個遊擊將軍,雖然在郡裏已經是大官了,但是在姚襄那裏隻是一個小嘍囉而已,所以姚襄在稍坐安排之後,便打發桓溫前往長蘆跟襄國交界的周公山駐守,周公山是一座小山,因周朝時周公旦隱居於此而得名,姚襄安排桓溫駐守此處,是為了防備冉閔可能的偷襲。
此時的襄國城,已經被冉閔四麵包圍,冉閔自蒼亭之戰擊敗石祗的相國石琨之後,加上俘虜及改編的隊伍,冉閔的部隊達到了三十萬之盛,即使是石虎最鼎盛時期都沒有這麽多,冉閔自蒼亭迴到鄴城之後,行飲至之禮,整頓核定九流,依據才能授予職任,儒學後人多數得到顯赫的官職,國力一時大盛,冉閔的威望也達到了頂點,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冉閔決意討伐襄國。
而此時的石祗卻跟冉閔的形式完全相反,蒼亭之戰石琨戰死三萬餘人,鎮南將軍劉國被擊潰,大將靳豚、張部度被追殺於陰安,相國石琨狼狽逃迴冀州,此時的襄國城內隻有區區兩萬人,根本就抵擋不住冉閔的三十萬大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石祗才會向遼西的慕容俊、雍州的姚弋仲求援,本來還想向秦州的苻洪求援,但苻洪已死,其子苻健已經聲明歸附於東晉,不再摻和石氏跟冉閔的事,所以隻能作罷。
桓溫到達周公山之後,仔細的了解了當前的形勢,冉閔已經圍攻襄國兩月有餘,因為襄國城城堅溝深,再加上城內皆是羯人,因殺胡令而對冉閔十分的仇恨,抵抗意誌十分的堅定,所以盡管冉閔空全國之力,聚集了三十萬部隊,挖地道、壘土山,圍攻襄國三個月,但依然沒有打下來。
但是即便如此,城內的石祗依然被冉閔的陣勢嚇破了膽,所以除去了自封的皇帝之號,自稱趙王,希望冉閔能夠退兵,冉閔決意徹底鏟除後患,所以繼續圍攻襄國。
唇亡齒寒,其他割據勢力自然知曉趙國滅亡的後果,所以紛紛派兵救援,其中遼西慕容俊派大將悅綰率三萬步卒自龍城出發,抵達黃丘,姚襄率三萬八千騎兵自滆頭出發,抵達長蘆,冀州刺史、相國石錕在重整了散兵流勇之後,也整合了三萬人的部隊,自長樂出發,不日就將抵達沙河,現在姚襄跟悅綰就是在等石錕,等石錕的三萬步兵一到位,就可以對冉閔形成了三麵包圍之勢。
此時的冉閔雖然危險重重,還是信心十足,因為自己手中畢竟有三十萬將士,而對方三路加起來也隻有十萬,所以在石錕沒有到來之前,分別派出了車騎將軍胡睦在長蘆抵擋姚襄,將軍孫威黃丘抵擋悅綰,力求在石錕到來之前,將這兩路援軍打敗。
雖然冉閔本人勇冠全軍,百戰百敗,但他的手下實在是酒囊飯袋,胡睦在長蘆跟姚襄大戰十幾天,皆被姚襄擊敗,孫威也在黃丘被悅綰擊敗,若不是在等著石錕合圍冉閔,說不定現在姚襄跟悅綰早就打到冉閔哪裏去了。
此時的形勢可以說是對冉閔十分的不利,襄國久攻不下,士兵厭戰情緒十分的大,援軍又從四麵八方的趕來,若是等到石錕的部隊到沙河對冉閔形成合圍,那麽冉閔就有可能兇多吉少。
桓溫跟冉閔同屬漢族,二人又在彭城之戰時交過手,多少有些惺惺相惜,而且北方若是有冉閔在,諸胡就不敢亂來,這樣也有利於東晉的北伐,所以防止冉閔被全殲,桓溫決定派張代前往冉閔軍營,力勸冉閔趕緊撤離,不要等到石錕到了之後形成合圍,那樣就突圍不出去了。
張代領命之後,趁著夜色,偷偷的離開了周公山,前往冉閔的軍營去了。
看著張代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桓溫長舒了一口氣,迴頭看了看身邊的馮樂,自張代跟劉建歸隊之後,為了不讓張代劉建二人知道他們倆的事情,二人便再也沒有同過房,現在張代走了,劉建又在山上巡視,如此大好的機會,桓溫自然不想錯過,看著桓溫以如此的眼神看著自己,馮樂自然明白桓溫想法,不由的嬌羞的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