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阿牢已然成為許昌城內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自然不能再叫阿牢,所以他便恢複了自己的原來的姓氏劉,並改名劉建,在張遇手底下擔任遊擊將軍。


    其實在太守府內之時,劉建就已經認出了桓溫,但是劉建並沒有敢認,因為他清楚桓溫敢深入敵境這麽遠,必然會有自己的目的,而且桓溫的事跡劉建也聽說了不少,西征蜀地,消滅成漢,推行土斷,擔任荊州都督,已然是東晉王朝響當當的人物,若是讓別人知道了桓溫孤身一人來到許昌,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所以為了桓溫的安全著想,劉建並沒有吱聲。


    在桓溫行色匆匆的從後門離開之後,劉建擔心桓溫的安全,所以也悄悄的跟了上去,在確定桓溫有危險之後,便又急匆匆的從兵營調兵,因為自己畢竟還是在張遇的手下做事,所以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才選擇讓手下全部用黑布蒙上了臉,然後才有了剛才的那一幕。


    聽完阿牢的自述,桓溫歎息不已,其實他一直以為阿牢沒有突圍出去,犧牲在了彭城,而且對於殷浩拿著書信逼迫南康公主一事更是毫不知情,對於褚蒜子跟南康公主這兩個女人,桓溫怕是一輩子都還不清二人的債了。


    街道上發生了這麽大的事,張遇肯定會馬上知曉,為了安全起見,劉建便帶著桓溫等人迴到了自己的家,一進門,桓溫就看到了一個麵色紫赤,須目都異於常人的小孩,不由的大吃一驚,他隱約感覺這個小孩的形態很像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將領,但是一時想不起是誰來。


    正在桓溫疑惑之際,劉建抱起小孩對桓溫說道:“這是我的兒子,今年五歲,為了紀念主公跟公主,我給他起名叫劉牢之。”


    “我暈,他就是劉牢之?”桓溫恍然大悟,不由的以手撫額,喃喃自語道:“原來劉牢之的名字是這麽來的呀。”


    不管怎麽說,此時的劉牢之到底還是個小孩,但是曆史就是曆史,若是這個小孩按照原來的軌跡正常的生長的話,必然會成為名垂青史的那個人物,但若是因為桓溫而引來禍端讓這個小孩夭折的話,那麽桓溫罪過就大了,所以為了不連累劉建,桓溫決定連夜離開許昌。


    劉建有些不明所以,剛才還好好的,為何看到孩子之後就要立即離開呢?


    看著疑惑的劉建,桓溫當然不能告訴他實情,隻能含糊的告訴他:“你已經成家了,總要為家人著想,剛才在街上殺了那麽多的匈奴兵,他們必然不會善罷甘休,為了不連累你們,我們還是連夜走吧。”


    “走?你又能走到哪裏去呢?這裏可是趙國境內,到處都是胡兵,你們是走不出去的。”看著執意要走的桓溫,劉建著急的說道。


    “那也要走,不能連累你們。”邊說邊招唿馮樂跟張代離開,劉建急了,便連忙跑到門口,張開雙臂,滿含熱淚的搖著頭,在那個忠君觀念深入人心的年代,劉建曾經背叛過桓溫,現在好不容易找到機會可以彌補了,他又怎麽能輕易的放棄呢?


    看著劉建這個樣子,桓溫也是深受感動,但是他深知胡人的狠毒,當年石虎連自己的五歲的孫子都殺,更何況是漢人的小孩呢,若是讓胡人知道了是劉建救了自己,劉建全家的性命都難保的,為了不讓曆史留有遺憾,桓溫還是堅持要離開。


    正在二人僵持不下之時,門外迎來了敲門聲,桓溫跟劉建一個激靈:“難不成是匈奴兵追來了?”


    劉建連忙透過門縫往外瞧,原來是太守張遇,劉建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張遇他還是信任的,於是便打開了房門,讓張遇走了進來。


    其實剛才的動靜那麽大,一下子死了幾十個匈奴兵,張遇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而他通過現場很快就判斷出,這是劉建所為,原因很簡單:劉建作為許昌城的城防部隊司令,在事情發生之後沒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這不符合情理,而且放眼許昌城內,也隻有劉建能夠在短時間內集結大批的士兵跟匈奴兵對抗,而且還敢當街斬殺胡兵;在張遇看來,劉建肯定是知道桓溫等三人的真實身份,所以才會不顧一切的救他們。


    張遇進門之後,並沒有理會惶恐不安的劉建,而是神色嚴峻的死死的盯著桓溫,此時的他已經確信桓溫絕非一般人物了,但是他現在並不想知道他到底是誰,因為桓溫跟劉建當街殺死了那麽多的匈奴兵,劉勃勃迴去之後一定會告訴他的父親劉衛辰,劉衛辰在潁川城內有一萬的匈奴兵,戰鬥力非同小可,張遇絕非對手,所以他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如何穩住劉衛辰,而穩住劉衛辰保全自己的關鍵,就是把桓溫交出去。


    但是把桓溫交出去,也就意味著斷了自己跟東晉徹底的決裂,在當前局勢十分不明朗的情況下,張遇這樣做就是自斷死路,所以張遇並不想這麽做,所以他思來想去之後,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姚襄一直希望張遇應該派兵支援襄國,抵抗冉閔,張遇不想攪這趟渾水,所以總是找各種理由推托,現在桓溫在許昌惹了這麽大的禍,姚襄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讓桓溫以張遇的名義,帶著一隊人馬前往襄國,一來可以向姚襄表態自己已然派兵,二來也可以安撫劉衛辰,就說兩隊人馬在街上鬧了點矛盾,不小心動起了手來,也似乎能說得過去,而且張遇判斷,姚襄現在也不敢跟自己徹底的翻臉,畢竟他也需要後方的穩定,所以此計應該能行。


    張遇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後,桓溫倒是覺得是個機會,他覺得若是能給他一支武裝,憑借自己的千年智慧,他是有信心把這支武裝帶大的,而且能去襄國也是極好的,現在各路諸侯雲集襄國,燕國的慕容俊、雍州的姚襄、冀州的石琨都已前往襄國抵抗冉閔,桓溫去了不僅可以見到姚襄,有機會的話還可以會會冉閔,若是能爭取到冉閔的支持,北伐大業也就成功了一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阿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阿愣並收藏謀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