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第二天的朝堂之上,當太監高陽高喊著:“有本奏來,無本退朝”的話音剛落之時,本應由尚書令司馬昱首先匯報政務的時候,瘐冰突然上前一步,高舉了一下手中的芴板,大聲的喊道:“臣有一本。”
眾大臣都被瘐冰這突如其來的搶奏給嚇了一跳,禦座之上的褚蒜子也嚇了一跳,平時言少謹慎的瘐丞相這是怎麽了?看來是有要事發生!褚蒜子本能的整理了一下衣冠,嚴肅的對瘐冰說道:
“丞相所奏,必是要事,請速速奏來。”
“是,太後,惜駙馬都尉、高遠伯桓溫承蒙先帝及太台信任,擔任荊州刺史一職,本應安撫百姓、抗擊胡虜、保國衛民,然後自到任以來,倒行逆施,貪汙成性,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強奪民財、逼死賢良,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率領軍隊闖入前任都督瘐翼府中,強迫其子捐納錢糧,否則就公然扣押府中人員,桓溫行徑實在是禽獸行徑,置道義公理於不顧,在當地已經民怨沸騰,境外胡人也是虎視眈眈,若是繼續任由其這樣下去,則荊州即便沒有失於敵人之後,也會失於民變,荊州乃朝廷所轄最大州,若是荊州有失,則天下危矣,所以,臣鬥膽奏請太後,立即免去桓溫所有職務,調離荊州,再選賢者繼任,否則的話,荊州危矣,天下危矣。”
瘐冰的這份奏折份量極重,直接把桓溫推到了朝廷的對立麵,甚至瘐冰直接打出了若是桓溫不走,則荊州危矣、天下危矣的話,說明此事已經到了非辦不可的地步了。
所以,盡管褚蒜子已有心理準備,知道瘐冰所奏必是大事,但是沒想到會是桓溫的事,前段時間鬧的支家二老之事就鬧的沸沸揚揚,這幾天好不容易慢慢平息了下去,現在居然又鬧出了個兵圍瘐府的事情來,要知道在當時士族把控天下大權的情況下,所有的朝廷重臣都極其重視家族利益,桓溫膽敢兵圍當朝丞相的家族府邸,那麽也就敢兵圍其他當朝重臣的家族府邸,這就相當於又把桓溫推到了所有士族的對立麵上來。
褚蒜子就算是當朝太後,名義上的攝政,但是也不敢公然的支持桓溫,因為那樣也就意味著也把褚蒜子推到了天下士族的對立麵,要知道,司馬氏能在這麽弱的情況下繼續當皇帝,完全是因為有士族的支持,若是沒有士族的支持,他們司馬氏分分鍾都有可能會被趕下台的。
所以瘐冰所奏之事不但褚蒜子大吃一驚,就是其他朝臣也是大吃一驚,自東晉立國以來,兵圍士族府邸的事情就隻有兩次,一次是王敦之亂,一次是蘇峻之亂,但是這兩次都是因為叛亂,而這次桓溫公然兵圍瘐府,在朝臣們的眼裏,也就等同於叛亂了。
再加上前段時間逼死支家二老之事一直沒有給一個處理意見,同意支道林的王蒙、劉倓、王坦之們本來就很不滿意,再加上這次兵圍瘐府事情,更是引發了他們更大的怒火。
於是朝堂之上再次成為菜市場,除了何充、諸葛無緒、司馬昱等人之外,其他的所有人都義憤填膺,恨不得現在就吃了桓溫似的,大吵大鬧著要褚蒜子必須處理桓溫,否則就集體辭官不幹了。
褚蒜子一見事情鬧大了,知道此事壓不下去了,若是繼續像以前一樣冷處理,極有可能會危及司馬氏的統治,為了兒子,為了司馬氏,褚蒜子不得不開始考慮是否要犧牲桓溫的想法了。
何充和諸葛無緒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一直支持桓溫的二人此時也有一些迷茫,若是瘐冰所奏之事屬實的話,那麽桓溫確實就很難保住了,若是這個時候出來力保桓溫的話,極有可能也會犯了眾怒,成為犧牲品,但是若是不出來力保桓溫的話,那麽就極有可能桓溫的官運也就到頭了。
同樣想法的還有瘐冰,他冷眼的看著嚷嚷著要罷免桓溫的朝臣們,心裏略過了一絲的得意,心想桓溫肯定是挺不過去了,即便是不被罷免,也肯定在荊州待不下去了,而桓溫走後,荊州刺史一職,也就隻能由瘐援之來擔任了,這兜了一大圈,官職還是迴到了我們瘐家的手裏,想到這裏,瘐冰的嘴角處不由的掠過了一絲笑意。
麵對群情洶洶,一直冷眼旁觀的司馬昱敏銳的察覺到,此事可能是瘐冰的一個陰謀,他想打倒桓溫,然後讓自己的侄子瘐援之取而代之,瘐家經營荊州多年,根深締固,若是真的讓瘐援之繼任了,那麽之前所做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但是自己一時又找不到可以替代桓溫的人選來,所以目前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拖,以拖待變。
可是麵對如此洶洶的輿情,今天若是不給個處理結果的話,肯定是不行的了。
但是司馬昱就是司馬昱,作為元皇帝司馬睿最好的兒子,司馬昱經曆了明帝、成帝、康帝三個時代,也經曆過王郭之亂、蘇峻之亂兩次叛亂,見慣了朝堂爭奪、刀光劍影,就今天這個場麵,對他來說,那都是小場麵了。
所以司馬昱略微思索一下之後,就對太後褚蒜子說道:“太後,桓溫自到任荊州以來,不過半年有餘,就鬧出了如此多的事情來,說明其中必有隱情,但是荊州一地事關朝廷安危,不可輕易廢立官員,萬事當以慎重為好,所以臣以為,應當立即召桓溫進京,在朝堂之上,親自向太後及眾大臣述職,然後針對這些事情當麵質詢,聽聽桓溫所說,最後再出處理意見最為穩妥。”
司馬昱的提議非常好,既然鬧出了這麽多的事情,那麽桓溫必然有推卸不了的責任,但是到目前為止大家都是以聽別人說,桓溫自己並沒有上奏任何事情,那麽隻聽一麵之詞,顯然是對桓溫不太公平,所以讓桓溫迴京述職,然後當麵質詢,可以更好的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聽完司馬昱的提議,褚蒜子非常高興,本想當即同意,但是又不想改變自己中立的立場,所以就假惺惺的佯裝征詢其他人的意見,於是便說道:“會稽王此言甚好,我們總不能隻聽別人的一麵之詞,就否決一個封疆大吏吧,若是諸位沒有什麽意見的話,那麽就依王爺所言,召桓溫進京述職,到時候諸位愛卿再當麵質詢,如何?”
司馬昱的這個建議提的非常好,表麵是誰都不幫,隻是讓桓溫迴京述職,若是確實做的過份,那麽就當場免職就可以了,若是沒有此事,那麽就應該放人家迴去。
再加上褚蒜子明確支持司馬昱的意見,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所以也就默不作聲。
褚蒜子見沒有人作聲,心裏甚是高興,當即便讓高陽傳旨荊州府,讓桓溫迴京述職。
一場風浪,又這麽被巧妙的化解了。
然後遠在江陵的桓溫,沒等到朝廷的聖旨,反而等到了一條至關重要的情報,如果利用好了,足以讓他名垂青史。
眾大臣都被瘐冰這突如其來的搶奏給嚇了一跳,禦座之上的褚蒜子也嚇了一跳,平時言少謹慎的瘐丞相這是怎麽了?看來是有要事發生!褚蒜子本能的整理了一下衣冠,嚴肅的對瘐冰說道:
“丞相所奏,必是要事,請速速奏來。”
“是,太後,惜駙馬都尉、高遠伯桓溫承蒙先帝及太台信任,擔任荊州刺史一職,本應安撫百姓、抗擊胡虜、保國衛民,然後自到任以來,倒行逆施,貪汙成性,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強奪民財、逼死賢良,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率領軍隊闖入前任都督瘐翼府中,強迫其子捐納錢糧,否則就公然扣押府中人員,桓溫行徑實在是禽獸行徑,置道義公理於不顧,在當地已經民怨沸騰,境外胡人也是虎視眈眈,若是繼續任由其這樣下去,則荊州即便沒有失於敵人之後,也會失於民變,荊州乃朝廷所轄最大州,若是荊州有失,則天下危矣,所以,臣鬥膽奏請太後,立即免去桓溫所有職務,調離荊州,再選賢者繼任,否則的話,荊州危矣,天下危矣。”
瘐冰的這份奏折份量極重,直接把桓溫推到了朝廷的對立麵,甚至瘐冰直接打出了若是桓溫不走,則荊州危矣、天下危矣的話,說明此事已經到了非辦不可的地步了。
所以,盡管褚蒜子已有心理準備,知道瘐冰所奏必是大事,但是沒想到會是桓溫的事,前段時間鬧的支家二老之事就鬧的沸沸揚揚,這幾天好不容易慢慢平息了下去,現在居然又鬧出了個兵圍瘐府的事情來,要知道在當時士族把控天下大權的情況下,所有的朝廷重臣都極其重視家族利益,桓溫膽敢兵圍當朝丞相的家族府邸,那麽也就敢兵圍其他當朝重臣的家族府邸,這就相當於又把桓溫推到了所有士族的對立麵上來。
褚蒜子就算是當朝太後,名義上的攝政,但是也不敢公然的支持桓溫,因為那樣也就意味著也把褚蒜子推到了天下士族的對立麵,要知道,司馬氏能在這麽弱的情況下繼續當皇帝,完全是因為有士族的支持,若是沒有士族的支持,他們司馬氏分分鍾都有可能會被趕下台的。
所以瘐冰所奏之事不但褚蒜子大吃一驚,就是其他朝臣也是大吃一驚,自東晉立國以來,兵圍士族府邸的事情就隻有兩次,一次是王敦之亂,一次是蘇峻之亂,但是這兩次都是因為叛亂,而這次桓溫公然兵圍瘐府,在朝臣們的眼裏,也就等同於叛亂了。
再加上前段時間逼死支家二老之事一直沒有給一個處理意見,同意支道林的王蒙、劉倓、王坦之們本來就很不滿意,再加上這次兵圍瘐府事情,更是引發了他們更大的怒火。
於是朝堂之上再次成為菜市場,除了何充、諸葛無緒、司馬昱等人之外,其他的所有人都義憤填膺,恨不得現在就吃了桓溫似的,大吵大鬧著要褚蒜子必須處理桓溫,否則就集體辭官不幹了。
褚蒜子一見事情鬧大了,知道此事壓不下去了,若是繼續像以前一樣冷處理,極有可能會危及司馬氏的統治,為了兒子,為了司馬氏,褚蒜子不得不開始考慮是否要犧牲桓溫的想法了。
何充和諸葛無緒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一直支持桓溫的二人此時也有一些迷茫,若是瘐冰所奏之事屬實的話,那麽桓溫確實就很難保住了,若是這個時候出來力保桓溫的話,極有可能也會犯了眾怒,成為犧牲品,但是若是不出來力保桓溫的話,那麽就極有可能桓溫的官運也就到頭了。
同樣想法的還有瘐冰,他冷眼的看著嚷嚷著要罷免桓溫的朝臣們,心裏略過了一絲的得意,心想桓溫肯定是挺不過去了,即便是不被罷免,也肯定在荊州待不下去了,而桓溫走後,荊州刺史一職,也就隻能由瘐援之來擔任了,這兜了一大圈,官職還是迴到了我們瘐家的手裏,想到這裏,瘐冰的嘴角處不由的掠過了一絲笑意。
麵對群情洶洶,一直冷眼旁觀的司馬昱敏銳的察覺到,此事可能是瘐冰的一個陰謀,他想打倒桓溫,然後讓自己的侄子瘐援之取而代之,瘐家經營荊州多年,根深締固,若是真的讓瘐援之繼任了,那麽之前所做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但是自己一時又找不到可以替代桓溫的人選來,所以目前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拖,以拖待變。
可是麵對如此洶洶的輿情,今天若是不給個處理結果的話,肯定是不行的了。
但是司馬昱就是司馬昱,作為元皇帝司馬睿最好的兒子,司馬昱經曆了明帝、成帝、康帝三個時代,也經曆過王郭之亂、蘇峻之亂兩次叛亂,見慣了朝堂爭奪、刀光劍影,就今天這個場麵,對他來說,那都是小場麵了。
所以司馬昱略微思索一下之後,就對太後褚蒜子說道:“太後,桓溫自到任荊州以來,不過半年有餘,就鬧出了如此多的事情來,說明其中必有隱情,但是荊州一地事關朝廷安危,不可輕易廢立官員,萬事當以慎重為好,所以臣以為,應當立即召桓溫進京,在朝堂之上,親自向太後及眾大臣述職,然後針對這些事情當麵質詢,聽聽桓溫所說,最後再出處理意見最為穩妥。”
司馬昱的提議非常好,既然鬧出了這麽多的事情,那麽桓溫必然有推卸不了的責任,但是到目前為止大家都是以聽別人說,桓溫自己並沒有上奏任何事情,那麽隻聽一麵之詞,顯然是對桓溫不太公平,所以讓桓溫迴京述職,然後當麵質詢,可以更好的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聽完司馬昱的提議,褚蒜子非常高興,本想當即同意,但是又不想改變自己中立的立場,所以就假惺惺的佯裝征詢其他人的意見,於是便說道:“會稽王此言甚好,我們總不能隻聽別人的一麵之詞,就否決一個封疆大吏吧,若是諸位沒有什麽意見的話,那麽就依王爺所言,召桓溫進京述職,到時候諸位愛卿再當麵質詢,如何?”
司馬昱的這個建議提的非常好,表麵是誰都不幫,隻是讓桓溫迴京述職,若是確實做的過份,那麽就當場免職就可以了,若是沒有此事,那麽就應該放人家迴去。
再加上褚蒜子明確支持司馬昱的意見,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所以也就默不作聲。
褚蒜子見沒有人作聲,心裏甚是高興,當即便讓高陽傳旨荊州府,讓桓溫迴京述職。
一場風浪,又這麽被巧妙的化解了。
然後遠在江陵的桓溫,沒等到朝廷的聖旨,反而等到了一條至關重要的情報,如果利用好了,足以讓他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