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楚見桓溫態度如此誠懇,也就不再矜持,又一次打開了話匣子,向桓溫一一道來:
“其實,這些羯人,到底是從哪裏來的,我也不是太清楚,不過見他們都是高鼻梁藍眼睛白皮膚,應該是從西域哪裏遷過來。”
“這不就是白種人嗎?”桓溫心裏暗自思量道。
“其實羯人並不能稱之為一個民族,他們之前都是從西域販過來到中原為奴的,身份不盡相同;後來石勒在匈奴人劉淵手下組建胡人軍團時,也不是所有的胡人都是羯人;他們隻能稱之為雜胡。”
“雜胡?”桓溫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
周楚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中原地區對胡人的劃分,一般就是一個標準,匈奴人和非匈奴人。匈奴人就是胡人,非匈奴人就是雜胡。”
“嗬嗬,原來是這樣啊。”桓溫笑出了聲來,不錯,今天又漲了一個知識點。
“當初石勒組建胡人軍團的時候,就是雜胡;後來石勒轉戰河北的時候,開始大規模擴軍,將之前被成批賣到並州的雜胡全部武裝起來,這些人也就統稱為羯族;後來石勒當了皇帝,為了提升雜胡的地位,就將他們稱之為國人,由於地位的提升,不少原本不屬於羯族的其他胡人,也自稱羯族,甚至一些投機取巧的漢人也詐稱是羯族,所以羯族數量這才成倍的增加。”
“也就是說,這些所謂的羯族,也不完全都是純種的羯族了?”桓溫恍然大悟道。
周楚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真正的羯族,是高鼻梁藍眼睛白皮膚的,數量很少,石勒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才通過提高自己種族地位的方式,來吸引別的胡人加入,隨著種族數量的增加,石勒的統治也就越發的穩固。”
“那麽部隊當中,他們也是按照民族成份來劃分的了?”
“是的,他們的部隊都是嚴格按照民族成份來成立的,在胡人軍團裏,從首領到步卒,皆是胡人;在漢人軍團當中,也是如此。”
“那麽,他們當中的漢人軍團,都有哪一些呢?”桓溫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分化瓦解敵人的好方法。
“最著名的,其實就是兩支,一支是李農率領的乞活軍,他們最早是從並州司馬騰那裏延續下來的,乞活帥陳午死後,部隊就歸李農率領,現在主要駐守在陳留;另一隻就是冉閔率領的另一支乞活軍,冉閔的父親冉良曾經也是陳午手下的大將,後來兵敗被俘,石勒命石虎收他為養子,並改名姓石,並招募漢人入伍,為了爭取漢人的支持,也稱乞活軍。”
“也就是說,冉閔率領的這支乞活軍,歸化的最為徹底,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敵軍了;而李農的部隊,還是可以爭取的。”桓溫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說道。
“不可能。”見桓溫有這樣的想法,周楚直接斬釘截鐵的給否定了,他看著桓溫那狐疑的表情,苦笑了一聲,繼續說道:“若是朝廷真的可以依靠,他們就不可能叫乞活軍了。”
看著周楚失望的眼神,桓溫也明白,這是對朝廷徹底失去了信任,一個國家的政權,被少數幾個士家大族所掌控,而這些士族隻維護自己的利益,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置國家民族於不顧,甚至於為求保存自己的實力,互不支援,彼此獨立,又怎能不讓自己的百姓寒心。
想到這裏,桓溫也就不再多言了,他已然明白,在當前這個時代背景下,所有的民族的信心,隻能靠自己一點一點的去建立了。
隨後的日子裏,桓溫更加瘋狂的操練士兵,為了保證他們的營養,桓溫甚至專門組建的後勤隊,手持弓弩進山打獵,基本上做到了每餐都有肉,想以此來保持他們的體力,改變他們瘦弱的體質。
士兵們看著桓溫如此的體恤自己,感覺到自己有了主心骨,開始不再信謠傳謠,漸漸的重拾信心,堅定了守城的信念。
該來的終究會來,就在桓溫日夜操練士兵的時候,朝廷的緊急軍令來到了,桓溫拆開一看,是徐州刺史瘐翼下發的。
原來,趙國的皇帝石勒死了,太子石弘繼位,石虎自稱天王,總覽趙國的軍政大權,石虎為了提高威望,舉兵三十萬,兵分三路,大舉南下入侵晉朝。
其中西路軍由石遵率領,從洛陽出發,進攻弘農、南陽,目標直指荊州,中路軍由石虎親自率領,自趙國都城襄國出發,經汝南,進攻滎陽、新蔡,目標直撲武昌,西路軍由冉閔率領,自陳留出發,進攻彭城、楊州,目前直指都城健康。
三路大軍各有十萬,相為犄角,皆以騎兵為主,步兵為輔,浩浩蕩蕩,殺奔而來。
而東晉經過上次的蘇峻之亂,元氣大傷,主政大臣又整日清淡,不思進取,致使軍備荒廢,兵力不足,軍心渙散。
而瘐翼身為荊州刺史,兼征西大將軍,總督長江以北七州軍事,所以這次壓力主要在瘐翼,瘐翼在信中要求桓溫放棄彭城,將兵力撤至廣陵,與揚州刺史的殷浩合兵一處,防守廣陵。
按道理來說,瘐翼這個部署沒有什麽,廣陵是揚州州府所在地,廣陵扼守通往健康的渡口,十分關鍵,若是廣陵失,則健康危矣,健康危矣,則天下震動,這個時候彭城本身就是危城,三麵環敵,被攻陷隻是早晚的事,倒不如直接撤出,保住實力為好。
可是桓溫自有桓溫自己的打算,彭城雖然三麵圍敵,失陷隻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若是守衛得當,必然會吸引住敵人大部分的兵力,這樣可以減輕其他地方上的壓力,給朝廷聚集兵力爭取時間。
而若是放棄了彭城,雖然表麵上看是保存了實力,但也失去了一個牽製和威脅敵人後方的戰略要地,況且彭城往南一馬平川,正好利好敵人的騎兵行動,到時候敵人可以放心大膽的南下,將全部兵力用來圍剿廣陵,那麽廣陵的防衛壓力就會大增。
桓溫明白,若是自己真的這樣操作,那麽就是九死一生,一是公然違抗軍令,打贏了還好說,若是打敗了,那麽必然軍法處置;二是就算自己有心這樣做,那麽下麵的官兵也可能不這樣做,畢竟這樣做的危險係數實在太大,勝算太小,可以說十個人中,就有十個人不會同意這麽做。
可是偏偏桓溫,就要做那第十一個人。
“其實,這些羯人,到底是從哪裏來的,我也不是太清楚,不過見他們都是高鼻梁藍眼睛白皮膚,應該是從西域哪裏遷過來。”
“這不就是白種人嗎?”桓溫心裏暗自思量道。
“其實羯人並不能稱之為一個民族,他們之前都是從西域販過來到中原為奴的,身份不盡相同;後來石勒在匈奴人劉淵手下組建胡人軍團時,也不是所有的胡人都是羯人;他們隻能稱之為雜胡。”
“雜胡?”桓溫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
周楚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中原地區對胡人的劃分,一般就是一個標準,匈奴人和非匈奴人。匈奴人就是胡人,非匈奴人就是雜胡。”
“嗬嗬,原來是這樣啊。”桓溫笑出了聲來,不錯,今天又漲了一個知識點。
“當初石勒組建胡人軍團的時候,就是雜胡;後來石勒轉戰河北的時候,開始大規模擴軍,將之前被成批賣到並州的雜胡全部武裝起來,這些人也就統稱為羯族;後來石勒當了皇帝,為了提升雜胡的地位,就將他們稱之為國人,由於地位的提升,不少原本不屬於羯族的其他胡人,也自稱羯族,甚至一些投機取巧的漢人也詐稱是羯族,所以羯族數量這才成倍的增加。”
“也就是說,這些所謂的羯族,也不完全都是純種的羯族了?”桓溫恍然大悟道。
周楚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真正的羯族,是高鼻梁藍眼睛白皮膚的,數量很少,石勒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才通過提高自己種族地位的方式,來吸引別的胡人加入,隨著種族數量的增加,石勒的統治也就越發的穩固。”
“那麽部隊當中,他們也是按照民族成份來劃分的了?”
“是的,他們的部隊都是嚴格按照民族成份來成立的,在胡人軍團裏,從首領到步卒,皆是胡人;在漢人軍團當中,也是如此。”
“那麽,他們當中的漢人軍團,都有哪一些呢?”桓溫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分化瓦解敵人的好方法。
“最著名的,其實就是兩支,一支是李農率領的乞活軍,他們最早是從並州司馬騰那裏延續下來的,乞活帥陳午死後,部隊就歸李農率領,現在主要駐守在陳留;另一隻就是冉閔率領的另一支乞活軍,冉閔的父親冉良曾經也是陳午手下的大將,後來兵敗被俘,石勒命石虎收他為養子,並改名姓石,並招募漢人入伍,為了爭取漢人的支持,也稱乞活軍。”
“也就是說,冉閔率領的這支乞活軍,歸化的最為徹底,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敵軍了;而李農的部隊,還是可以爭取的。”桓溫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說道。
“不可能。”見桓溫有這樣的想法,周楚直接斬釘截鐵的給否定了,他看著桓溫那狐疑的表情,苦笑了一聲,繼續說道:“若是朝廷真的可以依靠,他們就不可能叫乞活軍了。”
看著周楚失望的眼神,桓溫也明白,這是對朝廷徹底失去了信任,一個國家的政權,被少數幾個士家大族所掌控,而這些士族隻維護自己的利益,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置國家民族於不顧,甚至於為求保存自己的實力,互不支援,彼此獨立,又怎能不讓自己的百姓寒心。
想到這裏,桓溫也就不再多言了,他已然明白,在當前這個時代背景下,所有的民族的信心,隻能靠自己一點一點的去建立了。
隨後的日子裏,桓溫更加瘋狂的操練士兵,為了保證他們的營養,桓溫甚至專門組建的後勤隊,手持弓弩進山打獵,基本上做到了每餐都有肉,想以此來保持他們的體力,改變他們瘦弱的體質。
士兵們看著桓溫如此的體恤自己,感覺到自己有了主心骨,開始不再信謠傳謠,漸漸的重拾信心,堅定了守城的信念。
該來的終究會來,就在桓溫日夜操練士兵的時候,朝廷的緊急軍令來到了,桓溫拆開一看,是徐州刺史瘐翼下發的。
原來,趙國的皇帝石勒死了,太子石弘繼位,石虎自稱天王,總覽趙國的軍政大權,石虎為了提高威望,舉兵三十萬,兵分三路,大舉南下入侵晉朝。
其中西路軍由石遵率領,從洛陽出發,進攻弘農、南陽,目標直指荊州,中路軍由石虎親自率領,自趙國都城襄國出發,經汝南,進攻滎陽、新蔡,目標直撲武昌,西路軍由冉閔率領,自陳留出發,進攻彭城、楊州,目前直指都城健康。
三路大軍各有十萬,相為犄角,皆以騎兵為主,步兵為輔,浩浩蕩蕩,殺奔而來。
而東晉經過上次的蘇峻之亂,元氣大傷,主政大臣又整日清淡,不思進取,致使軍備荒廢,兵力不足,軍心渙散。
而瘐翼身為荊州刺史,兼征西大將軍,總督長江以北七州軍事,所以這次壓力主要在瘐翼,瘐翼在信中要求桓溫放棄彭城,將兵力撤至廣陵,與揚州刺史的殷浩合兵一處,防守廣陵。
按道理來說,瘐翼這個部署沒有什麽,廣陵是揚州州府所在地,廣陵扼守通往健康的渡口,十分關鍵,若是廣陵失,則健康危矣,健康危矣,則天下震動,這個時候彭城本身就是危城,三麵環敵,被攻陷隻是早晚的事,倒不如直接撤出,保住實力為好。
可是桓溫自有桓溫自己的打算,彭城雖然三麵圍敵,失陷隻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若是守衛得當,必然會吸引住敵人大部分的兵力,這樣可以減輕其他地方上的壓力,給朝廷聚集兵力爭取時間。
而若是放棄了彭城,雖然表麵上看是保存了實力,但也失去了一個牽製和威脅敵人後方的戰略要地,況且彭城往南一馬平川,正好利好敵人的騎兵行動,到時候敵人可以放心大膽的南下,將全部兵力用來圍剿廣陵,那麽廣陵的防衛壓力就會大增。
桓溫明白,若是自己真的這樣操作,那麽就是九死一生,一是公然違抗軍令,打贏了還好說,若是打敗了,那麽必然軍法處置;二是就算自己有心這樣做,那麽下麵的官兵也可能不這樣做,畢竟這樣做的危險係數實在太大,勝算太小,可以說十個人中,就有十個人不會同意這麽做。
可是偏偏桓溫,就要做那第十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