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率軍在杏花村安營紮寨以後,深感自己對部隊的控製力度太弱,痛定思痛後,桓溫決定對軍隊按現代軍隊思想進行改編,史稱杏花改編。
但是古代不同於現代,民主製度大家都沒有聽過,並且主仆意識深入骨髓,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可能建立民主製度,也不可能創建類似於黨派的組織。
根據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的精神,桓溫決定依據當前時代的社會形態,以及封建製度下的等級觀念和主仆意識,設計一套適用當前階段的組織架構。
魏晉承襲東漢末年的世兵製,所謂世兵製,就是強製鄉民世代為兵,這些世代為兵的鄉民,也稱軍戶,所以也稱軍戶製,軍戶製人身依附性較強,男丁終身為兵,父死子繼,兄死弟繼,不準更改,並且也不準退役,這也就是為什麽軍中有那麽多老弱兵殘的原因了。
到了東晉,由於長期內亂,軍戶負擔過重,士兵大量逃亡,世兵製開始沒落,朝廷又開始實行募兵製,這次派孫恩前往琅琊和東海去募兵,也是遵循舊例。
晉代軍隊,五人為一伍,設伍長,兩伍為一什,設什長,十什為一隊,設隊長,隊為部隊的基本單位,十隊為一軍,軍又分上、中、下三種,上下軍兩千人,中軍一千五百人。
為了不影響曆史,桓溫決定還是按照舊的編製執行,但是監軍一職一般是設在軍,為了方便控製軍隊,桓溫決定將監軍設在隊上,即每百人設一監軍,監軍一般由文官來擔任,文官熟讀史書,知恥辱、懂廉恥,可以更好的幫助士兵做思想教育工作。
經過改編,桓溫將現有的三千人編為兩個軍,周楚孫恩各領一軍,每個軍設十五個隊,一共派出十五個監軍,同時又模仿現代軍隊建立起了直屬他本人的偵察隊、運輸隊、衛生隊、通訊隊,每個隊大約三十人至五十人左右,這四個隊直屬桓溫各人領導,機動靈活,方便指揮,史稱:杏花改編。
經過改編,桓溫基本上掌控了整個部隊,除了周楚直接指揮的那一百人的小隊,說什麽也不肯交出來,而且桓溫隱約覺得,那一百人的小隊,應該就是整個部隊當中,最有戰鬥力的了。
為了避免以後再出現政令不暢的現象發生,桓溫決定找個機會跟周楚好好談談。
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周楚打獵的時候抓了一支鹿,他把這支鹿顯給了桓溫,桓溫很高興,就在院子裏生起了篝火,大家一起烤著鹿吃。
望著滋滋冒油的鹿肉,陣陣香味飄過,二人喜不自勝,就著溫好的米酒,各自用小刀割著已經烤好的鹿肉,大快朵頤起來。
酒足飯飽之後,二人也敞開了話題,桓溫裝過不經意的向周楚問起了他的身世,周楚幾杯酒下肚,也敞開了心菲,開始向桓溫倒起了苦水來。
原來,這周楚出自軍戶世家,自祖父時候起就世代為兵,一連幾代皆是戰死,軍戶在古代職業當中,是連平民都不如的,所以周楚打小就被人瞧不起,這也養起了他謹小慎微的性格。
他知道自己終有一天也會像他的父輩一樣,戰死沙場,可是,自己到現在還沒有結婚,家中年邁的母親尚在,周楚也是一個極孝之人,所以,這也是周楚一直避戰的原因。
桓溫聽了後,雖然有些同情周楚,但是對他的話也是半信半疑,畢竟他身上的疑點太多,僅從身世上來講,那比他慘的人太多了,當時整個中原地區,漢人被屠殺的隻剩下四百萬,若大的中原隻剩下四百萬漢人,連現代的一個大縣的人口都不如,想想就恐怖。
桓溫見周楚敞開了心菲,索性就打破砂鍋問到底,又向周楚問起了那一百人小隊的事情,為何別的小隊的人都是缺胳膊斷腿,麵黃肌瘦的,而他親率的那個小隊,為何一個個都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的。
周楚看了一眼桓溫,似乎並不想迴答這個問題,他輕聲的歎了口氣,向桓溫說道:“桓大人,你可知道乞活軍嗎?”
“乞活軍?好奇怪的名字啊。”桓溫下意識的說道。
周楚看著桓溫那少見多怪的樣子,不覺得冷笑了一聲,繼續說道:“永嘉之亂時,北方胡人南下中原,大肆屠殺搶掠,中原百姓十不存一,尤其以並州為最,並州刺史司馬騰,為了活命,帶著百姓及官吏兩萬餘人,南下求食,結果處處受到打壓排擠,無奈之下,司馬騰將這兩萬餘人組織起來,編成軍隊,號稱乞活軍,這支軍隊,沒有財產住所,隻為乞活求食,所有士兵都是死士,打起仗來無所顧及,十分勇敢強悍。”
“那現在呢?這支軍隊在哪?”桓溫對這支部隊很感興趣,所以連忙問道。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周楚邪魅一笑,冷冷的對桓溫說道。
“啊。”桓溫立馬站了起來,有點驚訝的說道:“難道你們...你們這些人就是...就是乞活軍?”
周楚繼續笑道:“不能全算乞活軍,隻能說,有一部分曾經是乞活軍,乞活軍不屬於任何政治勢力,他們隻為自己而活,所以誰給他們飯吃,他們就跟著誰。”
桓溫也意識到了自己有些失態,於是就又慢慢的坐了下來,繼續問道:“那這麽說,乞活軍也有不少,為敵人所用了?”
周楚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乞活隻是一個統稱,他們就是為了活命而生存的,由於戰鬥力太強,所以開始被各方勢力所拉攏;但是這支部隊,沒有編製,官方也不承認;最早的一支乞活軍,就是並州刺史司馬騰那一支,他也是最早打出乞活旗號的;後來一些流民,為了活命,也打出了乞活的旗號,再加上一些留守在北方的漢族大地主,他們為了自保,開始修建塢堡對抗外麵的勢力,為了不被其他勢力所攻擊,他們也打出了乞活的旗號,意思就是隻求活命,不求其他。”
見桓溫意猶未盡的樣子,周楚又繼續說道:“當今天下,打著乞活旗號的乞活軍主要有四支,一支關中流民組成的乞活軍,他們被氐族首領李雄利用,攻入四川,建立了大成國;另一支是並州司馬騰留下的那一支,現在的首領叫冉閔,已經歸附趙國石虎,改名為石閔,;第三支是由冀州流民所組成,他們向北逃亡到遼東,被那裏的鮮卑首領慕容光收留,並幫助慕容光建立了燕國;第四支是由涼州流民組成,他們被另一個氐族首領楊飛龍收留,建立了仇池國,至今,應該有三代了吧。”
但是古代不同於現代,民主製度大家都沒有聽過,並且主仆意識深入骨髓,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可能建立民主製度,也不可能創建類似於黨派的組織。
根據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的精神,桓溫決定依據當前時代的社會形態,以及封建製度下的等級觀念和主仆意識,設計一套適用當前階段的組織架構。
魏晉承襲東漢末年的世兵製,所謂世兵製,就是強製鄉民世代為兵,這些世代為兵的鄉民,也稱軍戶,所以也稱軍戶製,軍戶製人身依附性較強,男丁終身為兵,父死子繼,兄死弟繼,不準更改,並且也不準退役,這也就是為什麽軍中有那麽多老弱兵殘的原因了。
到了東晉,由於長期內亂,軍戶負擔過重,士兵大量逃亡,世兵製開始沒落,朝廷又開始實行募兵製,這次派孫恩前往琅琊和東海去募兵,也是遵循舊例。
晉代軍隊,五人為一伍,設伍長,兩伍為一什,設什長,十什為一隊,設隊長,隊為部隊的基本單位,十隊為一軍,軍又分上、中、下三種,上下軍兩千人,中軍一千五百人。
為了不影響曆史,桓溫決定還是按照舊的編製執行,但是監軍一職一般是設在軍,為了方便控製軍隊,桓溫決定將監軍設在隊上,即每百人設一監軍,監軍一般由文官來擔任,文官熟讀史書,知恥辱、懂廉恥,可以更好的幫助士兵做思想教育工作。
經過改編,桓溫將現有的三千人編為兩個軍,周楚孫恩各領一軍,每個軍設十五個隊,一共派出十五個監軍,同時又模仿現代軍隊建立起了直屬他本人的偵察隊、運輸隊、衛生隊、通訊隊,每個隊大約三十人至五十人左右,這四個隊直屬桓溫各人領導,機動靈活,方便指揮,史稱:杏花改編。
經過改編,桓溫基本上掌控了整個部隊,除了周楚直接指揮的那一百人的小隊,說什麽也不肯交出來,而且桓溫隱約覺得,那一百人的小隊,應該就是整個部隊當中,最有戰鬥力的了。
為了避免以後再出現政令不暢的現象發生,桓溫決定找個機會跟周楚好好談談。
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周楚打獵的時候抓了一支鹿,他把這支鹿顯給了桓溫,桓溫很高興,就在院子裏生起了篝火,大家一起烤著鹿吃。
望著滋滋冒油的鹿肉,陣陣香味飄過,二人喜不自勝,就著溫好的米酒,各自用小刀割著已經烤好的鹿肉,大快朵頤起來。
酒足飯飽之後,二人也敞開了話題,桓溫裝過不經意的向周楚問起了他的身世,周楚幾杯酒下肚,也敞開了心菲,開始向桓溫倒起了苦水來。
原來,這周楚出自軍戶世家,自祖父時候起就世代為兵,一連幾代皆是戰死,軍戶在古代職業當中,是連平民都不如的,所以周楚打小就被人瞧不起,這也養起了他謹小慎微的性格。
他知道自己終有一天也會像他的父輩一樣,戰死沙場,可是,自己到現在還沒有結婚,家中年邁的母親尚在,周楚也是一個極孝之人,所以,這也是周楚一直避戰的原因。
桓溫聽了後,雖然有些同情周楚,但是對他的話也是半信半疑,畢竟他身上的疑點太多,僅從身世上來講,那比他慘的人太多了,當時整個中原地區,漢人被屠殺的隻剩下四百萬,若大的中原隻剩下四百萬漢人,連現代的一個大縣的人口都不如,想想就恐怖。
桓溫見周楚敞開了心菲,索性就打破砂鍋問到底,又向周楚問起了那一百人小隊的事情,為何別的小隊的人都是缺胳膊斷腿,麵黃肌瘦的,而他親率的那個小隊,為何一個個都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的。
周楚看了一眼桓溫,似乎並不想迴答這個問題,他輕聲的歎了口氣,向桓溫說道:“桓大人,你可知道乞活軍嗎?”
“乞活軍?好奇怪的名字啊。”桓溫下意識的說道。
周楚看著桓溫那少見多怪的樣子,不覺得冷笑了一聲,繼續說道:“永嘉之亂時,北方胡人南下中原,大肆屠殺搶掠,中原百姓十不存一,尤其以並州為最,並州刺史司馬騰,為了活命,帶著百姓及官吏兩萬餘人,南下求食,結果處處受到打壓排擠,無奈之下,司馬騰將這兩萬餘人組織起來,編成軍隊,號稱乞活軍,這支軍隊,沒有財產住所,隻為乞活求食,所有士兵都是死士,打起仗來無所顧及,十分勇敢強悍。”
“那現在呢?這支軍隊在哪?”桓溫對這支部隊很感興趣,所以連忙問道。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周楚邪魅一笑,冷冷的對桓溫說道。
“啊。”桓溫立馬站了起來,有點驚訝的說道:“難道你們...你們這些人就是...就是乞活軍?”
周楚繼續笑道:“不能全算乞活軍,隻能說,有一部分曾經是乞活軍,乞活軍不屬於任何政治勢力,他們隻為自己而活,所以誰給他們飯吃,他們就跟著誰。”
桓溫也意識到了自己有些失態,於是就又慢慢的坐了下來,繼續問道:“那這麽說,乞活軍也有不少,為敵人所用了?”
周楚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乞活隻是一個統稱,他們就是為了活命而生存的,由於戰鬥力太強,所以開始被各方勢力所拉攏;但是這支部隊,沒有編製,官方也不承認;最早的一支乞活軍,就是並州刺史司馬騰那一支,他也是最早打出乞活旗號的;後來一些流民,為了活命,也打出了乞活的旗號,再加上一些留守在北方的漢族大地主,他們為了自保,開始修建塢堡對抗外麵的勢力,為了不被其他勢力所攻擊,他們也打出了乞活的旗號,意思就是隻求活命,不求其他。”
見桓溫意猶未盡的樣子,周楚又繼續說道:“當今天下,打著乞活旗號的乞活軍主要有四支,一支關中流民組成的乞活軍,他們被氐族首領李雄利用,攻入四川,建立了大成國;另一支是並州司馬騰留下的那一支,現在的首領叫冉閔,已經歸附趙國石虎,改名為石閔,;第三支是由冀州流民所組成,他們向北逃亡到遼東,被那裏的鮮卑首領慕容光收留,並幫助慕容光建立了燕國;第四支是由涼州流民組成,他們被另一個氐族首領楊飛龍收留,建立了仇池國,至今,應該有三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