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他也是受害者,唐司令要怪,怪方不為就行了。
話雖是這樣說的,但宋希連心底裏,還是相當的不以為然的。
與方不為相比,唐司令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一個能走卻不走,拚了命的要救人,一個急著走卻走不掉……
唐生誌哪裏能知道宋希連心裏是怎麽想的,他之所這麽憤怒,是因為方不為的態度。
他一直以為,方不為雖然也是中央一係,但資歷還淺,不似宋希連這種,雖然聽命於他,但隻是因為有委員長的軍令,而不是尊重他唐生誌這個人。
一直以來,方不為也確實對他很恭敬。
但沒想到,方不為一直在把他當猴耍?
看到宋希連和胡宗楠解釋這件事的說辭就知道了。
胡宗楠的第一軍不屬固守南京的序列,聽調不聽宣。
所以他接到唐生誌的電報後,隻是迴了一封解釋的電文,又加了一句「無瑕過江,望唐司令勿怪」的話之後,就沒下文了。
電文裏的話,與宋希連說的一模一樣,意思是他也被方不為給騙了不說,最後還不得不想辦法安置方不為一夜之間送來的兩萬多婦孺。
唐生誌恨得牙都快要咬碎了。
他再蠢也看得出來,這三個已經是達成一致了:所有的責任都先推到方不為的頭上,等委員長追究起來再說。
等於是三個人已經聯起手來對抗他這個城防總司令了。
方不為這麽做,是怕戰敗後,萬一撕破臉,唐生誌拿這個事件做文章,推卸責任。
反正是絕對不可能讓唐生誌抓到宋希連和胡宗楠這兩個人的什麽把柄的。
至於方不為,一無兵二無權,最多也就治他一個違抗軍令的罪責。
疏散難民而已,又沒造成多大的損失!
除非真不要臉了,唐生誌才會把戰敗的鍋往方不為的頭上扣。
之前商量的時候,胡宗楠和宋希連還有些不好意思,想著收了方不為那麽多的錢,事後一點責任都不擔,實在說不過去。
還是方不為勸著這兩位,現在還不是他們兩個擔責的時候。
等仗打完之後,真要有人想往方不為頭上扣鍋,才是他們站出來說話的時候……
方不為沒明說,但胡宗楠和宋希連都聽出了方不為話裏的潛意:要防著點唐司令。
第1091章 永載史冊
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唐生誌把宋希連和方不為都轟了出去。
責任都由方不為一個人擔了,唐生誌怪不到宋希連的頭上。
至於方不為,就算要治罪,也要稟報過委員長再說。
唐生誌現在沒這個時間,他決定到仗打完後,再新帳舊帳一起算。
方不為其實很清楚,唐生誌為何這般憤怒。
無非就是他賴在南京不走,沒辦法讓委員長更深刻的體會到南京的戰況,讓唐生誌既想撤軍,又不想擔任何責任的幻想落空了。
如果真能勸著讓委員長撤軍,方不為一千萬個願意,根本用不著唐司令給他耍心眼。
今天上午,去八十八師之前,方不為還接到過林尉的電文。
林尉勸方不為趁早撤出南京的同時,也稍稍的提了一下武漢方麵的情況。
委員長還在和德國大使陶德曼不遺餘力的研究如何想辦法讓日軍答應停戰談和。
日本方麵的條件很簡單:先讓南京守軍繳械投降,咱們再談別的。
這與賣國有什麽區別?
委員長除非腦子進水了,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
原本委員長還在猶豫,到底是盡早撤軍,減少損失,以保存實力,還是增派援軍,給日軍施加點壓力,好答應他停戰談和的要求。
這一下,更是讓他騎虎難下了。
既不敢撤,也不敢援。
讓他撤軍,就等於是讓他自己扇自己嘴巴,同時會向日軍暴露國民政府外強中幹的事實,所以是堅決不能撤的。
委員長自己也清楚,南京是個大泥潭,日軍的初衷就是想和國民政府決戰,巴不得他把所有的主力部隊都派到南京,所以援軍也是堅決不能派的……
所以委員長決定等,等南京再堅持一個星期到半個月再說。
之前是戰線太長,人手不夠,所以守不過來,現在全撤到了內城,人總該夠了吧……
猜到委員長會是這種想法的時候,方不為都快被蠢哭了……
自始至終,方不為壓根就沒在委員長的身上寄託一丁點的希望。
自力更生吧。
所以,他暫時還不能走!
「唐司令有一句話沒說錯!」
出了司令部,宋希連又勸著方不為,「你留下來,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還是盡量撤離吧!」
「再等等吧!」方不為迴道,「就這樣走了,我實在是不甘心……」
方不為話語雖輕,但態度異常堅決,宋希連也知道,他勸了也是白勸。
「那就跟我迴挹江門?」宋希連又說道。
他想不明白,方不為怎麽又跑迴八十八師,和宋元良攪到一塊去了?
「我就是想看看,這一迴,宋師長會不會再跑了!」
方不為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宋元良要跑?
不太可能吧?
怎麽說他現在也是一軍之長了,已不能與七八年前相提並論了,怎麽也要顧忌一下臉麵吧?
話雖是這樣說的,但宋希連心底裏,還是相當的不以為然的。
與方不為相比,唐司令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一個能走卻不走,拚了命的要救人,一個急著走卻走不掉……
唐生誌哪裏能知道宋希連心裏是怎麽想的,他之所這麽憤怒,是因為方不為的態度。
他一直以為,方不為雖然也是中央一係,但資歷還淺,不似宋希連這種,雖然聽命於他,但隻是因為有委員長的軍令,而不是尊重他唐生誌這個人。
一直以來,方不為也確實對他很恭敬。
但沒想到,方不為一直在把他當猴耍?
看到宋希連和胡宗楠解釋這件事的說辭就知道了。
胡宗楠的第一軍不屬固守南京的序列,聽調不聽宣。
所以他接到唐生誌的電報後,隻是迴了一封解釋的電文,又加了一句「無瑕過江,望唐司令勿怪」的話之後,就沒下文了。
電文裏的話,與宋希連說的一模一樣,意思是他也被方不為給騙了不說,最後還不得不想辦法安置方不為一夜之間送來的兩萬多婦孺。
唐生誌恨得牙都快要咬碎了。
他再蠢也看得出來,這三個已經是達成一致了:所有的責任都先推到方不為的頭上,等委員長追究起來再說。
等於是三個人已經聯起手來對抗他這個城防總司令了。
方不為這麽做,是怕戰敗後,萬一撕破臉,唐生誌拿這個事件做文章,推卸責任。
反正是絕對不可能讓唐生誌抓到宋希連和胡宗楠這兩個人的什麽把柄的。
至於方不為,一無兵二無權,最多也就治他一個違抗軍令的罪責。
疏散難民而已,又沒造成多大的損失!
除非真不要臉了,唐生誌才會把戰敗的鍋往方不為的頭上扣。
之前商量的時候,胡宗楠和宋希連還有些不好意思,想著收了方不為那麽多的錢,事後一點責任都不擔,實在說不過去。
還是方不為勸著這兩位,現在還不是他們兩個擔責的時候。
等仗打完之後,真要有人想往方不為頭上扣鍋,才是他們站出來說話的時候……
方不為沒明說,但胡宗楠和宋希連都聽出了方不為話裏的潛意:要防著點唐司令。
第1091章 永載史冊
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唐生誌把宋希連和方不為都轟了出去。
責任都由方不為一個人擔了,唐生誌怪不到宋希連的頭上。
至於方不為,就算要治罪,也要稟報過委員長再說。
唐生誌現在沒這個時間,他決定到仗打完後,再新帳舊帳一起算。
方不為其實很清楚,唐生誌為何這般憤怒。
無非就是他賴在南京不走,沒辦法讓委員長更深刻的體會到南京的戰況,讓唐生誌既想撤軍,又不想擔任何責任的幻想落空了。
如果真能勸著讓委員長撤軍,方不為一千萬個願意,根本用不著唐司令給他耍心眼。
今天上午,去八十八師之前,方不為還接到過林尉的電文。
林尉勸方不為趁早撤出南京的同時,也稍稍的提了一下武漢方麵的情況。
委員長還在和德國大使陶德曼不遺餘力的研究如何想辦法讓日軍答應停戰談和。
日本方麵的條件很簡單:先讓南京守軍繳械投降,咱們再談別的。
這與賣國有什麽區別?
委員長除非腦子進水了,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
原本委員長還在猶豫,到底是盡早撤軍,減少損失,以保存實力,還是增派援軍,給日軍施加點壓力,好答應他停戰談和的要求。
這一下,更是讓他騎虎難下了。
既不敢撤,也不敢援。
讓他撤軍,就等於是讓他自己扇自己嘴巴,同時會向日軍暴露國民政府外強中幹的事實,所以是堅決不能撤的。
委員長自己也清楚,南京是個大泥潭,日軍的初衷就是想和國民政府決戰,巴不得他把所有的主力部隊都派到南京,所以援軍也是堅決不能派的……
所以委員長決定等,等南京再堅持一個星期到半個月再說。
之前是戰線太長,人手不夠,所以守不過來,現在全撤到了內城,人總該夠了吧……
猜到委員長會是這種想法的時候,方不為都快被蠢哭了……
自始至終,方不為壓根就沒在委員長的身上寄託一丁點的希望。
自力更生吧。
所以,他暫時還不能走!
「唐司令有一句話沒說錯!」
出了司令部,宋希連又勸著方不為,「你留下來,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還是盡量撤離吧!」
「再等等吧!」方不為迴道,「就這樣走了,我實在是不甘心……」
方不為話語雖輕,但態度異常堅決,宋希連也知道,他勸了也是白勸。
「那就跟我迴挹江門?」宋希連又說道。
他想不明白,方不為怎麽又跑迴八十八師,和宋元良攪到一塊去了?
「我就是想看看,這一迴,宋師長會不會再跑了!」
方不為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宋元良要跑?
不太可能吧?
怎麽說他現在也是一軍之長了,已不能與七八年前相提並論了,怎麽也要顧忌一下臉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