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建豐同誌本人,方不為還是很佩服的。


    能把小小的一個台灣發展到亞洲四小龍之例,沒大能耐,沒大手段,根本辦不到。


    冷灶肯定是沒必要燒的,但方不為也不會清高到拒人於千裏之外。


    順其自然就好。


    雖然還不清楚方不為有什麽事跡,竟能讓他破了國民黨晉升少將年齡的紀錄,但不妨建豐同誌能從王世和的語氣當中,聽出隱含的潛意:


    是個了不得的人才,一定要抓住了。


    建豐同誌很是熱切,一副惺惺相惜的模樣。


    方不為也是人精,沒說兩句,就和建豐同誌打的火熱。


    兩人一度開始稱兄道弟。


    看建豐同誌蘊藉卻不失熱情的態度,方不為還暗暗的感嘆一聲。


    看來在蘇聯的這十二年,建豐同誌真沒少遭罪,現在給人的第一印像,就是沉穩內斂,絲毫看不出是一國元首之子。


    還是有些含蓄了。


    這要擱委員長的性格,說不定已經開始拉著方不為剁雞頭,燒黃紙了。


    客氣了一番之後,王世和開始和毛夫人商議補辦婚禮的事宜。


    第0847章 陪太子讀書(上)


    毛夫人和王世和都認為,一應禮節,都應按照傳統習俗辦理。


    當然,隻是按照世家大族的規格,不提什麽委員長不委員長。


    而且委員長也不會讓他們提。


    雖然是補辦,但蔣氏怎麽說也是大族,肯定不會過於簡單,而且還要請蔣氏族老拿主意。


    兩個人一條一條的商議著,王世和的秘書坐在下首奮筆書,將兩人談論的內容一字不差的記錄了下來。


    建豐同誌出國時才十五歲,迴國已近中年,哪能記得這麽多的繁文縟禮?


    方不為就更不用說了,跟聽天書一樣。


    兩人全都是一副聚精會神的模樣,但天知道心思不知都飛到哪去了。


    好不容易等到日頭偏西,方不為的肚子都快餓的咕咕叫了,這一嬸一侄才算是停下了話頭。


    離談完還遠呢,不過是兩人都說累了。


    下人早就準備好了酒菜,建豐同誌邀著王世和和方不為入座。


    這兩位哪能那麽沒眼色,硬是請著老太太坐到了首位。


    明日還有事,王世和與方不為都沒怎麽飲酒,建豐同誌勸了兩杯,便做罷了。


    晚飯後,老太太迴去休息,建豐夫婦帶著蔣孝文也迴了小洋樓,王世和和方不為,還有十名警衛隨從,被安排在了豐鎬房的東廂。


    迴去之後,王世和又專程跑來找了一趟方不為。


    無事不登三寶殿,方不為知道,王世和這會過來,肯定是挑明來意的。


    這次帶自己來溪口,總不會是讓自己查間諜的吧?


    「委員長命建豐迴老宅讀書,也不過是權宜之計……中日大戰在即,不出數月,建豐就會被委以重任……」


    王世和自信滿滿的說道。


    方不為暗暗的撇了撇嘴。


    高興的太早了吧?


    王世和的自信,來自於他對委員長的了解。


    委員長的性格,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寬厚的,既便建豐同誌說過一些有違父子人倫的不當之言,但並不是沒有苦衷,委員長應該能理解,更能想通。


    委員長確實想通了,之後也確實準備好好培養建豐同誌。


    但不管是委員長,還是王世和,都忽略了建豐同誌這十二年來的經歷。


    十五歲,正好是一個少年準備明白人生的大道理,建立三觀的最關鍵的時期。


    委員長可倒好,直接把兒子扔到紅色共產主義的大溶爐裏,一煉就是十二年。


    若非大奸之輩,一個人的成年用了整整十二年的時間,形成的價值觀念和是非觀,怎麽可能是用僅僅一年的時間,就能扭轉過來的?


    方不為依稀記得,三八年春,建豐同誌閉門思過近一年之時,委員長確實準備重用他。


    原想是想把建豐安排到重慶中樞,歷練一段時日後,再派往各大戰區,不管是積累資歷,還是結交關係,都要方便一些。


    但沒想到,包括宋夫人在內,委員長的眾多親信竟然都不同意。


    具體原因是,建豐同誌身上的紅色烙印太深,根本沒有能扭轉過來的跡像。


    最典型的是,他公開稱孔祥西和宋子聞是「中國最大的資產階級」,是「依附在人民身上吸血的吸血鬼」……


    而在這一年之間,與建豐同誌接觸過的國民黨人,無一不說,建豐同誌身上帶有明顯的「共產主義」作風。


    這個時候,建豐同誌已稱唿宋夫人為「母親」,稱孔祥西和宋子聞為「姨夫」和「舅舅」。


    連自家人的命都要革,誰不擔心?


    以前沒人向他提過,委員長此時才知道建豐同誌幹過些什麽,氣的暴跳如雷。


    蔣宋孔三家同氣連枝,宋孔兩家,已成了蔣氏這條大船上最大的兩根龍骨,要是斷了,船也就沉了。


    委員長決定,必須要讓建豐同誌明白為人為官的道理,痛定思痛後,同意了宋夫人的建議,把建豐同誌丟給了頗有治理地方之能的江西省主席熊式暉調教,這一調教,就是七年。


    後世評說,建豐同誌之後審時度勢,性格確實轉變了。


    但方不為認為,變是變了一些,但變的也有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諜海獵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誌並收藏諜海獵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