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文宗李昂頒下詔令:


    “凡是謀反罪人的親屬黨羽,此前已處死的,以及當初列入追捕名單的之外,其它人一律不再追究。”


    漫長恐怖的夜,終於盼來天明。各個部門官員,害怕獲罪四處躲藏的,不用再擔心被抓捕,各迴各部門上班。


    從這個詔令一下,可以說是暗夜盼來天明,也可以說是久陰盼來天晴。


    隻是禁衛(神策)軍仍然我行我素、霸道橫行。


    京兆尹(長安市長)張仲方,素來懦弱,不敢過問禁衛軍霸淩行徑。


    宰相李石對文宗李昂說:


    “張仲方這個人是個呆熊,他當京兆尹,京城亂象叢生,他實在屁事不頂。”


    李昂外調張仲方為華州刺史,改任司農卿薛元賞為京兆尹。


    薛元賞剛正不阿,為人處事有氣節。


    薛元賞有事偶然去宰相李石家中,聽見李石正坐在客廳處理事情,和一位神策軍將領發生激烈爭辯。


    薛元賞這人遇見不平就要吼叫,他大踏步走入客廳中,神情嚴肅地對李石說:


    “相公您輔佐皇上,綱紀四海,您是為天下人立規矩的人兒!


    如今連一個比您級別低的將領都管不住!


    在您自家客廳裏,商議公事也沒啥,您竟允許他對您如此驕橫無禮麽?


    泱泱大國宰相沒有威嚴,哪裏能震懾四周小國!”


    說完,薛元賞就喊他的隨行侍從:


    “侍從們聽令!給我拿住這個混蛋將領!押他去下馬橋審問!


    我是京兆尹,在長安城我的地盤裏犯了法,得是我拿他治罪!”


    幾位侍從上前摁住那位將領先走,薛元賞騎上馬隨後跟到,到達下馬橋審訊室。


    薛元賞到達時,那將領已被剝下軍衣,長跪在地上。


    薛元賞下令給他上刑。


    忽邊一個宦官前來,對薛元賞說:


    “我奉仇中尉(仇士良)命令, 請薛大尹(薛元賞)前去有事兒商談。


    您捉拿的神策軍將領,請立即先行釋放。”


    薛元賞說:


    “我這兒公務在身正忙,幹完了這事兒我就去。


    我請你這就先迴去!”


    打發走了宦官,薛元賞令人把神策將領用木棒一頓打死。


    犯法將領已死,薛元賞才換上一身表示謝罪的白色衣服,去見仇士良。


    仇士良見薛元賞到來,冷笑一聲說:


    “傻書生如此大膽,不怕我殺人不眨眼!


    你敢用棍子打死禁衛軍將領麽?”


    薛元賞說:


    “中尉您是國家大臣,宰相也是國家大臣,宰相手下的官員,如果跑去您家了對你胡鬧失禮,你將如何處置?


    您是不是也得下令把他打死?


    如今中尉您手下將領對宰相失禮,難道可以輕易饒恕麽?”


    中尉您和國家是一體的,應當為國遵法。


    我薛元賞已穿囚服而來,任憑中尉處置!


    我生死任聽君命!”


    仇士良見他理直氣壯,反而一臉溫和地道謝,叫人張羅一桌酒菜,他要和薛元賞坐在一起吃酒交談。


    兩人把酒歡飲,吃酒吃得暈乎乎的,才依依道別。


    第二年大年初一,文宗李昂在宣政殿,接受百官朝賀,改年號為開成,大赦天下。


    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上奏表質問文宗李昂:


    “宰相王涯等人都是國家忠臣,他們犯了什麽罪?


    他們不過是想清除操控朝政的宦官集團!


    他們不過是正義的除賊行動失敗了而已!


    現在是皇宮中大太監仇士良、魚弘誌擅領神策左右軍,大肆屠殺沒有罪的人!


    宦官發動的大屠殺,搞得京城長安暗無天日!


    造成千家門口流血,萬具屍體躺在地上。


    臣如今開展全軍大練兵、大備戰,磨刀亮劍殺太監!


    我們要攻入京城,清除這幫閹黨逆賊!清除皇帝身邊的奸邪!”


    仇士良等人得知這個奏章,濫殺無辜的瘋狂勁頭立刻嚇沒了,對惡棍隻有以暴製暴的威嚇,他才會收斂。


    仇士良勸說文宗李昂:


    “請陛下給劉從諫升官,給他升官升到官位最高的司徒。”


    朝廷使者攜帶封授詔令到昭義,劉從諫看完,寫了奏章讓使者帶迴,表示不接受任命。


    劉從諫在奏章裏說:


    “無罪被宦官殺死的人,沒有得到申冤,我活在世上,沒法接受封爵升官。


    仇士良、魚弘誌等宦官禍國亂政、罪惡滔天,請皇上頒布詔令,對他們處以死刑!”


    皇上的命,還在仇士良他們手裏捏著呢。


    讓文宗李昂下詔令處死控製禁衛軍的大宦官,不僅李昂沒這膽,現實中也幾乎無法實現。


    仇士良對文宗李昂說:


    “陛下!劉以諫想清除我,隻是他的一個借口,他真實目的,是想借這事謀反啊!”


    仇士良表麵上嘴硬,心裏特別驚惶,從此稱霸朝廷的狂妄行為大為收斂。


    仇士良老實了許多,鄭覃、李石兩個宰相,才略有實權。


    文宗李昂也得以活命,苟且延續歲月。


    看到宦官不敢囂張,令狐楚才對文宗李昂說:


    “宰相王涯他們被殺、被滅族,屍骨暴露野外,請有關部門組織人力物力掩埋。


    上順天氣轉暖,露天腐壞擱放不住,下順民心向背,好人應被善待。”


    文宗李昂聽了,神情慘然地哭了。


    他詔命京兆尹薛元賞撥款購買棺材、組織人力收葬王涯等十一人。


    惡魔仇士良心裏還懷著餘恨。


    薛元賞他們白天剛剛完成收葬,仇士良偷偷吩咐一群人晚上挖開墳墓。


    他們像一群盜墓賊,把這十一人的屍骨挖出來,扔進了河床冰麵已經融化開的渭河。


    文宗李昂升任李固言為宰相,升任魏謨為左拾遺。魏謨是貞觀名相魏征的五世孫。


    當初文宗李昂想清除宦官沒有錯,可是他用的人太不給力。


    李訓、鄭注都是隻考慮自己利益的小人,他倆組成的反宦官同盟之間,都各懷心思、明爭暗鬥,這樣的小人怎麽可能成事?


    禦史中丞李孝本,本是唐朝宗族疏遠的宗親。


    李孝本被殺,家屬充為官奴。


    他的女兒被發配右神策軍營,正是豆蔻年華,她的麵容,像鮮嫩的淺粉色牡丹花瓣一樣楚楚動人。


    文宗李昂聽說她容顏美麗,召令她入宮。


    群臣因此議論紛紛,文宗李昂沒被仇士良等作亂宦官殺死就萬幸了,這種情況下,他居然還有心思懷抱美人、縱欲好色麽?


    拾遺魏謨上奏章勸阻說:


    “陛下您即位之初,是果斷解散皇宮歌舞藝術團的。


    如今幾個月來,教坊(皇宮藝術學院)挑選美女,都不下一百人了。


    如今又召入李孝本的女兒,您喜歡了她,怎麽也不規避同姓同宗?


    臣私下為陛下的行為感到痛心。”


    文宗聽了,打發走了李孝本的女兒 ,升任魏謨為補闕。


    升了官職,魏謨入宮表示感謝,文宗李昂見沒有外人在場,當麵對他說:


    “朕采選美麗女子,無非是教好她們才藝,分賞各位王子。


    朕因為可憐李孝本女兒孤苦無依,所以收入皇宮中,撫養她長大成人。


    你隻是以為朕看上她了,想和她睡覺麽?你把朕想歪了。


    雖然和我的內心真實想法存在隔膜,但我欣賞你遇事敢說話。


    究竟你是為了愛朕,才這樣大膽敢勸。”


    李昂提升魏謨為起居舍人。


    一天,文宗李昂吩咐魏謨:


    “你明天來上朝,記著把你們家珍藏的魏征當年上朝用的笏板,拿來給朕欣賞一番。”


    宰相鄭覃說:


    “學習先賢,在於學人,不在於一個笏板。”


    文宗李昂說:


    “笏板雖然無用,但是看看笏板,是對賢德之臣的愛戴和懷念。”


    隨後在側殿召見群臣,文宗李昂舉起衣衫袖子給大家展示說:


    “我這身衣服已經洗了好多次,破舊褪色了,我還穿在身上,舍不得更換新衣。”


    群臣看見文宗李昂衣服破舊,都稱讚他的節儉美德。


    中書舍人柳公權說:


    “陛下貴為天子,擁有整個天下,應該選賢任能、趕走奸邪,賞罰嚴明,方可天下祥和。


    隻是穿舊衣服,舍不得花錢換新衣,做得再好,隻是很小的事兒。”


    文宗李昂對柳公權一臉親切地說:


    “你是個忠直之人,就當個中書舍人,似乎大材小用,不知改任禦史大夫吧。”


    柳公權欣然接受任命。


    文宗李昂看似虛心納諫,但不能剛強果斷,平庸柔弱的性格難以改變。


    朝廷還是內訌不已,朋黨勢力再次興起,李固言擔任宰相沒幾天,又被排擠出任西川節度使。


    李昂改任工部侍郎陳夷行為宰相。


    開成三年正月,宰相李石一大早上朝,走在街上忽外聽見有“嗖”的一聲,似有箭簇聲傳來。


    李石急忙躲閃,已經受了輕傷,臉上被飛來的箭劃去一層皮,鮮血直流。


    李石的兩個侍從嚇得急喊:


    “我的娘啊!嚇死人了!”


    他倆朝著不同方向倉惶逃散。


    李石騎的馬倒是聰明,遇著危險急忙轉身,驚慌地往家跑。


    這時有一個人蒙麵人騎馬衝著李石跑來。


    幸虧李石趴在馬上不敢起身,那匹馬從李石身邊飛馳而過。


    兩匹馬交會時,一道亮閃閃的刀光掠過李石的馬背上空,李石的座下馬匹已被削斷馬尾,疼得嘶叫。


    李石在馬背上趴得夠矮,才沒被快刀削死。


    李石騎馬跑迴家,驚魂稍定,寫了奏表給文宗李昂說了自己被暗殺謀害的事。


    文宗李昂急派一隊禁衛軍兵士,日夜防衛李石家的宅院。


    李昂命搜捕企圖暗殺李石的暴徒,最終一無所獲。


    李石暗自尋思:


    “我為國家忘我工作,反有遭到暗算。


    這一定是閹黨宦官策劃的刺殺行動,我如果留戀官位,必定被他們殺害。


    不如趁早辭職,免遭殺身之禍。


    他想明白了,不留戀了宰相官位了。


    李石多次上奏說自己身上有病,上不了班了,堅決請求辭去宰相職務。


    文宗李昂也知道他忠誠,實在不便強留,隻好令他去當荊南節度使。


    李昂另選戶部尚書楊嗣複、戶部侍郎李玨為宰相。


    楊嗣複、李玨和宰相鄭覃、陳夷行不協調,多次發生意見衝突。


    文宗李昂當麵對他們四位宰相說:


    “我讀千卷聖賢書,也不想當個平庸無能的昏君。


    怎奈天下形勢這個樣,我也無可奈何。


    願你們齊心協力,朕隻能喝酒求醉,揮筆寫文章抒發心中萬千憂愁。”


    原來李昂要求宰相替他治國安邦,他自己不用作為。


    四個宰相當麵答應,但還是遇事各抒己見,沒法調和。


    第二年,鄭覃、陳夷行被楊嗣複、李玨排擠,辭職退位。


    太和末年,李逢吉因病退休,退休後馬上就死了。


    四朝元老裴度,移守東都洛陽,目擊艱難時局,自我哀歎:


    “我老得快要進棺材了,對昏暗朝政,我已經無能為力了。”


    他不願意再費心勞神,過問朝廷中事。


    朝廷傳來詔令,讓他入朝當中書令,裴度上表辭謝,沒有接受任命。


    後來發生甘露事變,兇惡宦官掌控朝政,他也幹瞪眼管不了,繼續在家寫書喝酒,自娛自樂。


    寫書寫累了,他就身穿和平民百姓一樣的服裝,安閑自在地四處遊逛。


    沒想到開成二年,文宗李昂又調任他去鎮守河東。


    李昂派吏部侍郎給他傳達詔旨,裴度不得已出發前往。


    裴度在河東鎮守一年,因為疾病纏身寫了奏章,請求調迴洛陽,迴到洛陽第二年就老死了,死的時候七十六歲。


    文宗李昂悲痛得停朝三天。


    從唐憲宗李純以來,曆經穆宗李恆、敬宗李湛、文宗李昂,都不立皇後。


    文宗李昂不怎麽花心好色,他寵幸的嬪妃數量少,生得兒子自然就少。


    他隻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李永,王德妃生的。二兒子李宗儉,十歲就死了。


    隻有一個兒子了,想選也沒得選,群臣請求立李永為太子。


    文宗李昂不自私,想立他的侄子敬宗李湛的兒子李普當太子。


    文宗優柔寡斷,拖延著沒有定下來。


    叔欲立而侄不待,太和二年,李普就病死了。


    文宗李昂很悲痛,又把立太子的事擱置了好幾年。


    太和六年,始立李永為太子。


    李永母親王德妃,相貌平平,缺少一張打動人心的臉,王德妃生了兒子後一直失寵,文宗李昂不願意和她親熱。


    後來後宮有了楊賢妃,生得花容月貌,眉清目秀,說話伶牙俐齒,才思敏捷。


    文宗李昂愛楊賢妃如托在手掌上的珍珠,對她用情專一,總是和她親昵廝混不夠。


    楊賢妃說什麽,文宗李昂就信什麽。


    可是楊賢妃品行惡劣,心術不正,和“賢”字一點不沾邊。


    楊賢妃無論怎麽和李昂親熱,也生不出兒子來,王德妃有兒子,楊賢妃恨得咬牙切齒。


    後來,王德妃竟被楊賢妃誣陷害死。


    死了親娘不僅心裏苦,李永在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缺失了親娘管教。


    文宗李昂有功夫和王賢妃廝混親熱,也擠不出時間,關懷教育唯一的兒子。


    李永自暴自棄,成了喜歡吃和玩的廢柴少年。


    李永沉迷吃喝玩樂,親近宦官小人,楊賢妃時常給他進讒言。她對李昂說:


    “李永這孩子不成器,腐爛透的木頭做不成器具。”


    文宗李昂漸漸入耳入心,免不得怒氣滿胸。


    唯一的兒子不上進,李昂心裏多麽痛苦絕望,心裏有苦沒處訴。


    開成三年九月,文宗李昂召見群臣說:


    “太子言行太多過失,心裏除了吃和玩沒啥正事,如此品行低劣,不配繼承皇位,應該廢了他才是。”


    朝臣們聽了都慌忙跪下給李昂磕頭勸諫:


    “太子太年輕,近來雖然有過失,將來自能知錯改過。


    誰來當太子,關係國家根本,望陛下三思。”


    中丞狄兼謨趴在地上堅持勸諫,甚至急得流了兩串兒眼淚。


    給事中韋溫說:


    “陛下隻有一個兒子,不好好教導他立德成才,以致於他陷入貪圖玩樂,這難道隻是太子的過失麽?”


    他的意思是,兒子不成器,一是父親對兒子教育缺失,二是沒給他找好老師。


    文宗李昂一看眾人反對,不便形成決議,很不高興地退了朝,為了換個好心情,他又和楊賢妃親熱去了。


    群臣又連續上奏,李昂才令太子迴到少陽書院,繼續接受教育。


    李昂令太子老師竇宗直、周敬複兩個人,進書院給李永講華夏賢師老子寫的道德經,講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治國理政。


    太子最終沒有能痛改前非,老師很失望。


    楊賢妃又秘密囑咐教坊工人劉楚材向李昂告狀說:


    “太子不肯用心學經書,隻喜歡來撥弄樂器。”


    楊賢妃又秘密囑咐後宮十名女藝人,對李昂告狀說:


    “太子不肯學知識立品德,隻是喜歡跑到教坊,色迷迷地調戲撩撥我們,他就是個心裏沒正事的小色狼。”


    李昂每次李昂聽說太子過錯,往往召他到身邊,當麵訓責一通,罵他罵得狗血噴頭,隻是廢太子的事始終沒做決定。


    又過了一個多月,太子夜晚住宿在少陽院中,他沒有得什麽病,不料晚上突然就死了。


    文宗李昂親自去看,見李永躺在自己寢室床上,鼻孔、眼睛、耳朵,嘴巴,七竅流血,胳膊腿四肢發青發綠,是典型的中毒症狀。


    文宗李昂見他死的樣子特別慘,也忍不住悲從心起。李昂暗想:


    兒子李永突然死亡,好象是有人給他吃的飯裏投了毒。


    兒子再不好,罪不至死,是誰這麽狠毒?


    但是兒子已死,無從偵察破案,隻好殮莽了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