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光之亂平定,郭子儀入朝匯報功績。


    這時郭子儀的兒媳升平公主和他兒子郭曖,吵架鬧翻了。


    升平公主一怒之下,竟乘坐馬車迴了長安的娘家,向她父親李豫和母親崔貴妃哭訴告狀。


    她見娘家父母就為這三件事:求關愛、求庇護、求撐腰。


    這事兒郭子儀知道了,心想:


    我家兒子敢動手打了公主,那可不是一般的兒媳,那是皇家金枝玉葉。說不定這下闖下大禍了。


    他命人把郭曖捆綁了關押在木籠囚車上,自己騎馬和隨從們押送著郭曖,直接去見皇帝李豫請罪。


    郭曖是才貌出眾的優秀青年,是郭子儀的第六個兒子,曾擔任太常主簿。


    代宗李豫見他英俊帥氣,文武雙全,出眾美男一枚,他還賢良多才,特別喜歡他。


    李豫正有心物色女婿,郭曖就成了李豫最中意的賢婿人選。


    他把第四個女兒嫁給郭曖,封女兒為升平公主,封為郭曖為駙馬都尉。


    唐朝規定是公主下嫁大臣的兒子,應當由公公婆婆,主動拜見皇帝。


    兩親家相見,皇帝隻需拱拱手,表示一下迴禮,不能開口說話。


    升平公主和郭曖定親時,也按照這樣的慣例。


    郭曖覺得郭家的人格受到羞辱,娶個公主做媳婦,當公公婆婆的,要如此顯示身份卑微,特別禮敬嶽父嶽母他們?


    他心裏很是看不下去,隻因舊製這樣,不得不勉強忍耐著不說啥。


    後來正式結了婚,升平公主和郭曖同住一室,成了朝夕相處的夫妻。


    公主覺得自己身份尊貴,自尊自傲,習慣盛氣淩人,郭曖忍無可忍,多次和她發生爭吵。


    郭子儀七十歲生日那一天,升平公主覺得自己是公主,身份尊貴,不肯去給公公郭子儀祝壽。


    郭曖認為升平公主不守一個兒媳的本分,他為擁有這樣傲慢的妻子感到羞恥,他在父母麵前,很丟失的當當兒子的臉麵,忍不住再次發生了爭吵。


    郭曖斥責升平公主說:


    “你不就是倚仗你爹是個皇帝麽?


    我爹哪一樣也不比你爹差!


    我爹是不稀罕、不屑去當皇帝,所以他才不是皇帝!”


    他這樣的快人快語,倒是不失尊嚴,心裏長時間憋著氣,一邊說一邊忍不住,第一次揮手去搧了升平公主的臉。


    幸虧婢女在一邊拉架勸阻,升平公主臉上隻是挨了輕輕一巴掌。


    但這輕輕一巴掌,升平公主也忍不得。郭曖你翻了天了,敢動手打公主!


    升平公主當即暴怒變了臉色,眼裏的淚雨流下來了。她的眼淚像一粒粒珍珠,一滴滴落在地上。


    我們現在的著名戲劇《打金枝》,就是根據這個真實事件改編成的。


    升平公主帶著滿腔怒火,令家裏奴仆備好馬車,她氣衝衝地坐上馬車,吩咐馬車車夫快些趕路,她要急急趕往長安城告狀。


    升平公主進入皇宮去找父皇李豫和母親崔貴妃哭訴,講述了郭曖涉嫌謀反的話,氣頭上恨不得他們郭家遭到她父皇嚴懲。


    代宗李豫處置政務糊塗,處理家事不糊塗,這方麵情商還行,他對女兒升平公主說:


    “我當著皇帝,皇帝是你親爹。


    如果他們郭家當了皇帝,皇帝是你親公公,他不還是你的家人麽?


    你是郭家的兒媳,就算郭家公公當了皇帝,你有什麽不高興的?


    你是公主,可你還是兒媳。兒媳應該孝敬公公婆婆,禮讓你的丈夫,你們成為和和美美的一家人才正常。


    千萬別自恃出身嬌貴,經常同駙馬發生爭吵了。”


    升平公主還是哭鬧不休。


    代宗李豫打算再想些言辭勸導女兒,這時有殿中監入宮報告:


    “汾陽王郭子儀,捆綁了兒子郭曖,押著兒子入朝請罪,正前來求見陛下。”


    代宗李豫一聽是郭子儀來了,急忙趕往皇宮內殿,召見郭子儀父子。


    郭子儀叩頭陳述說:


    “老臣管教兒子不夠嚴厲,他言行狂妄,冒犯了公主,所以我領兒子特來請罪。”


    這時郭曖老老實實跪在郭子儀身邊,一臉知道自己闖了禍,前來認錯的樣子。


    李豫令左右侍從扶起郭子儀,賜他坐在自己身邊座位上,笑著對他說:


    “俗話說,不知裝傻裝聾,當不了公公婆婆。


    兒子、兒媳年輕氣盛,話語交鋒上爭強鬥勝,彼此互不相讓,也是人之常情。


    兩人氣頭上的閨房碎語,何必計較當真呢?”


    郭子儀起坐致謝,要求李豫從重懲罰郭曖。


    李豫說:


    “你兒子沒錯,是我的女兒嬌生慣養太驕橫了。


    我選的女婿我心中有數,他品行我信得過。


    我女婿他沒犯錯,朕沒有理由責罰他。”


    李豫看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郭曖說:


    “快快起來,還跪在那裏幹啥?


    快起來去見升平公主和她母親崔貴妃去。


    我和你爹在這裏,還有軍政大事要商量哩。


    快去!快去!”


    李豫和郭子儀議事完畢,郭子儀退朝。


    李豫又迴到崔貴妃西宮中,勸慰郭曖他們這對小夫妻別再鬧別扭了。


    崔貴妃已調停安慰好了他倆,他倆答應了不再鬧別扭。


    經李豫再勸解,郭曖和升平公主更是不敢不聽從。


    李豫令他倆和好後一起迴家。升平公主坐馬車返迴,郭曖騎馬隨行伴隨。


    從此後,升平公主懂得了和郭曖平等相處,兩人互敬互愛,直到白頭偕老。


    郭子儀退朝後,仍然還鎮守河中官署。


    過了兩年,郭子儀入朝,魚朝思邀請郭子儀遊覽章敬寺。


    這章敬寺本是一處莊園,皇帝把它賜給了魚朝恩。


    魚朝思改莊園為寺廟,隻說是替李豫已故母親吳太後禱祝冥福,把寺廟裝修得極致華麗。


    魚朝恩又覺得房屋間數太少不夠用,請求皇帝批準,把曲江宮、華清宮兩處行宮,劃歸章敬寺,統一管理,統一升級改造。


    衛州進士高郢給李豫上書勸阻,說不應該如此花費錢財和人力,搞這個虛頭巴腦的工程。


    李豫被他說動了心,有了不想大興土木的心思,即召元載等人入朝堂問道:


    “神佛說的因果報應,都是真的麽?”


    元載說:


    “宇宙分天界、人界、地界,就是天、地、人三界。


    我們凡人的眼睛,隻能看見我們生活的人界。


    天界、地界,我們骨肉凡胎的人看不見他們,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國家命運長久不長久,全靠冥冥之中的福報厚薄多少。


    大的福報已定,雖有小災難,不足為害國運大勢。


    試想安祿山、史思明都是被親兒子殺死,他倆兩家已經子孫絕種,沒有留下後代。


    能說冥冥之中沒有報應?


    仆固懷恩在出征路上嘎嘣死,吐蕃、迴紇兩處賊寇不戰而退,這都不是凡人的力量所能實現的。


    您怎麽說沒有因果報應呢?”


    代宗李豫於是不再聽從高郢的勸諫,應允魚朝思的用財政撥款升級建造章敬寺的請求。


    李豫不懂得,福報是定數,不會因為他投資建廟而增加福報,也不會因為不建廟,就減損福報。


    真正的神界不需要靠行賄討好他們,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就是這個道理。


    人活在世上,注重為善修德,一輩子不作惡,就是最大的敬畏神佛。


    作了惡的人就算天天拜神,給神修寺廟塑金身,也不會被減罪。


    到章敬寺落成,代宗李豫親自去敬香上香,批準剃度和尚尼姑上千人。


    李豫賜胡夷僧人不空法號,叫做“大辯正廣智三藏和尚”,給他發公卿大夫級別的高工資。


    不空法師依附諂媚魚朝思,他有時見到李豫,說魚朝恩是佛徒化身。


    魚朝思因此越發驕橫,氣焰囂張,氣勢官威淩駕在公卿宰相之上。


    元載本來和魚朝恩勾連,很快因為魚朝恩經常嘲笑奚落他,漸漸心裏有了怨恨。


    魚朝恩邀請郭子儀逛玩章敬寺,元載秘密派人告訴郭子儀說:


    “魚朝思要殺害你,請多加提防。”


    郭子儀不信。


    遊覽章敬寺前,郭子儀的隨從騎兵打算身披鎧甲戰盔,手握兵器,全程伴隨護衛。


    郭子儀說:


    “我是國家重臣,他魚朝恩沒有皇帝詔旨,怎麽敢殺害我?”


    郭子儀讓侍衛隨從退下,隻帶上一個家中仆童前往。


    魚朝恩見郭子儀不帶隨行騎兵侍衛,隻帶一個侍童前來和他一起遊覽章敬寺,吃驚地問什麽原因。


    郭子儀說:


    “魚將軍誠心邀我來遊賞,我有什麽不放心的?我特意不帶侍衛前來。”


    魚朝恩手撫前胸,流著眼淚說:


    “要不是郭令公這樣大氣豁達的君子長者,怎會不生疑忌?


    不少人都說我是奸邪壞人,說我心裏隻有陰險邪惡。”


    從那以後,魚朝恩和郭子儀相處歡洽。


    惡人也有向善的一麵。


    魚朝恩從此洗心革麵,把從前嫉妒郭子儀才大功高的那些鬼心思,從此全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元載因為郭子儀不肯墮入離間計,又想出了一個辦法:調離郭子儀,讓他遠離朝廷,遠離魚朝恩。


    元載對李豫說:


    “吐蕃連年入侵,邠寧節方度使馬璘缺少膽魄才能,他沒有能力抵擋賊寇。


    不如調任郭子儀去鎮守邠州,調離馬璘為涇原節度使。”


    代宗李豫當天批準了他的奏請。


    郭子儀毫無異言,拜別李豫出行。


    郭子儀心裏坦蕩無私,他絕對說不出諸如:


    “我這麽老了,我還是陛下您的親家。


    別讓我去遙遠邊關受苦。”這一類的話。


    郭子儀被元載用計策調離朝庭,元載下一步要盤算除掉魚朝恩了,魚朝恩在劫難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