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葛羅和郭子儀宣誓修好以後,委派迴紇部落酋長石野那率領一班隨從,組成迴紇友好訪唐團,來長安拜見唐代宗李豫。


    藥葛羅領迴紇兵馬和唐軍奉天守將白元光的唐軍部隊,組成唐朝迴紇聯合野戰兵團,準備聯手打擊吐蕃軍隊。


    吐蕃軍隊將領也不是傻得一點不分析戰場形勢。


    他們偵察得知,唐軍和迴紇軍隊已經言和修好,形勢對萬裏遠來、沒有固定盤踞地的吐蕃軍隊極為不利。


    他們搶東西搶得達到了搬運能力極限,不能再搶掠。


    整個吐蕃入侵部隊,就像一頭貪吃了過量食物大野豬。


    它被吞下的大量食物撐得大肚子拖在地上,幾乎喪失快速挪步能力。


    吐蕃兵馬意識到了自己移動緩慢,處境危險,連夜拔去營寨逃走。


    既然吐蕃軍隊攜帶眾多財物輜重,馬車載滿貨,慢吞吞行進,一天走不了幾十裏,就一定能追上他們。


    唐軍和迴紇軍隊日夜兼程追趕吐蕃兵馬。


    追到靈台西原,唐朝迴紇聯軍部隊遇見西原城外有吐蕃騎兵巡邏放哨。


    唐軍和迴紇將領判斷,這是追上吐蕃軍隊了,西原城裏肯定有吐蕃軍隊駐紮休整。


    唐軍和迴紇部隊呐喊著殺進西原城,喊殺聲震天響,令吐蕃兵士膽寒又心慌。


    吐蕃兵士搶了足夠的財物,人人都想平安活著迴家。


    分得財物的前提是能活著迴西藏,誰要是戰死在異國他鄉,隻是魂魄能迴故鄉。


    魂魄們隻是一團團電離子,飄蕩在空中,人的肉眼看不著,他就不算個人,當然什麽也分不著。


    吐蕃兵一旦戰死,肉身凡胎迴不去,他們雖然也曾參與罪惡搶掠,等於隻是為那些能活著迴去分財的人白忙活。


    所以軍隊有了財富拖累,戰鬥力立刻歸零。


    吐蕃兵士遇見突然殺過來的唐軍和迴紇兵,他們連揮舞兵器比劃抵抗兩下的激情都沒有,人人爭相逃命。


    唐軍和迴紇兵相互策應,人人奮勇作戰。


    隻逃命不反抗,吐蕃兵被大量殺死,唐軍和迴紇兵斬殺他們時,感覺是在砍瓜切菜,又像是在殺豬宰羊。


    要保命得快跑,貪財護著笨重的一車車財物跑不動。


    人都逃避不及,千輛馬車財物隻能全部丟棄。


    唐將白元光把繳獲的千車金銀絲綢,送給迴紇人。


    迴紇人也不辭讓,歡天喜地的慶幸發了橫財。


    唐軍隻是把從吐蕃兵馬手中解救出來的四千名男女人口,護送迴奉天,安排他們各迴故鄉。


    藥葛羅也領迴紇騎兵趕著千輛財富馬車,喜氣洋洋,收兵迴家鄉。


    領頭的吐蕃軍隊逃沒影了,吐穀渾、黨頂、奴刺等雜胡兵眾,也都紛紛逃迴他們的老家。


    從哪裏來的,都逃迴哪裏去,他們都認識迴逃的路。


    仆固懷恩的侄子仆固名臣,獻出他們叛軍盤鋸的靈州城,投降唐軍。


    郭子儀因為靈州剛剛收複,百姓生活困難,特地向代宗李豫推薦朔方軍糧使路嗣恭為仆朔方節度使留後。


    路嗣恭奉詔令上任,帶領兵士開荒種田,建立軍管政府,靈州一帶政通人和,威令大行。


    郭子儀迴師還鎮守河中節度官署。


    郭子儀親自耕種一百畝土地。他一個年近七十的老人承包一百畝荒地耕種,可能農忙季節,也請部分兵士幫忙耕種和收割莊稼。


    大領導種田當表率,屬下各級軍官,都以他為榜樣,認領承包荒地耕種。


    從那以後,河中節度使屬下各州縣,原野上沒有荒蕪廢棄的土地,軍隊吃糧不伸手向朝廷要,收獲糧食太多,自己軍隊吃不了,年年還有餘糧上交國庫。


    河中一帶被郭子儀建設成了兵精糧足的華夏腹地鋼鐵長城。


    唐朝這時候有個郭子儀,是朝廷、百姓都有福。


    胡虜外敵退去,首都長安戒嚴令解除,北方宣告和平,君臣歡慶太平。


    唐朝廷內部,李豫縱任魚朝恩、元載獨攬朝政。


    河北各節度使中,從史思明部下歸順過來的李寶臣、田承雨、薛嵩、李懷仙在外擅自作為。


    他們把屬下各州縣,當做獨立小國來運作,騎在當地老百姓頭上作威作福。


    危機四伏,代宗李豫自以為天下太平,安心無慮。


    皇帝性格決定國運興衰。李豫性情軟弱,到了不敢懲惡揚善、壓邪扶正的程度。


    就像一座本該老虎掌控的山上,老虎生了病走不動了,猴子們就囂張猖狂,這群猴子甚至起哄圍攻病虎。


    一個朝廷皇帝黯弱,臣子就會紛紛作亂,為所欲為。


    平盧節度使李懷玉,驅趕節度使李希逸,朝廷不敢主持正義,居然認為:


    李希逸被強勢的李懷玉趕了就趕了吧,李豫召還李希逸迴京,打算另給他找個工作,撫慰他那顆受了傷害的心。


    李豫任命恃強欺弱的李懷玉為節度使留後,使他霸淩李希逸的惡行,成了名正言順的合法事實。


    如果一隻猴子作亂,沒遭到迎頭痛擊,其它的猴子也跟著效仿鬧騰,欺君罔上的風氣就形成了。


    又有漢州節度使崔旰,因劍南節度使嚴武病死,他請求朝廷讓大將王崇俊接任。


    李豫不聽從他的請求,另選郭英義為西川節度使。


    朝廷正兒八經任命的郭英義,剛去上任,竟被崔旰領著一夥人打跑了。


    崔旰公然違抗中央的人事任命決定,這得有多猖狂?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裏,他才敢這樣。


    欽命大臣郭英義勢單力薄,幹不過崔旰,隻得灰溜溜逃往簡州,簡州地界也不容他,他競被普州刺史韓澄像殺死一隻雞鴨那樣隨意殺死。


    朝廷作為中央政府,軟弱無能,威風掃地,地方官犯上作亂,如同大國中又有小國半獨立,李豫的皇帝威嚴喪失將盡。


    地方官屠殺朝廷直派官員,代宗李豫不敢發聲指責,不敢降旨問罪,隻是另派杜鴻漸為劍南東西川副元帥。


    杜鴻漸剛到任,崔旰這次不是驅逐他,也不是殺死他,是送錢收買。


    崔旰送給杜鴻漸一箱黃金,杜鴻漸得了好處,立馬站在了和崔旰一夥的立場上。


    杜鴻漸給李豫寫奏章,把公然對抗中央的崔旰誇成是罕見人才,說他堪當大任。


    杜鴻漸向李豫提出請求,要求任命崔旰為西川節度使。


    李豫也是太傻太老實,下詔給崔旰正式任命,還給崔旰賜名崔寧。


    崔寧崔寧,催他安寧。李豫期望他安寧下來,不再對抗中央。崔旰這樣搞,弄得皇帝李豫在朝臣麵前很丟麵子。


    杜鴻漸收了黃金,發了橫財,仍舊迴朝當宰相。


    奸臣得誌,壞人春風得意,活得瀟灑滋潤,多半是因為最高領導人昏聵愚蠢。


    杜鴻漸受賄貪了錢,老天不佑杜鴻漸。


    他當了宰相,沒幹利朝廷、利百姓的正經好事,很快就嘎嘣死了,嘎嘣死就是死於急病,一忽兒就死了。


    仆射裴冕繼任杜鴻漸當了宰相,一時間這個位置誰當誰死,裴冕當上沒有幾天也死了,他也是嘎嘣死。


    元載擔任宰相多年,他拉幫結夥,織密了從朝廷到地方官的利益關係網。


    多年宰相經營,元載整得樹大根深,盤根錯節,權勢越來越顯赫。


    他小時候家裏窮,沒有飯吃,他沒有褲穿。


    冬天他娘拿著打狗棍,走村串戶去要飯,要來粗糧窩頭給他吃。


    他勤奮苦學,立誌改變命運,跨越階層。


    他成功考上舉人,一步步當了大官,變了質黑了心,貪汙受賄他全占,心裏想著不停地撈錢。


    當官當得不幹淨,元載特別害怕群臣向李豫揭發他幹的醜事,他貪色貪財,種種下流隱私說不完。


    他特別要求百官奏事,先把奏事內容告訴他這個宰相。


    經過他審查奏章,把對他不利的內容過濾掉,啟奏內容經過他無害化處理,然後再傳給皇帝看。


    刑部尚書顏真卿看不上元載這個貨,他給李豫上書斥責元載專權胡為。


    元載反唇相譏,說顏真卿別有用心,惡毒誹謗朝廷,嘲諷皇帝昏庸。


    悲哀的是,顏真卿並沒有嘲諷李豫昏庸,李豫他不昏庸,他隻是愚蠢透頂。


    李豫信了元載的話,把顏真卿貶為峽州別駕。


    這等於把顏真卿從朝廷司法機關最高長官,一下子貶成到某個山高皇帝遠的偏僻角落裏,當個地方輔助小官。


    李豫又任命魚朝恩為國子監事。李豫忠奸不分,他就喜歡魚朝恩。


    魚朝思在皇宮開設講壇,宣講《易經》。


    如果他真是弘揚中華智慧文化,總比他迷信外國傳來佛經強得多。


    可他魚朝恩不是真想學習偉大的易經,提升治國能力。這個壞人他盜用易經目的不純。


    魚朝恩傲慢地坐在講壇上,手裏拿著一卷集千年民族智慧於大成的《周易》,開始宣講。


    他斷章取義,咬文嚼字,隻把“鼎足折,覆公觫”這六個字,反複講解,用來嘲笑當時的宰相們才不配位。


    “鼎折足,覆公觫”這兩句,意思是煮飯鼎的腿不中用不結實,負擔不了該承擔的重量,煮美食時它就突然折斷了,煮著的美味佳肴全都灑了一地,根本沒法吃了。


    這個意象的意思是:一個人沒有本事才能,沒法勝任他承擔的任務,必然導致無法挽迴的嚴重後果。


    這時,王縉已經迴朝廷繼續擔任黃門侍郎、同平章事,他也是宰相之一。


    魚朝恩手舞足蹈演講時,王縉和宰相元載並排坐著聽講。


    王縉聽了魚朝恩的演講,知道他是嘲笑宰相無能,才不配位。


    王縉聽得一腔怒火,滿臉怒氣,氣得握緊拳頭要發作。


    和他並排坐的元載,卻是表情平和,一臉開心愉悅。


    元載自幼苦學,學識淵博,不可能聽不懂魚朝恩是在嘲諷他們無能。


    魚朝恩講完,出宮對身邊的人說:


    “被我的話羞辱刺激,像王縉那樣發怒,才是人之常情。


    我觀察到元載這個人,聽我嘲弄他們時,他反而一臉笑容。


    他這人城府深,心思難測。


    不可不防著元載的隱忍狡猾,一不小心就會栽在他的手上。”


    後來發生的事和魚朝恩的擔心一樣,魚朝恩不久還真的死在了元載手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