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李豫看完仆固懷恩派人送來的表白長信,派宰相裴遵慶拿著詔旨去汾州,宣慰仆固懷恩。
裴遵慶宣讀詔旨完畢,仆固懷恩上前一步,一把抱住裴遵慶的雙腳,號啕大哭,哭成一個淚人兒。
他一邊哭,一邊訴說心中的委屈。
看他哽哽咽咽哭得差不多了,裴遵慶扶起仆固懷恩,讓他在旁邊的凳子上坐下,他極力地勸說道:
“仆固將軍啊,皇上一直關心你,信任你。請你不要過於多慮多想。”
裴遵慶勸說仆固懷恩這次跟他一起去京城長安,進見皇帝李豫。
仆固懷恩說:
“我不是不忠於皇上,不是不服從皇上。
來瑱忠貞報國,他不是已被程元振誣陷,被皇帝頒布詔令賜死了麽?
我一到朝廷,就可能被問罪處死在那裏,再也迴不來了。
我不想成為第二個來瑱!”
裴遵慶迴到長安見到李豫,迴報了仆固懷恩不肯來見皇帝的原因。
代宗李豫明白了冤殺來瑱造成的影響有多麽惡劣,就不再在意仆固懷恩不肯來見他這事。
忽然從邠州傳來緊急軍情報告:
報說吐蕃(今西藏)兵馬大舉進犯,吐蕃軍隊帶領吐穀渾族、黨項族、羌族共計軍隊二十萬人,擂擊戰鼓,吹響羊角號,一路高歌東進,前鋒部隊已到達邠州了。
代宗李豫大為驚駭地說:
“胡虜軍隊進犯我國境內,為什麽這麽迅速?
難道邊境上的守邊將士,胡虜進犯以前,他們早就都死了麽?”
不是邊境將士提前都死了,是李豫膽小懦弱,重用奸臣程元振,像個已經死了一半的皇帝了。
李豫當下召集群臣,商量怎麽抵禦吐蕃敵兵。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吱一聲。大家心裏在想:皇上您不是倚重程元振麽?讓程元振謀劃退敵良策呀!
邠州距離長安不過幾百裏,吐蕃如此深入,應該早有邊境告急奏報,為什麽快打到首都了,李豫才得到消息?
原來是程元振故意截留邊關報急奏章,不讓李豫知道。
唐朝廷和吐蕃劃定邊界,是在高宗李治時期。
兩方協商一致,在赤嶺設立了界碑,雙方相安無事了好幾年。
金城公主嫁給吐蕃國王棄隸索讚,吐蕃和唐朝友好相處了一段日子。
後來金城公主生病去世,吐著和唐朝關係就不咋地了。
吐蕃軍隊多次窺探唐朝邊境,那時河隴節度使是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都是唐朝戍邊名將。
他們先後防守唐蕃邊界,吐蕃軍隊有賊心沒有賊膽,他們既眼饞唐朝土地,又幹著急幹瞪眼,根本不敢進犯。
到了安祿山、史思明叛亂,唐朝內地缺兵,朝廷調動河隴戍邊軍隊入內地助力平叛,邊關防守薄弱空虛。
肅宗李亨初年,吐蕃國王娑悉籠獵讚(棄隸索讚的孫子),趁唐朝內亂,多次派兵攻打唐朝守河源軍隊,占領了唐朝的廊州、霸州、岷州。
代宗李豫即位,吐蕃軍隊又攻陷臨洮。
李豫膽小懦弱,不想積極應對,不敢派兵反擊侵略。
吐蕃進犯在先,唐朝挨了欺負,李豫居然還派禦史大夫李之芳去跟吐蕃議和修好,結果是自取其辱。
李之芳萬裏迢迢去拉薩和談,被吐蕃國王蠻橫扣押,他想迴長安迴不來了。
廣德元年,郭子儀給代宗李豫上奏章說:
“吐蕃人膽大妄為,扣留唐朝親善大使,這時羞辱大唐,也是明明白白地宣戰。
尊嚴和安寧是打出來的,不是低三下四求出來的。
必須做好狠狠痛擊吐蕃侵略的準備。把它打疼了,它就消停了,老實了。”
代宗李豫怕戰厭戰,全然不聽。
果然不出郭子儀所料,到了秋天,吐蕃軍隊入侵唐朝大震關,連續攻占蘭州、廓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
黃河以西隴右地區全被吐蕃侵占。
邊關將領接連告急奏報朝廷,都被掌控朝政的程元振隱瞞告急消息,不讓李豫知道。
吐蕃軍隊長驅直入,涇州刺史高暉,甘願當唐朝叛徒,打開城門投降吐蕃軍隊,引導吐蕃兵馬進入邠州。
這時代宗李豫才知道吐蕃兵已近在眼前。
宰相以下群臣,都像一群木頭人,誰也想不出破敵計策。
程元振誣告陷害忠臣夠狠,但對付吐蕃外敵,他是個徹底的廢物。像他這樣的,叫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李豫隻好請他曾下詔罷免的郭子儀再次出山,令他擔任兵馬副元帥,招募兵士出鎮鹹陽。
郭子儀隻是副帥,兵馬正元帥還是代宗李豫大兒子李適擔任。
李適隻不過是個皇子,身份名位顯貴,但他不懂戰求兵法,也沒有拳腳武功,身上沒有力氣,揮舞不動刀槍兵器。
郭子儀被撤職閑廢多年,自古樹倒猢猻散,當年追隨他的勇士良將早已離他而去。
郭子儀緊急招募百姓參軍入伍,隻召到勇士二十人。
郭子儀即率領屬下二十名勇士,跨上戰馬出征。
郭子儀領二十勇士到達鹹陽,吐蕃軍隊已越過武功縣,渡過渭河,氣勢洶洶朝長安殺來。
郭子儀見軍情緊急,派行營判官王延昌去見皇帝李豫,請求火速給添加軍隊。隻有這二十人,郭子儀沒法打仗。
這時程元振恨不得郭子儀沒兵沒將,盼他被吐蕃軍隊殺死正好,他就阻擋王延昌,不讓他見李豫。
渭北行營兵馬使呂月將,出兵擊破吐蕃前鋒部隊。
但是呂月將隻有守軍兩千人,打不過吐蕃軍隊二十萬人。
李月將奮勇殺敵,一人砍殺吐蕃兵士上百人,累得實在揮舞不動他的長柄大刀了,他力氣耗盡才被吐蕃兵士捉拿捆綁。
吐蕃兵馬經過長安城西的便橋,進攻長安。
代宗李豫膽小懦弱,驚慌失措,他領著平時最喜愛的六個嬪妃,以及他兒子李適,淒淒惶惶逃出長安,逃往陝州避難。
李適雖是唐軍兵馬正元帥,既不會指揮抵抗吐蕃侵略,更不敢親臨戰場指揮作戰。
李適能做的事,就是跟在膽小的父皇李豫屁股後麵,和他一起出逃。聽說吐蕃軍隊離得近了,他爺倆都嚇得心裏撲騰撲騰跳得急。
兵士熊熊一個,元首熊熊一窩。
皇帝李豫隻顧自己率先逃走了,他的屬下朝廷百官,也都脫下紫色紅色官服,換上老百姓的灰色黑色衣服,躲藏在老百姓中間。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首都禁衛軍本該誓死守衛長安,戰至最後一人也不能後退。
可是禁衛軍從將領到兵士,也都逃離軍營,朝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逃散。
禁衛軍將士逃散時,他們的鎧甲、兵器扔的到處都是。
都想保住自己的命,沒有人想吐蕃軍隊進了長安,誰來保護百姓的命。
全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聽說吐蕃軍隊繞過他防守的鹹陽,直接去了長安。
他急忙率領屬下軍隊騎兵二十人從鹹陽火速趕往長安。
正規禁衛軍丟了盔甲扔了兵器往長安城外跑,郭子儀領著僅有的二十新兵往長安城裏跑。
一進長安城,郭子儀發現皇宮裏隻剩還沒來得及逃走的太監宮女大唿小叫,亂做一團。
皇帝李豫跑沒影了,群臣跑沒影了,禁衛軍也不知逃到哪裏去了。
長安百姓紛紛逃難,一片似乎是末日即將來臨的悲慘景象。
富人乘坐馬車,載著家人和貴重物品外逃。
窮人身背肩扛或者用木輪手推車,攜帶家裏值錢的東西外逃。
窮苦百姓親人之間怕掉隊,怕走散失蹤,爹娘聲聲唿喚著兒女,兒女聲聲唿喚著爹娘。
他們要逃往長安附近的深山,誰也不知道逃難過程中會發生什麽災難,比如親人離散,比如財物被搶。
郭子儀正在想不出怎麽辦的時候,突然遇見將軍王獻忠,帶著沒有逃散的騎兵五百人,簇結擁著豐王李珙,李珙是李隆基將近二十個兒子中的一個。
他們不是打算逃走,更不是守城,他們要去打開長安城的西側城門,迎接吐蕃賊兵進城。
郭子儀問王獻忠:
“你們要到哪裏去?”
王獻忠翻身下馬,朝郭子儀施禮說:
“如今皇帝隻顧自己往東逃走,丟下長安百姓不管了,國家已經沒有主宰。
郭公您是天下兵馬元帥,為什麽不跑了一個皇上,再另立一個皇上?
請求郭公幫助立豐王(指豐王李珙)為新皇帝,同進城吐蕃軍隊講和,不辜負天下百姓的期望。”
郭子儀還未迴答,豐王李珙說:
“郭將軍你為什麽不說話?你不支持我當新皇帝麽?”
郭子儀說:
“皇帝前腳剛走,你就想留在京城稱帝?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判官王延昌正騎馬站在郭子儀的左邊,他拍馬向前走一步說:
“皇上雖然不顧百姓膽小逃走,但他沒有犯下失德亂國大罪。
豐王您是扞衛國家的重臣,您怎麽能有替他當皇帝的想法?如此不忠不義!”
郭子儀嗬斥王獻忠說:
“國難當頭,你不想守城護民!你竟然敢去開城門迎接吐蕃胡虜!
我命你帶上你的兵士,快護送豐王去陝州!
待平定了胡虜賊寇,你免受國法嚴厲懲罰!”
王獻忠非常害怕郭子儀,不敢違抗怠慢,乖乖地簇擁著豐王李珙往陝州方向逃去。
郭子儀明白僅靠他手下二十名兵士,抵抗不住吐蕃軍隊二十萬人。
他領著這二十人走出城外,打算再招募些兵士,抗擊吐蕃賊寇。
裴遵慶宣讀詔旨完畢,仆固懷恩上前一步,一把抱住裴遵慶的雙腳,號啕大哭,哭成一個淚人兒。
他一邊哭,一邊訴說心中的委屈。
看他哽哽咽咽哭得差不多了,裴遵慶扶起仆固懷恩,讓他在旁邊的凳子上坐下,他極力地勸說道:
“仆固將軍啊,皇上一直關心你,信任你。請你不要過於多慮多想。”
裴遵慶勸說仆固懷恩這次跟他一起去京城長安,進見皇帝李豫。
仆固懷恩說:
“我不是不忠於皇上,不是不服從皇上。
來瑱忠貞報國,他不是已被程元振誣陷,被皇帝頒布詔令賜死了麽?
我一到朝廷,就可能被問罪處死在那裏,再也迴不來了。
我不想成為第二個來瑱!”
裴遵慶迴到長安見到李豫,迴報了仆固懷恩不肯來見皇帝的原因。
代宗李豫明白了冤殺來瑱造成的影響有多麽惡劣,就不再在意仆固懷恩不肯來見他這事。
忽然從邠州傳來緊急軍情報告:
報說吐蕃(今西藏)兵馬大舉進犯,吐蕃軍隊帶領吐穀渾族、黨項族、羌族共計軍隊二十萬人,擂擊戰鼓,吹響羊角號,一路高歌東進,前鋒部隊已到達邠州了。
代宗李豫大為驚駭地說:
“胡虜軍隊進犯我國境內,為什麽這麽迅速?
難道邊境上的守邊將士,胡虜進犯以前,他們早就都死了麽?”
不是邊境將士提前都死了,是李豫膽小懦弱,重用奸臣程元振,像個已經死了一半的皇帝了。
李豫當下召集群臣,商量怎麽抵禦吐蕃敵兵。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吱一聲。大家心裏在想:皇上您不是倚重程元振麽?讓程元振謀劃退敵良策呀!
邠州距離長安不過幾百裏,吐蕃如此深入,應該早有邊境告急奏報,為什麽快打到首都了,李豫才得到消息?
原來是程元振故意截留邊關報急奏章,不讓李豫知道。
唐朝廷和吐蕃劃定邊界,是在高宗李治時期。
兩方協商一致,在赤嶺設立了界碑,雙方相安無事了好幾年。
金城公主嫁給吐蕃國王棄隸索讚,吐蕃和唐朝友好相處了一段日子。
後來金城公主生病去世,吐著和唐朝關係就不咋地了。
吐蕃軍隊多次窺探唐朝邊境,那時河隴節度使是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都是唐朝戍邊名將。
他們先後防守唐蕃邊界,吐蕃軍隊有賊心沒有賊膽,他們既眼饞唐朝土地,又幹著急幹瞪眼,根本不敢進犯。
到了安祿山、史思明叛亂,唐朝內地缺兵,朝廷調動河隴戍邊軍隊入內地助力平叛,邊關防守薄弱空虛。
肅宗李亨初年,吐蕃國王娑悉籠獵讚(棄隸索讚的孫子),趁唐朝內亂,多次派兵攻打唐朝守河源軍隊,占領了唐朝的廊州、霸州、岷州。
代宗李豫即位,吐蕃軍隊又攻陷臨洮。
李豫膽小懦弱,不想積極應對,不敢派兵反擊侵略。
吐蕃進犯在先,唐朝挨了欺負,李豫居然還派禦史大夫李之芳去跟吐蕃議和修好,結果是自取其辱。
李之芳萬裏迢迢去拉薩和談,被吐蕃國王蠻橫扣押,他想迴長安迴不來了。
廣德元年,郭子儀給代宗李豫上奏章說:
“吐蕃人膽大妄為,扣留唐朝親善大使,這時羞辱大唐,也是明明白白地宣戰。
尊嚴和安寧是打出來的,不是低三下四求出來的。
必須做好狠狠痛擊吐蕃侵略的準備。把它打疼了,它就消停了,老實了。”
代宗李豫怕戰厭戰,全然不聽。
果然不出郭子儀所料,到了秋天,吐蕃軍隊入侵唐朝大震關,連續攻占蘭州、廓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
黃河以西隴右地區全被吐蕃侵占。
邊關將領接連告急奏報朝廷,都被掌控朝政的程元振隱瞞告急消息,不讓李豫知道。
吐蕃軍隊長驅直入,涇州刺史高暉,甘願當唐朝叛徒,打開城門投降吐蕃軍隊,引導吐蕃兵馬進入邠州。
這時代宗李豫才知道吐蕃兵已近在眼前。
宰相以下群臣,都像一群木頭人,誰也想不出破敵計策。
程元振誣告陷害忠臣夠狠,但對付吐蕃外敵,他是個徹底的廢物。像他這樣的,叫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李豫隻好請他曾下詔罷免的郭子儀再次出山,令他擔任兵馬副元帥,招募兵士出鎮鹹陽。
郭子儀隻是副帥,兵馬正元帥還是代宗李豫大兒子李適擔任。
李適隻不過是個皇子,身份名位顯貴,但他不懂戰求兵法,也沒有拳腳武功,身上沒有力氣,揮舞不動刀槍兵器。
郭子儀被撤職閑廢多年,自古樹倒猢猻散,當年追隨他的勇士良將早已離他而去。
郭子儀緊急招募百姓參軍入伍,隻召到勇士二十人。
郭子儀即率領屬下二十名勇士,跨上戰馬出征。
郭子儀領二十勇士到達鹹陽,吐蕃軍隊已越過武功縣,渡過渭河,氣勢洶洶朝長安殺來。
郭子儀見軍情緊急,派行營判官王延昌去見皇帝李豫,請求火速給添加軍隊。隻有這二十人,郭子儀沒法打仗。
這時程元振恨不得郭子儀沒兵沒將,盼他被吐蕃軍隊殺死正好,他就阻擋王延昌,不讓他見李豫。
渭北行營兵馬使呂月將,出兵擊破吐蕃前鋒部隊。
但是呂月將隻有守軍兩千人,打不過吐蕃軍隊二十萬人。
李月將奮勇殺敵,一人砍殺吐蕃兵士上百人,累得實在揮舞不動他的長柄大刀了,他力氣耗盡才被吐蕃兵士捉拿捆綁。
吐蕃兵馬經過長安城西的便橋,進攻長安。
代宗李豫膽小懦弱,驚慌失措,他領著平時最喜愛的六個嬪妃,以及他兒子李適,淒淒惶惶逃出長安,逃往陝州避難。
李適雖是唐軍兵馬正元帥,既不會指揮抵抗吐蕃侵略,更不敢親臨戰場指揮作戰。
李適能做的事,就是跟在膽小的父皇李豫屁股後麵,和他一起出逃。聽說吐蕃軍隊離得近了,他爺倆都嚇得心裏撲騰撲騰跳得急。
兵士熊熊一個,元首熊熊一窩。
皇帝李豫隻顧自己率先逃走了,他的屬下朝廷百官,也都脫下紫色紅色官服,換上老百姓的灰色黑色衣服,躲藏在老百姓中間。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首都禁衛軍本該誓死守衛長安,戰至最後一人也不能後退。
可是禁衛軍從將領到兵士,也都逃離軍營,朝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逃散。
禁衛軍將士逃散時,他們的鎧甲、兵器扔的到處都是。
都想保住自己的命,沒有人想吐蕃軍隊進了長安,誰來保護百姓的命。
全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聽說吐蕃軍隊繞過他防守的鹹陽,直接去了長安。
他急忙率領屬下軍隊騎兵二十人從鹹陽火速趕往長安。
正規禁衛軍丟了盔甲扔了兵器往長安城外跑,郭子儀領著僅有的二十新兵往長安城裏跑。
一進長安城,郭子儀發現皇宮裏隻剩還沒來得及逃走的太監宮女大唿小叫,亂做一團。
皇帝李豫跑沒影了,群臣跑沒影了,禁衛軍也不知逃到哪裏去了。
長安百姓紛紛逃難,一片似乎是末日即將來臨的悲慘景象。
富人乘坐馬車,載著家人和貴重物品外逃。
窮人身背肩扛或者用木輪手推車,攜帶家裏值錢的東西外逃。
窮苦百姓親人之間怕掉隊,怕走散失蹤,爹娘聲聲唿喚著兒女,兒女聲聲唿喚著爹娘。
他們要逃往長安附近的深山,誰也不知道逃難過程中會發生什麽災難,比如親人離散,比如財物被搶。
郭子儀正在想不出怎麽辦的時候,突然遇見將軍王獻忠,帶著沒有逃散的騎兵五百人,簇結擁著豐王李珙,李珙是李隆基將近二十個兒子中的一個。
他們不是打算逃走,更不是守城,他們要去打開長安城的西側城門,迎接吐蕃賊兵進城。
郭子儀問王獻忠:
“你們要到哪裏去?”
王獻忠翻身下馬,朝郭子儀施禮說:
“如今皇帝隻顧自己往東逃走,丟下長安百姓不管了,國家已經沒有主宰。
郭公您是天下兵馬元帥,為什麽不跑了一個皇上,再另立一個皇上?
請求郭公幫助立豐王(指豐王李珙)為新皇帝,同進城吐蕃軍隊講和,不辜負天下百姓的期望。”
郭子儀還未迴答,豐王李珙說:
“郭將軍你為什麽不說話?你不支持我當新皇帝麽?”
郭子儀說:
“皇帝前腳剛走,你就想留在京城稱帝?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判官王延昌正騎馬站在郭子儀的左邊,他拍馬向前走一步說:
“皇上雖然不顧百姓膽小逃走,但他沒有犯下失德亂國大罪。
豐王您是扞衛國家的重臣,您怎麽能有替他當皇帝的想法?如此不忠不義!”
郭子儀嗬斥王獻忠說:
“國難當頭,你不想守城護民!你竟然敢去開城門迎接吐蕃胡虜!
我命你帶上你的兵士,快護送豐王去陝州!
待平定了胡虜賊寇,你免受國法嚴厲懲罰!”
王獻忠非常害怕郭子儀,不敢違抗怠慢,乖乖地簇擁著豐王李珙往陝州方向逃去。
郭子儀明白僅靠他手下二十名兵士,抵抗不住吐蕃軍隊二十萬人。
他領著這二十人走出城外,打算再招募些兵士,抗擊吐蕃賊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