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李隆基全不預防,還趕往華清池,親自督促推進鑿挖溫泉池,等待幹兒子安祿山到來,讓他來華清宮泡溫泉。
感情厚深,形影不分。楊玉環當然也跟著去玩耍了一趟。
這時華清宮梅花已有部分開放,李隆基領楊玉環觀賞梅花。
李隆基先讓楊玉環吹玉笛,然後又親自擂鼓,他想用擂鼓吹笛製造陣陣聲浪,喚醒那片梅花一齊盛放。
擂鼓吹笛怎麽能催花兒開?李隆基沒事兒閑得慌,哄著楊玉環開心。
擂鼓結束,李隆基讓人準備幾盤下酒菜擺在桌上,他和楊玉環一齊吃酒作樂。
兩人正歡聲笑語,卿卿我我,忽見一個人匆匆跑進來說:
“陛下!報…報知陛下!
安祿山反了!
請陛下火速派兵北討反賊。”
李隆基吃驚地說:
“有這樣的事麽?恐怕是謠言。”
匆匆趕來的楊國忠說:
“河北各郡縣,都已歸降叛賊,北平留守楊光翔,已被安祿山叛軍捉走了,陛下還在說他不反麽?”
李隆基感到這事太打臉,隻是沉吟不說話。
楊玉環在一旁插嘴說:
“陛下對安祿山有厚恩,待他和自家兒子一般親切。
他如果恃寵生驕,狂妄放肆成了習慣,或許也是。
至於他已造反,妾想他不一定敢。
他兒子安慶宗,娶了郡主,留住在京城,他若造反,難道他連兒子也不要了麽?”
楊玉環思念安祿山,每當安祿山得到珍奇寶物,必定派人秘密給她送來,楊玉環記著他的好。
楊玉環瞞著李隆基,和安祿山還有一段男女私情。
她看事情是情感化,不論立場是非,因此安祿山都造反了,楊玉環還出麵說話替他維護。
李隆基說:
“我也覺得是謠傳。
也許有人橫加猜忌,誣陷安祿山。”
楊國忠見他倆還在一唱一和,氣得臉色發青,傻站在那裏說不出話來。
李隆基命楊國忠外出探明情況,楊國忠才退出。
過了一天,太原守吏派人送來急報,詳細說明了安祿山造反情況。
東受降城守將也派人送來急報,說安祿山已反叛。
楊國忠又派人從內侍輔璆琳處,搜出安祿山謀反書信。
安祿山命人寫給輔璆琳的書信內容是,約定皇宮宦官輔璆琳為內應。
楊國忠把這些情況報知李隆基,李隆基這才相信安祿山真的反了。
便和楊國忠商議怎麽討逆。
楊國忠聽了反而矜持起來。他說:
“臣早知他必然反叛,但謀反的隻是一個安祿山,將士們未必願意追隨他。
我估計不出十天,就會有人削下安祿山的首級送來長安。”
李隆基聽了轉憂為喜,命令楊國忠審訊輔璆琳。
審訊查實,輔璆琳被用刑杖一頓打扁打死。
楊國忠派人到洛陽河東,拓募勇士。
這時天下承平日久,百姓都不認識兵器了。突然聽說範陽安祿山叛亂,又震驚又慌亂。
安祿山領兵渡過黃河,所到之處,各地防禦立刻土崩瓦解。
警報傳到皇宮,李隆基又擔憂又煩亂。
這時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入朝,李隆基召見他,問他討平安祿山叛亂的辦法。
封常清說:
“如今除邊關外,國內太平已久,所以兵民不知戰事,望風害怕叛賊。
但事有順逆,勢有奇變。
臣願騎馬飛奔洛陽,打開府庫散布錢財,收買驍勇兵士,撥馬渡河,斬取安祿山首級,迴獻皇城門下。”
(說大話不費力氣的人,往往行動能力很不行)
李隆基聽了大喜,即授任封常清為平陽、平盧節度使,招募兵士東征破敵。
封常清當日辭行,騎馬馳奔洛陽,招募兵士六萬名,在河陽橋堵截叛軍。
安祿山到博陵,他的部將何千年,把他抓住的楊光翽,押送給安祿山。
安祿山說:
“留著他有啥用?殺死他算了。”
楊光翽被處死。
安祿山令田承嗣、安忠誌、張孝忠率領叛軍先頭部隊,直撲槁城,自己領兵攻打常山。
兵寡勢弱不敵眾賊,常山太守顏杲卿,知道硬碰硬白白送命,他和長史袁履謙,開城門迎接安祿山,安祿山賞他紫色官服金魚袋。
安祿山讓他仍領兵駐守常山。
顏杲卿表麵上接受他的命令,他沒硬抗是因為缺少兵馬,他暗中招兵買馬,為討伐安祿山做準備。
顏杲卿又派使者去告訴叔伯弟弟顏真卿,商議聯合討伐安祿山。
(顏真卿是唐代大書法家,當今中小學生,學毛筆顏體字帖,就是學他的書法)
顏真卿這時擔任平原太守。接了哥哥書信,即令兵士 加固平原城牆,深挖護城溝,招募年輕力壯的百姓參軍,在府庫多存軍糧,下決心討賊。
安祿山認為他不過是玩弄筆墨的白麵書生,不拿他當迴事,派人給顏真卿送去檄文,讓他歸降並招兵防江津。
顏真卿派司兵李平,從山間小路上繞行,拿著安祿山的那篇檄文,送給李隆基看。
李隆基聽說黃河以北郡縣,都已投降了安祿山,他長歎一聲說:
“黃河以北二十四郡,沒有一個忠義之士麽?”
他寵信奸人李林甫、安祿山,心裏隻有楊家兄妹,危難時還怨天下人不維護他。
到顏真卿派李平進見,李隆基大喜過望地說:
“朕不知顏真卿為什麽這麽忠肝義膽,黃河以北隻有他為國效忠。”
他讓李平迴報顏真卿:討賊立了功,朝廷一定厚賞。
李隆基領著楊玉環離開華清行宮,迴到長安皇宮。
先下令讓禁衛軍逮捕住在長安的安祿山大兒子安慶宗和他妻子榮義郡主。
一時殺不了安祿山,就殺他兒子,下令斬殺了安慶宗。
李隆基想:安慶宗給安祿山當間諜一次次送情報,榮義郡主肯定知道。
安祿山蓄謀反叛那麽長時間,榮義郡主不可能不知情。
她為什麽不向娘家皇室舉報?肯定是嫁了安家壞了心,也處死她算了吧。
李隆基又下令賜死了榮義郡主。
處理完這事,李隆基開始調兵遣將、組織抵抗叛軍。
詔令:
安思順為戶部尚書。
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
王承業為太原尹。
張介然為河南節度使。
程千裏為潞州長史。
特令六兒子李琬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帥,統軍東征。
打開國庫,搬出銅錢、絲綢,分發錢財收買招募兵士。
收齊十一萬人,他們大多是長安市民,商鋪商戶店主和地攤商販,給了錢才當兵。
李隆基給他們起名叫天武軍,可他們就是些和平久了市民烏合之眾,上戰場看見敵人隻想逃命。
高仙芝領兵五萬,從長安出發,大太監邊令誠當監軍,駐屯陝州。
太監當將軍是奇聞,李隆基也許覺得太監沒有後代就沒有私心,值得他信任。
感情厚深,形影不分。楊玉環當然也跟著去玩耍了一趟。
這時華清宮梅花已有部分開放,李隆基領楊玉環觀賞梅花。
李隆基先讓楊玉環吹玉笛,然後又親自擂鼓,他想用擂鼓吹笛製造陣陣聲浪,喚醒那片梅花一齊盛放。
擂鼓吹笛怎麽能催花兒開?李隆基沒事兒閑得慌,哄著楊玉環開心。
擂鼓結束,李隆基讓人準備幾盤下酒菜擺在桌上,他和楊玉環一齊吃酒作樂。
兩人正歡聲笑語,卿卿我我,忽見一個人匆匆跑進來說:
“陛下!報…報知陛下!
安祿山反了!
請陛下火速派兵北討反賊。”
李隆基吃驚地說:
“有這樣的事麽?恐怕是謠言。”
匆匆趕來的楊國忠說:
“河北各郡縣,都已歸降叛賊,北平留守楊光翔,已被安祿山叛軍捉走了,陛下還在說他不反麽?”
李隆基感到這事太打臉,隻是沉吟不說話。
楊玉環在一旁插嘴說:
“陛下對安祿山有厚恩,待他和自家兒子一般親切。
他如果恃寵生驕,狂妄放肆成了習慣,或許也是。
至於他已造反,妾想他不一定敢。
他兒子安慶宗,娶了郡主,留住在京城,他若造反,難道他連兒子也不要了麽?”
楊玉環思念安祿山,每當安祿山得到珍奇寶物,必定派人秘密給她送來,楊玉環記著他的好。
楊玉環瞞著李隆基,和安祿山還有一段男女私情。
她看事情是情感化,不論立場是非,因此安祿山都造反了,楊玉環還出麵說話替他維護。
李隆基說:
“我也覺得是謠傳。
也許有人橫加猜忌,誣陷安祿山。”
楊國忠見他倆還在一唱一和,氣得臉色發青,傻站在那裏說不出話來。
李隆基命楊國忠外出探明情況,楊國忠才退出。
過了一天,太原守吏派人送來急報,詳細說明了安祿山造反情況。
東受降城守將也派人送來急報,說安祿山已反叛。
楊國忠又派人從內侍輔璆琳處,搜出安祿山謀反書信。
安祿山命人寫給輔璆琳的書信內容是,約定皇宮宦官輔璆琳為內應。
楊國忠把這些情況報知李隆基,李隆基這才相信安祿山真的反了。
便和楊國忠商議怎麽討逆。
楊國忠聽了反而矜持起來。他說:
“臣早知他必然反叛,但謀反的隻是一個安祿山,將士們未必願意追隨他。
我估計不出十天,就會有人削下安祿山的首級送來長安。”
李隆基聽了轉憂為喜,命令楊國忠審訊輔璆琳。
審訊查實,輔璆琳被用刑杖一頓打扁打死。
楊國忠派人到洛陽河東,拓募勇士。
這時天下承平日久,百姓都不認識兵器了。突然聽說範陽安祿山叛亂,又震驚又慌亂。
安祿山領兵渡過黃河,所到之處,各地防禦立刻土崩瓦解。
警報傳到皇宮,李隆基又擔憂又煩亂。
這時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入朝,李隆基召見他,問他討平安祿山叛亂的辦法。
封常清說:
“如今除邊關外,國內太平已久,所以兵民不知戰事,望風害怕叛賊。
但事有順逆,勢有奇變。
臣願騎馬飛奔洛陽,打開府庫散布錢財,收買驍勇兵士,撥馬渡河,斬取安祿山首級,迴獻皇城門下。”
(說大話不費力氣的人,往往行動能力很不行)
李隆基聽了大喜,即授任封常清為平陽、平盧節度使,招募兵士東征破敵。
封常清當日辭行,騎馬馳奔洛陽,招募兵士六萬名,在河陽橋堵截叛軍。
安祿山到博陵,他的部將何千年,把他抓住的楊光翽,押送給安祿山。
安祿山說:
“留著他有啥用?殺死他算了。”
楊光翽被處死。
安祿山令田承嗣、安忠誌、張孝忠率領叛軍先頭部隊,直撲槁城,自己領兵攻打常山。
兵寡勢弱不敵眾賊,常山太守顏杲卿,知道硬碰硬白白送命,他和長史袁履謙,開城門迎接安祿山,安祿山賞他紫色官服金魚袋。
安祿山讓他仍領兵駐守常山。
顏杲卿表麵上接受他的命令,他沒硬抗是因為缺少兵馬,他暗中招兵買馬,為討伐安祿山做準備。
顏杲卿又派使者去告訴叔伯弟弟顏真卿,商議聯合討伐安祿山。
(顏真卿是唐代大書法家,當今中小學生,學毛筆顏體字帖,就是學他的書法)
顏真卿這時擔任平原太守。接了哥哥書信,即令兵士 加固平原城牆,深挖護城溝,招募年輕力壯的百姓參軍,在府庫多存軍糧,下決心討賊。
安祿山認為他不過是玩弄筆墨的白麵書生,不拿他當迴事,派人給顏真卿送去檄文,讓他歸降並招兵防江津。
顏真卿派司兵李平,從山間小路上繞行,拿著安祿山的那篇檄文,送給李隆基看。
李隆基聽說黃河以北郡縣,都已投降了安祿山,他長歎一聲說:
“黃河以北二十四郡,沒有一個忠義之士麽?”
他寵信奸人李林甫、安祿山,心裏隻有楊家兄妹,危難時還怨天下人不維護他。
到顏真卿派李平進見,李隆基大喜過望地說:
“朕不知顏真卿為什麽這麽忠肝義膽,黃河以北隻有他為國效忠。”
他讓李平迴報顏真卿:討賊立了功,朝廷一定厚賞。
李隆基領著楊玉環離開華清行宮,迴到長安皇宮。
先下令讓禁衛軍逮捕住在長安的安祿山大兒子安慶宗和他妻子榮義郡主。
一時殺不了安祿山,就殺他兒子,下令斬殺了安慶宗。
李隆基想:安慶宗給安祿山當間諜一次次送情報,榮義郡主肯定知道。
安祿山蓄謀反叛那麽長時間,榮義郡主不可能不知情。
她為什麽不向娘家皇室舉報?肯定是嫁了安家壞了心,也處死她算了吧。
李隆基又下令賜死了榮義郡主。
處理完這事,李隆基開始調兵遣將、組織抵抗叛軍。
詔令:
安思順為戶部尚書。
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
王承業為太原尹。
張介然為河南節度使。
程千裏為潞州長史。
特令六兒子李琬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帥,統軍東征。
打開國庫,搬出銅錢、絲綢,分發錢財收買招募兵士。
收齊十一萬人,他們大多是長安市民,商鋪商戶店主和地攤商販,給了錢才當兵。
李隆基給他們起名叫天武軍,可他們就是些和平久了市民烏合之眾,上戰場看見敵人隻想逃命。
高仙芝領兵五萬,從長安出發,大太監邊令誠當監軍,駐屯陝州。
太監當將軍是奇聞,李隆基也許覺得太監沒有後代就沒有私心,值得他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