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在外兼任平盧、範陽、河東三大節度使,官越當做越大,開始瞧不起楊國忠。
楊國忠對李隆基說:
“安祿山權勢太大,手上握有十幾萬重兵,必然導致國家禍患。”
李隆基不信。
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曾和安祿山一起入朝進見皇帝。
安祿山是雜種胡人。
哥舒翰是純種突厥人。
見到皇帝,他倆對邊境防衛的觀點不同,相互反駁不休,兩人發生了矛盾。
哥舒翰迴到邊關,出擊外敵獲勝,收複了九曲地區。
楊國忠向李隆基奏報哥舒翰戰功,請求頒詔封哥舒翰西平郡王、河西節節度使。
楊國忠是想和哥舒翰聯絡,共同排擠大肚子胡兒安祿山。
有哥舒翰助力,楊國忠在朝廷打擊安祿山時,覺得力量不孤單。
楊國忠又多次對李隆基基說:
“安祿山自稱忠誠都是在表演,他不久必定興兵反叛。”
李隆基仍然不信。
楊國忠說:
“陛下如果不信臣說的話,可以試著派使者征召安祿山,看他現在還敢不敢應召前來。”
李隆基於是傳召安祿山來長安。
出乎楊國忠預料之外,安祿山接到詔令,馬上就來了。
於是李隆基越發不相信楊國忠的話。
安祿山來到長安,得知李隆基在長安城外的華清宮,他又轉去華清行宮拜見。
安祿山哭著對李隆基說:
“臣是胡族人,不識漢字,陛下一次次提升重用我。
導致右相楊國忠嫉妒我、想害我,我恐怕離死不遠了。”
李隆基說:
“有朕給你作主護著你,你不用擔心。”
等安祿山退下,李隆基想:怎麽才能讓安祿山安心?讓他當宰相是個辦法。
李隆基吩咐太常卿張洎起草聖旨,楊國忠得知這個消息,急忙見李隆基勸阻說:
“安祿山不識字,是個文盲大老粗,他雖有軍功,怎麽給升任宰相?
委任詔旨如果頒布,臣恐怕周邊鄰國,都嘲笑我們任用大老粗胡人當了宰相。”
李隆基於是令張洎修改文稿,隻封授安祿山為左仆射,賜封食邑一千戶。
安祿山沒有當上宰相,聽說是楊國忠硬擋下的,心裏越發怨恨他。
安祿山向李隆基請求迴邊關,要求吉溫當他的副節度使,李隆基批準。
安祿山又對李隆基說:
“臣的部下將士,前一陣兒,攻打奚契丹,立功勞特多,應超規格重賞他們。”
安祿山這是在造反前,從皇帝這兒騙取最後一次封賞,當然要誇大報功,賺取的越多越好。
李隆基全然不懷疑,批準封授安祿山的部下將軍官銜五百人,中郎將官銜兩千人。
提出的要求都被批準,安祿山辭別迴範陽。
李隆基親自趕到望春亭,命人擺設酒宴給他送行。
送君送到望春亭,美酒聊表君臣情。
特贈禦酒三杯,安祿山接酒跪飲完畢,叩頭道謝。
李隆基說:
“西北奚、契丹兩處胡虜,托付你鎮撫,你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安祿山說:
“我蒙聖上厚恩,心懷慚愧沒法報答。我在邊關一天,誓死守衛一天,決不讓二處胡虜入侵。”
李隆基聽他表忠心大喜,解下自己的龍袍,披在安祿山身上。
安祿山又驚又喜,慌忙謝恩而去。
安祿山率隨從騎馬快跑出關,離開陸地,和隨從牽馬上船,沿河東去。
他們晝夜兼行幾百裏,幾天內安全到達範陽城。
為什麽放棄陸路走水路?為什麽以最快速度離開長安?
他也怕他心裏的謀反盤算被人識破,怕後麵有追兵追殺他,做賊的大都心虛。別看不識字,他心眼賊多。
安祿山迴到範陽,召集諸將說:
“我這次入長安,處境非常危險,如今得以脫險出來,實在是萬幸。
可笑那楊國忠天天想殺我,最終沒能傷我一絲一毫。
我命在天,楊國忠又能幹什麽呢?”
安祿山部將都說:“恭賀大王脫離險境。”
安祿山擺設酒席大宴部下各位將領,犒賞將士銅錢絲帛。
安祿山派人從各地選購好馬當戰馬,為舉兵造反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
深居九重深宮的李隆基,認定他是忠心耿耿,毫不懷疑。
安祿山又派副將何千年, 來長安入奏李隆基,請求批準任用胡族將領三十二 人,把安祿山下屬裏的漢族將領大部分替換掉。
老糊塗蟲李隆基這時還不懷疑,允許執行。
同平章事韋見素,剛被楊國忠推薦上任,得以參與政務。
他緊急去楊國忠府上,對楊國忠說:
“安祿山久懷反叛之心,如今又請求用胡人將領代替他屬下的漢族將領,分明是要造反了。”
楊國忠急得跺著腳說說:
“我早預料這個胡人雜種必定反叛,怎奈皇上不聽我的話,我多次說都不管用。
前幾天我在東宮進言,他還是一點都不聽!怎麽辦?怎麽辦?”
韋見素說:
“咱再次勸諫行不行?”
楊國忠點點頭,約定於第二天上朝,兩人同時進諫。
第二天早晨,楊國忠進見李隆基,剛要開口,李隆基就問他:
“你們都懷疑安祿山麽?”
韋見素對李隆基說:
“安祿山買馬招兵,用他們胡人代替漢族將領,種種謀反跡象,已經明白顯露。
請求陛下別信安祿山表白忠心的那些鬼話。”
李隆基一概不聽。
楊國忠一看這情形,知道勸說也沒用,隻好閉嘴不發聲。
退朝後,楊國忠對韋見素說:
“我說是無論怎麽勸說皇上,都不管用是吧?”
韋見素想了一會兒,說:
“有了。有了。安祿山出了長安,高力士奉命又送行了一段路。
高力士迴來告訴皇上,說安祿山沒能當上宰相,心裏很不高興。
我想啊,與其讓安祿山握有重兵在外,不如召安祿山迴朝廷,讓他擔任朝廷大官。
安祿山當了京官,讓賈循守衛河東,呂知海守衛平廬,楊光翱守衛範陽,把他的兵權分解成三部分。
安祿山這匹狡猾的胡狼就不用擔心了。”
楊國忠聽了鼓掌叫好,對韋見素說:
“我此前為了這事,曾奏請皇帝罷黜了張洎兄弟的朝官。
我把任命安祿山為宰相詔書草稿改成任他為左仆射時,隻有張洎知道,為什麽安祿山馬上就知道了?
這一定是張洎兄弟,暗中密告了安祿山。
可惜皇帝讓張均出守建安,張洎出守盧溪,對他倆處罰還是太輕了。”
韋見素說:
“發現羊圈裏丟了羊,不管是羊是從破洞裏逃走的,還是被狼叼走的,趕快修補羊圈,還不是太晚。
請楊公立即奏請皇上。”
楊國忠和韋見素聯名上疏,奏請安祿山迴朝當宰相。李隆基批準,即令他倆擬寫詔旨草稿。
哪知詔書寫好了,李隆基擱置一邊,就是不頒布。
李隆基隻是命令宮內使者輔璆琳,帶上珍貴的一馬車果品,去範陽贈送給安祿山,臨出發前暗暗囑咐,讓他察看安祿山那邊有什麽謀反跡象。
一馬車果品有啥好稀罕的?皇帝派人千裏來送?
安祿山知道送果品是個幌子,派人來是探聽虛實是真。
他偷偷用黃金賄賂輔璆琳,輔璆琳迴來對李隆基說:
“安祿山精忠扳國,毫無二心。”
李隆基派個奸人去巡察奸人,結果是他繼續被蒙在鼓裏,做出錯誤判斷。
李隆基召見楊國忠說:
“朕知安祿山無心謀反,所以和他坦城相待。
你們都擔心他謀反,從現在起,安祿山由朕自己擔保,你們不用再發愁擔心了。”
李隆基即信任安祿山,自覺高枕無憂,越發縱情聲色。
楊國忠對李隆基說:
“安祿山權勢太大,手上握有十幾萬重兵,必然導致國家禍患。”
李隆基不信。
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曾和安祿山一起入朝進見皇帝。
安祿山是雜種胡人。
哥舒翰是純種突厥人。
見到皇帝,他倆對邊境防衛的觀點不同,相互反駁不休,兩人發生了矛盾。
哥舒翰迴到邊關,出擊外敵獲勝,收複了九曲地區。
楊國忠向李隆基奏報哥舒翰戰功,請求頒詔封哥舒翰西平郡王、河西節節度使。
楊國忠是想和哥舒翰聯絡,共同排擠大肚子胡兒安祿山。
有哥舒翰助力,楊國忠在朝廷打擊安祿山時,覺得力量不孤單。
楊國忠又多次對李隆基基說:
“安祿山自稱忠誠都是在表演,他不久必定興兵反叛。”
李隆基仍然不信。
楊國忠說:
“陛下如果不信臣說的話,可以試著派使者征召安祿山,看他現在還敢不敢應召前來。”
李隆基於是傳召安祿山來長安。
出乎楊國忠預料之外,安祿山接到詔令,馬上就來了。
於是李隆基越發不相信楊國忠的話。
安祿山來到長安,得知李隆基在長安城外的華清宮,他又轉去華清行宮拜見。
安祿山哭著對李隆基說:
“臣是胡族人,不識漢字,陛下一次次提升重用我。
導致右相楊國忠嫉妒我、想害我,我恐怕離死不遠了。”
李隆基說:
“有朕給你作主護著你,你不用擔心。”
等安祿山退下,李隆基想:怎麽才能讓安祿山安心?讓他當宰相是個辦法。
李隆基吩咐太常卿張洎起草聖旨,楊國忠得知這個消息,急忙見李隆基勸阻說:
“安祿山不識字,是個文盲大老粗,他雖有軍功,怎麽給升任宰相?
委任詔旨如果頒布,臣恐怕周邊鄰國,都嘲笑我們任用大老粗胡人當了宰相。”
李隆基於是令張洎修改文稿,隻封授安祿山為左仆射,賜封食邑一千戶。
安祿山沒有當上宰相,聽說是楊國忠硬擋下的,心裏越發怨恨他。
安祿山向李隆基請求迴邊關,要求吉溫當他的副節度使,李隆基批準。
安祿山又對李隆基說:
“臣的部下將士,前一陣兒,攻打奚契丹,立功勞特多,應超規格重賞他們。”
安祿山這是在造反前,從皇帝這兒騙取最後一次封賞,當然要誇大報功,賺取的越多越好。
李隆基全然不懷疑,批準封授安祿山的部下將軍官銜五百人,中郎將官銜兩千人。
提出的要求都被批準,安祿山辭別迴範陽。
李隆基親自趕到望春亭,命人擺設酒宴給他送行。
送君送到望春亭,美酒聊表君臣情。
特贈禦酒三杯,安祿山接酒跪飲完畢,叩頭道謝。
李隆基說:
“西北奚、契丹兩處胡虜,托付你鎮撫,你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安祿山說:
“我蒙聖上厚恩,心懷慚愧沒法報答。我在邊關一天,誓死守衛一天,決不讓二處胡虜入侵。”
李隆基聽他表忠心大喜,解下自己的龍袍,披在安祿山身上。
安祿山又驚又喜,慌忙謝恩而去。
安祿山率隨從騎馬快跑出關,離開陸地,和隨從牽馬上船,沿河東去。
他們晝夜兼行幾百裏,幾天內安全到達範陽城。
為什麽放棄陸路走水路?為什麽以最快速度離開長安?
他也怕他心裏的謀反盤算被人識破,怕後麵有追兵追殺他,做賊的大都心虛。別看不識字,他心眼賊多。
安祿山迴到範陽,召集諸將說:
“我這次入長安,處境非常危險,如今得以脫險出來,實在是萬幸。
可笑那楊國忠天天想殺我,最終沒能傷我一絲一毫。
我命在天,楊國忠又能幹什麽呢?”
安祿山部將都說:“恭賀大王脫離險境。”
安祿山擺設酒席大宴部下各位將領,犒賞將士銅錢絲帛。
安祿山派人從各地選購好馬當戰馬,為舉兵造反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
深居九重深宮的李隆基,認定他是忠心耿耿,毫不懷疑。
安祿山又派副將何千年, 來長安入奏李隆基,請求批準任用胡族將領三十二 人,把安祿山下屬裏的漢族將領大部分替換掉。
老糊塗蟲李隆基這時還不懷疑,允許執行。
同平章事韋見素,剛被楊國忠推薦上任,得以參與政務。
他緊急去楊國忠府上,對楊國忠說:
“安祿山久懷反叛之心,如今又請求用胡人將領代替他屬下的漢族將領,分明是要造反了。”
楊國忠急得跺著腳說說:
“我早預料這個胡人雜種必定反叛,怎奈皇上不聽我的話,我多次說都不管用。
前幾天我在東宮進言,他還是一點都不聽!怎麽辦?怎麽辦?”
韋見素說:
“咱再次勸諫行不行?”
楊國忠點點頭,約定於第二天上朝,兩人同時進諫。
第二天早晨,楊國忠進見李隆基,剛要開口,李隆基就問他:
“你們都懷疑安祿山麽?”
韋見素對李隆基說:
“安祿山買馬招兵,用他們胡人代替漢族將領,種種謀反跡象,已經明白顯露。
請求陛下別信安祿山表白忠心的那些鬼話。”
李隆基一概不聽。
楊國忠一看這情形,知道勸說也沒用,隻好閉嘴不發聲。
退朝後,楊國忠對韋見素說:
“我說是無論怎麽勸說皇上,都不管用是吧?”
韋見素想了一會兒,說:
“有了。有了。安祿山出了長安,高力士奉命又送行了一段路。
高力士迴來告訴皇上,說安祿山沒能當上宰相,心裏很不高興。
我想啊,與其讓安祿山握有重兵在外,不如召安祿山迴朝廷,讓他擔任朝廷大官。
安祿山當了京官,讓賈循守衛河東,呂知海守衛平廬,楊光翱守衛範陽,把他的兵權分解成三部分。
安祿山這匹狡猾的胡狼就不用擔心了。”
楊國忠聽了鼓掌叫好,對韋見素說:
“我此前為了這事,曾奏請皇帝罷黜了張洎兄弟的朝官。
我把任命安祿山為宰相詔書草稿改成任他為左仆射時,隻有張洎知道,為什麽安祿山馬上就知道了?
這一定是張洎兄弟,暗中密告了安祿山。
可惜皇帝讓張均出守建安,張洎出守盧溪,對他倆處罰還是太輕了。”
韋見素說:
“發現羊圈裏丟了羊,不管是羊是從破洞裏逃走的,還是被狼叼走的,趕快修補羊圈,還不是太晚。
請楊公立即奏請皇上。”
楊國忠和韋見素聯名上疏,奏請安祿山迴朝當宰相。李隆基批準,即令他倆擬寫詔旨草稿。
哪知詔書寫好了,李隆基擱置一邊,就是不頒布。
李隆基隻是命令宮內使者輔璆琳,帶上珍貴的一馬車果品,去範陽贈送給安祿山,臨出發前暗暗囑咐,讓他察看安祿山那邊有什麽謀反跡象。
一馬車果品有啥好稀罕的?皇帝派人千裏來送?
安祿山知道送果品是個幌子,派人來是探聽虛實是真。
他偷偷用黃金賄賂輔璆琳,輔璆琳迴來對李隆基說:
“安祿山精忠扳國,毫無二心。”
李隆基派個奸人去巡察奸人,結果是他繼續被蒙在鼓裏,做出錯誤判斷。
李隆基召見楊國忠說:
“朕知安祿山無心謀反,所以和他坦城相待。
你們都擔心他謀反,從現在起,安祿山由朕自己擔保,你們不用再發愁擔心了。”
李隆基即信任安祿山,自覺高枕無憂,越發縱情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