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聯想,唐朝廷高官的個人命運就像我們當代遊樂園裏的過山車。
一忽兒升到頂端,一忽兒跌入穀底,起伏不定,一生不知經曆多少起伏。
不得不佩服唐朝高官內心強大,賢相宋璟就是這樣。
他十七歲考中進士,任汝城縣令,升監察禦史、風閣舍人。706年貶為貝州刺史,被排擠出朝廷。
睿宗李旦即位,又召宋璟迴京任吏部尚書。
宋璟幫李隆基謀劃除掉太平公主,事情泄露,被太平公主反咬一口,李隆基不得不舍卒保帥,再次把宋璟貶出京城。
716年李隆基又召宋璟迴京任刑部尚書,升任宰相。
宋璟因禁劣錢又被罷免外放,李隆基誅殺王毛仲後,又召迴宋璟,升他為右丞相,至此他已經三落三起,跟那個誰一樣。
李隆基又任用張說為左丞相,源乾曜為太子太傅。
宰相裴光庭病逝,李隆基對中書令蕭嵩說:
“你給朕舉薦個正直有才的人吧。”
蕭嵩說:
“我舉薦的人才,就朝廷中,近在陛下眼前。”
“誰?”
“尚書韓休呀。”
李隆基於是升任韓休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
韓休是京兆人氏,為人正直,看淡名利。
蕭嵩見他韓休平時謹慎沉默,不露形跡。認為他柔弱恬靜容易控製,才舉薦了他。
沒想到韓休一登相位,完全像換了一個人。他以前的人畜無害 ,完全是蟄伏呀。
不僅是舉薦他的人蕭嵩有了過失,韓休毫不留情地糾正,就是皇帝有過錯,他也必爭出個是非曲直來。
蕭嵩很後悔,我怎得舉薦了這麽個不知拐彎變通的強種?
李隆基倒是很包容韓休,稱讚他忠心耿直。
有時李隆基領侍從在長安附近的獵場打獵,或者大擺宴席享樂,玩得時間稍長了一些,李隆基就害怕起來,必定問左右侍從:
“朕今天貪圖玩樂,這事韓休知道麽?”
剛說完,有勸諫書送到了。
李隆基打開一看,果然是韓休寫了奏章勸諫。
李隆基立即停止打獵或者酒宴散席,說:
“韓休勸諫書來了,不玩了,不玩了,忙正事去。”
李隆基有時對著銅鏡,默默無語看著鏡子裏的自己,一臉很不高興的樣子。
左右侍從乘機對李隆基說:
“自從韓休當了宰相,陛下沒有快樂了。
近來陛下龍顏天天可見的消瘦,難道堂堂天子,反而被一個宰相管製得不敢這樣不敢那樣?
為什麽不立即把他趕走呢?”
李隆基歎息一聲說:
“朕的臉上瘦下來,天下百姓的日子就肥起來。
我用韓休為宰相,是為國家著想,不是為了我自己可以放縱快樂啊。”
宋璟聽說韓休敢於犯顏直諫,兀自歎息說:
“沒想到韓休當了宰相,能做到這樣,真是有賢德又有勇氣。”
宋璟經曆命運起伏,性格棱角都快被歲月打磨沒了,人老了也看淡了世事紛爭,是非對錯。
宋璟於開元十年退休,退休後住在洛陽他的舊宅子裏養老。
他在洛陽又活了五年就老死了,享年七十五歲。
宋璟是邢州人,入朝做官後,從沒有依附權貴。就算皇帝,他的態度是,我就這樣一個人,你能用就用,不用就拉倒。
李隆基任他為宰相時,朝廷上下都把宋璟看做可以倚重的元老。
李隆基器重他,和器重姚崇一個樣。隻有姚崇、宋璟出入宮殿時,李隆基才肯每次都站起來迎接和禮送。
唐朝三百年天命,
前有如晦房玄齡,
後有姚崇和宋璟,
賢相千古傳美名。
張說、源乾曜,先後病死。韓休和蕭嵩,他倆見麵多次爭吵,都被李隆基罷免了。他倆也死了。
李隆基於是起用:
裴耀卿為侍中,
張九齡為中書令,
李林甫為禮部尚書。
斐耀卿和張九齡兩位宰相友好親密,齊心同理國政。
隻有李林甫陰柔狡詐,和他倆脾氣不一樣,鬼心眼賊多。
李林甫,小名叫“哥奴”。從小就狡猾,他舅薑皎喜歡他。
薑皎和源乾曜是兒女親家。一開始是源乾曜的兒子源絭為李林甫謀求司門郎中官職。
源乾曜聽了直搖頭:
“司門郎中得有才氣名望的人才能當,哥奴這個孩子怎麽能勝任?”
隨後,李林甫多方找門路托關係,當上了國子司業。
宇文融那時是禦史中丞,引薦他進入禦史台當官,李林甫任刑吏二部侍郎。
侍中裴光庭的老婆,是武三思的女兒武氏。
武三思家風不行他女兒武氏也作風不正,李林甫和武氏有男女私情,怎麽勾搭上的,隻有他倆自己知道。
高力士曾往來裴光庭住宅,也認識武氏。
到裴光庭去世,裴光庭的老婆武氏,索性和李林甫結了不解情緣。
武氏托付高力士在李隆基麵前吹噓李林甫有才能,舉薦李林甫當宰相。
高力士覺得宰相位置不太好推薦,對李林甫說:
“宰相太重要,光靠我推薦不大行。
建議你走後宮路線,去聯係武惠妃。她說話皇帝肯聽,她舉薦你,準成。”
武惠妮想當皇後沒當成,改了思路,除掉已有的太子,讓自己兒子來當。
壽王李瑁是武惠妃生的,已經漸漸長大,李隆基對李瑁喜愛超過別的兒子,漸漸有了爭奪太子位的跡象。
高力士趁這機會,對武惠妃說:
“李林甫有想保護壽王的心願,請惠妃您為內援,讓李林甫當上宰相。
李林甫成了宰相,會盡心盡力幫助壽王。”
武惠妃也想得到外助,極力攛掇李隆基,讓李林甫當宰相。
李隆基願意聽武惠妃的,競提升李林甫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林甫當上宰相了投桃報李,想極力幫助武惠妃。這就是官場上的“結派拉幫,托舉互相。”
他暗中等待太子李瑛及其他去王子犯錯,以便進諂言陷害他們。
這時壽王李瑁娶妃楊氏,李瑁妹妹鹹宜公主嫁給了楊洄。
太子李瑛及弟弟李瑤、李琚,因為他們各自的母親都失寵,對李隆基有怨言。
李林甫偶然得到這個消息,認為這是扳倒太子李瑛的機會,把這事告訴了駙馬都尉楊洄,讓他告訴他嶽母武惠妃。
武惠妃趁李隆基入後宮,當即向前跪下,請求說:
“請求陛下恩準,妾願搬到偏僻的閑宮別院去住,遠離是是非非。”
李隆基吃驚地問:
“愛妃,發生了什麽事?”
武惠妃不說話,嗚嗚咽咽哭了許久,斷斷續續地說:
“太子暗結黨羽,要禍害我們母子,並且背後辱罵陛下您。
妾想太子久已正位,關係國家根本,如果我們母子使太子不安,我願意陛下把我廢置冷宮別院。
陛下您也免得挨太子詬罵。”
武惠妃這是以退為進,陰險奸詐。
李隆基聽她說完,忍不住一拍桌子,說:
“哪有這樣的道理?太子他本非嫡出,他有什麽驕橫的?明天朕就把他廢去。”
武惠妃又說:
“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和太子李瑛是一夥。
太子一動,二王子必生變亂,不如我退居閑宮別院息事寧人為好。”
李隆基一聽更加生氣:
“李瑤、李琚這麽不識好歹,一起廢為庶人!”
武惠妃見李隆基已經中計,連哭帶勸地說:
“陛下別為這事生氣了,多保重身體。”
李隆基扶起武惠妃,替她擦去眼淚,好言好語勸慰她。
這天晚上,李隆基和武惠妃睡在一起。
一忽兒升到頂端,一忽兒跌入穀底,起伏不定,一生不知經曆多少起伏。
不得不佩服唐朝高官內心強大,賢相宋璟就是這樣。
他十七歲考中進士,任汝城縣令,升監察禦史、風閣舍人。706年貶為貝州刺史,被排擠出朝廷。
睿宗李旦即位,又召宋璟迴京任吏部尚書。
宋璟幫李隆基謀劃除掉太平公主,事情泄露,被太平公主反咬一口,李隆基不得不舍卒保帥,再次把宋璟貶出京城。
716年李隆基又召宋璟迴京任刑部尚書,升任宰相。
宋璟因禁劣錢又被罷免外放,李隆基誅殺王毛仲後,又召迴宋璟,升他為右丞相,至此他已經三落三起,跟那個誰一樣。
李隆基又任用張說為左丞相,源乾曜為太子太傅。
宰相裴光庭病逝,李隆基對中書令蕭嵩說:
“你給朕舉薦個正直有才的人吧。”
蕭嵩說:
“我舉薦的人才,就朝廷中,近在陛下眼前。”
“誰?”
“尚書韓休呀。”
李隆基於是升任韓休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
韓休是京兆人氏,為人正直,看淡名利。
蕭嵩見他韓休平時謹慎沉默,不露形跡。認為他柔弱恬靜容易控製,才舉薦了他。
沒想到韓休一登相位,完全像換了一個人。他以前的人畜無害 ,完全是蟄伏呀。
不僅是舉薦他的人蕭嵩有了過失,韓休毫不留情地糾正,就是皇帝有過錯,他也必爭出個是非曲直來。
蕭嵩很後悔,我怎得舉薦了這麽個不知拐彎變通的強種?
李隆基倒是很包容韓休,稱讚他忠心耿直。
有時李隆基領侍從在長安附近的獵場打獵,或者大擺宴席享樂,玩得時間稍長了一些,李隆基就害怕起來,必定問左右侍從:
“朕今天貪圖玩樂,這事韓休知道麽?”
剛說完,有勸諫書送到了。
李隆基打開一看,果然是韓休寫了奏章勸諫。
李隆基立即停止打獵或者酒宴散席,說:
“韓休勸諫書來了,不玩了,不玩了,忙正事去。”
李隆基有時對著銅鏡,默默無語看著鏡子裏的自己,一臉很不高興的樣子。
左右侍從乘機對李隆基說:
“自從韓休當了宰相,陛下沒有快樂了。
近來陛下龍顏天天可見的消瘦,難道堂堂天子,反而被一個宰相管製得不敢這樣不敢那樣?
為什麽不立即把他趕走呢?”
李隆基歎息一聲說:
“朕的臉上瘦下來,天下百姓的日子就肥起來。
我用韓休為宰相,是為國家著想,不是為了我自己可以放縱快樂啊。”
宋璟聽說韓休敢於犯顏直諫,兀自歎息說:
“沒想到韓休當了宰相,能做到這樣,真是有賢德又有勇氣。”
宋璟經曆命運起伏,性格棱角都快被歲月打磨沒了,人老了也看淡了世事紛爭,是非對錯。
宋璟於開元十年退休,退休後住在洛陽他的舊宅子裏養老。
他在洛陽又活了五年就老死了,享年七十五歲。
宋璟是邢州人,入朝做官後,從沒有依附權貴。就算皇帝,他的態度是,我就這樣一個人,你能用就用,不用就拉倒。
李隆基任他為宰相時,朝廷上下都把宋璟看做可以倚重的元老。
李隆基器重他,和器重姚崇一個樣。隻有姚崇、宋璟出入宮殿時,李隆基才肯每次都站起來迎接和禮送。
唐朝三百年天命,
前有如晦房玄齡,
後有姚崇和宋璟,
賢相千古傳美名。
張說、源乾曜,先後病死。韓休和蕭嵩,他倆見麵多次爭吵,都被李隆基罷免了。他倆也死了。
李隆基於是起用:
裴耀卿為侍中,
張九齡為中書令,
李林甫為禮部尚書。
斐耀卿和張九齡兩位宰相友好親密,齊心同理國政。
隻有李林甫陰柔狡詐,和他倆脾氣不一樣,鬼心眼賊多。
李林甫,小名叫“哥奴”。從小就狡猾,他舅薑皎喜歡他。
薑皎和源乾曜是兒女親家。一開始是源乾曜的兒子源絭為李林甫謀求司門郎中官職。
源乾曜聽了直搖頭:
“司門郎中得有才氣名望的人才能當,哥奴這個孩子怎麽能勝任?”
隨後,李林甫多方找門路托關係,當上了國子司業。
宇文融那時是禦史中丞,引薦他進入禦史台當官,李林甫任刑吏二部侍郎。
侍中裴光庭的老婆,是武三思的女兒武氏。
武三思家風不行他女兒武氏也作風不正,李林甫和武氏有男女私情,怎麽勾搭上的,隻有他倆自己知道。
高力士曾往來裴光庭住宅,也認識武氏。
到裴光庭去世,裴光庭的老婆武氏,索性和李林甫結了不解情緣。
武氏托付高力士在李隆基麵前吹噓李林甫有才能,舉薦李林甫當宰相。
高力士覺得宰相位置不太好推薦,對李林甫說:
“宰相太重要,光靠我推薦不大行。
建議你走後宮路線,去聯係武惠妃。她說話皇帝肯聽,她舉薦你,準成。”
武惠妮想當皇後沒當成,改了思路,除掉已有的太子,讓自己兒子來當。
壽王李瑁是武惠妃生的,已經漸漸長大,李隆基對李瑁喜愛超過別的兒子,漸漸有了爭奪太子位的跡象。
高力士趁這機會,對武惠妃說:
“李林甫有想保護壽王的心願,請惠妃您為內援,讓李林甫當上宰相。
李林甫成了宰相,會盡心盡力幫助壽王。”
武惠妃也想得到外助,極力攛掇李隆基,讓李林甫當宰相。
李隆基願意聽武惠妃的,競提升李林甫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林甫當上宰相了投桃報李,想極力幫助武惠妃。這就是官場上的“結派拉幫,托舉互相。”
他暗中等待太子李瑛及其他去王子犯錯,以便進諂言陷害他們。
這時壽王李瑁娶妃楊氏,李瑁妹妹鹹宜公主嫁給了楊洄。
太子李瑛及弟弟李瑤、李琚,因為他們各自的母親都失寵,對李隆基有怨言。
李林甫偶然得到這個消息,認為這是扳倒太子李瑛的機會,把這事告訴了駙馬都尉楊洄,讓他告訴他嶽母武惠妃。
武惠妃趁李隆基入後宮,當即向前跪下,請求說:
“請求陛下恩準,妾願搬到偏僻的閑宮別院去住,遠離是是非非。”
李隆基吃驚地問:
“愛妃,發生了什麽事?”
武惠妃不說話,嗚嗚咽咽哭了許久,斷斷續續地說:
“太子暗結黨羽,要禍害我們母子,並且背後辱罵陛下您。
妾想太子久已正位,關係國家根本,如果我們母子使太子不安,我願意陛下把我廢置冷宮別院。
陛下您也免得挨太子詬罵。”
武惠妃這是以退為進,陰險奸詐。
李隆基聽她說完,忍不住一拍桌子,說:
“哪有這樣的道理?太子他本非嫡出,他有什麽驕橫的?明天朕就把他廢去。”
武惠妃又說:
“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和太子李瑛是一夥。
太子一動,二王子必生變亂,不如我退居閑宮別院息事寧人為好。”
李隆基一聽更加生氣:
“李瑤、李琚這麽不識好歹,一起廢為庶人!”
武惠妃見李隆基已經中計,連哭帶勸地說:
“陛下別為這事生氣了,多保重身體。”
李隆基扶起武惠妃,替她擦去眼淚,好言好語勸慰她。
這天晚上,李隆基和武惠妃睡在一起。